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拍好風景 ZT
John Shaw是職業風光攝影家,大拿也.本文大多嚼自其風光攝影(Landscape Photography), 1994年版,書號ISBN 0-8174-3710-X. 此書從出書到現在8年過去了,技術革命有了相當的進步,雖John Shaw不能預測現時的標準,但作為大家,其經驗之談還是很有借鑒之處,尤其對於我等業餘愛好者來說.原書有大量圖片,但限於條件,縮成一篇,不敢獨用,與眾兄弟同修.不到之處,DX指點.票友11.08/16/02
想拍出好的風光攝影作品,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修養,將大自然的景觀融入個人的獨特見解;同時,也應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能,懂得選擇合適的鏡頭,地點,和光圈/快門組合.
一定程度上, 大師是工匠和藝術家的結合.
那麼,我們怎麼著手呢?
"狗頭后的*頭(我的)是決定因素"+"買你能買的最好的設備"是金玉良言.
相機
135相機足以拍出優秀的風光作品,但所選SLR最好具有(注意,是推薦:如果你的機子沒有這些個功能,也沒必要馬上換機)以下功能:
曝光控制: 手動曝光控制+自動選項:光圈(A)或快門(S)優先,但千萬不要指望用全自動(P)代替一切.
快門範圍: 對風光攝影來說, 追求頂級的快門速度,比如1/12,000"是無意義的. 拍野花,ISO50, f16, 1/60", 和f2.8, 1/2000",你會選哪個? 事實上需要用高於1/500"的機會不多.
景深預測: 非常非常有用的指標,職業攝影師應見膠片之所錄,而非猜測結果.小光圈,取景器暗怎麼辦? John Shaw建議捫黑布,象使用座機那樣.
快門線: 幫助減小振動,即使用三腳架,也推薦使用,但電子快門線那個貴啊…..
反光鏡鎖: 減小1/8-1/15秒的機振,尤其用100mm以上的鏡頭.
可更換取景屏: 建議換用有格子的建築用取景屏,即: Nikon:"E"型 (確實好). Canon: "D"型, Minolta為"S"型.
點測: 很有幫助, 萬一你的相機沒有這個功能, 可先用一長焦鏡頭測光,可得到類似點測的局部數據, 再換合適的鏡頭,用這些數據.
自動聚焦/手動聚焦: 手動聚焦可拍出好片, 自動聚焦亦可,但如果你一手按自動聚焦鎖定,一手按自動曝光補償,你只能用腳趾調球台/雲台了, 此時手動聚焦容易些.但弱光下自動聚焦容易.
鏡頭
至少上24mm到300mm, 最好有 20mm-600mm的範圍. 添設可以一個一個來. 就風光攝影而言,大多數情況下會f5.6或更小的光圈,所以大光圈的快鏡頭不是非要不可的. 但加了偏光鏡,進光量減兩級, 取景屏里一片黑暗……. 快鏡頭時顯英雄本色.
定焦還是變焦? 定焦固然好,變焦也不錯, 28-80mm變焦在 28mm, 35mm, 50mm, 70mm焦段不比28mm f1.4, 35 f1.4, 50mm f1.4, 85mm f1.4, 但它也有可選之處,技術的進步使得兩者的差距在縮小. 但不要用變焦比太大的(20-600mm?,我就想有一個,否則扛一堆鏡頭那個累啊).
廣角: 只能選一的話, 肯定24mm, 兩: 24+35, 三: 20+28+35. 或者:30-75, 28-80變焦也是選擇.
標頭: 50/55mm可能是你所有鏡頭中最銳利的,標頭微距更是多功能,更有f32光圈可獲得更大景深.
中焦: 70-210/80-200 f2.8專業變焦可和85, 105, 135, 200專業定焦一搏. 使用鏡頭焦距超過135mm,用腳架. 有些中焦變焦鏡頭可加用接圈和/或近攝鏡用於微距攝影, 推薦Nikon 近攝鏡3T/4T 52mm口經, 5T/6T 62mm口經.
長焦: 300-600mm, 可突出局部,或野生動物, 利器,力氣.
移軸鏡頭/皮腔: 可加大景深,一比座機的功能.
膠片:
一般來說, 正片比負片更銳利, 作為職業攝影師, John Shaw用Fuji Velvia和Kodak Kodachrome, Velvia更常用些. 職業攝影師的習慣是買一堆,試一卷不同曝光補償以確定色調.
三腳架/頭:
提高你攝影水平的捷徑之一是買一個好的三腳架並使用它. 腳架重量越重越好,節數越少越好,盡量不伸中柱,一言蔽之:穩. 推薦捷信,曼富圖.
雲台/球頭: 三維雲台提供精確構圖,球頭方便控制,越穩越好,最好有快裝板.
濾鏡:
對風光攝影來說,常用的濾鏡有偏光鏡和中灰漸變鏡.
偏光鏡(CPL): 常用濾鏡使天空更藍(天空色階不一,廣角鏡視角大,效果更明顯),以及減少反光,增加飽和度.CPL用在廣角鏡上,可能會有暗角. 減少辦法:買超薄, 或用大一號偏光鏡加接圈.
中灰漸變鏡(GND):人的視力範圍可容納12到14檔光變化,而膠片的寬容度為5檔, 中灰鏡的作用是減少部分進光量. 假設你要拍雪山,測光雪值f16,1/250」, 為了使雪雪白,加兩級曝光得f16,1/60」 ,再測前景石頭(18%灰,不須補償), 得f4,1/60」, 兩者之間差4級, 如果按雪曝光,石頭就漆黑一片,而按石頭曝光,雪就融入天色了.此時,一片-2 檔GND可派上用場. GND建議買-1,-2檔兩片,必要時可疊加使用. 小光圈使用GND效用明顯.
光線:
自然是變化的, 季節,天氣,氣候都影響光線的變化. 選擇合適的時機才能拍好片.而一定時間,早晚光線變化的時候是風光攝影最佳時間,壞天氣往往是風光攝影的好天氣.負片對暗處測光,正片對亮處測光. 拍日出日落加一擋.
用正片的話, 對中色調的物體(18%灰)測光,得到正確曝光值, 過曝1/2擋, 物體稍亮, 過曝1擋, 物體亮, 過曝1.5擋, 物體明亮, 過曝2擋, 物體太亮, 過曝2.5擋, 物體全白;同樣, 欠曝1/2檔, 物體略暗, 欠曝1檔, 物體暗, 欠曝1.5檔, 物體很暗, 欠曝2檔, 物體非常暗, 欠曝2.5檔, 物體全黑.
學會應用陽光16法則,長時間曝光勿忘倒易率., John Shaw推薦增加曝光(檔)如下: Kodachrome 25, 1」 +1/2; 4」 +1; 8」+1.5; 16」 +2, 1』+3.5; Fuji Velvia: 1」 +0; 4」 +0; 8」+1/2; 16」+2/3; 1』+1.33.
構圖:
突出主體,選擇好前景, 水平線要水平,垂直構圖/水平構圖基於不同環境, 要勤於不同角度觀測,挪動三腳架.
John Shaw號稱,20mm 1/250」,仍用三腳架+反光鏡鎖+快門線!(呵呵,不要怕麻煩)
牢記:
好的技術可以彌補設備的不足: 中量級的器材加上好的技術仍能出優秀作品, 極品器材胡亂用只出垃圾. 選擇合適的時機拍好片. 多實踐, 多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