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秦可卿抱養與生存之謎

[複製鏈接]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5-9-8 00: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秦可卿抱養與生存之謎

  本書是著名作家劉心武先生在CCTV-10《百家講壇》中的紅學講座的一個書面結集,也是作者多年研究《紅樓夢》的心血結晶。他從金陵十二釵中的秦可卿著手,詳細考證了書中各人物的生活原型,復原了《紅樓夢》誕生時的時代風貌。該節目播出時,觀眾反響極佳。一時之間,劉心武新解《紅樓夢》成為一個被津津樂道的大眾熱門話題。

  秦可卿抱養之謎

  紅迷朋友都很清楚,關於秦可卿的出身,《紅樓夢》裡面是有明確交代的,就在第八回的末尾,這個交代非常古怪,和曹雪芹寫別的人的家業、根基很不一樣,現在我們就一句一句來分析。

  在第八回的末尾,寶玉和秦鍾要到家塾去讀書,以這個為由頭,順便就提到了秦鍾和他姐姐秦可卿的出身。說是其父秦業系工部營繕司郎中,據曹雪芹的話,秦業是一個小官,「年近七十,夫人早亡」。書裡面秦可卿出場時,大約應是20歲的樣子,說明秦業是在50歲左右得到了她,因為當年無兒無女,便向養生堂抱了一個兒子,並一個女兒,這就是秦可卿的來歷,這是很古怪的。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什麼叫養生堂?養生堂的人是不見孩子父母的,養生堂建築的牆上有一個大抽屜,這個抽屜可以兩面拉開,牆外面可以把抽屜拉開,牆裡頭也可以拉開。豐子愷《最後的吻》這幅漫畫,畫的就是一個婦女把嬰孩送到養生堂,告別的吻之後,就要把嬰孩放到抽屜裡面了,放進去后就可以把抽屜推上,她就可以轉身走掉了。實際上養生堂的條件很糟糕,往往也養不大就死掉了,勉強養大的,也多半營養不良,或者形成殘疾。養生堂的孩子可以由社會上的人抱養,小時候沒人抱走,大了以後就往往被人領去,男的充當苦力,女的更慘,不少都淪為娼妓。因此,只有最沒有辦法的人才會把孩子送給養生堂。

  在秦業所生活的那個社會,按一般家族血緣延續的遊戲規則,如果他是一個50歲上下沒有兒女的男子,要解決子嗣問題,第一招就是續弦,娶的夫人還不生育的話,那就納妾。也有人說秦業可能沒有生育能力了,但根據《紅樓夢》後面的描寫,秦業後來生了秦鍾嘛。一般到養生堂去抱孩子,為了延續子嗣的話應該抱男孩,而秦業抱了一對,一男一女。按說要有能力養兩個,抱兩個男孩雙保險,他卻又抱了一個女兒,看來這個女兒是非抱不可的,誰讓他抱的?恐怕未必是他願意抱的,而且更古怪的是,最後兒子又死了,死的還不是女兒。只剩一個女兒,要延續子嗣的話,再去抱一個兒子不就完了,但很奇怪,他就只養這個女兒,不再抱兒子了。

  另外,在當時那個社會,如果自己實在生不齣兒子,還可以從兄弟或堂兄弟那裡過繼來一個兒子,除非你親兄弟堂兄弟全沒有。但是在小說里,曹雪芹分明寫到,秦鍾死後,賈寶玉聞訊去奔喪,「來至秦鍾門首,悄無一人,遂蜂擁至內室,唬的秦鐘的兩個遠房嬸母並幾個兄弟都藏之不迭」,可見秦業若是要從秦氏宗族裡過繼來一個兒子,是很現成的事。可是這個秦業卻既不納妾也不過繼,偏要到養生堂里抱孩子,抱來一兒一女以後,卻又不認真養那個兒子,倒是把心思全用在了養那個女兒上頭。這真是奇事一樁。

  從養生堂抱來的這個女兒,秦業很喜歡,小名兒喚可兒;可兒在過去的語言裡面,就表示可愛的意思。在曹雪芹寫到這句話的時候,下面就有脂硯齋的批語,就是「出名」,意思是秦氏開始出現名字了,可兒便是秦可卿了。「秦氏究竟不知系出何氏,所謂寓褒貶別善惡是也」,這話倒也無所謂;下面又說,是「秉刀斧之筆,具菩薩之心,亦甚難矣」,就好像有什麼隱情。刀斧是用來砍削東西的,這就是說,作者寫這個人物,是用大刀大斧砍去很多真相。刀斧砍的是什麼?又說「具菩薩之心」,「菩薩之心」就是不忍之心,慈悲之心,那麼,顯然是不忍心寫出真相來,這又是怎麼回事?

  脂硯齋又說,「如此寫來,可見來歷亦甚苦矣,又知作者是欲天下人共來哭此情字」,就是他給這家人取姓,姓秦,是有用意的,是諧音為情。這個秦可卿來歷甚苦,長大以後呢,生得形容裊娜,性格風流。奇怪的是營繕郎秦業因素與賈家有些瓜葛,故結了親,將秦可卿許與賈蓉為妻。但是賈蓉的妻子千萬不能亂娶,寧國府的血脈已經到了三世單傳的危機時刻了,娶媳婦一定要娶一個門當戶對的,門不當戶不對的話也得比賈府的門和戶還要高,而且要保證能給賈蓉生兒子,也就是給寧國公這一支傳續後代。可是僅僅因為營繕郎跟賈家有點瓜葛,就去把他抱養的養生堂的女兒,許給了賈蓉,還不是小老婆,而是娶為了正室。這一段話實在是每一句都古怪。

  也可能有朋友說也可能啊,曹雪芹在這兒他就想寫賈家有一種跟其他貴族家庭不一樣的思想感情,雖然是富貴家庭,但是沒有富貴眼光。但曹雪芹真是行文太奇怪了,他好像深怕咱們誤會,好像就防著咱們這個思路了,他立刻在底下說,「賈府上上下下都是一雙富貴眼睛」,生怕你忘了這一點。

  我覺得關於秦可卿來歷的這段文字,有後補的跡象,再聯繫到第十三回秦可卿之死那一回――原來回目叫做「秦可卿淫喪天香樓」,據說有人看到的一種古本裡面,「喪」還寫成了「上下」的「上」――在第十三回的脂硯齋批語裡面說得更清楚,是她勸曹雪芹刪去了關於秦可卿之死的大段文字。實際上,這也就是掩飾了、隱去了秦可卿真實的出身和死因。

  反正我有兩個前提,我覺得你應該基本能夠接受:一個前提就是說秦可卿的出身根據《紅樓夢》整體對賈府的描寫,不可能寒微到那種地步,是一個養生堂抱來的棄嬰,是被一個宦囊羞澀的小

  官吏抱養大的;第二,就是曹雪芹在處理秦可卿的形象上,他很痛苦,非常痛苦,他除了藝術性的考慮以外,還有很多非藝術性的考慮,所以他在文字上刪刪加加,補補貼貼,因此也就形成了我們現在可以從秦可卿入手,去解讀《紅樓夢》的一個契機。我們下一講所要探討的問題就是,如果秦可卿真的是這樣很寒微的出身,她在賈府里應該是怎樣的生存狀態呢?

  秦可卿生存之謎

  我們首先選出賈母,賈母是怎麼看待秦可卿的?

  如果說秦可卿是養生堂抱來的棄嬰,她的養父是一個宦囊羞澀的小官吏,她居然只因為她的養父跟賈家有一點瓜葛,就嫁到了賈家,嫁到了寧國府,而且嫁到了三世單傳的寧國府的賈蓉的身邊。我們可以推測,賈母很可能反對這門親事,可是《紅樓夢》不是這麼寫的。

  秦可卿是第五回正式出場的,她一出場就氣象萬千。寧國府梅花盛開,尤氏興緻就很高,覺得是向老祖宗獻媚取寵的好機會,就邀請賈母,邀請王夫人、王熙鳳她們到寧國府來賞梅花。賈寶玉照例要湊熱鬧,也跟著來了。他很慵懶,賞完梅花,吃完午飯,他要睡午覺,而且不是一般地瞎湊合睡,他要好好地睡一覺。這個時候,書里就有一個很驚人的描寫,就是秦可卿去安排他的午睡。

  在那樣一個封建大家庭里,賈寶玉這樣身份的人要午睡,應該誰來安排呢?最妥當應該是賈珍來安排,他堂兄來安排,他們同輩,又都是男性。那麼賈珍不在,誰出面安排?應該嫂子來安排,尤氏來安排。賈寶玉輩分比秦可卿高,他是秦可卿的叔叔,秦可卿是賈寶玉的侄兒媳婦,她輩分低。但是根據書里描寫,秦可卿年齡已經很大了,估計有20歲上下,比寶玉大很多。那麼一個年齡很大的侄兒媳婦去安排一個年齡小的叔叔午睡,不妥當。

  她忽然走出來帶寶玉去午睡,極妥當。這是賈母的眼光。賈母她認為,秦可卿「生得裊娜纖巧,行事又溫柔和平」――一個是形容她的相貌、身段,一個是形容性格、氣質都很不錯。這倒也罷了。然後曹雪芹通過敘述性語言,就替賈母做出了一個不可爭議的判斷,說秦可卿「乃重孫媳中第一個得意之人」!第二都不是,並列都沒有,穩佔第一份。如果第八回那段文字不是我說的打的補丁,而真是那麼回事的話,她怎麼會是得意的一個對象呢?讓老祖宗覺得很得意,而且「第一得意」。

  在一個封建大家庭,以賈母這樣的身份,對她的兒媳婦、孫媳婦、重孫媳婦做出判斷,她認為得意的第一要素應該是什麼,就是血統,就是門當戶對,就是家庭背景好。而且再仔細推敲,這話就太怪了,在故事開始到這個階段時,整個寧、榮兩府只有一個重孫娶了媳婦,就是賈蓉娶了個秦可卿,本來是沒有可對比的,可是賈母就等於有一個預言,就是以後賈璉你也生了一個兒子,也娶了一個媳婦,肯定比不了秦可卿;或者你賈寶玉今後也有一個兒子,也娶媳婦,或者賈環也有兒子,也娶媳婦,但都比不了秦可卿。那麼怎麼能夠事先就斷定,秦可卿都永遠是第一得意之人呢?怎麼她就那麼不可超越呢?

  下面我們再分析一下,秦可卿的公婆怎麼看待秦可卿。賈珍和秦可卿的曖昧關係,不是什麼極端的家族隱秘,尤氏也知道。如果換作性格比較懦弱的人,或者是這個人沒有什麼決斷,她不能夠最後斷定,她的兒媳是不是和她的丈夫有通姦的關係,那麼至少她應該不愉快,至少她應該覺得很噁心,很堵心。但是第十回寫到秦可卿生病時,尤氏對秦可卿的反應卻是,她囑咐秦可卿:「你且不必拘禮,你早晚不必照例上來。」什麼叫「早晚照例上來」?《紅樓夢》來來回回寫,賈寶玉、林黛玉他們早晨要到長輩面前去晨省,晚上要去晚省,就是晚輩每天一早一晚都要去給長輩請安的,每天要堅持的,除非你病了以後長輩原諒你,允許你不去,否則都得去,例行功課,不得有誤。但是尤氏對秦可卿如此寬容,她說,你病了,你就早晚不必照例上來了,你就好生養養吧,就是親戚一家子來,有我呢;就有長輩們怪你,等我替你告訴。而且尤氏還有的話更古怪,她對她的兒子賈蓉說:「你不許累她。」累又是一句北方的語言,這句話就是說,不許你難為她,「不許招她生氣」。底下的話越說越奇怪,說:「倘若她有個好歹,你再要娶這麼一個媳婦,這麼個模樣,這麼個性情的人,打著燈籠也沒地方找去。」這太奇怪了!她應該對她兒媳婦非常地反感,她犯不上這麼看重她,又不是懷孕,得了這種怪病,居然就關懷備至到如此程度。而且,怎麼就會打著燈籠,也找不到比養生堂抱來的野種還好的女子呢?這不成邏輯啊,在當今社會這也不成邏輯啊。

  秦可卿在賈府裡面是一個什麼樣的生存狀態呢?從賈母開始,上上下下都尊重她,喜歡她,她沒有任何不適應的地方,她好比魚游春水,非常自如。尤氏跟人還說了這樣的話,說,哪個親戚,哪家的長輩不喜歡她呀!這就奇怪了,就算你寧國府容了她,賈母容了她,三親四戚的不許人說閑話呀,你們家娶媳婦就娶一個養生堂抱來的野種?她娘家就是一個宦囊羞澀的小官僚,不許有人不喜歡她呀?哎呀,怪了!沒有一家長輩不喜歡她,所以尤氏就說了啊,這兩日好不煩心,焦得我了不得,我想到她這病上,我心裡倒像針扎似的。這麼一個媳婦得點病,她心就像針扎似的!你說說,這多心疼啊!

  我們再看看,王熙鳳怎麼對待秦可卿。王熙鳳,說老實話,就像賈母點出來的:「一個富貴心,兩隻體面眼。」按說,她對秦可卿最好的態度也不過是敷衍,可是,不是!她跟秦可卿形成一種密友關係,雖然她輩分高,她是嬸子,秦可卿是侄媳婦,兩個人卻好得不得了。像第十一回寫到,王熙鳳到了寧國府去看望生病的秦可卿,說了那麼多的貼心話。舉一例,王熙鳳說了:「你公公婆婆聽見治得你好,別說一日二錢人蔘,就是二斤也能夠吃得起。」她安慰秦可卿,說整個賈府會竭盡全力來保住秦可卿的性命,一天吃二斤人蔘都吃得起的,如果寧國府沒有了,榮國府要去。這是對一個從養生堂抱來的棄嬰的態度嗎?絕對不是。

  秦可卿死了以後,書里寫道,「彼時合家皆知,無不納罕,都有些疑心」,有的古本「無不納罕」又寫成「無不讚歎」,怎麼她死了會讓人「納罕」,或者引出「讚歎」?「都有些疑心」,疑心什麼?接著這兩句話寫的是什麼呢?說是,那長一輩的想她素日的孝順,平一輩的想她平日和睦親密,下一輩的想她素日慈愛,以及家中僕從老小想她素日憐貧惜賤、慈老愛幼之恩,無不悲號痛哭。其實就出身而言,她自己才是既貧又賤,她是需要人家來憐惜她的呀,但是,書里的種種描寫,只讓我們感覺到她非常高貴,上上下下的人們,對她似乎始終都是在仰視,她死了,竟然是無不悲號痛哭。這樣的總括性描寫,似乎是在進一步地透露,這個人的真實出身,絕非寒微。(未完待續)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1

主題

951

帖子

19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倍可親高級會員(十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95
沙發
心繭 發表於 2005-9-8 08:08 | 只看該作者
一直沒有機會聽劉先生講完
期待全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07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1976
3
不解風情 發表於 2005-9-8 16:56 | 只看該作者
只看了兩期

確是比較精彩,可見劉先生是花了一番心血

不過感覺敘述中穿插的東西太多了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7 12: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