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青春已逝,愛情之花還可以重新開放嗎

[複製鏈接]

1539

主題

3577

帖子

3067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0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飄雨 發表於 2005-9-19 08: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為了兒子的幸福和前程,她用最寶貴的青春獨奏了一曲「一個人的精彩」。如今,在人生的秋季,她的愛情之花可以重新開放嗎?

  ■講述:香凝(化名)

  ■性別:女

  ■年齡:54歲

  ■職業:退休工會幹部

  ■學歷:本科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

  我的初婚,與大多數同齡人一樣,深深打上了時代的烙印。

  從小到大,我不曾受到關於婚姻愛情方面的知識教育。「談情說愛」被定格在小資產階級意識範疇,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只知道「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否則會遭人閑言碎語。

  我的父母都是解放前的革命幹部,那是一個引以為榮的家庭出身,然而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父親由於母親的資本家出身受到很大衝擊,使得母親在我選擇對象問題上,心有餘悸,並定下了四條標準:家庭歷史清白、職業是軍人或工人、政治面貌是黨員、性格忠厚老實。

  在這個「鐵四條」的標準下,1975年,我走進了婚姻的殿堂。他是一個複員軍人,出生在西北貧困地區一個農民家庭,人看起來老實木訥,不善言辭。而我,生在漢口長在北京,隨著父母工作調動走南闖北,也算是見多識廣。

  兩個有著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成長環境,不同性格愛好,不同心理需求的陌路人綁到了一起。可想而知,那是一種何等的悲哀與痛苦。我在他面前就像是一具「活著的殭屍」,麻木地為了孩子委曲求全,盡著婚姻的義務。

 那種內心的落寞,對情感的渴求一直深深困擾著我。轉眼8年過去了,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落實,有條件的單位開始開發多種經營渠道。他們單位組建了一個勞動服務公司,領導將他從工人崗位調到公司做了一個副經理。

  生意場上的應酬往來,使他抽煙酗酒的嗜好更變本加厲了,每天看著他醉醺醺粗話連連的醜態,我厭惡至極。後來他發展到經常徹夜不歸,我呢,反倒清閑自在。終於有一天,我在報紙上看到他被單位除名的通告。從此,他就如同在地球上蒸發了一樣,生死不知,下落不明。他的這一步,是我始料不及的。

  可愛是摻不得半點虛假的,正如日本電影《生死戀》中女主人公說的一樣,女人只有在自己最親愛的男人面前,才會變成一個溫柔的小姑娘。

  教育失控,經濟拮据

  丈夫的出走,給我帶來了兩個危機:一是兒子的教育失控,二是經濟上的拮据。孩子自從父親走後,就不好好學習了,經常逃課,約上幾個孩子到處找父親。

  兒子一臉嚴肅地說:「我就是要找到他,問他為什麼不管我們母子倆。」我的一切苦口婆心的勸導,都是那麼蒼白無力,他如果繼續這麼下去,不僅丟了學業,說不定還會淪為社會上的混混,每念及此,我就不寒而慄。

  另外,他走後,我翻出存摺,才知道存款被他給取得只剩下15元錢。當時我的月工資才200多塊,今後,我們娘倆的生活該怎麼辦?我連僅有的那點強顏歡笑都不復存在了,怨恨、憂愁、失眠伴隨著我。

  正當我的生活陷入困境時,機遇來了。當時我們單位正好有一部分要搬到江蘇的C市,去的人員基本上要求是高級技術人員。我想若能爭取到這次機會,把孩子帶走,對我們母子的將來都有益處。

  領導經過研究破例對我開了綠燈,但有言在先,我只能一個人借調過去,孩子目前不能同往,而且在那邊暫沒有住房,戶口問題也要自己解決。

  我已經沒有退路了,心想只要自己意志堅定,沒有跨不過的檻。與外地的父母商量后,孩子就先在他們跟前上中學,畢業后再做打算,並通過法庭,解除了我名存實亡的婚姻關係。

  1991年底,我滿懷著改變我們母子命運的希望,隻身奔赴異鄉。

  也許我們這個家族的人受遺傳基因的恩賜吧,男女老少,個個都比同齡人更顯年輕,雖然我婚姻不幸,也未曾養尊處優,但歲月的傷痕竟沒有在我身上留下太多烙印。40多歲的人,猶如30多歲的少婦,風姿綽約。

  然而閑言碎語很快就纏上了我,為了盡量避免詆毀與中傷,從此我與男士只在工作上交往,下班后我乾脆是門前清,不與任何異性來往。

  我把所有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並以出色的業績贏得組織的好評。領導親自出面,在1994年幫我解決了戶口問題,孩子1995年中學畢業后也來到了我身邊。1996年,單位領導給我分配了住房,我們母子總算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窩」。要知道,在這之前整整5年我都是吃在食堂,睡在辦公室的桌子上啊……現在回想起來,那真是一段孤獨凄涼,害怕無奈的歲月。

   我想,我還是靠著對命運的不甘心,以及心底那一絲不曾熄滅的對真愛的追求,頑強挺過來的。我相信,終有一天,愛神一定會向我招手。

  自從兒子回到我身邊后,給我介紹對象的人越來越少,直到與我同病相憐的姐妹為我點破迷津我才知道,像我這種年紀,又帶著一個男孩的人,沒有幾個男人願意挑起負擔。我知道自己前面的道路將更加艱難,我只有等到孩子成家獨立后,才有可能把自己嫁出去。

  葉落歸根,愛在何方

  我的兒子,看我總解決不了婚姻問題,對我說:「媽媽,你那麼優秀,怎麼會找不到好男人呢?是不是因為有我。要不我在報上登啟事,和你脫離母子關係。只要有一個好男人疼你,我可以不進這個家門,更不會要他為我付出什麼。」

  看著懂事的兒子,我淚如泉湧,下定決心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兒子過得幸福。我要讓他在結婚時,別的男孩有的東西,他都有。

  我開始在業餘時間打工。從1996年到2003年,我先後做過健身教練,餐飲店的店長,美容中心的部門經理,也幫朋友賣過服裝。每天起早貪黑地超負荷運轉,身體極度透支,憔悴不堪。兒子心疼地勸我放棄,可為了兒子,我怎麼能停下來呢?

  我的努力雖然有所收穫,但隨著房子價格的上漲,我辛苦積攢的一點錢依然遠遠不夠。為此,兒子先後兩個女朋友都因他「家境不厚實」,女方家人堅決反對而告吹。無奈,兒子還是回到了外公外婆身邊,謀了一份職業,也有了自己的意中人。去年,我退休后,賣掉C市的房子,回到父母身邊,並給兒子買了新房,裝修一新后在今年春節為兒子完了婚,了卻心頭大事。

  看著他們小兩口甜蜜蜜的樣子,我如釋重負,十分欣慰。心裡那個沉睡已久的意念也油然而生:我要做一回真正的自己。

  今年7月初,告別了雙親和可愛的孩子,我迫不及待地回到了魂牽夢繞的故鄉武漢,為的是一圓心中那個玫瑰色的夢。

  我的心裡洋溢著一股葉落歸根般的情懷。當年,我為境遇所迫,孑然一身背井離鄉,而今再一次站在我出生的城市,才驚覺光陰荏苒,年華逝去。

  昔日繁華的家鄉如今更是璀璨奪目,城市在變,時代也在變,不變的是父老鄉親的坦率和熱情,不變的是自己笑對人生的心態和追求。曾經缺失的愛情與家庭,是我心底蘊藏已久的信念與渴望,我追尋著,也等待著。

  [編輯手記]心花自開

  秋天到了,玫瑰不開花。

  玫瑰不開的時節,也還有別的花朵可以欣賞,比如秋菊綻放,比如紅梅暗香。和玫瑰相比,這些花朵不代表愛情,但菊花「已歷繁霜千劫后,不爭專寵百花時」,梅花「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其中那份堅持和傲氣又豈是尋常花朵所能有的。

  秋天到了,也許還有玫瑰,因為溫室的存在。但你何曾聽過「寒室」,有一些花朵註定是要在天地間等候怒放的一刻,而非在窄小的棚子里被人艷羨。

  香凝步入晚年,猶如一年將近歲末,雖不再有年輕時的青春和熱烈,卻經風歷雨修鍊出屬於自己的一份執著和從容。

  人生起伏如四季,四季自有花開,不必非待玫瑰。「松柏青青入眼同,好花不競一時紅」的菊花,「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的梅花不是為誰而特意開放,但她們的每一次開放都會引來那些真正的惜花懂花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7: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