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油荒」改變經濟:美國與中國的應對之道

[複製鏈接]

615

主題

818

帖子

1292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uiyunwang 發表於 2005-8-24 07: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上世紀70年代初,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為了抗議西方國家支持以色列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國,聯合抵制向西方國家輸出石油。那時在美國的加油站也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像現在的中國一樣鬧油荒。石油價格翻了四倍,在幾個月之內從0.25美元漲到1美元?
  根據美國汽車委員會的記載,在那場危機當中,美國有25%的加油站在一個星期內沒有油供應。在有些地方,司機們被迫排隊兩三個小時等著加油。

  「石油危機造成的結果是選擇其它的能源,」JerryTaylor說,「美國由石油供應的電力系統轉向了其它的能源,這是主要的節油方法。」

  美國政府也採取了激烈的措施來應對國家面臨的這場危機,今天的石油經濟指標就來自於上世紀70年代為節省原油所作的努力:國會通過法案在高速公路上實行限速;白天的用電時間被限制;對那些採用其他能源比如太陽能或風能的公司免稅;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命令國防部創建石油儲備以備軍事之需。這些措施使得整個國家在石油消費方面有巨大的削減。

  美國公眾也在幫助節省能源。人們在冬季也不再把屋子弄得過於暖和,而且石油供暖慢慢讓位於電力供暖。公司和各個產業把能源轉向煤炭,人們也在尋求其他的能源。

  石油禁運對當時的美國汽車行業的影響極為深遠。底特律的寬大耗油汽車已經不再生產,汽車廠被迫對所有的汽車提高用油效率,以符合節油的標準。日本車從那時起開始流行,因為他們的節油性是美國車所不能比擬的。

  不過,石油危機所產生的高價格也刺激著世界其他地方在發掘石油。北海油田以及其他非中東油田的出現提高了世界的原油產量,緩解了當時世界面臨的石油壓力。

  石油危機使各國厲行能源節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並積極發展替代能源。石油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的權重已大大降低,美國經濟承受油價衝擊的能力已今非昔比。

  

  中國經濟:更易受高油價影響

  「中國經濟和美國經濟相比更容易受到高油價的衝擊。」JerryTaylor說。

  和美國經濟相比,中國的原油利用率低,生產同樣的國民生產總值所需能源遠較美國為高。JerryTaylor認為中國沒有可以依賴的電力系統,很多製造業還需要耗油的設施來生產能源。 但是經濟學家普遍認為解決中國目前油荒的最有效方法是放開價格。

  歐亞集團的中國能源專家JasonKindopp認為中國國內的石油價格相對低於世界原油價格,這刺激了更高的需求。


  JerryTaylor認為應該讓市場來發揮作用:「石油危機的時候只有美國的加油站排成長隊,就是因為歐洲國家的市場當時是開放的,而當時美國原油的價格是在政府控制之下。」這樣,中國石油製造企業就沒有必要總是想將石油出口。

  除了放開石油的價格,JasonKindopp博士認為中國現在的石油供給存在著壟斷,石油行業缺乏足夠的競爭,不能給石油市場足夠的活力。

  至於中國能源的供給,曾經在美國參院作證支持中海油併購優尼科的JerryTaylor認為,石油已經是一種在全球非常規範的市場中交易的普通商品。得到石油和擁有油田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因為世界產油區已多樣化,而且石油市場已經存在著二級市場,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阻止其他國家獲得石油。

  「中國只要有錢,就可以買到足夠的石油。」JasonKindopp說。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7: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