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再創新高 中國貿易順差出現井噴 美預計達1900億美元

[複製鏈接]

372

主題

1288

帖子

734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3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lilan 發表於 2005-9-24 00: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第一財經日報 2005-08-09

專家認為,順差加大可能導致國際貿易糾紛增加,下半年可考慮通過加大採購原材料等產品合理減少順差

貿易順差出現「井噴」

中國持續了11年的貿易順差今年將再創新高,達到700億美元。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經濟監測預警課題組剛剛發布的報告指出,初步預測,下半年中國外貿出口、進口增速分別在22%和18%左右,實現順差300億美元以上。加上上半年已經實現的396億美元貿易順差,今年貿易順差的總額將達到700億美元。

「由於中國出口的高峰期出現在下半年,所以今年的貿易順差預計將會超過700億美元。」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常務理事周世儉說。

今年上半年,相對於進口的中速增長,中國外貿出口增長的勢頭相當強勁。1至6月,中國進出口總值達6450.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3.2%。其中,出口3423.4億美元,增長32.7%;進口3026.9億美元,增長14%。這種高出低進的局面,使得貿易順差達到396億美元,突破去年全年水平。

報告認為,這種局面,說明中國對外貿易已經形成較大的出口能力,中國企業對國際市場的適應能力明顯增強,比較能夠適應複雜多變的國際經濟環境。

報告同時強調,上半年凈出口出現井噴,有四個特殊因素的影響。首要原因在於,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促使一些出口訂單提前成交,進口訂單滯后成交;貿易順差的擴大又強化了這種預期,從而出現一個自我強化的循環;其次是今年上半年以來,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雖然較快,但投資結構發生了變化,煤、電、油、運等基礎設施投資增加,企業設備投資減少,從而減少了占進口比重較大的機電產品進口。

另外兩個被提及的原因是國際油價的高漲和國內需求的放慢。由於國際石油產品價格大幅度上升,國內部分原油需求從進口轉向國內生產。據商務部外貿司預測,今年全年的原油進口量將只有1.3億噸,增速大大降低。

「從下半年對外貿易的走勢看,出口增速回落、出口與進口增速差縮小,將無可置疑。」報告認為,近期人民幣小幅升值、世界經濟走勢趨緩、利用外資增速連續下降等多種因素都會對下半年對外貿易產生影響。同時,由於去年320億美元順差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實現,與基數相比,新增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將比上半年有所減弱。

順差加大是市場選擇的結果

中國上一次出現貿易逆差是在1993年,逆差為122.2億美元。自1993年以來中國一直持續著貿易順差。商務部研究院世貿部副主任呂博認為,中國外貿順差的出現,並非刻意為之,而是市場選擇的結果。據海關統計,中國出口的產品中70%~80%是勞動密集型的日用消費品。

有專家曾表示,盲目追求順差在目前的發展階段不是好事。對此,周世儉認為,貿易順差加大的確是可能導致國際貿易糾紛增加,但不應因噎廢食。去年,中國國民經濟增長的40%是由外貿拉動的。目前來說,可以通過進口國家需要的戰略物資和先進技術設備,合理地減少順差。

「如果進口的都是高檔奢侈品,順差也不值得驕傲;如果進口的多是先進技術和設備,逆差也是應該的,而且可以充分發揮發展中國家的后發優勢。」周世儉說。

據記者了解,中國的貿易順差主要是對美國等國家產生,對韓國、日本、東南亞國家則是逆差為多。

根據商務部網站公布的數字,今年1至4月份的貿易順差基本上在中美貿易中實現,順差為302.41億美元。據專家預測,今年中國對美貿易順差有可能達到1000億美元。而美方預計的這一數字高達1900億美元。

周世儉認為,70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雖然比較高,但無須大驚小怪。2003年德國的貿易順差為1466億美元,日本為889億美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 05: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