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患矛盾到底根在何處?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山寬水窄 發表於 2005-10-5 06: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當前醫患關係緊張,醫療糾紛增加的原因是什麼?衛生部部長高強日前表示醫患矛盾的主因在醫護人員,要醫務人員眼睛向內,正視並克服自身存在的問題(《南方都市報》10月2日報道)。醫患關係緊張、醫療糾紛增加,醫護人員和醫院方面毫無疑問是有責任的。但正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將矛盾的主因記在醫護人員的頭上,實在是值得商榷。

  導致醫患關係緊張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我們有必要作一冷靜的分析。當前民眾對醫療系統的不滿,集中體現在「看病難」和「看病貴」上,至於醫療服務質量和醫護人員的態度,遠未達到重要的位置。「看病難」是因為醫療資源的分配不均造成的,調查顯示中國衛生資源的70%分佈在大城市,其中80%又集中在大醫院,以如此集中的醫療資源去應對如此眾多人群的就醫需求,如何能不發出看病難的怨言?「看病貴」是民眾對醫療收費高漲的反應,表面上看是醫院追逐利潤的後果,實際上是國家醫療投入嚴重短缺的直接體現――雖然國家每年衛生事業費的絕對數都有不同幅度的增加,但中國衛生事業費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卻在逐年下降,1990年為2.79%,1995年下降為2.59%,1997年降為2.45%,到2001年僅為1.66%,遠低於「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最低限度標準――中國政府為了配合實現「2000年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全球戰略目標,曾制定了「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最低標準,規定衛生事業費佔財政支出比例不應低於8%。國家投入不斷減少,醫院要生存發展,民眾要低價醫療,矛盾怎能不激化?

  因為「看病難」和「看病貴」導致醫患矛盾尖銳,實際上是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和衛生投入畸低的後果,但醫療資源的分配或者說分佈以及衛生事業投入的多少,都不是醫院和醫護人員說了算的,乃是政府的職責與職能所在。因此,將醫患矛盾的根子記在醫護人員的頭上,是既不公平也不客觀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0: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