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懷舊:《上海灘》:浪奔浪流20年

[複製鏈接]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水影兒 發表於 2005-10-22 13: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 廖翊


  今年是香港電視連續劇《上海灘》「搶灘」內地20周年。20年過去了,熒屏上的那對神仙眷屬,記憶里的那種萬人空巷,以及一曲「浪奔、浪流」,依然可以讓我們心潮澎湃。20年後的今天,《環球》雜誌記者走進了《上海灘》的製造基地――香港「無線」,也採訪到了依然美麗的「馮程程」……
《上海灘》的故事,由遠離上海的香港人敘寫。1980年,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傾情演繹了這個蕩氣迴腸的故事。

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簡稱香港「無線」,位於九龍將軍澳,數十年來,她以每年五、六百集的自拍劇,牢牢佔據港劇播出市場;以一部部精彩的作品,影響著所有港人、千萬海外華人,及至億萬內地觀眾。

《上海灘》,就是其中最傳奇的一個。

趙雅芝:「難忘《上L病貳?/p>

20年前,《上海灘》讓內地觀眾認識了瀟灑的周潤發,也結識了美麗的趙雅芝。

「《上海灘》這部戲對於我來說,有著特別的意義,正是因為這部連續劇,我與內地觀眾結下了緣分。」20多年過去,扮演劇中女主角馮程程的趙雅芝在香港接受《環球》雜誌記者採訪時說。

仍然年輕美麗,仍然柔弱溫婉,一口標準的普通話,這是趙雅芝留給記者的最深印象。她的娓娓敘說,讓人感到電視劇《上海灘》的影響力:

「內地觀眾讓我感到像一家人。有些觀眾甚至從另一個城市趕來看望我,我當時眼淚不自覺地流了下來。我感到心很痛,我感謝他們對我的愛,但我也希望他們好好地愛自己。當一些觀眾寫信給我,說從劇中學到了積極的生活態度,並寄來了他們的成績單和獎狀,我真的感到分外開心。」

她簡單概括了《上海灘》的成功因素:「除了劇本非常寫實、情感十分真實外,每一個創作人員都在各自的崗位上盡了最大努力,都做到了位。」

她還談到一些難忘的拍攝經歷:「當時的製作環境是有限的,還沒有開放香港影視劇回內地拍攝,很多戲只能在香港或澳門找些接近上海的地方拍攝,連最經典的『雪中相遇』那場戲,竟然是在九龍塘的一條小巷裡拍完的……」

趙雅芝沒有過多談她在《上海灘》的出色表現,在充滿感情的敘說中,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考:

「我向來認為,演出只是我的工作,也是一份使命,時下,有不少製作單位將商業利益放在最前面,我真的希望他們能在顧及商業利益之餘,能夠將影視拍攝當作藝術創作,能讓觀眾從中感悟一些正面的人生道理。」

這位以美麗著稱的女性至今仍然活躍在演藝圈,並且繼續用她的行動詮釋著美麗的涵義。

梁家樹:「故事,是電視劇成功的關鍵」

20年的時光,足以將一部經典變為傳奇,然而傳奇的,不僅僅是《上海灘》而已。

「『無線』早已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一位香港朋友這樣對《環球》雜誌記者說。而記者在採訪完這個「夢工廠」后也感到,製造了《上海灘》、《霍元甲》、《射鵰英雄傳》等大批精彩港劇的香港「無線」,何嘗不是一個令人感嘆的傳奇!

「『無線』電視劇的成功取決於一個個好的故事。」香港「無線」助理總監梁家樹說。

從1973年起就服務於香港「無線」的梁家樹,曾監製過《創世紀》、《尋秦記》等多部影響甚廣的電視連續劇。在他來到「無線」后兩年,「無線」製作了第一部電視連續劇《狂潮》。這部由當時新人周潤發參演的電視連續劇風靡香港,「無線」開始加大電視連續劇的拍攝力度,收看以香港「無線」為標誌的港產電視劇,成為最受香港市民歡迎的娛樂方式。

上世紀80年代,「無線」電視劇的製作進入鼎盛時期,歷史題材的《霍元甲》、《陳真》,改編自金庸原著的《射鵰英雄傳》、《倚天屠龍記》、《鹿鼎記》,現代題材的《上海灘》……無不獲得巨大反響。

「《上海灘》拍攝於1980年,完全是原創劇本。該劇表現的是一個變化的時代和人物的命運,創作空間很大。她具備了一個電視劇所有成功的元素:浪漫的愛情情節,豪邁俠義的男子情懷,細膩溫情的人物刻畫……最主要的,是有一個極好的故事。」

找尋、構思好故事,於是成為香港「無線」人拍攝電視劇的最大著力點。「儘管電視劇是娛樂,但必須與市民感情產生共鳴。我們有許多普通朋友、媒體朋友,並時刻關注香港的經濟、政治狀況。脫離活生生的生活,就是脫離觀眾。」

「演員不是皇帝」

再好的故事,也需要精彩的演繹。很難設想,沒有周潤發,沒有趙雅芝,《上海灘》能否風采依然。明星對於一部電視劇的成功的意義不言而喻。從周潤發、趙雅芝,到爾冬陞、翁美玲、梁朝偉、劉德華、劉嘉玲、周星馳、古天樂……幾乎所有當紅港星都從香港「無線」發跡,代代相承,連接不輟。

著名的香港「無線」藝員培訓班開辦幾十年來,成為一代代香港明星的搖籃。

「最多的時候,我們擁有香港90%以上的明星。這不僅保證了我們有足夠可供使用的演員,同時保障了我們製作的合理投資。」梁家樹說,「由於與藝員簽約在先,基本上杜絕了檔期、報酬的困擾和糾紛,減少了衝突,使我們的拍攝預算保持合理的比例,確保了製作質量。」

他認為,大凡成功的電視劇,其製作都是合理地控制了成本,「演員的報酬佔全劇投放資本的1/3為宜,這樣的製作成本才基本健康合理。」

而這正是目前內地電視劇製作的最大困擾。內地電視台基本依賴製作公司提供片子,大部分製作公司尚處招兵買馬階段,無法形成對演員乃至導演等主創人員的制約,往往是「大腕」一張獅口,吞走大半資金,讓攝製組捉襟見肘,電視劇品質概可想見。

「還有一點必須明白,演員不是皇帝,他永遠是為故事服務的。」梁家樹對內地一些演員可以按自己想法隨意改本子感到不可思議,認為這將造成惡性循環,排斥導演的主導性,影響電視劇品質。

梁家樹認為,香港「無線」之所以數十年來保證著高品質,贏得香港觀眾的信任和青睞,有賴於「無線」所建立的較為完善的運作模式和機制。

「除了擁有基本演員外,我們還有自己的編劇和劇本部門。每年的拍攝計劃由劇本部門和監製共同訂立。每部戲都有一個統領和總監製,下面另有若干監製,總監製負責整部戲的運作及成本預算,監製負責控制成本。」梁家樹形象地比喻道,「所有拍電視劇的都是『無線』的固定長工!」梁家樹每年監製的電視劇達300集左右,收視率是他可以干到今天的唯一通行證。

李啟昌:「《大長今》對我們是一種鼓勵」

時至今日,《上海灘》的時代早已過去。隨著內地電視劇製作的蓬勃興起以及韓劇在亞洲的風靡,一直引領風騷的香港「無線」,將面臨何種考驗?

事實上,香港「無線」所受衝擊遠沒有想像的那麼嚴重:近年來,「無線」的外銷、自播量沒有減少,「無線」的《金枝欲孽》仍是去年全港收視冠軍。

「這首先取決於我們的製作品質,以及多年來香港市民對我們品牌的認可,也取決於我們成熟而完善的外銷和播出市場。」「無線」翡翠台節目採購及編排經理李啟昌說:「我們每年可製作五、六百集的電視劇,全部外銷到世界各地,在北美、澳洲、歐洲、新加坡等地都有『無線』的頻道,可以在世界各地落地。」

李啟昌介紹,香港「無線」並不排外,有專門頻道播出外國和內地、台灣的電視劇,「我們對外採購非常嚴格,這些年來,我們採購並播映了內地拍攝的《走向共和》、《鐵齒銅牙紀曉嵐》、《笑傲江湖》等精品;今年播出的韓劇《大長今》,創下今年最高的收視率。」

「《大長今》的成功對我們是一個鼓勵和刺激,當然,也是一種挑戰。有競爭才有進步,才有利於電視劇品質的提高。」李啟昌說,「《大長今》為『無線』帶來了可觀的廣告收入,而同時播出的『無線』自製的幾部電視劇也創下了高於平均收視率的好成績,令人欣慰。」

梁家樹則認為,《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落實后,香港「無線」與內地的合作更為密切。「內地可為香港拍戲提供廣闊的采景,場地及僱員價格相對較低,可降低製作成本,有利於提高製作品質。」梁家樹表示,「無線」本身有一套完善的體制,過去與內地的合作一直限於技術層面。但他相信,與內地同行合拍、協拍電視連續劇,取長補短,將是未來「無線」發展的方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19: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