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19年IBM筆記本精彩發展史~!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5-10-4 20: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IBM筆記本電腦在其誕生的一刻起,創新就成為其標誌性的特徵――從ThinkPad的誕生到現在,IBM在ThinkPad上取得的專利已經超過了1000多項!從第一款自帶電池的筆記本一直到最新的帶有主動硬碟保護系統的筆記本,IBM從最先的落後者一直到後來的領跑者,這樣的成功絕非偶然。不斷的創新就是IBM成功的法寶。

  人們總認為IBM一成不變,缺乏創新,呆板的外觀沿用了十幾年,但是孰不知在整個筆記本電腦發展史中,IBM是最具創新思維的品牌,它的創新在於它的內涵,甚至細微之處的變化,都是為用戶深思熟慮的改變,其實只要你細細體會IBM的發展史,你會發現它的創新絕對是在當時都是轟動一時的,現在就讓我們跟隨著IBM的步伐,回顧一下它19年的輝煌創造史。

  

  在本文里,您將看到IBM在筆記本電腦發展歷程里的一些比較有特色甚至對整個行業有深遠意義的創新之舉,而筆記本電腦的介紹和性能將不是本文的重點。

  80年代,IBM ThinkPad的前身。

    第一台筆記本並不是IBM

  80年代是筆記本電腦剛剛出現並逐漸形成統一規範的時代,也是IBM憑藉自身的不斷努力和創新,追趕、超過對手的階段。

  我們知道,世界第一款筆記本電腦的產出並非出自IBM之手,而是TOSHIBA在1985年推出的的T1100型筆記型計算機。它採用Intel 8086處理器,主頻不到1MHz,512K內存並,帶有9英寸的單色顯示屏,沒有硬碟,T1100推出后,立刻引起業界人士的廣泛關注,筆記本電腦的序幕被由此拉開。

  

  世界第一款筆記本電腦:東芝T1100

  

  

  


  簡單的造型和設計在當時轟動一時

  IBM創建了筆記本電腦內建電池的標準

  在T1100推出的第2年,也就是1986年,IBM終於推出其第一款自行研發的筆記本電腦――IBM PC convertible 5140。雖然其處理器也不過是Intel 8080,主頻4.77MHz,內存256K,但增加了兩個3.5英寸軟碟機作為存儲器。而最具創新的地方就是內置了電池,不僅成為世界上第一台完全通過內置電池工作的計算機,而且也為以後筆記本確立了內置電池的設計規範。

  

  IBM第一台筆記本IBM Convertible 5140

  這是IBM在筆記本領域的第一次創造性的提出了內建電池的概念,使計算機產品終於可以脫離交流電源而獨立工作。這也對整個筆記本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此,內建電池成為筆記本電腦的標準設計。

  

  外觀設計和東芝T1100有點像,多了兩個3.5寸軟碟機存儲器

  從convertible 5140之後,IBM的筆記本電腦業務步入正軌。隨著英特爾80386處理器的發布,IBM本機也進入了長達2年的386時代。

  IBM突破色彩的局限

  1990年推出的PS/55 5535-S是第一台採用STN彩色顯示器的筆記本,同時採用了Intel 386處理器,它擁有16MHz主頻、2MB內存、40MB硬碟,性能與5140相比,有了質的飛躍。

  

  

  


  小巧的PS/55 5535-S

  IBM開創了TrackPoint(小紅帽)時代

  PS/55note C52則是PS/55系列的巔峰之作,它在外觀上已經與現代的ThinkPad筆記本十分相似。它採用了Intel 486處理器,擁有25MHz處理器,TFT顯示器、60/120MB硬碟,並開始具有IBM獨創的TrackPointII指點桿滑鼠。

  

  

  


  在PS/55note系列筆記本上有著很多如今ThinkPad依然保留的特色。比如方便易用的TrackPoint和完美的屏框設計

  「指點桿(TrackPoint)」的問世堪稱筆記本電腦發展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它不僅體積小巧,能夠被輕鬆安置在任何尺寸的鍵盤上;而且使用簡單靈活,甚至在熟練以後,您能用TrackPoint來打幾盤CS呢。TrackPoint位於ThinkPad鍵盤的中央,用戶的手指不必離開鍵盤就能方便地操作,這在大量的文字編輯的時候尤為方便(你的雙手根本不需要離開鍵盤去找滑鼠)。相比筆記本電腦中的另一種滑鼠操控裝置――觸摸板,TrackPoint在操作時不需要手指來回移動,因此點擊位置更加固定,操控精度更高。

  TrackPoint發展到如今,已儼然成為了ThinkPad的象徵,完美經典的設計令其成為其他品牌效仿的對象。比如DELL、TOSHIBA、HP等等都有類試TrackPoint的設計。

  在屏框設計上,與大多數其他品牌不同,ThinkPad屏幕邊框採用了特殊的「包邊式」設計,當屏幕合上時,邊框能與機身四周相應的「凹進」位置相吻合,有效的保護了筆記本電腦的屏幕。這個設計也從那時起一直保留到現在。我們可以參考下面2張圖,分別是PS/55note和最新的T41,兩者基本保持了同一種設計風格。

  

  PS/55note的屏幕外框

  

  ThinkPad T41的屏幕外框

  90年代,從追趕者成為領先者

  進入90年代后,IBM憑藉紮實的研發功力和嚴謹的作風,使ThinkPad系列筆記本電腦逐漸成為該行業的領跑者。

  IBM開創了ThinkPad品牌,並用了最好的技術

  1992年,IBM推出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ThinkPad 700C。ThinkPad 700C的屏幕率先採用了當時最大的10.4英寸彩色TFT面板,同時搭載了當時最大的120MB的硬碟

  

  

  


  劃時代的產品ThinkPad 700C

  當然,單單對IBM來說,ThinkPad 700的意義更是非凡,因為它是第一款以ThinkPad來命名的筆記本電腦。ThinkPad領導移動計算技術發展的歷程從此開始。黑色(外觀設計)和小紅帽(TrackPoint)自此成為ThinkPad的獨特象徵。

  IBM的手寫筆記本的概念和10年後微軟的平板電腦不謀而合

  1993年,IBM提出了「more time thinking and less time typing」的概念。並為此設計了ThinkPad 750P/360P型計算機。ThinkPad 750P/360P創造性的提出了手寫屏幕的概念,開創了平板電腦的先河。雖然該款機型的銷量並非十分出色,但IBM其超前的設計理念和思想實在令後來者汗顏!

  

  ThinkPad 750P/360P手寫筆記本的始祖

  ThinkPad 750P/360P的後續者即是ThinkPad 730TE,推出時間是1995年,我們看到,此時的產品已經完全具備了平板電腦的所有特徵。

  

  

  


  ThinkPad 730TE和目前的平板電腦功能上幾乎一樣

  IBM ThinkPad筆記本的手寫的概念和10年後微軟的平板電腦不謀而合,可見IBM當時的創新以及對產品設計的前瞻性。

  IBM筆記本進入了太空,象徵的穩定性無需質疑

  同年1995年發布的IBM ThinkPad 750C筆記本電腦隨著人類歷史性的壯舉進入了太空,成為世界第一款進入太空使用的筆記本電腦。750C是首款支持底座的筆記本電腦,底座的設計大大擴展了筆記本電腦的外圍設備的互聯能力和靈活性。ThinkPad也從此奠定了在筆記本行業的領袖地位。

  

  

  


  IBM讓光碟機也進入了筆記本電腦

  1994年,隨著計算機處理能力的加強,計算機需要存儲和交換的數據量變的越來越大。而當時筆記本最通用的數據交換方式是軟碟機,這點大大限制了筆記本電腦的數據交換能力。於是在94年11月,IBM推出了ThinkPad 755,世界上第一台內建CD-ROM的筆記本誕生。從此,筆記本電腦的通用性得到進一步加強,數據交換變的簡單而高效。

  

  

  


  世界上第一台內建CD-ROM的筆記本IBM ThinkPad 755

  不僅如此,IBM已經敏銳的感覺到筆記本未來的發展趨勢。在其他廠商在設計笨重的全內置機型的時候,ThinkPad 755已經領先實現光軟互換的概念,光軟互換的設計使筆記本電腦能在減輕重量和縮小尺寸的前提下而不損失接駁性能,這對整個筆記本行業今後的發展方向也提供了極其重要的借鑒。

  

  

  

  


  筆記本模塊化的的設計,也成為日後筆記本製造的業界標準

  1995是IBM豐收的一年。在這一年裡,IBM連續推出了三款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筆記本電腦,分別是ThinkPad 701C、ThinkPad 755CDV以及ThinkPad 850。

  IBM創新的設計被收藏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至今被人津津樂道的ThinkPad 701C是一款劃時代的傑作,她擁有可伸縮鍵盤,打開屏幕後鍵盤完全伸展開來,而合上頂蓋后,又會完全收縮到機器內部。就像蝴蝶展開翅膀那樣,因此被譽為「蝴蝶機」。701C象徵著技術和藝術的完美結合,其複雜精密的機械傳動、完美的工業設計提供給用戶超凡的使用體驗。

  

  

  


  一代經典的ThinkPad 701C

  在所有的筆記本廠商中,IBM是最為重視鍵盤手感的。ThinkPad 701C就是最好的證明――在保持整機小巧的同時還為用戶提供了全尺寸的鍵盤。而這項人性化設計也使ThinkPad 701C成為IBM ThinkPad筆記本史上的一大經典之作。儘管這款筆記本的設計是如此出色,可是由於當時研發周期過長,在推出之時其配置已經明顯落後於同期產品。然後,憑藉獨特的設計,「蝴蝶機」也成為了IBM筆記本史上最讓人難忘的筆記本機型之一。

  ThinkPad 701C充分體現了藍色巨人的獨特創新意識,被永久收藏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絕妙的設計,讓科技和藝術的完美結合

  IBM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投影儀筆記本

  隨後,IBM發表了同樣具有非常特色的ThinkPad 755CDV。ThinkPad 755CDV它的特色在於它能夠當投影儀使用

  當時在投影機還沒有被廣泛使用的背景下,演示操作一般都是通過幻燈機來進行演示工作,當時的幻燈機不能與電腦接駁,必須先把演示材料製作成幻燈片,這就造成了不必要的時間和成本,ThinkPad 755CDV為此而誕生。

  

  

  


  ThinkPad 755CDV再一次見證了IBM在但是的工業設計和創新的實力

  ThinkPad 755CDV平時看起來跟一般的筆記本電腦沒什麼區別,但在需要演示時,它可以拆掉屏幕頂蓋,將機器直接放在幻燈機上,這時屏幕就成為可以隨時變換的幻燈片,這是當時是非常酷的設計。筆者一直在考慮,如果機器性能夠好,是不是能直接在幕布上看電影呢

  以下是ThinkPad 755CDV的屏幕脫殼示意圖:

  

  

  

  

  屏幕外殼才開后,居然可以當作幻燈片

  對IBM而言,原來筆記本內置攝像頭是10年前的事情

  而在同年(1995年)的6月,IBM另外一款具有創新意義的機型――ThinkPad Power Series 850誕生,這是第一款內建了攝像頭的筆記本電腦。並且可以直接以MPEG和AVI格式收錄視頻信號。

  

  

  


  我們看到,ThinkPad Power Series 850在筆記本的液晶屏上面,ThinkPad 850內置了一個攝像頭。這種設計可以用來攝影或進行網路會議,這種設計靈感後來也被廣泛應用到筆記本中去,像索尼的TR系列、華碩的W5等。而且,這款筆記本使用了PowerPC的處理器,在IBM的歷史上採用這種處理器的只有820和這款850兩個型號,PowerPC是當年由IBM、Motorola和蘋果公司共同研發而成的,但由於其兼容性問題,最終IBM放棄了PowerPC而轉投Intel x86處理器的懷抱。

  超輕薄筆記本全外置的設計也是始於IBM

  1996年5月,IBM率先將筆記本的輕薄概念發揮到及至,推出IBM ThinkPad 560。從ThinkPad 755的光軟互換開始,IBM已經深刻感受到輕薄機型對用戶的重要性,於是在1996年5月,IBM率先將光軟全部從筆記本上移除,超輕薄筆記本電腦的概念開始顯現。

  

  IBM第一款超輕薄全外置筆記本ThinkPad 560,可以說是X系列的前生

  ThinkPad 560開創了超攜帶型電腦的新典範,機身超薄只有1.2英寸厚,重量只有1.9Kg。而且ThinkPad 560還可以通過紅外線進行數據的無線傳送和通訊,由於IBM出眾的整體散熱設計與製造,讓ThinkPad 560成為當時市場上少見的 「無風扇」超薄筆記本。

  IBM將DVD光碟機也帶入了筆記本電腦

  1997年9月8日推出的ThinkPad 770是世界上第一款帶有14.1"彩色屏幕DVD驅動器的筆記本電腦,處理器性能和多媒體功能極為強大。ThinkPad 770配備了33.6kbps的內建數據機,大容量的硬碟,並更新TrackPoint到第四版,增加了第三個按鍵用來配合TrackPoint完成上下/左右的屏幕滾動。

  

  

  


  IBM至今自己都無法超越的完美

  在1998年,IBM推出了至今為止最暢銷的筆記本電腦――ThinkPad 600。ThinkPad 600完全體現了當時IBM提出的"thin and light"的理念,首次在36.5mm的機身內內建了CD-ROM驅動器,完美演繹了性能/重量之間的平衡。這款機器至今還是二手市場中的常見機型,可見其在市場的影響力。

  

  

  


  由於IBM在此前各類機型上的經驗,加上設計時的不惜工本,ThinkPad600系列筆記本幾乎沒有缺點!無論是構造設計、電子性能、發熱控制以及人性化設計,ThinkPad600在當時都堪稱完美!幾乎所有的IBM愛好者們都承認:IBM在以後的所有機型都未曾達到如此的高度,IBM創造了自己都難以越過的巔峰。

  談到ThinkPad 600,我想不能不談的當屬600系列的鍵盤手感。從ThinkPad誕生的那一時刻起,鍵盤手感就是IBM非常重視的一個人性化設計。當朋友抱怨筆記本鍵盤敲打字元太累的時候,我想在用ThinkPad的朋友肯定會抱以同情的微笑。

  

  

  


  當其他筆記本廠商無一例外的採取縮減鍵盤尺寸的方法來減小整機尺寸和減少重量的時候,ThinkPad一如既往的堅持沿用全尺寸鍵盤以讓用戶獲得良好的手感。這個設計理念在「蝴蝶機」上我們就曾見識過。而在以後只有10.4寸的S30/S31系列上,IBM仍然採用全尺寸的數字和字母鍵,為此機身兩側多出來一塊突起用於容納鍵盤的安裝位置,不過IBM另闢蹊徑的將這兩個突起變成內置的無線網卡天線……全尺寸鍵盤的優勢是明顯的,因為用戶在從普通台式機鍵盤轉換到筆記本鍵盤可以不費吹灰之力,迅速可以讓手指在鍵盤上跳舞而不會變成找不到鍵位的菜鳥,如此來大大提高用戶工作效率和工作時的舒適性。

  

  

  


  除了鍵盤的尺寸外,按鍵結構也是歷來ThinkPad的設計重點。從早期的「X」型支架到後來的「又」字型支架,ThinkPad的鍵盤結構經過了多次改進,每一次的改進都向著公認具有一流鍵盤手感的600系列接近,以達到觸感平穩、按鍵柔和、彈性十足的最佳使用效果。

  IBM創新再次凸顯其「以用戶為本」的科技

  1999年,另一個及其有創意的設計被首次應用到IBM i系列筆記本電腦上,那就是著名的「ThinkLight」。ThinkLight是設計在ThinkPad電腦上的一盞小燈,設置於屏幕上方ThinkPad上蓋的邊緣。ThinkLight點亮后,能正好將鍵盤完全照亮,而絕不會影響到別人的工作或者休息。在燈光灰暗甚至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方,即使你完全不熟悉鍵盤,也能隨心所欲讓手指在鍵盤上飛舞。

  

  

  


  同年(1999年),IBM推出IBM ThinkPad560的升級版――ThinkPad 570,首次提出了「Ultrabase」的概念。Ultrabase允許用戶在保持整機不變的情況下,添加各種外圍設備來提升或者擴展筆記本計算機的性能。Ultrabase具有眾多令人眼花繚亂的實用配件,包括軟碟機、光碟驅動器、第二顆硬碟、ZIP驅動器、第二塊電池等。

  

  

  


  超強擴充能力的ThinkPad `570再次讓業界記住了IBM

  ThinkPad 570在移動時候能脫離底座而保持極度的輕便。而通過擴展塢,又能瞬間完成了大量外圍設備的接駁。這在當時以全內置為主、光軟互換為輔的筆記本行業簡直是不可想象的。ThinkPad 570也由此獲得「變形金剛」的外號。

  Ultrabase這個概念在後來的A系列上發揮到了及至。甚至可以接駁小鍵盤、PDA式配器等等。

  

  IBM的創新就是「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它做不到」

  下圖為某發燒友收集的Ultrabay的設備:

  

  

  2000年之後,IBM在筆記本業界確立了不可動搖的領袖地位。

  2000年,IBM又是在i系列筆記本上成功內建了Wireless無線網路,成為世界上第一款內建無線網路的筆記本計算機

  2001年,IBM又帶給了人們一個驚喜――ThinkPad TransNote!

  IBM TransNote的前身是ThinkPad 730TE,IBM在730TE的基礎上將性能提高,並進一步改良外觀和人性化設計,使其體現了筆記本電腦和數字化辦公的完美結合。TransNote能通過手寫板將你的手寫記錄轉換為數字文件,以便存儲和處理。TransNote有一個非常人性化的奇特的摺疊式設計,這種完美的設計便於大學生在上課時做筆記,或者便於會議上的無紙化筆錄。IBM當時稱任何習慣於在紙上做記錄的人現在都會從IBM TransNote上受益。

  TransNote是平板電腦發展的及至,它將所有在商務或校園中所需的功能和特性集於一身。甚至能加裝符合802.11B的無線模塊來實現無線網路接入。TransNote重2.5千克,33毫米厚!整機重量甚至比很多大學生的教科書還輕。

  遺憾的是,或許是IBM的觀念太過超前――就像當年的ThinkPad 750P/360P一樣,IBM TransNote在量產一年後宣布停止開發,但其突破常規的人性化設計還是讓不少FANS對其念念不忘。

  

  

  
造型就像一個記事本

  

  

  
絕對前衛的設計,當時未能被市場所接受

  2001年對於IBM ThinkPad來說也是非常關鍵的一年,因為IBM開始摒棄以數字命名機型的方式,逐漸以T、R、A、X來命名各類型的筆記本。其中T代表性能和輕便之結合、R代表經濟機型、A代表全功能高性能、X代表超便攜。連起來看正好是XTRA,讀音和extra相近,是否代表「Extra」的意義呢?

  在2001年第一款以T命名的ThinkPad T20上,IBM也沒讓人們失望。

  

  

  
T20開始成為商務機型的代表範例

  針對日益增大的筆記本屏幕和日趨輕薄化的筆記本機身,以及筆記本使用場所的不確定性,IBM首次採用了鈦複合材料讓ThinkPad在輕薄化的同時更加堅固。

  

  隨著筆記本電腦的大量運用,筆記本失竊也逐漸成為了用戶必須面對的問題。對於一些保存著價值連城的商業機密的筆記本電腦,其內部存有資料的價值往往大大超過筆記本其本身的價值。

  作為國際領先的商用機器設計者,IBM不負眾望的推出了全球第一套嵌入式的安全子系統(IBM Embedded Security Subsystem)來幫助用戶在丟失筆記本的時候保護內部存有的資料,並在首款T系列筆記本(T20)上成功應用。在硬體級別上保護了用戶計算機內的資料的安全性。

  IBM內嵌式安全子系統,包括集成的安全晶元和IBM客戶端安全軟體兩部分。其中集成的安全晶元提供了基於硬體的對於關鍵信息的安全保證,包括對密碼、密鑰和電子證書的安全保護;而客戶端安全軟體則提供了晶元和應用程序之間的應用界面。同時,客戶端軟體還提供對外置安全設備的支持,使得這些設備可以控制對計算機的訪問。

  

  IBM嵌入式安全子系統的另一個優點還在於,它的加密和解密完全被集成在晶元內部,相比通過軟體操作而言更加安全。另外,這種嵌入式安全子系統採用加密的微處理器,能夠更迅速的傳遞信息,因此它比以往通過硬碟存貯密鑰的方式更加安全有效。同時,由於IBM採用了特殊的晶元封裝方式,使盜用者不可能通過電路上「搭橋」的方式嘗試破解密碼,大大加強了數據的保密性。

  在以後陸續推出的ThinkPad T21、T22一直到T23,IBM一直在持續改進T2X系列筆記本電腦的易用性和安全性。T23的出現,曾經一度圓了筆者的ThinkPad 600加強版的心愿。因為在經過T20,T21,和T22后,T23集T2X系列的大成,除了顯卡有所缺憾外,其他方面T23再度全新演繹了Thin and Light的概念。T23也由此成為當時幾乎沒有缺點(缺點就是那塊詬病的顯卡!)的筆記本電腦。雖然,T23也未曾有機會能超過ThinkPad 600在筆者心中的高度。

  

  

  


  再次創造經典的ThinkPad T23

  2002年,IBM推出了集25項專利於一身的ThinkPad X30筆記本電腦。

  X30曾一舉創下四項業界第一,其中包括電池耐久達到了創紀錄的8個小時五種有線和無線通訊方式(包括有線網卡、無線網卡、紅外、藍牙以及Modem接入),在業界首先通過TCPA安全認證,以及當時唯一支持災難數據恢復的特性

  

  X30進一步強調了面向網路的連接優化。它具備完整的無線解決方案,有靈活的網路連接選件,而且它還是當時業界唯一同時支持802.11b無線區域網和藍牙技術的超輕薄筆記本電腦。當時藍牙的發展方向並不明朗,而其他筆記本廠商還在考慮藍牙的必要性之時,IBM已經率先將藍牙的概念嵌入到了筆記本。IBM永遠走在他人的前列。

  另外,X30的底座也由之前的UltraBay X2型變成了X3 UltraBase型,由於採用光軟互換的方式,重量有了大幅減輕。由於X30的設計細膩而不張揚,被親切地成為黑色精靈。

  

  

  


  升級版的底座,讓X30具有更出色的擴展能力

  

  當然X30也繼承了IBM一貫的全尺寸鍵盤。

  2003年之後,IBM PC事業部開始失去了往日的光輝。

  在2003年IBM推出的ThinkPad T41上,除了外殼材料變為比鈦複合材料強度更高的鈦鎂合金外,我們再次看到了IBM新的亮點――主動保護系統(APS,Active Protection System),此系統用來減少硬碟在受到碰撞后崩潰的概率。

  在APS概念被提出來之前,筆記本設計師通常保護硬碟的方法無外乎使用吸震材料來吸收震動能量,從而保護硬碟。但當碰撞十分劇烈的時候,吸震材料由於吸收的能量有限,造成硬碟崩潰的概率依然非常之高。而這一切在IBM提出並實現APS的時候被徹底改變。

  主動硬碟保護技術APS,真正從以往的被動保護(吸收震動)跨越到主動保護(檢測運動狀態,適時關閉硬碟操作),其影響深遠。在IBM推出APS不久后,TOSHIBA也快速跟進,推出了含有主動硬碟保護技術的TOSHIBA筆記本電腦。

  

  筆者曾接觸過移動加速晶元的設計,其一般的原理是:在一個密閉的容器內放置一種特殊的液體,而在液體中有一氣泡。當有加速度產生的時候,由於氣泡和液體的密度不一,氣泡會向某一個方向運動。於是容器邊上的檢測裝置就會發出加速度警告,加速度越大,氣泡的運動越厲害,檢測裝置發出的警告級別越高。

  這樣上層控制軟體就取得了實際設備加速度的大小,並據此而作出正確的判斷――是否要關閉硬碟。肯定有朋友在這時候會問,那萬有引力呢?這個也會產生加速度的呀!沒錯,萬有引力確實會引發氣泡的運動而導致計算的不準確。但我們可以通過軟體做出調整。比如我們可以讓氣泡在靜止5秒後作為機器新的初始狀態,而後發生的速度變化(加速度產生)將都以此時的狀態為參考。如此一來,就解決了重力加速度的干擾。

  2003年後,IBM筆記本最大的技術創新就在於此,而且隨著筆記本電腦利潤的不斷降低,以及市場價格競爭的日益激烈,IBM所保持的高端形象似乎並不太被市場所接受,只有一部分商業公司以及IBM的愛好者們對其孜孜不倦的追隨。IBM似乎不善於在價格上的拚鬥,隨著價格戰的不斷激烈,「IBM筆記本」開始思考自己的路在何方?也有可能,巨人IBM由於業務龐大,對於日益微利的的筆記本電腦,已經無法顧及筆記本業務。因此ThinkPad開始尋找新的主人,2005年5月,IBM PC事業部正式被中國聯想電腦收購,終結了IBM獨立品牌的碩造之路。

  結束語

  從一開始被TOSHIBA、COMPAQ壓的抬不起頭,一直到最後IBM的領袖風采,ThinkPad走過了風雨的20年,那也絕對是不斷創新的20年。在筆記本的共性越來越多的時候,在筆記本的成本被一再壓縮的時候,IBM始終飽含了對產品的積極創新――無論是性能上還是人性化設計上。

  雖然ThinkPad被有些朋友認為過分保守――一個黑殼子20年不變。但我們也不難看出,IBM其實比我們任何人都想突破,但其商業化和專業化的品牌形象,讓IBM不得不考慮突破帶來的影響。而一旦IBM對設計者的創意認同后,ThinkPad的每一次改變、每一次創新都讓用戶真正感受到他們是在使用「會Think」的筆記本。


36

主題

398

帖子

10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1
沙發
netsking 發表於 2005-10-4 22:50 | 只看該作者
俺得THINKPAD 350E還再用.只作文字處理.已經十來年了.不錯支持IBM.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1

主題

1352

帖子

52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有房有車(十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26
3
michbb 發表於 2005-10-5 05:10 | 只看該作者
謝謝樓主的精彩貼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6: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