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解讀GDP同比增長9.5%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山寬水窄 發表於 2005-9-2 08: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這是一個較快較好的「增長速度」,是1997年以來上半年排在前三位的增長速度,接近改革開放27年來9.4%的平均增速;實現了「經濟增長比較快,價格上漲比較溫和」的期望組合。

  ●儘管還面臨著諸多困難和不確定性因素,但促使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因素仍居主導地位,目前這種平穩較快的增速仍將保持。認為經濟增速會明顯下降的推測,缺乏說服力。

  2005年上半年我國經濟運行的主要數據已通過國家統計局7月20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向社會進行了發布。其中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9.5%,頗引人關注,如何看待這一增長速度,受《人民論壇》雜誌社之邀,在此談些看法,供大家參考。

  初步核算,2005年上半年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7422億元,同比增長9.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707億元,增長5.0%;第二產業增加值39635億元,增長11.2%;第三產業增加值21080億元,增長7.8%。

  對於9.5%這一速度,我首先要說的是,這確實是一個比較快的增長速度。因為它是1997年以來,上半年排在前三位的增長速度,與2003年上半年的增長速度大體相當,比2004年上半年的增長速度低0.2個百分點。

  其次,這也是一個較好的增長速度。因為,從動態角度看,它比2004年上半年的增長速度低0.2個百分點。與今年一季度的增長速度大體相當。與歷史比較,它與改革開放以來27年的平均增長速度9.4%非常接近。說明這一增長速度

  仍然在我國現階段潛在經濟增長能力的範圍之內。從與其它指標的相互關係看,它也是比較好的。上半年,儘管我國上游產品價格漲幅還比較高,但下游產品價格特別是居民消費價格變動相對平穩。上半年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上漲5.6%,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9.9%,仍維持在較高水平。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2.3%,低於去年同期3.6%的水平,繼續處於溫和上漲的狀態。且居民消費價格漲幅穩步回落。4、5、6月份的同比漲幅分別為1.8%、1.8%和1.6%。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的上漲幅度也僅有1.7%。這樣一個「經濟增長比較快,價格上漲比較溫和」的組合是許多國家宏觀調控所期望的。此外,農業這個基礎繼續得到了加強,整體就業狀況也與去年大體相當。這說明我國經濟仍然處在一個平穩、較快的增長時期。從我國的實際需要看,現階段也需要有一個比較快的增長速度。一是由於歷史原因,我國目前農村仍有1.5億到2億的富餘勞動力,城鎮就業壓力也比較大;二是由於我國農村仍存在著2600多萬貧困人口,城鎮也有2000多萬人還是靠最低生活保障費生活,解決貧困問題的任務依然比較大;三是作為一個人均GDP僅有不到1300美元的發展中國家,需要通過加快發展來逐步追趕人均GDP已達3萬―4萬美元的發達國家。當然,值得特別指出的是,我們絕不是要盲目追求高速度,盲目追求高速度的結果往往是欲速而不達,我們需要科學的發展。

  我國經濟能出現上述較好組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擇其要者,一是宏觀調控技巧日臻成熟,這次宏觀調控實行了分類指導、有保有壓的方針。二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經濟已經位居世界第七位,從總量上看已經比較大了,經濟增長的慣性也在增大。三是中國經濟中的市場經濟成分的比重越來越大,更多的經濟利益主體,對宏觀政策的反應趨於合理。

  最後,從發展趨勢看,儘管我們還面臨著諸多困難和不確定性,但是,促使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因素仍然居於主導地位,目前這種平穩較快的增長速度在今後一個時期仍可得到保持。具體地說,支撐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主要因素:一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慣性仍然存在。主要體現在新開工項目和在建施工項目總規模等先行指標上。二是從消費的增長來看,由於居民收入增長比較快,因此保持上半年這種比較快的速度還是可能的。三是從進出口的角度看,由於在我國進出口貿易中,加工貿易超過了50%,而且在我國的出口貿易中,外商投資企業的比重也超過50%,達到57%的水平。這使我們國家的進出口至少會保持順差的格局。四是從供給能力來講,現在也還是比較強的。如,二季度以來工業生產增速有所加快。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從3月份的15.1%逐月提高到6月份的16.8%。

  至於影響經濟正常運行的一些苗頭性問題,確實值得關注,但目前據此推測經濟增長速度會明顯下降,則缺乏說服力。如,企業利潤增速明顯回落,虧損企業虧損額上升較快問題。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速度雖然大幅度回落,但仍然有19.1%的增長,這相對於貸款利率而言還是相當高的,這應該說是前兩三年利潤30%―40%高增長的合理回歸。關於一些人擔憂的通貨緊縮問題,從6月末,貸款增長幅度仍達13.3%和M2的增長幅度仍達15.7%的情況看,也只需要繼續加強監控。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幅度的回落,也很難說就是問題。6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1.6%,雖然比較低,但是仍然是在漲的。而且工業品出廠價格,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上漲10.1%)等的上漲幅度都較高。而且居民消費價格上漲比較溫和與經濟較快增長的組合在2003年和2004年就已經出現過。2003年居民消費價格僅上漲1.2%,從該指標於2003年四季度開始加快上漲的原因來看,主要是由於糧食和食品價格上漲較快。2004年糧食價格上漲26.4%,導致食品價格上漲9.9%。剔除這一因素,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僅上漲不到1%。說到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從全球範圍看是經濟全球化、產業分工的國際化所造成的,它使得各個國家都有機會來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使生產要素能夠在全球範圍內進行配置,這顯然能夠降低生產成本。關於進口總額增長速度下降問題,有一定的內需因素,但主要還是國際市場變化,人民幣匯率變化預期,我國進口關稅政策調整等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且,14%的增長速度也不算低了。而出口增長儘管有一些不確定性,下半年增長速度可能會回落一些,但波動的程度在短期內也是有限的。

  因此,從短期看,「經濟增長比較快,價格上漲比較溫和」這一趨勢還會保持下去。但我們也應十分清醒地認識到,從長期看,這種靠高儲蓄、高投資、高消耗,吃子孫飯的增長模式是難以為繼的。因此,就目前的宏觀調控政策而言,應該在穩定政策確保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同時,抓住有利時機積極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努力消除體制性和機制性的障礙,為經濟的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奠定基礎。當然,增長的穩定性總是相對的,而波動性則是絕對的,對此也應有正確的態度,我們的目標不可能是讓經濟不波動,而是不要大的波動;要儘可能地讓波動小些、少些,而增長速度的平台則適當高些。

  《人民論壇》 (2005年 第八期)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0: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