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檔案解密:一部「文革」中被濫用的毛澤東著作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一個中國人 發表於 2005-10-28 18: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5-10-28  光明網  

一提起「文化大革命」,便不由地想起毛澤東1927年所著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毛澤東在這部著作的第一節――「農民問題的嚴重性」中寫道:

……目前農民運動的興起是一個極大的問題。很短的時間內,將有幾萬萬農民從中國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來,其勢如暴風驟雨,迅猛異常,無論什麼大的力量都將壓抑不住。他們將衝決一切束縛他們的羅網,朝著解放的路上迅跑。一切帝國主義、軍閥、貪官污吏、土豪劣紳,都將被他們葬入墳墓。一切革命的黨派、革命的同志,都將在他們面前受他們的檢驗而決定棄取。站在他們的前頭領導他們呢?還是站在他們的後頭指手畫腳地批評他們呢?還是站在他們的對面反對他們呢?每個中國人對於這三項都有選擇的自由,不過時局將強迫你迅速地選擇罷了。

經歷過「文化大革命」的同志和朋友想一想,那個時期所興起的紅衛兵運動,在形式上是不是和興起在20世紀20年代中國的農民運動有些相仿和類似?我看,除了性質、範圍、內容、組織和起因不同外,其形式大體相似。20世紀20年代的農民運動主要限於南方几省,如湖南、廣東、湖北、江西等;而60年代中期的紅衛兵運動,則從北到南,從東到西,橫掃960萬平方公里神州大地。關於1966年6月的形勢,毛澤東當時寫有一首《有所思》的七律,其詩云:

正是神都有事時,又來南國踏芳枝。

青松怒向蒼天發,敗葉紛隨碧水馳。

一陣風雷驚世界,滿街紅綠走旌旗。

憑闌靜聽瀟瀟雨,故國人民有所思。

在「文化大革命」中,毛澤東思想被喊得震天響,而實際起作用和影響最大的,大概就是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這部著作了。

什麼「糟得很」還是「好得很」;什麼「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緻,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什麼「打翻在地,再踏上一隻腳」!

如此等等,此起彼伏,一刻也不停地震響在全國城鄉的角角落落。當時誰對紅衛兵、「造反派」的過火行動和亂來提出異議,紅衛兵、「造反派」馬上就念: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能「文質彬彬」等等。按照他們的想法和說法,「革命」就是想怎麼干就怎麼干,怎麼干都應該、都合理……

這僅僅是紅衛兵、「造反派」的想法和說法嗎?不,「文質彬彬」等話還上了「中央文件」!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於1966年8月8日通過的陳伯達主持起草的《關於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即《十六條》),其中赫然寫道:「要去掉『怕』字。不要怕出亂子。毛主席經常告訴我們,革命不能那樣雅緻,那樣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據當時的中央文革小組成員穆欣說,在起草過程中,中央文革小組副組長劉志堅等曾建議刪去這些話。穆欣指出,劉志堅認為這是毛澤東過去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講的話,現在引用,搞得不好,「造反派」就會在「文化大革命」中拿當年貧苦農民對待惡霸地主的辦法,來對待本單位的領導幹部,來解決人民內部矛盾問題。但陳伯達還是堅持要寫上。陳伯達說:「要革命就不能怕亂,毛主席的話沒有過時,『文化大革命』也不能文質彬彬。」最終,劉志堅等人的意見沒有被採納。

劉志堅等講對了,在「文化大革命」中,無數「造反派」確確實實是拿當年貧苦農民對待惡霸地主的辦法來對待本單位、本系統的領導幹部的,而且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文化大革命」中,特別是「文化大革命」初期,《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被一些領導人和媒體引用、宣傳所造成的輿論是夠大的。我們不妨舉例看看。

林彪製造「群眾運動天然合理論」,提出他的「亂子觀」,就是以《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為根據的。他在1966年10月25日中央工作會議上說:「毛主席說,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緻,那樣從容不迫,那樣溫良恭儉讓。總有點或多或少的偏差。可是呢,主流是好的,是不該怕的。你們現在如果怕出這點小亂子,將來要出大亂子……」

康生1967年3月10日在軍以上幹部會議上的講話中說:「對任何一個偉大的革命運動,總是有兩種不同的觀點,兩種不同的看法。我們研究歷史教訓,對於認識當前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有好處。1927年,毛主席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說:農民在鄉里造反,攪動了紳士們的酣夢。鄉里消息傳到城裡來,城市的紳士立刻大嘩。我初到長沙時,會到各方面的人,聽到許多的街談巷議。從中層以上社會至國民黨右派,無不一言以蔽之曰:『糟得很』……另一方面,革命的人民則認為完全是對的,『好得很』。『好得很』是農民及其他革命派的理論。這是四十年前毛主席對偉大的農民運動的看法。我們今天重讀這一段,仍感到很現實。」

還有一些中央負責同志在接見紅衛兵時也說:「主席說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繪畫繡花。我們要以《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為思想武器,整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也好,整官僚主義也好,整領導的錯誤也好,都要群眾轟一轟,不能包辦代替。」

再看報刊宣傳。

1966年8月29日,《人民日報》刊發新華社南京28日電:《革命的群眾運動萬歲!――南京部隊某部偵察連重溫〈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加深理解〈十六條〉》。

同年9月10日,《人民日報》刊發新華社9月9日訊:《正確看待革命的群眾運動――北京部隊某中隊學習〈十六條〉講用會發言摘要》,其中心內容就是講如何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的觀點看待「文化大革命」,看待紅衛兵運動。

同年10月6日,《解放軍報》刊發《學習〈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的文章(10月7日《人民日報》轉載),介紹這部著作的「歷史背景」、「偉大意義」、「要著重領會的問題」等等。篇前並加有編者按,著重指出:毛主席這部著作,「為我們黨正確地領導群眾運動,為我們革命的勝利發展,奠定了堅固的思想基礎」;「這部著作,對於當前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具有極其偉大的現實主義。」

凡是革命的中國人,誰都不否認,也不會否認,毛澤東20世紀20年代撰寫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是一部指導中國革命的偉大著作(美國學者、《毛澤東傳》的作者羅斯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2: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