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4000外逃貪官海外生存調查-

[複製鏈接]

615

主題

818

帖子

1292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uiyunwang 發表於 2005-11-1 06: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時間:2005年10月29日06:07  來源:重慶晚報   

在洛杉磯、紐約、夏威夷、休斯頓、溫哥華、多倫多,經常可以看到不少開超豪華轎車、珠光寶氣的中國男女,並已形成了一個圈子。這些人不參加當地華人社區的活動,不在人多的場合露面,行蹤詭秘。
不過,在高檔餐廳里,人們也偶爾可以聽到他們聚集在一起喝酒時談論,說當初出來時弄的錢太少,還應該多拿一些,因為現在外逃的官員搞的錢又大大超過了他們。

  27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批准《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的決定,標誌著中國在打擊貪官的征途上又邁出了極具意義的一步。貪官的海外圈子正在成形,成瘡,也在成為打擊的一個重點。中國的反貪風暴愈刮愈烈,即使是遠在西方也能感受到強勁的態勢。

  外逃貪官是4000人,抑或更多

  關於中國貪官外逃,2003年來被媒體頻繁引用的一組官方數字是:「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4000多名貪污賄賂犯罪嫌疑人攜公款50多億元在逃……」這實際上只是被檢察機關掌握的一部分,精確的數字應該比這個龐大許多。

  涉及詐騙款額達18億元的廣南集團貪污案,糾纏了3年零8個月之後宣布判決。雖然共有23人被起訴,15人被定罪,但是,仍有26名涉案人士潛逃海外各地,包括案中的兩名主謀:廣南集團副總經理黎瑞華及前澳門立法會議員陳繼傑。中國銀行廣東開平分行5名職員侵吞近5億美元銀行資產的驚天大案,5名主嫌悉數潛逃國外,其中3人在加拿大過著「豪華」生活。廈門「遠華」案涉及官員高達500人,案發後潛逃海外的官員大約在70人以上。與廣東一水之隔、人口不足600萬的海南省則更是外逃貪官重災區。

  地處內陸的人口大省河南,近年來也在貪官外逃方面「獨領風騷」。10多年前,第四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之一、河南省服裝進出口公司總經理董明玉捲款數百萬外逃至美國,曾經轟動一時(董明玉現住在新澤西州);10年後,河南省煙草專賣局局長蔣基芳、曾任中共漯河市委書記的河南豫港公司董事長程三昌,在一年之內相繼捲款外逃,亦造成「轟動效應」。

  外逃資金是50億,還是2000億

  由於貪官外逃現象嚴重,使中國「損失資金50億」。這是2002年初《半月談》公布的一個數字,這個數字僅包括官方記錄的立案的贓款。如果算上那些沒有立案的,或者沒有暴露的,這個數字也許會更大。

  一邊是中國政府不遺餘力地吸引外資,另一方面國內又有大量資本外逃。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對「這個口袋進,那個口袋出」的尷尬處境做了一項專題調查,他們估計1997至1999年外逃資金規模約為100億美元。

  北京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近年來以各種方式非法轉移至國外的資金分別為:1997年總金額為364億美元;1998年386億美元;1999年283億美元。經濟專家樊綱更認為,2000年中國資本外逃已達480億美元,超過了當年外商對華投資的407億美元。

  香港廉政公署2002年破獲一個龐大的跨境洗黑錢集團,再經與警方成立特別調查小組聯手進行足足一年的深入調查后,正式起訴8名人士,包括寶生銀行一名前高級經理。警廉的聯手調查顯示,該個涉及貪污的跨境「洗黑錢」集團,自1996年至2002年被搗破的5年來,總共清洗的款項高達500億港元。這還只是被查獲的一個洗錢通道。是出國留學,還是洗錢

  目前,留學也成為資金外逃的一個渠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料顯示,中國已迅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留學生派出國。中國人事部也透露,至2003年止,中國在外留學人員總數達46萬人。以每人每年平均10萬元人民幣計算,就是460億元人民幣。如果計算他們的隱性支出就會更多。

  一位在倫敦讀專科的朋友的兒子在電話中與筆者交談說,倫敦的許多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尤其是小留學生)被人稱為「中國闊少」,出手闊綽,且「行有車,食有魚」。北美的新一代中國留學生大抵如是,他們剛來美國不久,就住上一套很不錯的公寓房;沒幾天,又開上一輛很不錯的車,父母親戚經濟實力雄厚。

  加州華文媒體曾質疑,現在中國大陸來的一些年輕學子幾天就換一部車,一會兒是寶馬,一會兒是賓士,難道中國真的暴富起來了嗎?當年的留學生見此無不感慨復感慨,電影演員陳沖回憶說:「1981年,我來美國時一點經濟基礎都沒有。餐館打工一個小時才掙4.95美元。」現在的留學生聽來有如天方夜譚。

  這些花錢如流水的新一代留學生的父母,除了私營企業老闆、白領階層以外,相當一部分是官員。美國教育基金會一位人士透露,外國學生一年可為美國帶進90億美元的教育收入。早在1998年,美國的傳媒就披露,高等教育已成為排在軍火、電子等行業之後列出口創收的第5位。而中國,則是美國留學生的第一大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28日訊貪官出逃六大計

  每日經濟新聞28日訊 三十六計走為上策,這已成了貪官們貪污后逃避懲罰的一致想法。第1計:瞞天過海代表人物:蔣基芳

  原河南省煙草專賣局局長蔣基芳是以「出國考察」為由出逃到美國的。早在東窗事發之前,蔣基芳就已瞞天過海,安排其子女和妻子定居美國。群眾舉報蔣基芳的經濟問題,引起了紀檢部門的注意。他覺得「風聲不對」,在國家煙草專賣局黨校參加廳級幹部培訓學習時,突然中斷學習從上海秘密離境。第2計:暗度陳倉代表人物:程三昌

  程三昌,原河南省政府設在香港的「窗口公司」――河南豫港公司董事長,由於發現風聲不對,從香港不辭而別,攜巨款和情婦定居紐西蘭。他早前就利用關係在境外開設辦事處或分公司,並暗地轉移資產,自己長期游移於境內外之間,一旦東窗事發,便不再回國。第3計:順手牽羊代表人物:董明玉

  原河南省服裝進出口公司總經理董明玉是1995年出逃的河南官員。在出逃前,董明玉「順便」利用業務關係,先是在美國為自己建立了不錯的生意關係,接著讓妻子和兒子打理那裡的生意,並獲得了美國綠卡。在案發後,董明玉還順便帶走了公司的不少財物。第4計:金蟬脫殼代表人物:楊秀珠

  用假身份證辦理真護照、通過旅行團出境轉逃第三國及偷渡等幾種方式,是貪官們慣用的伎倆。楊秀珠及全家出境時,所用證件全部身份不明。她早就擁有美國綠卡,但卡上姓名非她真名。也就是說,一旦她逃到國外,不僅海關沒有記錄,而且還可以堂而皇之易名而居,過上「安全」生活――好一招金蟬脫殼。第5計:聲東擊西代表人物:謝炳峰

  為掩人耳目,貪官們多採用聲東擊西的伎倆,刻意掩飾自己的出逃方向。

  謝炳峰、麥容輝作為中國銀行南海支行丹灶辦事處信貸員,案發後攜帶著巨額現金偷渡,輾轉東南亞各地。另一名中國工商銀行重慶九龍坡支行幹部陳新攜帶4000多萬元公款輾轉潛逃於境內外,68天的逃亡途中,一共換了29個假身份證,輾轉多個國家。第6計:假途滅虢代表人物:童言白

  原河南高速公路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董事長童言白,於2004年1月2日從深圳口岸出境。

  童言白先到達香港,隨後轉道菲律賓,很快又到了澳大利亞,與早已移民的妻子、孩子會合,整個逃亡之旅可謂假途滅虢,費盡心機。落網外逃貪官一覽

  新華社電中國公安部經濟犯罪偵查局是中國公安部門負責緝捕外逃經濟犯罪嫌疑人的部門,自1998年成立以來已經陸續從境外緝拿了一批外逃貪官和其他重大經濟犯罪嫌疑人。這些被抓獲的犯罪嫌疑人包括:

  丁嵐,中國銀行北京勁松分理處原主任,利用職務之便與他人合謀詐騙1.95億元人民幣,於1999年8月3日從泰國押解回國。

  蕭洪彬,上海大東江實業有限公司原董事長,非法經營(出口騙匯)7.6億美元,於2000年4月24日從澳大利亞押解回國。

  汪峰,廣東佛山南海市口岸辦公室原副主任,貪污、挪用公款1417萬元人民幣、1321萬元港幣,於2001年1月從紐西蘭押解回國。

  陳安民,陝西咸陽無線電二廠原廠長,職務侵佔200餘萬元,於2001年6月2日從匈牙利押解回國。

  尹國強,北京市九龍商貿責任公司原經理,合同詐騙711萬元人民幣,於2002年2月10日從羅馬尼亞押解回國。

  盧萬里,貴州省交通廳原廳長,受賄2000餘萬元,有3000餘萬元巨額資產來源不明,於2002年4月1日從斐濟押解回國。

  錢宏,上海康泰國際有限公司原董事長,詐騙銀行資金近5億元,於2002年6月5日從巴拿馬押解回國。

  徐曉軒,福建八閩通信機電設備有限公司原經理,走私諾基亞數字移動通信設備1.99億美元,偷逃應繳稅額約4.6億元人民幣,2002年6月從澳大利亞押解回國。

  余艾青,北京赤艾商社原經理,合同詐騙800萬元,於2002年7月8日從俄羅斯押解回國。

  付普照,陝西西安普照實業公司原總經理,以高息為誘餌,騙取儲戶資金4035萬元人民幣,於2003年7月10日從緬甸押解回國。

  黃清洲,廣東省國際投資公司香港分公司原副總經理,貪污、挪用公款13億港幣,於2003年10月15日從泰國押解回國。

  余振東,中國銀行廣東開平支行原行長,夥同他人貪污、挪用公款4.82億美元,於2004年4月16日從美國押解回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10: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