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MB和美國MD之爭的再思考

[複製鏈接]

615

主題

818

帖子

1292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uiyunwang 發表於 2005-12-19 03: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南泥灣 2005年12月17日

  
關於中國MB和美國MD的爭論在萬維教育和學術壇持久而熱烈,焦點在於中國MB可否自稱MD。反對一方主要是PhD獲得者,支持方主要是中國MB獲得者。各執一詞,莫衷一是,其中美國的MD是本科教育還是研究生教育也存在爭議,這裡我再加塊磚。

我認為:中國MB可否自稱MD爭論的核心是中美國家之間的醫學學位對等和以什麼遊戲規則為準的問題。討論中國MB 和美國MD是否對等要從學位本身的內涵去看,中國MB可否可以自稱MD要從國家之間的相互認可和習慣去看。

1. 中國MB(Bachelor of Medicine) 和美國MD(Doctor of medicine)的內涵和要求

1)中國醫學學位歷史
1935-1949年,中國研究生教育規模很小,僅有少數高等學校招收數量有限的研究生,共授予碩士學位200多人,沒有博士學位。1950-1961年,招收18000研究生,1962-1965年,近12400名研究生畢業,都沒有學位。

1949年後中國的學位制度始於198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頒布和1981年的實施,設立了理工農醫文葯等12門類的學位,醫學門類包括學士,碩士,博士三種,所以新中國1981年後開始有醫學學位。

2)中國的醫學學位要求
中國醫學本科生學制5-6年(含一年實習),入學要求達到高考錄取分數線;醫學碩士生學制2-3年,入學要求通過全國性的碩士入學考試,醫學博士生3年左右,入學要求通過該校的博士生入學考試,碩博連讀的5-6年。由於不少臨床醫生抱怨醫學博士不能看病,大概1988年後醫學研究生又分為基礎和臨床兩種,臨床又分為臨床(技能)和臨床(實驗)兩類。

按學位條例規定,修滿30門左右的課(包括基礎醫學,醫學基礎 ,臨床醫學),畢業考試合格,實習期滿且合格,可以獲得醫學學士學位(MB);修滿5-7門課(包括公共必修,專業基礎和專業)並通過考試,完成碩士論文,答辯通過即可授予醫學碩士學位;修滿5門課並通過考試,學制3年,完成博士論文,答辯通過即可授予醫學博士學位。

由於醫學院只有醫學藥學門類學位授予權,所以醫學院校畢業的本科生基本都是醫學和藥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即便他們有些學的是生物,公共衛生等,沒有做臨床,還是一樣授予醫學學位。幾年前USMLE對課程的要求並不嚴,所以生物,公共衛生等中國MB可以考美國的醫生board,好像現在不行了。

3)美國MD、MS和PhD的要求
美國的醫生培養經過4個階段,分別是普通本科4年(Undergraduate education),醫學院學習4年(Medical school ),住院醫師培訓(residency)和專科醫師培訓(fellowship)。

只有約6%的優秀BS或BA才能獲得醫學院入學資格,修滿20-30門左右的課(包括醫學基礎,基礎醫學,臨床醫學) ,考試合格,即可以獲得MD學位,學制4年。

獲得研究生入學資格,修滿10-20門課且通過考試,學習一些實驗技術,完成論文或沒有論文都可授予MS。獲得博士生入學資格,修滿10-20門課,1-2年後參加博士資格考試,不通過授予MS,通過後轉入博士課題研究,博士論文答辯通過授與PhD, PhD學制4-7年。

2.中國MB和美國MD的學位對等問題

國家之間的學位對等是一個複雜問題,因為要求,目的不同,實際上有些學位國家之間很難對等。理學MS和PhD在各國大概只有年制的差別,要求大同小異,比較有一致的看法。

各國之間的醫學學位差別較大,美國是一種類型,多從本科生中招生(個別大學也招高中生),學制4年,畢業授予MD學位,大多數是另一種類型,歐洲國家包括英國,俄羅斯等多數,亞洲的日本,韓國,中國,馬來西亞等直接從高中生招生,學制5-6年,畢業多數國家授予MB學位,如中國,俄羅斯,日本等,少數國家直接授予醫學博士學位。

中國MB是本科學位,大家沒有異議,但美國MD是研究生教育還是本科教育則有不同看法。

1)美國MD是研究生教育還是本科教育

張建中先生認為美國MD是本科教育,主要依據是:"美國醫學會(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http://www.ama-assn.org/ama/pub/category/14365.html)的網站中關於美國醫學教育的網頁上看一下,就會發現:事實上美國的醫學院教育也是本科教育(under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只有住院醫師培訓(residency)才被認為是研究生階段的教育(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而對比一下中美兩國醫學生的課程就會發現,二者確實很類似甚至是等同的(如課程設置,學時學分數)"。

吳韁壬岢霾荒莧纖懶?「undergraduate」就等於「本科」。在一般情況下,英語中的 「畢業前」指的確實就是四年制大學畢業前。但是在上述「醫學院」一詞後面括弧里出現的「畢業前」則不是一般情況下的「畢業前」。所以他的觀點和方舟子一樣認為美國MD是研究生教育。 

我覺得既然美國MD只有本科畢業生才有資格報考,且美國MD可以直接作博士后研究,這些支持美國MD是研究生教育的看法,但英語中醫生和博士是同一個詞,Doctor of medicine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為慎重起見,我徵詢了一些美國人的看法,其中包括一個美國著名院士(也是醫生)、兩個做過臨床的教授和4個美國人,院士的觀點與吳如之先生一致,undergraduate」不等於「本科」;他們都認為美國MD是職業學位,與法學的JD類似,與PhD相當,應該屬於研究生教育。

由此看來,美國MD屬於研究生教育應該是對的。

2)中國MB和美國MD內涵和語義對等嗎?

語義上有明顯的差別,中國MB是學士,美國MD是博士。

從內涵(培養過程和要求)看,中國的醫學碩士和博士是按普通碩士(MS)和博士(PhD) 培養的(協和例外),注重研究水平的提高和論文水平,臨床(技能)博士則是住院培訓的正規化而已。中國MB和美國MD都沒有科學研究的訓練,只有臨床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張建中先生認為中國MB和美國MD最為接近是有道理的,相反不支持吳如之先生的「總體而言中國的醫學博士在接受正規教育的程度上大致相當於美國的MD(含課程結束后的住院訓)」的觀點。

中國國務院學位辦公室是專門研究國家學位的常設機構,他們做過比較研究,比如前蘇聯的副博士相當於中國的碩士,俄羅斯政府1992年頒布的《教育法》ㄖ鴆較蜆式庸歟扇∷哪甌究坪投晁妒俊⑷瓴┦康姆絞健V泄囊窖а簧柚貌捎門分薅嗍業姆絞劍朊攔煌T諞槐局泄把緩脫芯可逃痹又舊希壹塹每吹焦話旃業娜朔⒈砦惱氯銜泄MB和美國MD比較接近,但我記不得卷期了,網上也沒查到。

既然中國MB和美國MD都是職業而非研究性學位,內涵上最為接近,把他們看成對等學位是有理由的。

3)中美相互承認醫學學位嗎?

中國對美國的MD學位應該是承認的,醫生在美國 的薪金每年平均為190000 美元,從美國放棄醫生職位到中國作醫生的例子極少,所以目前不是太大的問題。

美國是移民國家,最新的統計顯示,國家健康機構⒔ 5% 的醫生都是國際醫學院校的畢業生,並且 40% 的諾貝爾得主都是移民。美國對其它國家的醫學學士認可為「MD equiverlant」 ,根據他們的學位證書和成績單,可以獲得權威機構的認證和參加USMLE的醫生board考試,學習上,國際醫學畢業生一直以來都要比美國的畢業生 分數高 ,美國對許多國家的MB是承認的。況且每年的住院醫生位置保證美國本土畢業生的前提下,留給國外MB是越來越少。

美國不認為中國的醫學博士或碩士是美國MD equiverlant,不信考醫生board 試試讓不讓match?

有人可能會說美國只是承認中國MB有同等學歷而給與考試資格而已,那麼既然5%的醫生來自國外(多數只有本國的 MB),為何我們從未見到那個醫生胸牌上寫著MB?不能說他們都是假冒。

實際上,醫院要求醫生都是MD, 我不知道美國有無研究國家學位的常設機構,USMLE在審查住院醫生資格(resident match)是要看原始學位英文證書和成績單,他們清楚地知道中國和大多數國家是MB而不是MD,不存在中國MB欺騙的問題。

只是申請在美國科研機構做博士后的審查並不嚴格,據我所知,NIH要求提供英文學位證書或公證件,算比較嚴格的。

3.中國MB可否自稱MD?

一副撲克54張牌,中國有的地方規定紅桃5最大,當然其他多數地方規定大王最大,所以要問那張牌大,要看按什麼遊戲規則。

對以下情況我想應該有了趨同的看法:沒有中國MB的醫學碩士以及沒有中國MB的醫學博士不能在美國自稱MD而可以自稱MS或PhD。

中國MB能否自稱MD各有理由,關鍵要按各個國家的習慣做事,前蘇聯的副博士雖然有博士兩個字,但依然不是博士。關於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在美國以美國的規則為準,在中國遵循中國的規則。

既然美國認可國外MB與美國MD相當,我贊成在美國的中國MB可以自稱MD,反正越來越多的實驗室老闆不大會從中國 招MB做博士后研究。中國沒人承認MB是醫學博士,所以針對中國的所有簡歷和介紹都應該自稱MB或醫學學士。

網際網路怎麼辦,老老實實寫MB就可以免去許多麻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21: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