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烏克蘭號引進與海軍新一代大型水面艦艇發展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803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ent 發表於 2005-9-25 09: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海軍要引進前蘇聯海軍的遺腹子――「光榮」級導彈巡洋艦4號艦「紅色烏克蘭」號,這個新聞已經流傳了很久了,在2條現代級956E型的歸建、2條956EM型的拍板之後,停在前蘇聯海軍最重要的航母、巡洋艦生產基地――烏克蘭尼古拉耶夫船廠的「紅色烏克蘭」號的動向,成了軍迷最津津樂道的話題之一。

  

  我國已經成功引進的現代級驅逐艦:137「福州」號

  


  在這裡,拋開國際政治的因素,不討論烏艦來華可能性問題的前提下,筆者想對「光榮」級導彈巡洋艦的設計思想與新時期下中國海軍的大型水面艦艇的設計思想進行對照並作淺顯的探討。 /

  關於「光榮」級的戰技術性能,資料很多,就不多加篇幅加以敘述了。這種滿載排水量11000噸的導彈巡洋艦是前蘇聯海軍卡拉級之後的第二代全燃動力的導彈巡洋艦,談到它的時候,以往的資料一般只把它看作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的廉價縮水版,卻忽視了它在總體布局和動力布置上與卡拉級大型反潛巡洋艦的繼承性,需要指出一點,莫斯科級的生產廠家與卡拉級一樣――尼古拉耶夫北廠(61個公社社員造船廠),南廠應該就是從莫斯科級、基輔級到庫茲涅佐夫級的蘇聯航空母艦搖籃――黑海造船廠。

  在前蘇聯海軍飽和攻擊的戰術思想指導下,「光榮」級和基洛夫級一樣重視遠程對艦攻擊能力,都裝有大量的遠程對艦導彈,SS-N-12和SS-N-19都是前蘇聯紅海軍應付美國航空母艦的產物,550千米以上的射程,750千克的高爆彈頭對航母來說的確是噩夢,但是需要指出的是,550千米的射程是否有水份暫且不論,要真正達到該射程極度需要可靠的中繼制導手段,當年蘇海軍為了保證SS-N-3/12/19這類遠程反艦導彈的使用,發展了以海洋監視衛星、圖142「熊」式巡邏機為核心的空天基中繼制導體系,而我國尚未具備這類手段,引進烏艦之後,這也會成為制約戰鬥力的一大因素!

  

  「光榮」級巡洋艦擁有者強大的對海作戰能力,強調對海的「飽和攻擊」能力

  


  實際上,在整個冷戰年代,從肯達級巡洋艦到「光榮」級導彈巡洋艦的前蘇海軍大型水面艦艇發展歷程,都是圍繞這對美國航母編隊飽和攻擊,各個艦級在各個時期各有側重罷了,正如以庫茲涅佐夫級航母的前蘇海軍航母編隊中,「光榮」級側重區域防空,現代級側重反艦,而無畏級則側重反潛,而基洛夫級則是個在飽和攻擊思想指導下貪大求全的怪物!不論是水上的,水下的奧斯卡級核動力巡航導彈潛艇也是如此!而如今,我國面對著台海危機,面對著美日同盟聯合干涉的巨大挑戰,對付美國的航母戰鬥群成了解決台海問題的軍事行動的關鍵所在,我們現實中的對抗航母的戰術需要和那個年代前蘇聯海軍對美國航母的飽和攻擊理論不謀而合,烏艦駛向中國海,無疑將嚴重挑戰美國航母戰鬥群,讓美國做出任何對我方不利的決策時有所顧忌!

  縱觀從八十年代中期到今天的我國海軍水面艦艇發展史,不難發現,在七十年代末開始的與西方的防務技術合作與交流中,我國在引進西方先進的裝備的過程中認可並領會了他們的先進設計思想和理念,從八十年代初海軍與英國商討利用英方技術改進051型導彈驅逐艦的051S型計劃,到80年代中期推出全封閉的053H2型導彈護衛艦,直到90年代初,二代驅護艦052型和053H2G型相繼問世,都深受西方海軍水面艦艇均衡、重視適航性、居住性和持久作戰能力的設計思想影響,特別指出的是,二代通用反艦導彈鷹擊8型的誕生,給我國海軍的水面艦艇在上層建築和武器布置方面帶來脫胎換骨的變化,這一點,不要忘了梁院士在海鷹院,在文革動亂中,堅持科研,研製出鷹擊8型這個曾經都未列入國家計劃小二黑,實在是勞苦功高!細心的網友可以比較一下,我們的053H2G型(江衛級)導彈護衛艦在總體布局上與義大利的西北風級何等相似,而052型(旅滬級)驅逐艦也和義大利的德拉.潘尼級導彈驅逐艦有異曲同工之妙,也許是無心插柳卻成蔭,但這種戰艦設計思想的西方烙印,決不是巧合。在這個時候,「擺脫前蘇聯設計思想」,成了評價我國海軍的新一代艦艇,甚至三軍其他新裝備得最常用的句子。但是,隨著中西防務技術交流合作的終止,中俄防務合作又重新升溫,現代級開來了,紅色烏克蘭號或許也會駛向南中國海,不少軍迷卻不禁發問,像現代級,莫斯科級這樣的前蘇聯主戰艦艇電子設備水平甚至不如我們二代驅護艦,對它們的到來冷眼相看,但是前蘇聯的科研人員善於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他們研製出來的東西,作戰效能不比西方的同類裝備差多少,但製作工藝簡單,成本低,費效比反而高!儘管他們的水面艦艇持久作戰能力差一點,生活水平差一點,但是他們簡單實用的設計思想依然非常值得我們借鑒,消化和吸收,所謂中西合璧,並具有自己的特色的武器才是好的武器,軍艦也不例外!

  談到烏克蘭號的來華,不得不提起我國在導彈巡洋艦領域的空白,事實上,我國不是沒有過發展諸如巡洋艦這類的大型主戰艦艇的計劃,那就是鮮為人知的055型大型驅逐艦,這種在70年代發展的滿載排水量達7800噸的大型導彈驅逐艦,按當時的標準,已經屬於導彈巡洋艦的範疇(同時期的前蘇聯海軍的克列斯塔級導彈巡洋艦也是7000多噸),但是由於不顧文革肆虐以後國內科研單位的混亂局面,好高騖遠、貪大求全的055型於1981年下馬,不過今天看來,055型即使得到英國方面先進的奧林普斯全燃推進設備,即使建成服役,也不符合我國海軍當時的作戰思想與理念,要知道,在當時我國海軍051、053系列驅護艦尚未完全形成實戰能力的情況下,055的出現,也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海軍的面貌。而在現在,我們卻有必要審視我們的大型水面艦艇發展計劃,052BC型系列防空艦、054型新型護衛艦的入役即將徹底改變海軍的面貌,我們的海軍又需要召喚一個海上的核心,無數的人盼望是自己的航空母艦,但是,遺憾的是,它依然難產,這時候,以大型導彈驅逐艦甚至巡洋艦為核心成了可行的選擇,烏克蘭號也好,國產艦也行。

  有人不禁發問:這不是成了中國威脅論的把柄了?

  事實上,走自己的路遠比聽信別人的評論更為重要,或者我們也可以做文字遊戲,說這型大艦叫什麼大型導彈驅逐領艦之類的,日本可以將排水量16000噸的16DDH叫成「直升機驅逐艦」,我們也可以。外國反華勢力賊心不死,喊中國威脅也好,不喊也好,反正搞垮中國,不讓中國發展才是其最重要的目的!雖然有人要反駁,一艘庫茲涅佐夫級航空母艦的戰鬥力相當於75艘現代級導彈驅逐艦,但我們現在搞不出來,也是沒辦法啊,但是憑藉我們今天的造船工業和電子工業的發展,研製出類似於莫斯科級的新型導彈巡洋艦完全是可行的,也將是海軍新時期積極防禦思想指導下的必然產物。

  

  從當年的「大隅」但如今的所謂16DDH,日本為發展自己而感冒天下之大不韙,中國為什麼要因為一個「中國威脅論」而放棄自己的國防安全?

  


  停泊在尼古拉耶夫的紅色烏克蘭號依然在碼頭上飽經風吹日晒,但是新世紀以來中國海軍在裝備建設方面的跨越式進步卻讓人欣喜不已,海軍不能沒有核心,用行內話來講,這個核心就是所謂的目標艦。烏艦來不來華不重要,但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以這個目標艦為核心的水面艦艇編隊在南海、東海甚至更深更藍的海域劈波斬浪之時,朋友們,是不是有一種恍若夢境的感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3: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