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女人50如何再次綻放(圖)

[複製鏈接]

1539

主題

3577

帖子

3067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0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飄雨 發表於 2005-11-2 00: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崇尚青春時尚的娛樂圈裡,女人到了50歲,大多隻剩下「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感嘆,碩果僅存的,則被人冠以「資深」的頭銜或「演技派」的美譽。然而,有這樣的女人,她們就像上帝饋贈給人間的美麗精靈,時間不能……

  

  張艾嘉:感悟成長

  在旁人的眼裡,張艾嘉是一個率性、灑脫的才女,她主演的電影曾經記錄著中國台灣電影最輝煌的一頁,那首《愛的代價》曾經唱紅了一個時代,但生活中她分明又是個平凡的女人,她喜歡穿簡單的T恤和工裝褲,不施粉黛,聲音輕柔,言談舉止間流露出一種歲月曆練后的美麗與智慧。

  生日:1953年7月21日

  代表作品:《碧雲天》、《我的爺爺》、《心動》、《20 30 40》等

  經歷了結婚―――離婚―――再婚,兒子被綁架……凡此種種,都沒能消磨張艾嘉的意志,生性悲觀的張艾嘉,喜歡用樂觀的態度解決問題,「其實有時候就是看自己的選擇了,碰到不開心的事情,就好像每個人在長高的時候,都會有一個跳躍,我覺得每次遇到不開心的事,就是你成長的時候,遇到這樣的事情你就要承受,不開心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今年,已經過了51歲生日的張艾嘉非常開心,自己導演、主演的《20 30 40》不但成為唯一一部參加柏林電影節角逐的華語影片,更報名參加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競爭;主演的影片《海南雞飯》又極有可能再為她贏得一頂金馬的后冠。彷彿一進入50歲,張艾嘉的路才豁然開朗起來。而事業上的成功,並沒有以犧牲婚姻家庭為代價,這是張艾嘉值得別人羨慕的地方。

  「我非常喜歡有一個家庭,我將戀愛看得非常重,我的很多動力都來自於愛情。可是我也慢慢了解到我不能夠將所有的一切依附在另外一個人身上,這樣對另外一個人也不公平,因為他的壓力會更大,我希望我還是我,我的另外一半也可以這樣,他也是獨立的人。甚至對小孩都是一樣,我不認為我一定要對我的孩子說我是你媽哦,你一定要怎樣對我,大家都是一個個體,要彼此尊重。」

  從1974年拍第一部電影《黃面老虎》開始,張艾嘉在電影圈裡已經沖了30年,回想自己的「上半場」人生,張艾嘉感嘆:「幸虧我自己不是一步登天的人,也不是所謂的偶像派,所以我特別用功特別勤奮,一步一步地做到今天,我很開心。我也不是什麼美女,只知道演戲對我很重要,自己一直都很嚴厲地去對待演藝生涯,我不是做十年八年賺完錢就拍拍屁股走人,我希望電影會是我的一生一世,電影和感情對我都是不可缺的。」

  最近,張艾嘉在田壯壯導演的《吳清源》中客串母親的角色。鏡頭中的張艾嘉透著一股溫婉沉靜的神情,田壯壯評價張艾嘉身上那種天然的母性氣質讓她演起這個角色遊刃有餘。

  

  林青霞:美麗回憶

  林青霞像是一個標尺,女人身上的美麗、優雅、智慧在她身上能夠得到充分的體現。前不久,林青霞度過了自己50歲的生日,50歲的林青霞不問世事,不受誘惑,一顆平淡的心讓這個女人依然那麼光彩四射。

  生日:1954年11月3日

  代表作品:《窗外》、《我是一片雲》、《滾滾紅塵》、《東方不敗》、《暗戀桃花源》等

  17歲涉足影壇,歲月悠悠,轉眼已在娛樂圈打拚了20多個年頭,經歷無數風光日子之後,留在林青霞腦海中的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記憶,孤獨、寂寞、無奈。在她的一段自述中,她曾道出:「我實在已厭倦了,最痛苦的是明知那部電影質量很差也得接拍,沒辦法,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每天對著鏡頭,做一些自己不喜歡的表情,說一些連自己也不想說的台詞,又怎會快樂?那些日子我的感覺簡直是生不如死……」

  在無數次重複著自己那男裝「俠女」形象之後,林青霞開始對電影圈感到了厭倦,即使是《重慶森林》和《東邪西毒》也很難填補她那日漸空虛的心。遊走在「娛樂江湖」中,註定要忍受常人無法容忍的孤獨,無數的指責與橫言相對的要求,更令她難以應對、苦不堪言。1994年,林青霞在結束自己最後的兩部片約之後,和香港富商邢李火原在美國舊金山舉行了隆重的婚禮,此後,林青霞斷然結束了自己的電影生涯,離開了她掙扎了20餘年的娛樂圈,從此再不涉足半步。

  不論圈內好友如何規勸,不管片商怎樣「利誘」,甚至當年的搭檔重出江湖,林青霞始終以一顆平平淡淡的心冷眼旁觀,一心相夫教子,再不與這圈子有什麼瓜葛。然而,「林青霞」這個名字就註定與電影與娛樂圈不能分離,早前傳出徐克籌拍《林青霞傳》的消息,要請張柏芝來扮演少女時期的林青霞,並由林青霞自己擔任影片的顧問,即使如此,想也不能慰藉那些熱盼林青霞復出的影迷的心情吧。

  

  劉曉慶:繼續傳奇

  她是一個非凡而又傳奇的女人,曾經有過輝煌的演藝事業,曾經成為人們傳說中的「富婆」,也曾經鋃鐺入獄、人生陷入谷底……回頭看過往,現在的劉曉慶開始反思人生的意義。

  生日:1951年10月31日

  代表作品:《小花》、《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李蓮英》、《芙蓉鎮》等

  「一個女人,或者不論男女,如果家庭不幸福那是最不幸的。因為一個人光有事業有什麼意義呢?什麼是世界?說穿了就是親情,所有的動物,都是為了一種生存。生存的意義是什麼?就是過好每一天,過好每一個瞬間,這是比較重要的。我天生的性格就比較快樂,很少生氣或者沮喪,很少有這種狀態,不是說完全沒有,很少。我覺得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兩面,都有壞的方面和好的方面,各種情況都是人生,都挺好的,沒有什麼不好。後來比較了解生命本身的痛苦,覺得沒什麼了不起的,什麼都很好,就更釋然,我已經沒有太多的痛苦了。」

  「遇著什麼大事都想得開,心胸寬廣,心地善良,心態很好,從不斤斤計較,不會記仇,誰有點困難跟她一說,她能幫一把就幫一把,而且她一點心計都沒有,有什麼就說什麼,一點都藏不住,單純得很……」這是劉曉慶身邊的人對她的評價。

  她就是這麼一個人。出獄后10個月,已經拍了七部戲。每一個和她名字扯上關係的影視劇都會成為人們談論的焦點。她非常重感情,和丈夫阿峰情義篤深,兩情相悅,患難與共。她曾說過她今後就想跟阿峰過一種「你耕田來我織布」的生活。關於他們的愛情傳說「版本」很多,但總令人羨慕嘆服。這就是一個永遠站在風口浪尖的五十歲女人―――劉曉慶。

  

  趙雅芝:美人依舊

  相信現在二十幾歲的朋友們都有過小時候存貼紙的經驗,而大多數女孩子都曾有趙雅芝《新白娘子傳奇》或《戲說乾隆》的貼紙,並視為珍品。不管時間怎樣變遷,趙雅芝在觀眾心目中始終保持著20多年前《上海灘》里「馮程程」的樣子,沒有人會想到現今她最小的孩子也已經17歲了。

  生日:1955年11月15日

  代表作品:《上海灘》、《新白娘子傳奇》、《京華煙雲》、《戲說乾隆》等

  1973年趙雅芝參加了香港「無線」電視台舉辦的「選美」大賽,雖然她只名列第四,卻一下子打開了演藝界的大門。不過,趙雅芝並沒有因此而選擇「無線」電視台,而是在日本航空公司做了兩年的空姐。直到1975年,她才正式進入演藝圈。「其實,演戲本來就不是我的志願,從我的性格來說,我更喜歡做老師,所以雖然1975年進了電視台,我也是首先從事一些演藝圈的幕後工作。」趙雅芝談起她入行的過程,「我記得我第一次演的一個綜合節目叫做《膽大心細》,真正的轉折點是20世紀70年代末的一部《倚天屠龍記》,我在裡面扮演周芷若。從那開始,我和『無線』合作,大概演出了二十多部電視劇。」

  「我已經老了,早已配不起『美人』這樣的稱呼了。」趙雅芝這樣評價自己現在的外貌,「我不知道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人覺得我依然美麗,我已經快50歲了,早度過屬於『美麗』的年代了,如果說我現在還不醜,那也只是化妝品的魔力吧。」趙雅芝低吟淺笑著說,「其實我想,美麗就是一種平和、自然的心態,即便不是一個天生麗質的人,只要擁有這樣樂觀、健康的心理,也一定會很好看。」

  趙薇在新版《京華煙雲》中出演「姚木蘭」,當年趙雅芝的這一經典角色被看作是不可逾越的。趙雅芝主演的中視最新八點檔連續劇《楊門虎將》即將與觀眾見面,當年的「少奶奶」終於榮升為「老夫人佘太君」。趙雅芝將帶給我們一個全新的形象。

  齊豫:永遠流浪

  這位被無數歌迷尊稱為「姐姐」的女歌手有著神秘的氣質,永遠是一頭微卷的黑色長發,素色的麻布披肩,素色的麻布長裙,民族風格的耳環,有著不食人間煙火的嗓音,有著執拗倔強的敬業精神,有著哲學家般的才氣與超然;有著女人中的女人的敏感與細膩,有著母親的博愛與寬容。

  生日:1957年10月17日

  代表作品:《橄欖樹》、《歡顏》、《回聲》、《九月的高跟鞋》、《藏愛的女人》等

  姐姐有個弟弟,他在青少年時期還是一個問題少年,在弟弟17歲的時候,齊豫送給他一把吉他,從此扭轉了他的一生,也為中國樂壇貢獻了一顆不可多得的才子巨星―――齊秦。齊秦曾經說過:「我不是一頭真正的狼,但姐姐是天使。」

  齊豫自稱是唱片歌手,宣傳方面一直保持低調,可是製作方面確實出了名的精細。製作《藏愛的女人》專輯時,她想了一秋,做了一秋,又擱置了一秋,人生中又能有幾個三秋?

  然而我們最最深刻的感動,還是三毛的那棵「橄欖樹」,齊豫說「流浪情結」是三毛賦予她的,然而在她的文字《齊豫札記》中,卻彷彿還有更多出離漂泊的遙遠的心情:「村民們一再用穿透性的嗓音和雙手擊出振奮節奏歡迎我們。我傾斜的心漸漸扶正,在這一大片莽原旱地里,每棵樹上都有花,花開之後都會結果。仍見四處攀爬白色的牽牛花,直挺驕傲的太陽花和那在滿布彈孔的牆邊,被紅土覆蓋久旱不得雨洗的樹葉間乍現的新芽,綠油油、乾淨凈的,如同希望之所在。而我們要餵養的,正是這個希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6: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