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超級女聲的前世今生

[複製鏈接]

3479

主題

9363

帖子

618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18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hujiakang 發表於 2005-9-1 21: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超級女聲》的前世

  對於《超級女聲》大多數的節目策劃者、主管者來說,解釋清楚《超級女聲》為什麼火爆遠比他們當初創辦這個節目困難。

  只有生活在湖南的人,才能理解湖南電視頻道之間的競爭程度。

  《超級女聲》的前身《超級男聲》,是湖南地方頻道――娛樂頻道為了對抗湖南經視的節目《絕對男人》在2003年創辦的,而《絕對男人》正是經視為打敗娛樂頻道火了五六年的節目《星姐選舉》而產生的。

  「為什麼選擇『唱歌』這一節目形態?」天娛公司董事、娛樂頻道分管節目內容副總監張勇回憶說,「拿『演唱』這一功能做節目,全世界都會火,唱歌是人與生俱來的一部分,不管唱得好還是不好。」

  選擇具備大眾基礎的「唱歌」,為「海選」奠定了基礎。

  《超級男聲》之前,在長沙,電視台組織的活動,一般能有幾百人參加已經非常可觀,多數時候,還要電視台找人「作托」,才能湊足人數。《超級男聲》第一次報名只有100多人,但節目開始播出后,每日以200人的速度遞增,兩周內就有3000多人報名。

  「海選」是當時的製片人廖柯發明的。當時節目採用的是「後晚間日播」加「周末海量播出」的形式,基本上保證每一個參賽者都能和觀眾見面。只是因為後來報名人數過多,「海選」的播出需要剪刪了。

  「海選」播出的第二天,就有觀眾給台里打電話,問「為什麼不把跑調的、長得丑的剪掉?」當時節目組也有爭議,廖柯覺得自己沒有剝奪一個人上電視的權利。「因為他長得難看、五音不全就不讓他上電視,我不同意。」在娛樂頻道副總監張勇看來,剪不剪掉可是大事,這不僅事關節目收視率,也涉及節目的理念。「其實節目是一個管道,是管道而不是形態起了關鍵作用,超級男聲也好,超級女聲也好,都是民聲狀態的反應,它表達的是一種快樂,現在這些人的確需要一個表達幸福快樂的電視空間。」

  節目最後較完整保留下了最多數人的「快樂」。這最多數人的「快樂」也迅速提升了節目的影響力和收視率。

  「我在電視台工作了近20年,從來沒見過這麼多人參加一個節目。」當報名數到達6000多人時,在現場的張勇,有種「文化革命」的幻覺。實際上,那時候起,節目主管者和主創者已經達成共識:所有的環節、元素都必須具備最大眾的特質。張勇認為,當時已經把《超級男聲》和日後《超級女聲》的精神源頭鎖定了。再往後從娛樂頻道上衛視頻道,只是提供了一個更大的播出平台。

  一個純男人的節目,在長沙有8個多點的收視率,張勇說是「相當嚇人」的。

  娛樂頻道總監、天娛公司董事張華立直截了當地說:「『海選』是《超級男聲》和《超級女聲》的生命線。」北京大學的張頤武教授也愛看「海選」,在他看來,「那裡有人性真切的流露」。對評委也是超女策劃人之一的夏青來說,通過參加各賽區的「海選」,還發現了某些社會真實:比如,從去年開始,各藝術類院系的在校生和畢業生,占海選總量的30%左右,但真正合格的比率很小;再比如,一「超女」,湖南衡山山腳下一小鎮上的幼師,「海選」簡歷上寫的是「孤兒」,評委們察覺到她眼裡些許怨恨,試探性地問起了她的父母,她說在她很小的時候,他們就去世了。女孩天生一副好嗓子,進了長沙賽區的前10名,之後,夏青意外收到她的一封來信,說她的父母沒有過世,只是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離開了她……

  夏青認為,沒有「海選」的電視呈現,就不可能有節目現在的紅火。「這個人是怎麼出來的都不知道,讓你去投票,你會投嗎?」

  由認識「候選人」,到投票「候選人」,無論是賽區決賽還是總決賽,進入十強后,每位選手平均可以得到近20萬票的觀眾投票支持,《今日美國》對「超級女聲」的報道里,稱這檔娛樂節目體現了中國人民對投票的熱情。

  《超級男聲》評委角色的定位也是件頗有意思的事。廖柯說,在節目策劃階段,大家堅決要求摒棄之前娛樂節目藝人,摒棄專家和觀眾之間的「假互動」,「評委要打破往常那種習慣做法,低頭寫分數,抬頭看選手,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某選手得某某分。」夏青希望,評委站出來說話,說真話,適合唱歌就告訴他適合唱,不適合的,就告訴他不要往這個方向上走。

  張華,太和麥田企劃總監,沒多少人認識,是分賽區評委,對參賽者點評說「你走調了」,參賽者回答:你才走調呢!節目播出第二天,夏青就接到不少讚揚電話,「『你才走調呢』就是『想唱就唱』的精神。」夏青認為,觀眾需要平等的感覺,哪怕只是幻覺,也感覺很爽很過癮。在各分賽區「海選」的經歷,夏青最大的體會是,作為「超女」的主力,這些80年代生人身上強大的自我釋放的力量。

  評委柯以敏對這些「超女」的概括是「敢言」,海選時有個選手沒唱幾句就被按鈴,她指著評委說,「你們等著,我會記住你們的。」

  「為什麼張學友,陳慧琳,譚詠麟都曾經是『萊卡我行我秀」的評委,但都不可能是超級女聲的評委?」夏青的理由是,一旦高高在上的巨星說你走音,你還敢有反對意見嗎?而幾個月前,大家都不知道黑楠是誰柯以敏是誰夏青是誰,大家不認識,評委和超女就容易起衝突,衝突比巨星更吸引眼球。

  張勇認為,「專業人員的耳朵和觀眾的耳朵是不一樣的,評委們認為不好的,觀眾認為很好,怎麼就不行了?專家和普通觀眾之間有衝突,選手和評委之間更有衝突,這可能就是這個節目的魅力所在。」

  湖南衛視總編室主任特彆強調「海選」呈現的角度:把攝像機放在「超女」和評委的側面,讓他們對等地呈現,這種人物關係的確立,導致了原本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發生了。李浩說,大眾的想象力永遠在少數節目製作者預想之外。

  被認為《超級女聲》中最有智力成分的「大眾評審團」、「評委」、「場外簡訊、電話」三方角色定位實際上在《超級男聲》的初期就已經成形,上「PK」台的永遠都是這樣兩個人:場外支持率最低的和評委認為較差的,最後決定去留的是場外觀眾的場內代表――「大眾評審團」。

  《超級男聲》最後的總報名量是一萬三千多,主辦方不得不把原定3周的「海選」時間延長為24天,還有很多沒報上名的「超男」,非常失落。《超級男聲》的紅火也直接導致了天娛公司的成立,娛樂頻道以《超級男聲》節目企劃部主要成員為班子,組建天娛公司,並絕對控股。張華立在傳給本刊記者的郵件里寫道:我不敢誇口說「超女」是娛樂節目的一次革命,但我敢說,它是電視內容品牌整合營銷的一次非常有意思的成功嘗試。

  策劃《超級男聲》前,湖南衛視有個有意思的現象,節目口碑最好的不是《快樂大本營》、《玫瑰之約》,而是收視不被看好的《晚間新聞》,李浩說,《晚間新聞》剛出來的時候,大家都在懷疑,這是新聞嗎?《晚間新聞》類似「想說就說」,不過說的是老百姓自己的喜怒哀樂罷了。

  事實上,後來上星的《超級女聲》因為技術原因刪減掉了《超級男聲》的某些環節,其中包括「點唱」,在張勇看來,這是《超級男聲》最好看的部分:製作人把攝像機安置在長沙人流量最大的地點,每個獲得上鏡機會的,無論男女老少,都可以「點唱」場內的「超男」,直到滿意為止。

  夏青是在2002年病中看到《南方周末》一篇介紹《美國偶像》的報道后,才動了創辦類似節目的心思。如果非要再給《超級女聲》總結一條經驗的話,那就是學國外。央視《開心辭典》、《幸運52》學的是英國的《百萬富翁》,《超級男聲》、《超級女聲》學的是《美國偶像》,仔細想來,中國電視娛樂的原創性其實極小,成長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學習外國的過程,當一位在日本生活多年的中國留學生回國時,聽到滿大街王小丫李詠們的聲音「恭喜您答對了」,他恍若隔世,這是日本10年前流行的節目。

  ●超級女聲賣的是什麼

  對於近段時間湖南廣電國際會展中心酒店的大多數住客來說,以後這些專用名詞正在成為強迫性的常識,如果你尚未了解,你可能馬上錯失一次愉快的談話。

  涼粉――張靚穎的歌迷;玉米――李宇春的歌迷;盒飯――何潔的歌迷;荔枝――黃雅莉的歌迷……

  62歲的拜寶玲是「盒飯」,這位河南農業大學的退休英文講師是「6進5」錄製現場35人大眾評審團的一員,也是她們當中年齡最大的,她是鄭州賽區的前50強,「海選」時唱《我愛你,中國》和《我愛你,塞北的雪》,62歲的她往返要坐26個小時的硬卧。之前她喜歡的歌星是戴玉強和宋祖英,現在她是鐵桿「盒飯」。記者問她喜歡「超級女聲」什麼,她回答說,「我就是超級女聲。」……

  8月7日晚,長沙賀龍體育館旁嘈雜的「咖啡之翼」餐廳,節目最早策劃者之一夏青正在給「《超級女聲》」下一個準確的定義。

  在最初的策劃會上,包括夏青在內的4位主創人員一致同意,「超級女聲」有能力覆蓋各個年齡層的觀眾,成為一個「合家歡」的大眾參與節目,進而對以家庭為單位的群體產生影響。夏青相信情感的力量是無窮的,這也是《超級女聲》不常被提及的隱性訴求。她打個比方,「《超級女聲》是每周五晚上8點半準點送抵的『合家歡』月餅。」

  如下的親情故事,夏青認為代表了《超級女聲》的情感取向,從長遠來看,是真正維繫觀眾的力量。

  「超女」趙靜怡被「PK」掉了,按照慣例,她要對著鏡頭說出事先寫好的「心裡話」,隨後,她唱起了自己參加「海選」的那首歌,她的父親就坐在評委柯以敏的後面,從頭至尾,他都跟著趙靜怡哼那首道別歌,柯以敏在例行的「評委點評」中只說了一句「趙靜怡,你很幸福」,就哭了。夏青解釋說,觀眾可能不知道柯以敏為什麼哭。柯以敏父親去世那天,柯以敏在開自己的演唱會,沒辦法見父親最後一面……

  張勇認為錄製現場此起彼伏的眼淚只是副產品,「快樂」還是主打賣點。總導演王平最大的感觸也是快樂,「和去年的感覺完全不一樣,選手一上來就說,很高興見到各位老師,能不能先合個影什麼的,沒有了比賽色彩。」王平說,我們沒考慮過《超級女聲》能實現多少人的夢想,給大家30秒時間展示自己本身就是很快樂的事。

  8月11日,在湖南電廣大樓19樓張華立的辦公室,天娛公司董事長王鵬說,「那麼多老百姓愛看,喜歡看,就是最大賣點。」

  從湖南電視娛樂節目的發展來看,第一個高峰是快樂大本營,張華立認為它還是精英娛樂,精英的娛樂分子,或者說「明星」在舞台上,大眾在台下喊好或者不好。

  「當時的考慮是顛覆這個歷史,就是想在真正的大眾娛樂方面做出嘗試。《超級男聲》、《超級女聲》的出現恰好吻合了我們顛覆傳統電視娛樂的想法。我們的想法是把鄰家姐妹也放到電視上,讓老百姓真正地自娛自樂。」

  福建東南衛視的《銀河之星大擂台》,曾經和《快樂大本營》一樣,是1997、1998年中國第一次電視娛樂風潮中的翹楚,今年7月份,它正式改版,「無門檻競技,無年齡限制,全民娛樂總動員」是它新的宣傳片口號。編導於雲認為,《大擂台》沒落的真實原因是變成正式的聲樂比賽,而對省級台而言,真正的精英資源是非常有限的。
震驚的70碼。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0: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