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G20:7個富國與13個新興市場國家間的經濟對話

[複製鏈接]

3340

主題

4210

帖子

5895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8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山東大漢 發表於 2005-10-15 16: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0月15日,第七屆20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將在北京舉行開幕式后移師河北香河。從1999年在德國柏林召開第一屆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以來,這是中國第一次成為主席國,也是亞洲國家第二次主辦這一重要會議(印度曾舉辦2002年G20 會議)。此外,德國和加拿大舉辦過兩次,墨西哥舉辦過一次。

  有中國政府官員將本次會議稱為「我國有史以來舉辦的最高規格的財金會議」。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將出席G20的開幕式,無形中更「提升」了會議的規格。

  中國如此重視這次會議,似乎表明了中國渴望在區域和全球財金合作中擁有更多的發言權、得到更多的理解,同時也迫切希望更深程度地參與全球合作。本屆會議定在中國召開,也表明世界已經不能離開中國去談全球化合作問題。

  中國財政部部長金人慶在本屆G20會議的書面致辭中說,本次會議的主題是「加強全球合作:實現世界經濟的平衡有序發展」。會議將引導各成員方就布雷頓森林機構改革、發展融資、老齡化及當前經濟與發展問題等議題進行深入討論。

  金人慶的致辭還意味深長地說:希望2005年的G20會議為「失衡的全球化」尋求新的支點。

  幾乎所有的國家或地區,都希望從全球化中獲益,卻不願意承擔全球化帶來的負面影響。比如污染的轉移、失業的威脅以及國內產業競爭力的下降。但是,全球化從來都是雙刃劍,它不可能讓你盡享好處卻不付出任何代價。而正是這些負面影響和不盡公正的既定規則,使全球化處於「失衡」的危險之中。因此,如何將代價減至大家都可以接受的程度,從而實現合作的「平衡」,這正是大家需要做下來談的問題。

  在中國的傳統哲學里,「中庸」歷來被看作是萬物的最佳狀態。如果翻譯成英文,應該說是「平衡(balance)」而不是「中間(middle),這似乎也是全球化所應追求的某種狀態。

  做為全世界7個最富國家和地區與13個新興市場國家之間最重要的經濟對話機制,G20財長與央行行長會議歷來像是權威與挑戰權威的一場舞蹈,各方力求在這場舞蹈中獲得更有利於自己的規則。而由於這20個國家和地區的GDP總值佔全球國民生產總值的90%,人口佔世界總人口的三分之二,他們的對話或者說「舞蹈」,對於全世界的經濟合作趨勢和合作規則,無疑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作為全球經濟的「龍頭老大」美國,對在中國召開的這次會議表現得相當重視。布希經濟班子幾乎所有的重要人馬,將在美國財政部長斯諾的帶領下來到北京。這些人里包括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新上任的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考克斯、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主席傑夫里、財政部副部長亞當斯以及財政部新設常駐中國金融專員洛文傑。

  這是自今年7月人民幣小幅升值后,斯諾首次攜多位財經高官來華。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歷經四任美國總統的格林斯潘,這也是他自1987年首次擔任美聯儲主席以來,第一次訪問中國。另外,美國首次派出駐華常任金融專員一事,也十分引人關注。現任美國財政部副部長助理的戴維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1 07: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