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上,愛因斯坦是自由主義的社會主義者,他的政治立場不僅和居住國官
方有衝突,也曾和同事有衝突。1914年10月,德國好戰者鼓動93位德國知識分子
發表所謂「93宣言」,為德國入侵比利時、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而辯護,簽名人
中包括當時德國科學界的領袖人物、著名物理學家普朗克(Max Planck)。普朗克
是愛因斯坦最早的欣賞者和支持者之一,他曾於1914年和其他幾個科學家(包括
哈柏)一道促成把愛因斯坦聘到當時世界物理的中心柏林,擔任皇家物理研究所
所長(Kaiser Wilhelm Institute of Physics)和柏林大學教授。那一年,愛
因斯坦加入了德國國籍。在這種情況下,愛因斯坦反對德國參加一戰可以看作剛
入國籍就不「愛國」,甚至可能得罪支持和幫助自己的科學家,但是他還是和一
位醫生朋友寫了一個反戰宣言「對文化世界的懇求」(An Appeal to the
Cultured World)。1915年,他又寫了三頁紙的「我對戰爭的意見」( My
Opinion of the War),1917年他又寫出「對歐洲人的宣言」( Manifesto to
Europeans),主張歐洲和平,反對戰爭,反對包括德國的軍國主義思潮的蔓延。
This moth's just about to emerge. It's in there right now, struggling. It's digging its way through the thick hide of the cocoon. ... Struggle is nature's way of strengthening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