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 1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它影音] 一首風靡全世界已經幾十年的印度歌:吉米!來吧(DISCO+中文版+印度原版)

[複製鏈接]

7323

主題

3萬

帖子

1萬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51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ea6340 發表於 2005-9-30 09: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這首歌當時的風靡程度是很可怕的,所有不會說印度語的人也都會來上一句:吉米,阿加。。。哈哈,以前海還跳過這舞呢^^大家一起再來回味這段輕快的旋律吧~~~

  歌詞大意:

  吉米,來吧,吉米,來吧。讓我們手牽手,來跳跳迪斯科,愛在你心裡頭,忘掉那憂和愁。吉米,來吧,吉米,來吧,吉米,來吧。青春時光多美妙,熱情奔放多歡笑,隨著節奏快快搖,和我一起盡情跳。啊,我的好朋友,愛你在心裡頭,隨著那好節奏,來跳跳迪斯科。吉米,來吧,吉米,來吧。啊,我的好朋友,愛你在心裡頭,隨著那好節奏,來跳跳迪斯科。吉米,來吧,吉米,來吧。

  [CENTER]DISCO版

  http://www.zw7.net/jimilaiba.mp3

  中文版

  http://www.bzprc.com/yy/yy022.mp3

  印度原版:

  http://mp3.22789.com:199//5/4310/10388/51t_346894.Wma

  http://www.zw7.net/jimilaiba.mp3 [/CENTER]

  研究印度音樂的歷史,必須先了解印度的歷史,而欲了解印度的歷史,又必須掌握影響印度歷史發展的關鍵因素。一般說來,印度的歷史有下列五個特徵:

  宗教。宗教在印度人民的生活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更重要的乃是宗教在印度歷史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僅滲入每一時期人民精神生活的層面,並且過擴大及於整個政治與社會生活。

  印度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而其歷史舞台上的要腳,又均系外來民族,且歷史上光輝燦爛的印度文化,也是由雅利安人所創造出來的。

  印度的地理環境,對印度的演變,有著重大的影響。印度東北西北邊陲與亞洲大陸國家相接,東北部由於受到高山的阻隔,所以陸上交通僅有西北部的隘道可通,歷史上的外患,便是來自西北部。而近代新航路發現以後,再次改變了印度的歷史。

  印度在亞洲地區建立了相當優越的文化位置,且能充分地擴大其影響力。印度在世界文化中,尤其在亞洲地區,以佛教建立了極為優越的地位,而且直至今日尚沒有其他宗教能取代其地位。

  印度的歷史是缺乏明確的紀年史,特別是中世紀以前的歷史。

  印度音樂的起源是隱藏在音樂創作者美麗的神話之中。印度人認為印度音樂 是由濕婆神「Siva」所創造的。在印度,對於古代音樂之權威者中,最偉大的人物,即使在今日的印度仍然 受到音樂家們尊敬崇拜的,應該是叫做莎蘭咖提瓦這位聖者。而阿克巴大帝(1542-1605 A.D)則是一個非 常喜愛音樂的君主。因此,在他治理期間,印度音樂的拉格受到他的影響,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另外印度 的室內樂,亦從阿克巴大帝即位之後,與印度寺院的音樂、戲劇等,一併獲得了很好的發展。

  印度音樂要素中,拍子佔有極為重要地位。印度人對於拍子相當重視,這是來 自於他們自古以來的作詩法和詩的韻律之觀念。因為在印度,無論是梵語或是地區方言,全部的音節都是適應 其時間的長短而被分類的。另一方面,由於印度的詩完全沒有所謂的強弱音節之分,所以他們以時間的長短分 配做為分割法。目前的印度語言學者,對於詩中各種各樣的拍子仍然相當的重視,而且也要求的非常嚴格,甚 至有些學者仍然依照詩的韻律法來教習。印度人對於節奏的感覺或有關時間之繼續,皆非常的敏感和熟悉。這 也是印度人所以很容易將歌詞或詩配上音樂或將音樂填上歌詞或詩的原因。除此之外,印度人對於各種各樣節 奏組合的預判能力也很強。例如印度人在鼓的即興演奏中,能夠很快速地而正確地判斷大鼓的節拍法,是由二 拍加四拍或由七拍加二拍加七拍…..等節奏型組成的。

  印度音樂如同其他民族音樂一樣自成一格,強烈反映出其風土民情與生活型態。 印度音樂極富宗教性,一如印度的文明著重於心靈的精神層面一般,民族音樂複雜、神秘而多樣化,且具有冥 想的性靈音樂特色。

  印度音樂大致可分為南印度音樂與北印度音樂兩派,雖然演奏樂器及歌曲風格不同, 但音樂用語及理論卻是相通的。西塔琴是北印度的代表樂器。北印度音樂受回教文化及波斯音樂的影響,屬宮 廷音樂一類,與具有印度教濃厚色彩的南印度音樂性質大異其趣。

  西方人談到印度音樂,會像提及中國功夫首先聯想到李小龍一樣,腦海中立馬跳出一個名字――Ravi Shankar。這毫不奇怪,正是上個世紀60年代時Ravi Shankar在西方世界的一系列亮相(在Woodstock和Montery音樂節上的演出、與Beatles、Philip Glass、Yuhedi Menuhin等等的合作),使得西方世界驚訝地發現除了歐洲與美洲之外還有如此精彩而令人感到新奇的音樂。Ravi Shankar成為了印度音樂和文化在西方的傳播大使,也自然被看作是印度音樂與文化的一個象徵。然而,如果你就此簡單地將Ravi Shankar等同於印度音樂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Ravi Shankar只是北印度古典樂派中湧現的一位Sitar琴大師,相應的還存在著南印度古典樂派,同時也別忘了演唱與舞蹈始終是印度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受唱片與影像等資料的限制,印度音樂的演唱與舞蹈無奈在頭腦中始終拼湊不出個完整的印象,這裡就只能說說音樂了。

  印度音樂的基本特點

  旋律:印度音樂是種線性、旋律性的音樂,沒有和聲的概念,旋律非常精緻,大量使用微分音(小於半音的音),印度音樂有著自己特有的音律(把一個八度音程分為22個微分音)音階,調式,記譜法。實際上,印度音樂中音高只是個相對概念,它沒有固定的「DO(哆)」音,而且也沒有嚴格的記譜方式,所有的音符的高低都以曲子的中心音(主音)來確定。旋律的音型被稱為「Raga」,通常由五到十個音符組成一段旋律,學習印度音樂的學生必須記住大量的"Raga」,用來作為旋律組織和靈感啟發的素材,實際表演時選擇一段作為旋律即興的基礎。

  每一「Tala」都是由一定數量的節拍構成的 舉個例子,一個十拍子的「Tala」,演出時會以「2+3+2+3」或「3+2+3+2」形式出現,每組節拍都以重音開始,但整個「Tala」的第一拍是最為強調的。

  速度:像音高一樣,速度在印度音樂中也是個相對的概念,只有慢速、中速、快速三種區分,中速比慢速要快上一倍,快速比中速要快上一倍。

  樂曲形式:印度音樂的形式也只是簡單的分為「Open」部分和「Closed」部分。Open部分沒有明顯的起始標誌,沒有預先編排的結構,演奏速度比較鬆散。Closed部分嚴格按照「Tala」的規則,有明顯的開始結束。常規的演出慣例一般是先以一段節奏自由的緩慢的引子開始,接著獨奏者以中等的速度開始演奏Raga並不斷進行變奏,最後逐漸加快速度進入快速的Tala的演奏與即興變奏。總的來講,印度音樂的作曲實質上很簡單,只是為音樂家對raga和 tala的演奏、發展、變化提供一個簡單的框架。

  三種最重要的印度樂器:Tamboura、Sitar、Tabla。Tamboura是種有著四或五根弦的樂器,除了演奏旋律外,關鍵作用還是作為一種背景樂器來把握控制樂曲的主音(中心音)的;Sitar是大家最熟悉的印度樂器,它是印度北方最常用的一種長頸彈撥樂器,共有7根琴弦,4根奏旋律,3根奏持續音,此外還有10多根共鳴弦,與主弦應和,形成了獨特的音響效果,主要是作為一種獨奏樂器用來演奏Raga或為演唱伴奏的;Tabla是一套的兩個手鼓,由兩個單面鼓組成的,這兩個鼓的形狀正好相反,演奏者右邊的鼓上小下大,發音高,左邊的鼓上大下小,發音低,兩者音高大約相差八度。一個鼓的音高調成樂曲的主音或曲子中的另一個關鍵音,另一個鼓則是用來添加各種音色變化用的,「Tabla」鼓是進行Tala演奏的關鍵樂器。由於印度被西方長期殖民,因此印度音樂中也吸收了一部分西方樂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印度南方古典樂中對小提琴的使用,然而小提琴在印度音樂中的使用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雖然它的外形仍保持原狀,但它表達的內涵,採用的方法、技巧,風格都已徹頭徹尾的印度化了。甚至你閉上眼睛聆聽小提琴在印度音樂中的演奏時,很容易會與Sitar等樂器混淆,可以說小提琴除了軀殼,靈魂已經完全是印度的了。南印度最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名為蘇布拉馬尼亞姆,1985年,紐約聯合國慶祝印度獨立40周年的音樂會上,世界提琴演奏大師梅紐因曾與他共同演奏印度音樂,獲得很大的成功。[/COLOR][C]

[MUSIC]http://www.zw7.net/jimilaiba.mp3[/MUSIC][/C]
工作忙碌,暫別可親。

祝朋友們一切順利、永遠幸福:):):)

0

主題

105

帖子

21

積分

註冊會員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1

積分
21
沙發
serina 發表於 2005-9-30 09:32 | 只看該作者
辛苦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66

帖子

13

積分

註冊會員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1

積分
13
3
xxfm 發表於 2005-9-30 09:32 | 只看該作者
印度原版下不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323

主題

3萬

帖子

1萬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512
4
 樓主| sea6340 發表於 2005-9-30 09:37 | 只看該作者
你點那個MP3版本的就可以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5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5-9-30 09:53 | 只看該作者
哈哈,雖然配器與今天的舞曲不可相比,但女聲的那種嬌艷卻是美妙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7

主題

1342

帖子

388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88
6
weiguang 發表於 2005-9-30 09:55 | 只看該作者
我早就把此歌從磁帶輸入電腦,但今天才知道是印度歌曲。這使我對印度音樂刮目
相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184

帖子

4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2

積分
44
7
山風 發表於 2005-9-30 10:05 | 只看該作者
經典的印度歌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27

帖子

28

積分

註冊會員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1

積分
28
8
dawei2003 發表於 2005-9-30 22:57 | 只看該作者
收藏了,謝謝阿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主題

133

帖子

4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2

積分
49
9
allon5535 發表於 2005-10-1 16:09 | 只看該作者
想起了以前天天哼在嘴邊的情形,感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92

帖子

3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2

積分
39
10
hhcyj1269 發表於 2005-10-1 16:29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啊 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225

帖子

9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雙料碩士(九級)

Rank: 2

積分
96
11
寒光閃閃 發表於 2005-10-1 17:58 | 只看該作者
Festival happiness!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12
一個中國人 發表於 2005-10-2 13:46 | 只看該作者
阿海,三首音樂,完全一樣,都是中文DISCO版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1

帖子

4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4
13
stone1685 發表於 2005-10-2 23:12 | 只看該作者
聽著音樂,回到了從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2: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