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破窗理論」與細節暗示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5-10-8 13: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心理學家詹巴斗曾經做過一個"偷車實驗",將兩輛一模一樣的轎車分別放在一個環境很好的中產階級社區和環境比較髒亂的貧民區,結果發現貧民區的車很快被偷走了,而另一輛幾天後仍然完好無損;如果將中產階級社區的那輛車的天窗玻璃打破,幾個小時后,那輛車也被偷了。
  後來,在此實驗基礎上,美國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林提出了有名的"破窗理論":如果有人打壞了一棟建築上的一塊玻璃,又沒有及時修好,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
  "破窗理論"體現的是細節對人的暗示效果,以及細節對事件結果不容小視的重要作用。事實證明,"破窗理論"也確實能夠指導我們的生活。
  18世紀的紐約以髒亂差聞名,環境惡劣,同時犯罪猖獗,地鐵的情況尤為嚴重,是罪惡的延伸地,平均每7個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個通緝犯,每20個逃票的人中有一個攜帶武器者。1994年,新任警察局長布拉頓開始治理紐約。他從地鐵的車箱開始治理:車箱乾淨了,站台跟著也變乾淨了,站台乾淨了,階梯也隨之整潔了,隨後街道也乾淨了,然後旁邊的街道也乾淨了,後來整個社區乾淨了,最後整個紐約變了樣,變整潔漂亮了。現在紐約是全美國治理最出色的都市之一,這件事也被稱為"紐約引爆點"。
  還有一個被稱為校園裡的"破窗現象":班裡新來了一個留級生,由於他的勤奮努力,使得原本想混日子的同學受到震動,學習氣氛開始轉好,有時老師反覆強調的重點,有的人或許不以為然,但是他的一句話--這個內容要考試--便會立即引起同學們的高度重視,留級生的話比老師的話還有效!這說明及時修好第一扇被打破的玻璃,能有效阻止"破窗現象"於萌芽狀態。
  將"破窗理論"中的玻璃換成人,它變成了另一種說法,也是我對"破窗理論"的觸動:一個人給別人留下什麼樣的印象,取決於他在一些細節上的表現。
  隨地吐痰,暗示一個人缺乏必要的修養;
    在公共場合大聲說話,暗示一個人喜歡錶現自己;
    穿什麼樣的襪子,暗示一個人的品位如何;
    在背後說別人壞話的人,在暗示他不可信任;
    對任何事都懷疑的人,暗示他是一個悲觀主義者;
    對任何事都不滿的人,暗示他是一個憤世嫉俗者;
    不貪小便宜的人,暗示他很正直……
  每件大事都由無數小事--也就是細節構成,將細節盡量做到完美,將來的結果才有可能完美。人的一生也由無數細節組成,將小事做好,給他人留下美好印象.[/COLOR]


312

主題

3152

帖子

1038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38
沙發
夢女 發表於 2005-10-8 17:04 | 只看該作者
恩,這有點像是破罐子破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3

主題

2293

帖子

491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倍可親高級會員(十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91
3
註冊真難 發表於 2005-10-8 21:48 | 只看該作者
可以叫:環境效應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4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5-10-9 01:17 | 只看該作者
呵呵,是投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19: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