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從未放棄意識形態鬥爭

[複製鏈接]

615

主題

818

帖子

1292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uiyunwang 發表於 2005-9-23 00: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新聞周刊:2005年09月22日 14:29


冷戰的結束只結束了以冷戰為形式的意識形態的鬥爭。美國的基本意識形態在冷戰結束后仍然根深蒂固 那就是:上帝選擇了美國作為自由世界的領袖,來完成抵制共產主義的擴張和在全世界「保護自由」的使命

國際上對冷戰有一個共識:冷戰的中心是意識形態領域裡的鬥爭。從這一觀點出發,人們可能會期待,隨著蘇聯的解體、以蘇聯為首的東方陣營的消失和冷戰的結束,國際關係領域裡的意識形態的鬥爭將會減弱、甚至消失。

然而,人們的期待似乎並沒有實現。冷戰的結束只結束了以冷戰為形式的意識形態的鬥爭,實際上,自認為已經取得冷戰勝利的美國,其外交政策在後冷戰時期並沒有顯示出正在淡化其意識形態色彩的傾向。相反,在後冷戰時期當政的柯林頓和小布希總統,比他們的前任更加努力地在世界各地追求民主和人權。於是人們不禁要問,意識形態對美國的外交政策究竟有什麼影響?

1999年第二版的美國《外交政策百科全書》這樣定義意識形態:意識形態是一個人們所共有的信仰系統,它暗含在集體行動中,並顯示在一個共同體所持有的符號和信念中。意識形態對外交政策的影響是:意識形態提供外交決策的氛圍,指導決策者對國家利益和國家安全的理解,並使外交決策合法化。

美國本身的意識形態很少受到美國人的關注,他們不願設想自己也具有意識形態,這首先是因為長期以來,美國人把意識形態等同於極權主義和美國理想的敵人,他們認為自己已經學會的有關階級鬥爭的東西都產生於對共產主義做出的必要反應。

講到美國的意識形態,研究者們幾乎都會無一例外地首先提到美國人的特殊命運和使命觀。這種觀念實際上來自於「美國例外」論,後者是指這樣一種觀點:上帝選擇了美利堅民族把它安置在北美這片新大陸上,並賦予了其特殊的使命 在這裡建立一個自由和民主的樣板。美國因此成為一座「山顛之城」,是世界各國光焰奪目的榜樣。美利堅民族還由此肩負著上帝所委託的把自由民主的價值觀念和民主制度推廣到世界各個角落的使命。

「美國例外論」或許幫助確立了美國外交政策的利他主義和人道主義動機,但它卻難免在19世紀中葉引導美國在美洲大陸的擴張,並在19世紀末美國變得強大起來之後引導美國外交政策走入帝國主義,以及在二戰後謀求世界霸權;後者用美國政治家自己的話來說,是「擔當世界的領導」。而美國人始終難以理解,為什麼美國以外的人看不出他們想要「擔當世界的領導」和謀求世界霸權之間有「本質」區別。

美國另一個最重要的意識形態是古典自由主義。它的基本信條是:信奉個人自由,確信政府的存在以保護個人權利作為首要目的。而「美國例外論」用美國獨特的方式使古典自由主義與美國的外交政策銜接在一起。

美國所持有的反共主義是從其基本的自由主義信仰和「美國例外論」引伸出來的一種意識形態。隨著二戰後一批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出現和與資本主義相對立的社會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反共主義成為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對外政策的主導思想。

在美國人看來,共產主義是美國自立國以來在意識形態方面所遇到的最嚴重的挑戰,美國人真正感到它威脅到了美國作為一個國家和美利堅作為一個統一民族的生存。美國只有通過保護和維持自己的自由社會,才能有力地對抗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吸引力並實現自己所提供的允諾。美國是為世界樹立的自由榜樣,是極權主義的替代物。上帝選擇了美國作為自由世界的領袖,來完成抵制蘇聯共產主義的擴張和在全世界「保護自由」的使命。

正因為如此,美國對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和共產主義運動的反應比其他一些資本主義國家更為敏感和激烈,在所有的西方國家中,美國的反共立場也更為堅定和持久。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冷戰初期在美國這樣一個標榜信奉自由、民主的國家,反共的「麥卡錫主義」會鬧到像德國納粹主義那樣,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非理性的地步;為什麼冷戰期間美國比任何其他一個西方國家都更加信奉「多米諾骨牌」理論,擔心如果任何一個國家落入共產主義的勢力範圍,都會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導致共產主義在全球的勝利。

事實是,美國的這些基本意識形態在冷戰結束后仍然根深蒂固。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冷戰結束后國際上的意識形態鬥爭並沒有結束,而是以不同的形式繼續存在;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在美國,「中國威脅論」的聲調時高時低,但總不會絕跡。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06: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