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空降兵實現重型裝備帶實彈3件連投[組圖]

[複製鏈接]

419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長白山 發表於 2005-10-27 00: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空降空投演練

  

  滑輪式貨台

  深秋季節,膠東半島。空中,傘花朵朵、一輛輛傘兵戰鬥車、一名名突擊隊員從天而降;地面,鐵流滾滾,傘兵戰車勇猛衝向「敵」陣……僅僅20分鐘,「敵」100多個目標便淹沒在火海之中……這是我空降兵首次成功使用新型戰車進行的空降演練。

  邁過武器裝備空降這道坎

  空降兵某部曾經歷過這樣一些尷尬:在對抗演習中,面對「敵」人的坦克、武裝直升機,手持衝鋒槍、火箭筒等輕武器的空降突擊隊員因為打擊力有限,只能眼睜睜地等著遠方的炮火支援;向「敵」目標發起攻擊,常常因為兩條腿跑不過「敵人」的「輪子」而錯失進攻的最佳時機,甚至「犧牲」在戰場……

  現代高技術局部戰爭中具有高度進攻性、機動性和靈活性的垂直打擊行動,已成為空降作戰的基本樣式。海灣戰爭的地面作戰階段,美軍第82空降師和24機步師平均每天推進速度達130公里,只用兩天時間就進抵伊拉克縱深200多公里的幼發拉底河地區,完成了切斷伊軍退路的計劃。

  「中國空降兵要想成為世界一流的空降兵,必須擁有足夠的機動力、打擊力、突擊力和防護力。」空降兵某部領導指出:中國空降兵在跳傘、野戰生存能力等基本技能上,與現代軍事強國的空降兵相比毫不遜色,差距主要在後續作戰保障力。如果僅靠傘兵跳傘時攜帶的幾十公斤武器裝備,打勝仗只能是一廂情願,只有邁過武器裝備空降空投這道坎,擁有了精兵利器,才能在投入敵後的孤軍作戰中有所作為。

  空降兵有了可靠的「機載倉庫」

  1995年6月,空降兵部隊開始組織空降空投試驗。由於受多種因素的制約,不是傘開不正常、就是傘裝提前分離、傘繩繞物等問題。

  為了確保裝備安全平安地降落地面,空降兵部隊進行了艱苦而細緻的工作。傘具:從開傘器到每一個零部件,從傘繩到每一根保險帶,350餘個部件,一件一件地查,不漏絲毫;離機:查看錄像資料,何種方式離機、當時是怎樣操作的,空中的風速如何、風向咋樣等等,事無巨細;氣象:晴天的、雨天的、大風天的,一個一個地研究;地理:海島、高原、戈壁,一次一次地論證;時空:早上、中午、夜晚,一段一段地觀摩;技術:裝載、系留、投放、脫離、緩衝、著陸防翻等,一個一個地攻克。

  一次、二次、三次;論證、試驗,再論證、再試驗……

  年底,他們第一次空投了包括彈藥、油料、給養、醫藥及保障器材在內的40噸、140餘件作戰物資。第二次規模更大,一次空投了近百噸作戰物資,並採用運輸機與直升機協同進行保障。通過試驗,對機上物資裝載、快速連投、地面識別收攏分發,以及空降後勤保障的指揮、力量編成、保障方式與方法進行全方位探索,取得了重大進展。

  空降作戰,裝備不論大件小件,都是單件空投,不僅拉長了空投時間,而且落地也不好收攏。於是,他們又組織空降兵研究所的科研人員研製了小件裝備物資快速連投裝置,並在飛機上設計了用於快速連投的滑輪式貨台。

  2000年8月,小件連投技術取得重大進展。他們在運輸機上成功地進行了一次連投30個小件的試驗,超過了國外一次連投最多22個的紀錄。同時,他們還將人員、武器、彈藥等混裝混投,並實施快速補給。重型裝備空投技術也在這次演習中取得重大突破,傘兵突擊車、指揮車、油罐車等,一一從天而降。

  2003年11月,某山區。隨著陣陣轟鳴聲滾過天空,一朵朵傘花將一箱箱後勤指揮、軍需、衛生、軍交、油料、野營裝備、大型武器裝備和百餘名後勤保障人員安全投送到地面。數十分鐘后,乾裂的河灘上奇迹般地冒出了野戰指揮所、野戰醫院、野戰加油站……這是中國空降兵用獨特的作戰方式探索後勤裝備機動性與適應性的一幕場景,標誌著空降兵後勤保障有了可靠的「機載倉庫」。

  2004年7月,驕陽似火的大漠深處:天上,重型火炮、傘兵突擊車、傘兵突擊隊員多路成批次空降;地面,摩步兵、炮兵、防空兵、電子對抗兵、工兵等諸多兵種鬥智斗勇……這是中國空降兵首次空降摩步分隊實兵實彈成建制「一體化」演習的一個鏡頭,標誌著空降兵從單純的步兵向摩步化的跨越。

  向重裝備連投的「高端」邁進

  2004年下半年以來,空降兵部隊又把目光瞄向新型飛機連投重裝備上。這是我空降兵具備完成較大規模作戰任務必須達到的一個「高端」。他們和有關科研單位、裝備生產廠家密切配合,研究解決空投重裝設施的改造問題,精心制定空投試驗方案。

  屢經試驗,在今年8月的一次重大演習中,又成功地進行了重型裝備帶實彈的3件連投。這次空投演練,從重量到件數,都實現了質的飛躍,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與此同時,空降兵部隊圍繞突破重裝空投這一瓶頸問題,先後配套發展了空運平台、空降平台、機動平台、武器裝備等多個層次的重裝空投體系,使空投機型由單一發展到多種機型,空投重量提高了3倍之多,空投方式由單件提高到多件連投,並初步形成了主戰裝備機械化、作戰裝備空降化和戰場機動立體化模式。標誌著空降兵利用大型運輸機直接投入敵後形成大規模作戰能力成為現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8: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