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聯合早報:颶風揭露了美國的黑暗面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05-9-6 21: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新加坡聯合早報6日刊發北美科研工作者於時語的分析文章:颶風揭露了美國的黑暗面。全文如下。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因卡特里娜颶風災難推遲訪美,使得世人更加關注美國這場風災。卡特里娜颶風在美國南部造成的巨大傷害,決不亞於四年前的九一一恐怖襲擊事件。可是美國國民和政府在兩場突然災難中的表現和反應,卻形成了巨大反差。

  九一一恐怖襲擊發生之後,美國朝野所有部門和階層都在第一時間內全力以赴,以巨大的人力物力投入救援。更令人感動的是普通平民和救援人員在突如其來的災難中表現的鎮靜、團結、互助和犧牲精神,共赴國難。

  九一一事件的出色救援和善後,不僅歸功於美國的雄厚國力,更體現了美國優越的「公民社會」傳統和體制,是美國國力的重要基礎。

  有充分氣象預報的卡特里娜颶風,決不像恐怖襲擊那樣猝然,更何況九一一之後美國新設的國土安全部和其他防範機制,照理說大大提高了美國應付處理突然災變的能力。

  可是颶風災難后,一面是布希政府救災行動的緩慢拖拉,聯邦緊急管理局(FEMA)局長居然在新奧爾良市陷入無政府混亂狀態好幾天後,才獲知該市「超級穹頂」體育館內有上萬衣食無著的難民。

  另一面是災民本身的表現,搶劫、強姦、吸毒和其他暴力行為,使得若干災區幾成人間地獄。

  和九一一事件中井然有序、互助合作的「公民社會」截然相反,《紐約時報》社論稱風災后新奧爾良市的狀況是「有序社會的完全崩潰」。搶劫現象居然蔓延到扶死救傷的醫院之中,撤救重病人的直升飛機遭到槍擊,CNN有線電視網播放體育館和會議中心中若干具死亡多日的屍首無人處理,有7歲孩童據報也遭到強姦等等,簡直還不如戰後混亂初期的伊拉克。

  與九一一成強烈對比

  同樣突如其來的災難,為何政府和受難者的表現會有天壤之別?關鍵是受難者的身份和地點。

  九一一事件涉及到美國的經濟和政治樞紐,五角大樓自然不用提,紐約世貿中心大樓處在美國金融業的中心華爾街地段。這不僅吸引了美國政府的最高關注,也決定了受難者大多是美國精英階層的傑出代表。這兩點導致政府和民眾在救援過程中的出色表演。

  順便提一下,有確鑿證據表明世貿中心大樓底層的珠寶店和其他昂貴商店在恐怖襲擊后曾遭到搶劫,美東地區也有人趁電腦網路癱瘓之機從銀行自動取款機大量提取現金。但是瑕不掩瑜,總體說來美國民眾在九一一災難中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

  對比之下,除了佛羅里達,卡特里娜颶風襲擊的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等州都是美國南部落後的窮州。更重要的是從電視上可以清楚看到:在颶風災難后困苦待援的災民,絕大多數是黑人和老年人,也即美國的弱勢群體。

  筆者有友人在路易斯安那州政府負責電腦通訊,目前正為救災工作忙得不可開交。他在電話上證實,處境最慘的災民絕大多數原來就是仰賴政府救助的貧民,而時下最惡劣的災區,也正好是原先就社會問題成堆的貧困社區。事實是新奧爾良市大多數中產階級在颶風襲擊之前早就響應當局呼籲大批出走避難,只有缺乏金錢和能力的弱勢群體,才被迫困守當地。

  可是友人也指責聯邦政府這次救災工作步驟實在驚人緩慢,以至災情失控惡化。這一情況說到底,是災民身份和聯邦政府的態度直接相關,反映了美國國情中不光彩的一面:即使在美國民主制度下,弱勢群體的政治勢力非常軟弱,也影響到他們的權益。

  颶風造成的最大災難,是密西西比河下游、尤其是保護新奧爾良市的若干堤防的崩潰。儘管布希總統近日聲稱「無人預料到堤防會崩潰」,實際上事先有大量的有關警告,美國陸軍工程兵去年還提請華盛頓給予1億多美元撥款,來加強新奧爾良市的堤防,布希政府只批給了4000萬美元。

  按照最新的人口普查數字,新奧爾良市的黑人人口比例超過67%(全美平均12%),全市家庭收入中位線僅僅是全美的65%,低於貧困線的人口達28%(全美平均12%)。這些數字充分解釋了布希政府在颶風災難前後的做法和態度。

  災難之前的不平等

  卡特里娜颶風災難表明,在號稱人人平等的美國,不同貧富的階層在自然和人為的災難之前絕不平等。連右翼保守傳媒大亨默多克擁有的《澳大利亞人報》,這次也指出美國窮人在風災中付出了最大的代價。美國的國際聲譽也因這次風災遭到重大傷害,《紐約時報》9月3日的一篇評論,因此竟然以《羞恥合眾國》為題。

  有兩百多年歷史的美國陸軍工程兵原是美國的驕傲,尤其是密西西比河道的水利整治,代表陸軍工程兵的巨大成就,在歷史上對防範包括新奧爾良市在內的密西西比河口三角洲地區的水災,起了重大貢獻。

  陸軍工程兵近年關於加強新奧爾良市堤防的提議遭到拖延和削減,除了上述貧富政治因素,還顯然受到布希政府伊拉克戰爭巨額開支的拖累。柯林頓政府的顧問布魯門塔爾在英國《衛報》是撰文披露,為了支付伊拉克戰爭,布希政府將新奧爾良市抗洪經費削減了44%。

  由於這些原因,卡特里娜風災眼看將在另一角度上與九一一恐怖襲擊形成巨大反差:布希政府從九一一事件上撈足了內政紅利,而各種跡象表明卡特里娜風災也將是布希政府的內政災難,特別是民主黨和反戰力量趁機將此事與耗費巨大、越來越不得人心的伊拉克戰爭掛上鉤,迫使已為伊拉克困境焦頭爛額的白宮進一步處於守勢,不免使布希總統有屋破又遭雨漏之感。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2 09: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