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iPod nano 老美變態毀滅性暴力評測

[複製鏈接]

2845

主題

1萬

帖子

6163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61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魔女 發表於 2005-9-16 15: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喜歡iPod的朋友可以看看,這是最新的評測,來自一家外國評測網站

  自從2001年發布的那天起,蘋果iPod便開始了一步步統治數字音樂播放器市場的吞噬行動,如今,蘋果終於志得意滿的坐上了至尊無上的王者寶座;其間,隨著硬碟播放器體積的減小及快閃記憶體播放器價格的持續下跌,蘋果趁勢推出了iPod shuffle殺入快閃記憶體播放器市場,一舉佔領了全球近46%的市場份額,但是iPod shuffle並不是無懈可擊,比如說它沒有顯示屏、操作複雜等,蘋果很有必要推出一款整合了shuffle「苗條身材」及其他常規iPod「多功能性」兩方面優勢的新產品,所以iPod nano來了!

  iPod nano身量比iPod mini還要迷你,而且使用了彩色顯示屏!也正是因為這兩個原因,蘋果才決定用它來代替原有的mini產品線,也許很多人認為nano的容量小了些,但是2GB、4GB的容量已經比iPod shuffle大很多了,而且它的價格很低,也恰好落在shuffle與其他常規iPod之間。

  關於音質簡短的說明:iPod nano使用的音頻編解碼器與第四代iPod一樣,同為WM8975,所以它的音質與U2、iPod photo一致;第一、二代iPod使用的編解碼器為WM8721,第三代為WM8731L。

  打開包裝

  拿到iPod nano激動的感覺與拿到蘋果其他產品的感覺相比,有過之無不及:興奮,期待ing...

  ps:手提袋都可以做紀念品哦!

  

  打開包裝盒一看:啊,如此簡約,雅緻,唯美...

  

  拿在手裡把玩的時候更有感覺了:真真的曼妙輕靈...噢,nano!(馬上就要看到老美的變態測試了)

  

  

  

  照片根本無法表達iPod nano到底有多麼纖細、到底有多麼輕盈,實際上它外觀尺寸僅有3.5X1.6X0.27英寸,僅重1.5盎司,放在手裡發現手掌都變大了。從人體工藝學及工程學的角度看纖薄的確是一種迷人的特質,但是總讓人擔心「會不會把它折斷?」,關於這一點,後面會帶著大家一起去體驗的。:)

  

  iPod nano真的很輕薄,以至於它可以輕鬆插進女生牛仔褲放硬幣的口袋裡:看,還綽綽有餘呢!值得一提的是,nano在口袋裡基本上不顯,也許出去轉一圈就會忘了自己還帶著一個小東東的。不管怎麼說,這下「袋裝金曲萬千首」的夢想真的實現了,特別是考慮到女生的口袋空間比較小,不像男生的口袋可以容下很大的電子玩物這一點,iPod nano一點會受到更多美眉的親睞的!

  iPod nano的配件很全,包括標準的白色iPod耳機(有人說黑色nano配白色耳機有些「褻瀆」,呵呵,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空再說這事兒吧),USB數據線,基座適配器...然而這個基座適配器是為了接駁以後的iPod配件用的,不用它iPod nano就可以和目前常規的基座連接,這個適配器多少有些雞肋的感覺!

  

  使用

  iPod nano的使用和其他硬碟iPod的使用完全一樣:控制轉輪是完全固定(solid-state)的、觸摸鍵是超敏感性的,只是觸摸輪周圍的按鍵應力不夠稍嫌鬱悶,另外,用戶界面和想象的一樣(與現在的彩屏iPod完全一致),不過nano新增了三個有趣的功能。

  第一個新增功能是增加了「世界時鐘」:用戶可以根據自己喜好設置任何數量的不同城市的時鐘顯示,讓你將多個地點的時間一「幕」瞭然(也許這個「瑣碎」功能看上去無足輕重,但是鑒於這個地球上有些地方是黑夜同時有些地方是白晝的現象確實存在,這個功能有助於我們更好的理解時間);用戶還可以為不同的時區(城市)設置鬧鈴、睡眠計時器,選擇將不同的鐘錶設置為夏令時與否等。

  

  

  第二個新增功能是「跑表」:用戶可以一鍵選擇將iPod調整為常規跑表使用,同時具有使用暫停功能(Pause鍵)及單圈統計功能(Lap鍵),計量完畢之後,iPod nano可以提供諸如「最佳單圈」等統計結果查詢,重要的是,iPod可以記錄多局成績,即使關機,這些數據也能保存,所以iPod nano跑表功能可以用於記錄多人或者多局數據,供以後分析使用。

  

  最後一個新增功能是「屏幕鎖定」:通過一個界面,用戶可以象選歌那樣用拇指轉動觸摸輪設置密碼,一旦iPod nano的屏幕被鎖定,別人就無法使用你心愛的nano了,真不知道這麼做有什麼用,看起來也有些過分,估計也只有蘋果才會這麼「特立獨行」。

  

  

  除了這三個新增功能,nano的用戶界面與常規iPod幾乎一致,所以其他使用細節就不詳細介紹了,下面我們進入最精彩的測試單元。

  暴力測試

  怎麼樣才能破壞一個iPod nano?漂亮的包裝下到底隱藏了些什麼呢?顯然先回答前一個問題,再回答另一個問題比較合理:用逐步苛刻的辦法依次嘗試破壞nano,直到它再也忍受不了更多的傷害的時候,給它來一個體面的屍體解剖,結束它悲慘的命運,嘿嘿!

  其實,這麼做只是想加深自己對iPod nano的理解,同時也可以解除用戶使用時的一些擔憂:這個小傢伙到底能經受怎樣的「虐待」呢?

  也許有更科學的破壞iPod nano的辦法,不過需要5、6個nano及一個高科技實驗室,但是手頭只有一個2GB黑色的iPod nano及一個巨大的停車場,所以採取了下面的方案:

  模擬日常生活中可能破壞nano的事件:

  1. 坐在iPod nano上

  2. 慢跑時iPod nano跌落在地上(4-6mph)

  3. 不同速度狀態下跌落iPod nano:8-10mph(慢速騎車),15-20mph(快速騎車),30mph(慢速開車)及50mph(快速開車)

  4. 從不同高度將iPod nano拋出

  第一步:將iPod nano放在結實的木頭椅子上,然後坐在上面(日常生活中人們常這麼做),結果可以想象的到,基本上是零傷害,實際上沒有傷害,所以都沒有拍照片。

  第二步:帶著nano慢跑,然後「不小心」將它跌落在人行道上,結果iPod nano依然「不動聲色」,毫無反應。

  

  第三步:開車以10mph的速度行駛,將iPod nano從車窗外跌落,nano沒有滑動多遠,基本上直接落於地面;隨後同樣進行了20mph的「高速騎車」模擬試驗,nano也沒有滑動多遠,徑直落於地面,外殼上只有有幾道淺淺的划痕;車速增加到30mph,繼續進行同樣的試驗,nano滑動了相當的距離,但奇怪的是,這樣也不過使得nano前部多了一些表面划痕罷了。

  

  鑒於前面汽車跌落試驗沒有出現「預期的」破壞結果,這次把車速增加到了50mph,nano滑動了很長的距離,還翻了很多斤斗,可結果卻僅僅是表面產生了更多的划痕而已。

  

  

  第四步:下面開始從相當高的高度跌落iPod nano了,首次跌落的高度大約是9英尺(換句話說,就是一個人站在公園裡石條板凳上的高度),這是第一次能使nano工作不正常的試驗:顯示屏「不知所云」,但是音樂播放正常,觸摸輪導航控制依舊。

  

  

  在顯示屏破損的情況下,iPod nano卻能正常工作讓人大吃了一驚,說真的,本以為這次nano肯定要死翹翹的了,可惜天不遂人願,不得不改變破壞計劃:用車來壓!當然,誰都知道iPod nano肯定經受不起汽車的重壓的。

  

  將nano置於路面上,用汽車的前後輪胎先後碾過,nano發出了嘎吱嘎吱的聲音,估計是液晶顯示屏被壓碎了,但是下車一看,nano的顯示屏並沒有破碎,只是出現了幾道垂直斑紋,更可怕的是nano依然可以播放器音樂,控制也很正常,可以跳向下一曲、返回前一曲、暫停,當然還可以繼續播放!

  

  現在該怎麼辦?困惑中,汽車再次沖向了nano,這次顯示屏完全沒有顯示了,但是樂曲還在進行!

  

  絕望中,「筆者」決定給iPod nano一個災難性打擊,這次一定要讓它「粉身碎骨」:盡最大力氣將nano拋向空中,讓它直挺挺地落在堅硬的水泥地板上!

  

  

  啊哈,iPod nano終於不行了,不但顯示屏一直開著背光呈現白屏,音樂聲也終於沒有了,iPod nano在Consumer Electronics永恆的祝福中完成了回歸大地的旅程!

  

  

  既然它已經「死」了,應該可以打開它,看看裡面到底是什麼讓它活著的時候嘀嘀嗒嗒的了...

  「屍體解剖」

  經過這番虐待,iPod nano基本上完全裂開了,打開固定在打磨過的后蓋上的金屬卡扣,nano終於顯示出了它的「內容物」。

  首先印入眼帘的是壓電陶瓷蜂鳴片,就是它響應操作發出聲音的。

  

  將電路板從機殼中取出來很費周折,主要是有很多粘性物質(是膠?)將其固定在機體內;同時還有一些白色的卡扣用於固定液晶顯示屏。

  取下母板以後,可以看到電池是焊接在母板上的

  

  接下來,將液晶顯示屏和轉輪都取下來,好好看看裡面讓人詫異的「工程」吧

  

  首先,「筆者」發現2GB版本的內部結構與前幾天在網上看到的4GB版本拆解圖片多少有些不同:很顯然,在4GB版本中,內存是焊在了通過插座與母板連接的子板上,而不是象2GB版本這樣直接焊在母板上的;實際上,在2GB版本中,子板的基本電路還是存在的,只是沒有了插座。

  

  一個有趣的發現是:2GB版本使用的是東芝的內存晶元,而4GB版本使用的是三星晶元。本月早些時候蘋果公司就透露了一些消息,說它為了生產iPod的新產品已經「攫取」了三星近40%的晶元產出,難道三星的產能依然無法滿足蘋果iPod的使用?無論真正的原因是什麼,通過這次拆解,「筆者」確實看到了蘋果目前的確沒有在2GB版本中使用三星的快閃記憶體晶元

  iPod nano這次採用的是1GB東芝晶元,編號為TH58NVG3D4BTG00,這款晶元沒有出現在東芝的網站上,不過這些晶元看起來都差不多

  

  另外一個有趣的發現是:iPod nano的觸摸控制輪不是Synaptics生產的,經過檢查,「筆者」發現這個觸摸輪是蘋果自己重新設計生產的,這與以前的報道相吻合。蘋果此次的觸摸鍵整合了膜性瞬間開關功能,由Cypress CY8C21424混合信號陣列控制器控制。

  

  

  其他多數配件都沒有太多改變:iPod的核心-PortalPlayer晶元升級為更新的版本PP5021C-TDF;音頻編解碼晶元依然是Wolfson Microprocessor的WM8975G;電源管理單元更新為Phillips的CF50607;原來Hynix晶元更新為32MB的三星SDRAM(534-K9WAG08U1M),液晶顯示屏的廠家未知,但是可以看出來是1.5英寸16位色的、解析度為176x132象素。

  

  結論

  很顯然,蘋果想把nano打造成最暢銷的iPod產品(目前iPod mini享有這一殊榮,但是mini已經消聲匿跡了),這種願望能否實現,會在即將到來的聖誕節購物高潮中看到結果。

  iPod nano的容量與其他常規iPod相比相差太遠-4GB vs 20GB,而價格只有50美元的差異,不知道已經有了無數GB音樂收藏的鐵桿iPod粉絲們還會不會選擇這款容量較小的nano呢?

  忠實的iPod支持者會的,無論他們已經有了多少個iPod,也一定會把nano添入自己的收藏的!

  iPod nano幾乎做到了完美:讓人詫異的嬌小,同時卻具有了iPod photo的全部功能(應該說有更多功能),如果不是因為它沒有Firewire介面,不兼容過去的配件,目前不支持視頻輸出等,「筆者」會毫不猶豫的給nano打一個十分的,但是客觀的講八分應該是一個合理的評價。

  優點:

  
信心清凈,則生實相。

2845

主題

1萬

帖子

6163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6163
沙發
 樓主| 小魔女 發表於 2005-9-16 16:03 | 只看該作者
心疼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

主題

398

帖子

10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1
3
netsking 發表於 2005-9-16 23:20 | 只看該作者
精華.讓我們認識一下ipod nano是什麼東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8

主題

339

帖子

13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6
4
zb2199 發表於 2005-9-17 12:10 | 只看該作者
強呀,我們啥時候也造個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227

帖子

4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2

積分
47
5
akenzhan 發表於 2005-9-19 17:35 | 只看該作者
廣告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7 04: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