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海自高波級導彈驅逐艦 全解 附:村雨級

[複製鏈接]

419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長白山 發表於 2005-9-26 03: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高波級導彈驅逐艦 全解 附:村雨級

  自1982年以來,日本海上自衛隊共有4型多用途驅逐艦服役,最早的12艘初雪級標準排水量2950噸,編號DD122-DD133,乘員200人。1988年起朝霧級開始服役,標準排水量3500噸,共計8艘,編號DD151-DD158,乘員220人。1996年起村雨級開始服役,標準排水量4550噸,共計9艘,編號DD101-DD109,乘員165人。而最新的高波級多用途驅逐艦的1號、2號艦於1998年批准建造,首制艦「高波」號(DD110)於2003年3月服役。1999-2001年間,日本決定每年再建造一艘高波級驅逐艦。高波級標準排水量達到4650噸,滿載排水量6300噸。橫跨21年的4種艦型排水量相差1.6倍,體現出日本海上自衛隊努力提升多用途驅逐艦耐波性、遠洋性、自動化、住處化及綜合作戰能力的不懈努力,這其中的拓展遠洋甚至全球海上作戰能力的企圖一覽無疑。

  ◆ 精心打造的所謂「改型」

  高波級多用途驅逐艦整體設計沿襲村雨級,因此整體布局及大部分裝備都與村雨級相同,所以被日本方面稱為村雨級改進型。這是日本對未來一段時間周邊作戰環境進行評估后的決定。當然這不等於高波級就是村雨級的翻版,其內在的大量改進,幾乎可以說是全新設計的。

  首先,高波級的前甲板的導彈垂直發射系統單元數增加了一倍,因此艦體內的主要橫隔艙壁也改動了位置。全艦重新劃分了水密區域,並將村雨級在艦體內的飛行員休息室移至原來MK-48型導彈垂直發射系統的位置。

  其次,為了搭載機身比SH-60J長400毫米的SH-60K直升機,擴大了機庫的容積,並為將來裝備的機載反艦導彈和反潛魚雷等彈藥預留了位置。在村雨級上為了便於直升機進入機庫,起降甲板偏左舷從降落位置到機庫設有一條滑行軌道,可以將直升機牽引進入機庫。而高波級採用E-RAST助降系統,並且使用了和直升機驅逐艦相同的雙滑道設計。但高波級只有一個降落點,所以兩條滑道在降落點上會合,形成了Y字形。直升機可從降落點沿滑道推向左舷或右舷。高波級還重新設計了飛行員及機務員休息室,改善他們的居住的條件。

  自MK48型導彈垂直發射系統撤消后,90式艦艦導彈發射架移到了第二個煙囪前,撤除了原來的暴風安全擋板。吊車從村雨級的兩部減少到一部。為了保證使用,吊臂加長了3米達到12米。舷梯和艙口蓋都採用了更輕薄的材質,以減輕重量。在右舷改變了RLB綜合服務業小艇的位置。補給口,即滑動墊孔,出於隱形的考慮,保持與上層建築一樣的傾角。左舷中部的電梯艙蓋使用液壓驅動,能更靈活地開關。

  高波級還將桅杆上的航海雷達從艦體中心線挪到了偏右舷的位置上,在桅杆上裝有多種天線和感測器。與朝霧級的兩根桅杆相比,單桅杆的高波級如何克服煙囪的高溫廢氣對各種設備的影響是一個課題。對此日本軍方的設計人員經過縝密的安排,克服了這個難題。村雨級的桅杆結構十分複雜,因此高波級在設計中就盡量簡化桅杆的結構,雖然加裝了不少感測器與天線,但由於採用了輕巧衍架結構,使桅杆的重量沒有大的增加。高波級的桅杆為了妨礙敵方雷達的探測,使用吸波材料製造。同時桅杆上的波導管與電纜線都作了防彈處理,以提高戰時的生存性。高波級沿用了村雨級的將風速標裝在桅杆兩側由艦內遙控操縱的方式。艦橋上的航海器材也作了一些增補。此外,村雨級在設計中強調了隱形性。為此整個上層建築向內傾斜,可以有效地減少雷達回波,降低敵方雷達的探測距離。高波級在保留原有設計的同時,還努力送還煙囪廢氣的紅外輻射,進一步加強隱形性能。

  在朝霧級以前,日本海上自衛隊多用途驅逐艦的艦橋為開放式結構,從村雨級開始採用了金剛級的封完備式艦橋,這樣不但有利於布置艦內的空調系統,便可將艦橋擴大到左右舷的邊沿,使艦橋內的空間更加寬敞。隨著日本驅逐艦噸位的不斷增加,各種艙蓋、水密門也隨之加大。此外,高波級將原來12人小住艙整合為30人一室的大艙。這是因為日本海上自衛隊判斷在戰時,過多的小住艙不利於作戰。在執行緊急運送任務時,這些艙室還可臨時改為3層輔位,這樣可以多容納50人休息。高波級為了防止艦內人員交叉感染,為每個住艙配備了冰箱和微波爐,能防止艦上疾病流行。

  雖然作了多處修改,可是在設計中精打細算,使該級標準排水量僅比村雨級增加100噸。

  ◆ 空前強大的艦載全維作戰系統

  高波級武備相對於村雨級的改進主要是主炮和導彈垂直發射系統。主炮由村雨級使用的奧托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23: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