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Ghost 10第一次運行的時候還需要進行一個名為「Easy Setup(簡易設置)」的操作(圖4),在這裡我們可以讓Ghost立即進行備份,並設置選項。首先選中「Define a new backup using the following settings(使用下列設置新建備份)」選項,然後在「Name(名稱)」框中指定備份工作的名稱,在「Start time(開始時間)」框中設定備份的開始時間,在「Destination(目標)」框中選擇備份出來的文件的保存位置。建議在第一次運行的時候讓Ghost進行一次完成備份。
圖 4
除此之外,Easy Setup對話框中還有其他兩個重要選項:Create recovery point any time an application is installed(安裝任何程序后都創建恢復點)和Run backup now to create first recovery point(立即備份創建恢復點)。建議這兩個選項都選中,其中第一個選項可以在以後每安裝一個軟體的時候都進行一次備份,這樣如果發現安裝的新軟體造成了問題,隨時可以用備份的程序恢復系統到安裝之前的狀態。而第二個選項的含義就很明顯了。
在「Settings(設置)」選項卡下有幾個選項需要注意:如果你需要把多台電腦的備份文件統一保存到一個文件伺服器上,那麼最好能選中「Add computer name to default filename(將計算機名稱加入到默認文件名中)」這一選項,這樣通過文件名就可以知道這個文件可以用在哪台計算機上。同時,我們可以在「Default location for recovery points(恢復點的默認位置)」選項下設置用於保存備份文件的位置,在這裡可以選擇當前硬碟的其他分區、另一塊硬碟、移動硬碟、刻錄機,還有網路文件夾。當然,如果你選擇了網路文件夾,那還需要在下方的「Network Credentials(網路憑據)」選項下設置一個用於訪問網路伺服器的用戶名和密碼。
如果需要立刻開始對系統進行一次備份,可以點擊圖10界面上的「Back Up Now(立即備份)」按鈕,隨後你將能看到圖11所示的對話框。這裡列出了已經創建的備份工作,如果要執行其中的某項工作,只要將其點擊選中,然後點擊窗口下方的「Back Up Now」按鈕即可。
圖 10
圖 11
如果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創建不同參數的備份工作,那麼可以點擊圖11所示窗口上方的「Define New Backup(新建備份)」按鈕,這可以打開新建備份嚮導。首先我們依次需要選擇要備份的分區,點擊下一步之後可以看到圖12所示的界面,注意一下,這裡有「Recovery point set(恢復點集)」和「Independent recovery point(獨立恢復點)」兩個選項,而且只能選擇獨立恢復點的選項。這是因為我們之前選擇了要備份C盤,而在Ghost安裝好第一次運行的時候,就已經為C盤創建了一個完整的恢復點備份工作。同一個硬碟分區直需要進行一個恢復點集的備份,因此這裡只能進行獨立備份了。隨後需要指定備份文件的保存位置。
如果你因為某種原因需要將備份出來的文件刻錄到CD或者DVD光碟上,那麼文件的體積就是個麻煩了,因為不可能備份出來的文件剛好可以裝滿一張CD或者DVD刻錄盤,因此為了便利刻盤,Ghost還可以按照設定的大小將備份文件拆分保存。進行恢復的時候也只要按照順序依次提供所有拆開的文件即可。如果要將你的備份文件拆分,那麼可以選中高級選項對話框中的「Divide into smaller files to simplify archiving(將文件分割成小塊以便於存檔)」,然後以MB為單位指定分割的大小,我們可以直接在下拉菜單中選擇適合ZIP盤的100MB和250MB,也可以選擇適合CD刻錄盤的650MB和700MB,還有適合DVD單層刻錄機的4589MB等各種大小。當然,你還可以按照實際需要直接輸入想要的大小。
選項設置完之後會打開「Schedule Automatic Recovery Point Creation(創建自動恢復點計劃)」頁面,在這裡可以設置這次的備份只進行一次,或者按照計劃定期進行。如果希望能夠按計劃定期進行,那麼可以在這裡選中「Scheduled(計劃)」選項,然後點擊「Define Custom Schedule(創建自定義計劃)」按鈕,接著可以看到圖14所示的對話框。在這裡可以按照實際情況決定計劃運行的頻率、日期還有時間。
圖 14
設置完成之後將會打開完成頁面,這裡詳細列出了該計劃的詳細信息,如果檢查一切無誤,就可以點擊「Finish」按鈕完成設置。當然,在這之前可以先選中「Create recovery point now(立即創建恢復點)」按鈕,這樣就可以立刻開始備份。
自動備份
如果你需要讓Ghost定期自動對系統進行備份,那麼可以設置手工備份選項。在圖6所示的界面上點擊「Edit My Backup Schedules(編輯我的備份計劃)」按鈕,就可以打開圖15所示的界面。這裡列出了所有已經創建的計劃備份(裡面一共有兩個,分別是Ghost剛安裝好時創建的恢復點集備份,以及前文中創建的獨立恢復點備份)。選中要編輯的備份計劃,點擊「Edit Schedule(編輯計劃)」按鈕,可以打開圖16所示的編輯計劃對話框。除了可以編輯計劃執行的頻率還有周期,我們還可以編輯可以觸發該計劃的事件:Any application is installed,安裝應用程序后; Any user logs on to the computer,用戶登錄到這台計算機后; Any user logs off from the computer用戶從這台計算機註銷后;The data added to a drive exceeds,寫入到硬碟上的數據超過***MB后。通過這些觸發時間的互相配合,我們就可以讓Ghost 10自動對計算機進行備份,並在需要的時候恢復到正確狀態。
圖 15
圖 16
當然,我們編輯或創建的計劃也會出現在點擊「Back Up Now」按鈕之後出現的計劃列表中,這些計劃雖然是自動進行的,不過也可以在該列表中選中,點擊「Back Up Now」按鈕立即開始。
如果想要恢復整個系統,可以點擊圖17界面上的「Recovery My Computer(恢復我的計算機)」按鈕,隨後將可以看到圖18所示窗口。該窗口中列出了系統中現有的所有恢復點,只要點擊選中想要使用的恢復點,然後點擊窗口下方的「Recovery My Computer」按鈕,系統就會自動重啟動,並完成恢復工作。
這就是新版Ghost的一個顯著特點了,它不僅可以備份和恢復操作系統,還可以當作一個備份程序備份和恢復特定的文件。如果有文件需要恢復,首先在圖17所示的恢復程序主界面上點擊「Recovery My Files(恢復我的文件)」按鈕,然後會出現一個類似圖18的,顯示了所有恢復點的列表,在這裡點擊選中藥恢復的文件的正確版本所在的恢復點,並點擊下方的「Browse Contents(瀏覽內容)」按鈕。這時Ghost會自動使用「Recovery Point Browser(恢復點瀏覽器)」打開被選中的恢復點(圖19)。點擊選中要恢復的文件后,點擊瀏覽器窗口下方的「Recover Files」按鈕,就可以將文件恢復到原位,或者其它指定的位置。
在恢復程序的主界面上點擊「Optimize Recovery Point Storage(優化恢復點存儲)」按鈕,可以看到圖20所示的優化恢復點存儲窗口,這裡顯示了默認保存位置下的所有存儲點,點擊每個存儲點之後還可以看到該存儲點的詳細信息。
圖 20
在繼續之前,有一點需要明白,在Ghost 10中,有兩種類型的恢復點:Recovery Point(恢復點)和Recovery Point Set(恢復點集),恢復點可以是各自獨立的恢復點,而一系列相關的恢復點(例如對C盤每周進行一次備份所產生的恢復點)就形成了恢復點集。形象點說,恢復點集類似於使用Windows自帶的備份程序時產生的完整備份文件和增量/差異備份文件。
在圖20所示的優化恢復點存儲窗口中點擊下方的「Options(選項)」按鈕,可以看到圖21所示對話框。首先選中「Monitor disk space usage for recovery point storage(監控用於保存恢復點的磁碟空間使用)」複選框,然後指定空間佔用的閾值。這樣,當用於保存恢復點的磁碟空間佔用達到指定的閾值之後,Ghost就可以按照下面的設置採取相應的措施:Warn me when recovery point storage exceeds threshold(當恢復點磁碟空間佔用超過限度后發出警告),或者Automatically optimize storage(自動清理,刪除最老的恢復點)。
首先點擊「Browse(瀏覽)」按鈕設定存檔的恢復點文件要保存的位置,然後,如果需要,可以選中「Divide into smaller files for archiving(分割成小文件以便存檔)」選項,並指定分割的文件大小。最後,還可以在「Compression Level(壓縮率)」選項下設置壓縮率,在「Security Options(安全選項)」選項下選擇是否使用密碼加密恢復文件,以及使用何種的加密方式。一切設置完成之後點擊「OK」按鈕,即可開始存檔,而存檔完成後,則可以根據需要將存檔出來的文件刻錄到光碟上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