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8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話說京城:曲折幽深的北京衚衕

[複製鏈接]

353

主題

2498

帖子

957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高級會員(十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5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膽小鬼 發表於 2005-10-2 09: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衚衕,是北京特有的一種古老的小巷,北京的衚衕大部份形成於的元、明、清三個朝代,圍繞在紫禁城周圍,數目浩繁有幾千條。衚衕這種古老街道也成為京城獨有的特色和民俗文化,為京城一景。
  
衚衕一詞的由來說法不一,因衚衕產生於元朝,所以幾種說法都與元朝有關。一種說法與「井」有關,據說蒙古語「井」字發音和「衚衕」的發音類似,同時人們生活離不開井水,所以就把人們居住之地成為「衚衕」;另一種說法認為蒙古語將城鎮稱為「浩特」,當元朝時期,蒙古人入主中原,便將京城的街道叫做「浩特」,而北京人就叫成了「衚衕」;還有一種說法是漢人管蒙古人稱作「胡人」,而元朝為蒙古人所統治,所以「衚衕」即「胡人大同」之意。衚衕的來歷已很難考證,但是衚衕的存在卻是實實在在的。
  
衚衕形成於元朝,據《析津志輯佚》中記載:「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衚衕。」 明嘉靖,張爵在《京師五城坊巷衚衕集》記載,明朝北京街巷衚衕約一千一百七十條,其中直接稱為衚衕的約有四百五十九條。清朝朱一新所寫的《京師坊巷志稿》書中所列街巷衚衕二千零七十六條,其中約有九百七十八條直接稱為衚衕。可見北京衚衕之多,古人曾用「有名衚衕三百六,無名衚衕似牛毛」來概數北京的衚衕。
  
北京城以紫禁城為中心,在紫禁城附近的東西兩側的衚衕十分正規,由南向北排列整齊,皇親國戚,達官顯貴多居於此;而一般的平民百姓則住在較為簡陋的衚衕里,且離紫禁城較遠的南北兩個方向。衚衕中主要建築是「四合院」,所謂「四合院」即是由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房屋組成的一種封閉式民居,衚衕也就是連接大大小小四合院之間的通道。因「四合院」多為面南背北,所以衚衕多為東西走向。同時,北京的街道大多數都是按經緯排列,正東正西,正南正北,橫豎筆直的走向,溝通這些街道的,便是衚衕,所以整個京城呈棋盤狀。
  
北京衚衕的命名看似無序,其實也是有規律的,大多以地名,衙署、官府機構,工地工場,府第、人名,市場等命名。東四(牌樓)、西單(牌樓)、大柵欄衚衕等就是以地名命名;而按院衚衕、府學衚衕、貢院衚衕等是以衙署、官府機構命名;以市場集會命名的衚衕有鮮魚口衚衕和騾馬市衚衕等;武定侯衚衕、三不老衚衕則是以當時的顯貴名命名,三不老衚衕是明代的三保太監鄭和居住地,而武定侯衚衕為永樂年間功臣郭英的住宅所在。此外還有以植物命名的柳樹衚衕、榆樹衚衕等,即一些京味十足的衚衕,如帽兒衚衕、盆兒衚衕、井兒衚衕等。總之,北京衚衕的名字可以說是豐富多彩,獨具特色。
  
在京城眾多的衚衕中,位於西四南大街的「磚塔衚衕」是最古老的衚衕,已經有700多年的歷史;最長的衚衕是「東交民巷」衚衕,有3公里長;最短的衚衕在琉璃廠東街東口的東南的「一尺衚衕」,不過十來米長;前門外大柵欄地區的錢市衚衕,中間最窄處僅40厘米,是最窄的衚衕;最寬的衚衕是靈境衚衕,位於西城區中部,最寬處有三十多米;北新橋附近的九灣衚衕,拐了二十多個彎,是拐彎最多的衚衕。
  
北京的衚衕密密麻麻的遍布在城市的每個角落,一代又一代北京人生活在衚衕里,演繹著歷史,創造著京城的衚衕文化,成為京城古老文化的一部份。京城衚衕中蘊含著濃郁的平民氣息,猶如陳年老酒,具有一種永恆的魅力。[/COLOR]
我總是在行走和停留,我走很長的路了,還有很長的路要繼續走下去。 我停留的時候,不僅僅是因為這裡的風景適合我的呼吸。 是因為我累了,我需要一次小小的歇息,重溫我的夢想。 夢想並不遠,我總是在努力抵達。 我安靜,安靜的喜歡著,安靜的讀一讀那些美好的心情,讓愛留在靜靜的夜,愛在旅遊........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沙發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10-19 22:18 | 只看該作者
  衚衕景點介紹

  什剎海

  元朝初年,這片水域叫積水潭,它是大都漕運的終點,無數南來的船隊都在此靠岸。薩兆溈先生在《凈業覓蹤》說,那時兩岸「餅鋪飯館雲集,酒旗綿延數里」,「春雨清塵,桃李盛開,酒樓懸掛的酒旗,迎著東風招展。那青底紅字的酒旗,綿延達數里之遙」。可見,當時已是一片繁榮景象。

  在明代,因湖邊有座什剎寺,這片水域隨之被稱作什剎海了。元代的漕河逐漸廢棄,積水潭日益內縮,慢慢形成彼此相連的三個小湖,往日船貨雲集的水陸碼頭,一變而成波光瀲灧的寧靜水鄉。當時的詩人李東陽在湖邊流連,興之所至,贊它為「城中第一佳水」。公安三袁也聯袂而來,在湖畔結社,飲酒,賞月,吟詩,留下一段佳話。

  在清代,三個小湖分別被通俗地叫成我們今天所熟知的前海、后海和西海。三海相連,南接北海、中海和南海,而中海和南海的東側,是紫禁城。不知是驕傲還是悲哀,紫禁城裡最後兩任皇帝,都出自后海東岸的醇親王府,大清帝國最後幾齣慘烈的大戲,其實早在什剎海畔就拉開了序幕。

  恭王府

  恭王府開放時間8:30-17:00,恭王府位於前海西街17,是清代W畲蟮囊蛔醺f恭王府面e橐話俁喈。相於中山公@,@是至今保存最好的一座王府,曾是和|的宅邸。

  

  恭王府分中|西三路,分e由多^四合院M成,后殫L160米的二雍笳恰

  恭王府假山,此假山是用糯米{砌築成的,非常怨蹋繳現煽詬祝椎子泄蘢油ǖ郊偕繳希ㄟ^往缸中灌水的k法碓黽釉褐械穸齲^去整假山上都LM了青苔。

  假山正中有一康熙皇帝櫧淠缸的「福」字碑,@是恭王府的「三^」之一,碑石L7.9米,穿整修假山。

  嘉c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太上皇弘vw天,次日嘉c褫Z了和|C大臣、九T提督陝,抄了其家,估全部富s值白y八|桑喈於十年的收入,所以有「和|跌倒,嘉c吃」的f法,2月22日和|被「n令自M」。

  衚衕(煙袋斜街)

  煙袋斜街,它東起地安門外大街,西至小石碑衚衕與鴉兒衚衕相連,為東北西南走向,全長232米。據清乾隆年間刊刻的《日下舊聞考》一書記載,此街原名"鼓樓斜街",清末改稱"煙袋斜街"。

  據說,當時居住在北城的旗人,大都嗜好抽旱煙或水煙,煙葉裝在煙袋中。由於煙袋的需求與日俱增,所以斜街上一戶一戶開起了煙袋鋪。這條街上的煙袋鋪,大都是高台階,門前豎一個木製大煙袋當幌子。黑色的煙袋桿兒,金色的煙袋鍋兒,這樣的標誌真可謂生動形象至極。在煙袋斜街的東口路北有一家"雙盛泰"煙袋鋪,門前豎著的木雕大煙袋,足有一人多高,粗如飯碗一般,金黃色的煙袋鍋上還系著條紅綢穗,十分醒目。這"雙盛泰"的大煙袋真稱得上是北京同行業中的頭號大煙袋了。

  除此之外,煙袋斜街本身就宛如一隻煙袋。細長的街道好似煙袋桿兒,東頭入口像煙袋嘴兒,西頭入口折向南邊,通往銀錠橋,看上去活象煙袋鍋兒。正是基於這兩方面的原因,以"煙袋"命名斜街,真可謂名副其實了。

  煙袋斜街的名字越叫越響,一直流傳到今天。

  銀錠橋

  銀錠橋位於西城區什剎海的前海和后海之間的水道上。為南北向的單孔石拱橋,因形似銀錠故稱銀錠橋。是什剎海的風景之一,燕京小八景之一。過去站在銀錠橋上可遙望西山,景名為「銀錠觀山」。1984年,原橋拆除重建,仍以銀錠為名。

  鼓樓

  鼓樓位於北京市中軸線上、鼓樓東大街與地安門外大街交會處。與鐘樓一起,元、明、清時為北京全城報時中心。「暮鼓晨鐘」使全城有序可循。

  1924年後停止,1990年起,每年除夕恢復鳴鐘擊鼓。

  鼓樓是一座單體的木結構古代建築物。灰筒瓦綠剪邊,重檐歇山項,通高46.7米,通面寬34米,通進深22.4米,檐下有單昂單翹五踩斗,旋於彩畫。樓底層共有拱券式門八座;南北各三座,東西各一座。北牆東側有旁門,內有登樓石階梯,南北向傾斜45。,共60級,然後拐彎向西,東西向傾斜45。,亦有9級,即攀登69級石階梯方到達二樓。

  二樓四面均有六抹方格門窗,四周有廊,寬約1.3米,帶木護欄,望柱高1.55米, 建築面積為1925平方米。第三層是暗層。整座建築坐落在高約4米的磚石台基上,通寬為56米,通進深為33 米。南北有磚砌階梯,東西為墁坡路。鼓樓總佔地面積約為7000平方米。南側門前有石獅子一對,高約1.25米。

  更鼓,為報時器具,置於鼓樓二層上,原有25面,其中,大鼓1面、小鼓24面(以代表1年24個節氣)。現僅存大鼓 一面。這面大鼓鼓面直徑約1.5米,是用整張牛皮蒙制的,但鼓面已是刀痕累累,是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時日本軍隊所為。

  鼓樓擊鼓報時,有一定的規律。每晚7時「定更」,擊鼓兩通,共108聲,以後,每個更次都擊鼓兩通108聲,直至五更(晨5時)擊最後的「亮更」鼓。擊鼓也有一定的節奏,至今,北京仍流傳著「緊十 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之說。

  鼓樓上原有銅壺滴漏一座,但早已遺失無考。載:「鼓樓之銅刻漏制極精妙,故 老相傳,以為先宋故物,其製為銅漏壺四:上曰『天池』,次曰『平水』,又次曰『萬分』,下曰『收水

  

  。口安撓神,設機械,時至,則每刻擊鐃者八,以壺水滿為度。涸則隨是增添,冬則用火溫之。」當時,鍾、鼓二樓擊鼓撞鐘均以此為度,到了清代改用時辰香計時后,漏壺計時法方廢止。

  麒麟碑,原在麒麟碑衚衕,傳說是明代仇鸞府前石影壁浮雕麒麟,故名之。后因仇鸞勢敗,這塊碑被埋在地下,清末民初出土后。被移到鼓樓內。

  1949年後,成為「東城區文化館」的館址,1984年對鼓樓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3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10-19 22:19 | 只看該作者
  「衚衕遊覽」線路介紹

  一、追循老北京的腳步

  遊客在北海公園北門(後門)西側100米左右的衚衕遊覽出發點乘老北京傳統交通工具三輪車出發(每輛可乘兩人),在導遊的帶領下到達行程的第一站--鐘樓。

  鐘樓建於1272年,高約50米,是舊京城的報時中心,導遊帶領客人登鼓樓俯看中軸線兩邊東西兩城的衚衕,講解北京的歷史、城市格局及衚衕的形成。

  離開鼓樓,客人乘三輪車穿過衚衕,沿著什剎海走一段,在銀錠橋下車,在導遊的陪同下,到帶有濃郁京城民風的衚衕里漫步,聽導遊講解北京的衚衕和四合院的文化內涵,看衚衕中傳統的生活方式,並走進普通居民住宅四合院參觀,並與居民聊天,了解人民的生活風俗習慣。

  遊客乘三輪車前往有「紅樓大觀園」之稱的恭王府花園,遊客可以在恭王府花園小憩。

  

  活動結束后,三輪車將客人送回出發點,全程遊覽時間約兩個半小時。

  二、深入北京的過去和今日

  遊客乘座老北京傳統交通工具三輪車出發(每輛可乘兩人),在導遊的帶領下到達行程的第一站--鐘樓。

  離開鐘樓,客人乘三輪車穿過衚衕,沿著什剎海走一段,在銀錠橋下車,在導遊的陪同下,到帶有濃郁京城民風的衚衕里漫步,聽導遊講解北京的衚衕和四合院的文化內涵,看衚衕中傳統的生活方式,並走進普通居民住宅四合院參觀,並與居民聊天,了解人民的生活風俗習慣。

  參觀衚衕里的幼兒園或小學,觀賞衚衕里的小學/幼兒園建築, 活動結束后,三輪車將客人送回出發點,全程遊覽時間約兩個半小時。

  三、漫步衚衕生活

  漫步衚衕生活我們提供2條線路

  導遊陪同下經過銀錠橋,銀錠橋的落日是北京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銀錠觀山,隨後參觀衚衕、衚衕人家,與衚衕居民聊天,了解人民的生活風俗習慣。然後進入恭王府,恭王府是現今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聽導遊講解並提供茶水,

  鐘樓集合由導遊帶領進入鐘樓,聽取講解從高處觀賞北京衚衕建築,后穿過煙袋斜街來到銀錠橋觀看註明的燕京八景之一「銀錠觀山」,沿著什剎海后穿越在衚衕之間,最後參觀衚衕的居民與居民聊天,了解人民的生活風俗習慣。

  

  四、發現北京

  從什剎海出發沿著什剎海經過銀錠橋,穿過衚衕煙袋斜街,聽導遊講解衚衕建築、歷史,然後到衚衕的居民家中與居民聊天,了解人民的生活風俗習慣。

  五、步行北京(衚衕)

  在導遊的帶領下沿著什剎海散步經過湖邊的咖啡館經過銀錠橋,穿越煙袋斜街、衚衕,來到衚衕居民家與居民聊天,了解人民的生活風俗習慣。

  六、作一天北京人(感受衚衕生活)

  遊客在參加完第一項活動之後,在導遊的陪同下到達衚衕中的一所小學,參觀小朋友們在課上、課下的活動,與教師和小朋友們交談,了解北京兒童的生活學習情況。之後,走進居民家中做客,與好客的主人一起包餃子、吃家常菜、聊天。深入地了解改革開放給普通居民帶來觀念上和物質上的變化。

  此路線全程導遊、三輪車服務。全程遊覽時間約四個半小時。

  七、衚衕+水上游(團隊旅遊項目)

  該項目為團隊旅遊項目,人數10人以上

  出發時間 16:00 ,遊客由導遊帶領進入恭王府參觀,隨後乘坐三輪車遊覽衚衕、銀錠橋聽導遊解說衚衕建築、歷史,沿著什剎海享受悠閑氣氛。17:30 抵達什剎海乘坐搖魯船,觀賞什剎海黃昏景色,18:30 上岸行程結束。

  團隊價格另義。

  「衚衕遊覽」項目主要線路

  項  目

  遊覽時間

  價  格

  1

  追尋老北京的腳步

  2.5-3小時

  人民幣180/人

  2

  深入北京過去和今日

  2.5-3小時(假日除外)

  人民幣180/人

  3

  漫步衚衕生活

  1.5小時

  人民幣140/人

  4

  發現北京

  1小時

  人民幣120/人

  5

  步行衚衕

  40-60分鐘

  人民幣60/人

  6

  做一天北京人

  4.5小時

  人民幣230/人

  7

  衚衕+水上游(團隊旅遊)

  10人以上,2.5-3小時,出發時間16:00

  價格包含:景點門票(恭王府、鐘樓)、車夫、衚衕導遊,我們提供英、日、法、中語種導遊。

  說明:步行衚衕沒有乘坐三輪車。1.2米以下兒童半價,1.2米以上兒童全價。

  可增加景點有宋慶齡故居、梅蘭芳紀念館、郭沫若故居、廣化寺、鼓樓,每加一個景點加收30元,

  其中包含導遊講解服務、門票、三輪車。

  預定時請注意:

  (1)我們建議提前預訂,10人以上團隊需提前3天預訂。

  (2)「作一天北京人」只接待4人以上(含4人)團隊。「衚衕+水上游只接待10人以上團隊

  (3)出發地點在北海公園後門西側100米處,出發地點有「衚衕游」標誌牌。

  (4)每天上午9:00開始。

  (5)預定電話:010-8463 4451,8463 4452,8464 8923    傳真:010-84634872

  (6)Email:booking@cbw.com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4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10-19 22:20 | 只看該作者
呵呵,小鬼,給你湊個全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53

主題

2498

帖子

957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高級會員(十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57
5
 樓主| 膽小鬼 發表於 2005-10-20 07:55 | 只看該作者
呵呵
謝謝啊;
回頭那天帶你轉轉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68

帖子

688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8
6
tonyedison 發表於 2005-10-20 08:23 | 只看該作者
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2183

帖子

44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49
7
寧磊 發表於 2005-10-20 08:54 | 只看該作者
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9

主題

9363

帖子

618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182
8
chujiakang 發表於 2005-10-20 17:31 | 只看該作者
北京的衚衕,真是藏龍卧虎的地方。

60年代,幽靜的衚衕里,往往會停靠一輛大紅旗,或者大吉爾,說不準是中央那個領導。

再追溯到明清年代,衚衕里藏著不少王府、相府。進出衚衕的轎子里,二品、三品官隨時可以找到幾個。

那些貌似普通的院子,大門一開,影壁後面誰知道藏了什麼樣的人物?

1967年夏,我曾經在西城區靈境衚衕住了一段時期,那裡原來也是滿清一個貝勒的住宅,解放后成了陳賡大將的府邸。前後兩個院子,後院為陳賡家屬居住,前院陳賡大將把它當作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駐京辦事處。那裡的軍用電話隨時可以掛到國內任何一個地方,只要你知道相應的密碼。
震驚的70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9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10-20 18:20 | 只看該作者
儲老師,三座門以及地安門景山後街的大小衚衕統統都是手掌們的府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1: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