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有民辦不能成亂收費的擋箭牌

[複製鏈接]

2589

主題

6023

帖子

4477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無級別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447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ee10 發表於 2005-9-26 23: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經濟時報9月26日訊 新學期伊始,海南省部分優質初中,即海南實驗中學等國有重點中學改製為「國有民辦」的初中,收取兩三萬元的高額學費,使得一些成績優異但家庭經濟條件較差的小學畢業生被好學校無情地拒之門外(新華網9月20日報道)。

  這種改制可真是天方夜譚!學校還是那學校,老師還是那些老師,一夜秋風過後,明明是公辦重點中學,卻變臉為「民辦」。本來是義務教育的初中階段,就是因為學校牌子一變,學生就得交納數萬元的學費,有些家境貧困的學生乾脆被「民辦」的招牌阻攔在學校的門外。千萬別認為這些學校是亂收費,人家可有海南省有關部門許可收費的「令箭」,因為早在2002年,海南省教育廳、發展與改革廳、財政廳作出的《關於海南中學初中部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的批複》:「鑒於海南中學初中部已實行辦學體制改革,按照省政府的指示精神……就海南中學初中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及有關事項批複如下……雜費:每生三年3萬元」。

  學校改制沒有錯,可以吸納更多的民營資本投入教育,以彌補政府教育資金投入不足的現狀,改善教學條件與環境,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但學校尤其是中小學怎麼改制,不能沒有「規矩」和「章程」,對於學校改制,教育部早有明確規定予以規範,如杜絕「一校兩制」等不規範辦學行為;進行辦學體制改革的試驗,應主要選擇基礎薄弱學校進行;教育質量較高的公辦學校是長期積累形成的公共教育資源,不得改為民辦或以改製為名實行高收費;實施義務教育的公辦學校不得轉為民辦學校等等。反觀海南省一些學校的改制,不僅把實施義務教育的公辦學校「民營化」了,而且改掉的恰恰是那些優質初中。很顯然,海南省部分初中學校的「國有民辦」是違規的。

  初中屬於義務教育階段,按照教育部門的規定,小學升初中遵循的是「全員入學,相對就近」的原則,實行的是分區劃片,合理安排學生入學。但是,海南省優質初中變臉為「民辦」,高額的學費不僅讓貧困家庭望而怯步,而且增加了學生的家庭負擔,對此,曾有內部人士做過估算,一名學生在「國有民辦」的初中讀三年書,需要一個城鎮居民10年左右的收入,農民則需20多年。作為尋常百姓,將如何承擔的起這筆筆高額的學費?

  並非筆者臆測,我認為海南省出現的優質初中「國有民辦」,實質是為教育亂收費尋找「擋箭牌」。多年來,教育亂收費「猛於虎」,社會反響強烈,最近一段時間,教育部副部長頻頻曝光教育「黑幕」,譬如高校收費過高、學校亂收費是地方政府逼出來的等等,特別是國家在中小學推出「一費制」后,基本遏止住了中小學校的亂收費現象。也許,這對於習慣將教育產業化的政府部門而言,是最不願意看到失去教育「亂收費」這塊肥肉。所以,將優質初中「國有民辦」應是教育產業化的新變種,是教育亂收費的「擋箭牌」。試想,沒有政府特別是教育主管部門的「助推力」與背後操縱,本屬於公辦的優質初中緣何怎麼輕而易舉「民營化」?

  值得警惕的是,目前海南有些市縣已經有一些優質學校模仿海中、僑中,直接將優質教學資源轉為私有了!」倘若這種現象在整個教育領域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各地紛紛將優質初中「國有民辦」化,收取高額學費,其後果不堪設想:政府放棄了義務教育的責任;「教育致貧」從提前初中開始;眾多初中學子或失學或被剝奪享受優質教育的權利等。

  公辦學校是由老百姓的納稅錢建設的,優質初中是多年積累起來的資源和成本優勢。但是,海南省部分省屬優質初中以「國有民辦」的名義亂收費,是利用國家有形和無形資產,以犧牲國家和大多數貧困學生的利益來牟取少數人的利益,與義務教育法等有關法規相左。因此,像類似打著改制的幌子,將優質初中「國有民辦」當成教育亂收費「擋箭牌」的行為,必須堅決遏止住。
做男人真悲哀, 
 生命屬於國家, 
 收入屬於老婆, 
 財產屬於兒女, 
 成績屬於領導, 
 身體屬於情人, 
 只有缺點和錯誤屬於自己>_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10: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