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走遍萬水千山-我所思兮在桂林

[複製鏈接]

5

主題

9

帖子

10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海 發表於 2005-8-25 08: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從之湘水深。」

原本和小海蓄謀已久,想要入川。行程、路線、旅行社報價都作了頗為深入的了解。可是四川一直下雨,近日又暴發豬鏈球菌怪病。小海的老娘說什麼也不同意寶貝女兒冒險。我們只好重新選擇,改線桂林。因為時間緊,幾乎來不及作更為詳細的計劃,我只好從了小海,報了個旅行團。8月2日至5日,行程為四日三晚,三晚均宿桂林。
即使如此,喜歡自由行的我還是臨陣磨槍,在網上狂搜了一把玩轉桂林的攻略,並對自己感興趣的景點、路線、客棧和當地小吃作了詳盡記錄,暗自里打著隨時脫離組織的小算盤。
小海的老娘對我們選擇桂林頗為滿意。說當前形勢風不調雨不順,多有洪澇之災,桂林無疑是最為安全的旅遊地。
但我們萬萬沒有料到,此次旅行卻是一波三折,其乎香消玉殞在桂林。回想起來,至今尚有餘悸。。。。。。

2005年8月2日  晴  北京/桂林

北京/桂林機場/達爾曼酒店:「井岡山會師」
和小海約好七點在西單乘機場大巴。我早早到了,小海則仍然遵守其一貫作風,在大巴啟動前三分鐘匆忙趕到。

旅行社約定在機場集合的時間是8點,但機場高速上發生事故,我們到達時已是8:20,是團中最後到達機場的。這是我和小海一起出行的規律,每次我都是起一大早兒,趕一晚集。在機場和旅行社匆匆碰頭,交完餘款,拿到機票。大家一拍兩散,我和小海頓時成了孤雲野鶴,找不到組織,不知道自己的團員都是誰,在哪兒。
我們乘坐的是海航7215航班,9:40,飛機準時起飛,下午1點到達桂林。
地陪寥導在機場大廳迎候,寥導瘦瘦小小,一張稚氣的小臉,顯得一雙大眼睛極為誇張。小海直呼其為「寥同學」。
我們終於找到組織。才知道我們是個「拼團」,分別由三家旅行社「賣」到桂林。我和小海來自華堂旅行社,另一支是名副其實的「蔣家王朝」,也是此次國軍主力,一行大大小小共七口兒。蔣大哥是黨代表,攜妻、子、妹妹、外甥女兒,妹妹的弟媳,百分百嫡系部隊。另一支雜牌軍為父女倆,還在乘火車趕往桂林的途中,要2:30才到。
我們這個團一出機場就遇到了麻煩。「蔣家王朝」的組團社不知什麼原因,尚未將錢匯給桂林的接團社,所以接團社拒絕出團,雙方還在交涉之中。我們9人被要求在機場等待,按兵不動。兩邊旅行社來來回回不停地打電話,而我們也紛紛給各自的組團社打電話抗議。一直折騰到快2:00,接團社才同意先把大家送到酒店。
寥導一上車就給我們唱起了山歌,就是劉三姐的那段《只有山歌敬親人》。後來事實證明,如他所唱,「他家」(旅行社)的每日三餐確實沒有「好茶飯」。
我們下榻的酒店叫達爾曼,不在市中心。大家各自入住。原本說好2:30在大堂集合出發,實際另兩位散兵游勇(父女倆)火車晚點,大家3:00才真正集合。
父女倆來自京郊,非常和善,但不太說話。大家紛紛自我介紹,並握手致意,有點井岡山會師的意思。
一行11人都急不可奈地想要縱情桂林山水,但寥導卻仍讓我們原地等待,原來匯款還未到這邊的旅行社。一行人便在大廳與寥導爭執起來,並向兩方面的旅行社抗議。一直到4:30左右,大家才出發,前往桂林市區。

桂林市區:海鮮自助大餐
桂林市很小,可能還不如北京的海淀區大,從酒店到市中心不過十幾分鐘。我們首先遊覽了象鼻山公園,風景一般,只不過是看看那座象鼻山。象鼻山是桂林市的標誌,從小到大在書上看過N次,如今總算是身臨其境,親睹芳容。眾位遊客紛紛在此拍照留念,以示「到此一游」。
接下來遊覽的伏波山,也是風景平平。不過伏波山是以人文景觀取勝,摩崖石刻頗多。
象所有的旅行社組團一樣,自然少不了購物安排。先是一家珠寶店,然後是一家漁業公司,好象叫北部灣漁業公司吧。漁業公司的購物安排倒是一點也不令人生厭,反而是一場頗為解饞的盛宴。但見一排排的櫃檯,擺滿了各種各樣令人饞涎欲滴的的海產品,少說也得有百十來種。都是加工后的魚絲魚片什麼的,遊客可隨意品嘗,吃咸了有熱乎乎的紫菜湯,想喝二兩就嘗嘗泡好的藥酒。總之是得吃得喝,象吃免費的海鮮自助大餐。這些海產品味道鮮美,價錢公道,遊客紛紛解囊,走的時候都是大包小包的,公司一點也不賠本兒。

晚餐是在西山公園的一個餐廳吃的,沒有什麼「好茶飯」。我們嘗了嘗當地的漓泉啤酒,口感醇正,個人認為比燕京好喝。
晚飯後在市中心欣賞夜景,之後返回賓館。我和小海餘興未盡,又捲土重來逛步行街,直到晚上11點多才回去。
桂林之行的第一天不經意間匆匆而過。以我個人的看法,桂林可看的地方不多,除非你想在象鼻山留個影,否則可以直接跳過,一下飛機便直撲山水甲桂林的陽朔。

2005年8月3日 晴 灕江游輪/興坪漁村
桂林山水: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
我和小海睡得昏天黑地的,直到雄雞叫了N遍,手機又叫了N遍,才哼哼唧唧地從床上爬將起來,「整頓衣裳起斂容」。
收拾行囊,吃罷早飯,8點準時乘車前往磨盤山碼頭。40分鐘后,我們登上了開往陽朔的游輪。
9點,游輪優哉游哉地駛離碼頭。我和小海都很興奮,船駛離碼頭不久,就迫不急待地竄上甲板。飽覽兩岸秀色,頻頻拍照。
江水如藍,青山似屏,白雲繚繞。船行群峰倒映的碧波之上,如同在青山頂上穿行。兩岸青山相對而出,奇峰怪石林立,或象人,或象獸,神話傳說也皆因人的想象融入山水之中,讓人不得不感嘆造化之神奇。我們象是走入了連綿不絕的江上畫廊,目不暇接,不停地左顧右盼。恨不得象鳥兒一樣把眼睛生在臉的兩側,左右逢源,既不會錯過兩岸風景,又不至轉累了脖子。

坦率地說,我並不以為桂林的山很「美」,既不玲瓏秀麗,又不巍峨險峻。它的奪人之處全在一個「奇」字,是喀斯特地貌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它的萬千形態。再加上這一條青羅帶般的灕江水,才有了生命與神韻。所謂山得水而活,山水相繚,才有了這「甲天下」的名頭。
灕江百里畫廊中最著名的一處勝景要數「九馬畫山」了。不知「畫山」之名出自誰手,真是傳神之極。但見山面如削,石壁上有白、黃、灰、黑等顏色,濃淡相間,色彩斑斕,呈現出群馬的畫像。據說這畫山上藏有神馬九匹,形態各異。傳說九馬來自天宮,當年孫悟空不願當弼馬溫,反下天宮,神馬走脫在此,不願離去。當地民謠說「看馬郎,看馬郎,問你神馬有幾雙?看出七匹中榜眼,能見九匹狀元郎。」於是乎船上遊客紛紛指點江山,睜大了眼睛搜尋、想象、點數、議論。
我當時和小海正在船艙。我上學時本是極愛畫馬的,曾臨摹了徐悲鴻的所有馬作。但即使如此,也不過數出五匹來。雖然數出的馬不多,但覺其極有神韻。似與不似之間,更平添了幾分飄逸與神俊。不知悲鴻大師是否來過這裡,真猜不出他能看出幾匹馬來,又會有怎樣的感嘆。小海正和老媽熱線電話,完全錯過了這一奇景。一邊扼腕嘆息,一邊問我這看馬郎數出幾匹。我詐稱數出七匹,心想:好歹混個探花。
可惜我們的游輪並非日行千里的神馬,倒象是慢吞吞的驢子。下午1:30分才到陽朔,整整用了4.5個小時。
我們事先徵得寥導同意,準備在陽朔脫離組織,自行安排,而且已經自己預訂好了客棧(雙月客棧),決定在陽朔住上一宿。

下了碼頭,便看到雙月客棧的夥計舉著寫有我名字的牌子。我們與大隊人馬作別,化整為零,直奔客棧。
興坪漁村:「原汁原味」,「上房揭瓦」,「大財主」和老婆婆
雙月客棧位於縣前街16號。老闆娘是個熱心人,招待頗熱情周到。我們要了一間「夫妻間」,就是一張大床的客房。想到晚上可以和小海同床共枕,心下暗喜。房間很小,也就10平米左右,放下行李,整個房間已是滿滿當當。
我們稍作休整,便直奔汽車站,乘車前往興坪。1個小時后,汽車到達興坪。我們剛下車就被拉客的包圍。做船去漁村要價120元(2人),一番砍價之後,60元成交。我知道這個價格還是被狠宰了一刀,因為事先我在網上查過,正常的價格應該在20-30元。怎奈此刻沒有其他前往漁村的遊客,毫無迴旋餘地。所謂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只好忍氣吞聲。
坐在船艙中,遠遠地看到江面上有隻小舟,空寂無人,卻威風凜凜地站著兩隻漁鷹。我很興奮,以為能看到漁鷹捕魚的景象。但船老大說捕魚要等到晚上,而那時由興坪至陽朔的公共汽車便沒有了,心下頗為失望。
船停靠在漁村村口,我們棄船登岸,拾階而上,沿小路向村子里走去。村口的公廁「江流天地外」,臭氣衝天,我和小海掩鼻而過,心下問:莫非這就是廣告詞中所謂的「原汁原味」?不知道柯林頓總統訪問漁村的時候,也這般的「原汗原味」。
據說漁村有400多年的歷史。村落中的民居極有特色,處處高宅大院,青磚黑瓦,村民也都「衣冠簡樸古風存」。家家戶戶都種柚子,翠綠的芰蔓和青青的柚子從牆頭爬出來,好奇地打量著行人。走到一處大宅門,看到這家豎著個牌子,上書「上我家房頂,0.50元/人」。當時有點暈菜,心道:還有招徠遊客上房揭瓦的么?後來看到牌子上貼的照片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家宅子是當地非常典型的民居,在房頂上可欣賞馬頭牆和飛檐翹角。於是與小海攜手上房,果然煞是好看,而且可俯瞰漁村全貌。正在和小海拍照時,追上來一位老哥,手裡握著一大把「圓大頭」。右手拿起一枚,在嘴邊使勁一吹,然後放在耳邊讓我聽。「圓大頭」發出「嗡嗡」的脆響。這鏡頭屢次在電影里見過,一般都是國軍貪臟受賂后的動作,覺得十分好笑。老哥賊心不死,又開始忽悠,說他們家原來是村裡的大財主,這些光洋都是祖上留下的,絕對真貨云云。我又笑,想起穆仁智的兩句:「一個拐來一個筐,能拐就拐能誆就誆」。不過漁村中的村民全都姓趙,據說他們的祖先極有可能是宋朝趙家皇帝的後代,於宋末大動亂中逃難至此。果真如此的話,出個把大財主,也並不稀奇。
下得房來,正待要走,聽到小海叫我。回頭一看,小海早被另一老哥擒住,死拉活拽地讓我們也上他家房頂看看,說他家房頂更勝一籌。上房也搶客?!我們真是哭笑不得。想想5毛錢也算不得什麼,去看看吧。這家的宅子很有氣魄,果然是大戶人家!兩幢小樓,中間是院子,門窗雕花古色古香,細緻精美。上面掛滿了柯林頓總統在他家做客時的照片。遠在大洋彼岸的柯林頓先生,大概想不到自己已然成了村民的「房托兒」。
院子里擺了幾個小地攤兒,賣些工藝紀念品。有個地攤是一個老婆婆的。老婆婆已經87歲了,卻是衣著乾淨,手腳麻利,收拾得利利落落的。且慈眉善目,五官周正,看得出年輕時一定很標緻。老婆婆說地攤上的扇子是她自己糊的,我便挑了一把,畫面非常漂亮,是虎牢關三英戰呂布。扇子由三塊錢砍到兩塊五。講定價錢后我和小海又分別和老婆婆合了張影。等到付錢時,老婆婆忽然改口要三塊錢,說:「你還和我照像來著。」我和小海不禁大笑。

手搖扇子上了房頂,發現這家的房頂和剛才我們上過的那家挨著。只不過中間硬生生拉了張鐵絲網,井水不犯河水,各拉各的客,各賺各的錢。坐在房頂之上,四周靜寂無聲,有一種遠離塵囂之感。望著滿眼鱗次櫛比的屋頂和殘垣蓑草,遙想著漁村當年該是何等的輝煌。而今,四百年的蒼桑,「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為後來者徒留感嘆。
出了這家的宅門,本來還想再往小巷深處走走。豈料半路又被村子的「原汁原味」生生給熏了回來,匆匆結束了我們的漁村之行。

陽朔碑酒魚:亂花漸欲迷人眼
回到陽朔已是傍晚時分,一時間飢腸碌碌。在陽朔不嘗嘗啤酒魚,就象在北京不吃烤鴨一樣被視為一種遺憾。似我這般奉「賞天下美景,品八方佳肴」為人生格言的食客,自是不肯放過。陽朔啤酒魚名氣很大,可是哪家做得最地道不得而知。放眼望去,滿大街都是「謝大姐」、「何大姐」、「李大姐」、各位百家姓大姐的碑酒魚招牌。這家是「啤酒魚王大賽金獎」,那家是「啤酒魚王大賽銀獎」,還有「啤酒魚王大賽銅獎」,把我們搞得暈頭轉向。最後,我們選了家空調好些的「何大姐」。啤酒魚美味可口,鮮香嫩滑,確實不浪得虛名。於是大口喝酒,大塊吃肉,風捲殘雲,好不痛快。
後來聽當地人說,這些金銀銅獎都是買來的。網上盛傳謝大姐啤酒魚最為正宗,不知到底如何。
陽朔西街:泡吧還是泡腳
飯後回到客棧稍適休息,晚上又出來逛街。

從雙月客棧到西街只需步行三五分鐘,過一小橋便是。
西街又稱「洋人街」,流動著時間,不同膚色的男男女女和天南地北的語言。燈紅酒綠,人聲鼎沸。酒吧,客棧,網吧,工藝品店,每一個小店背後,好象都有著不同尋常的故事。。。
有人把陽朔西街列為單身者國內十大旅遊勝地之一。俗世的歡樂,花花世界,看的,聽的,嘗的,玩的,所有感官的刺激,應有盡有,都擠在這長不足千米的小街上。生意人,藝術家,攀岩者。。。,各色人等,有的行色匆匆,有的悠然自得,有的頹廢迷醉。。。。。。
在西街,或許你會忽然異想天開,想做一個浪子。「偷得浮生半日閑」,關掉手機和電腦,優哉游哉住上幾日,坐在這裡,看著時光流過;或是紙醉金迷,把酒聽歌,量金買笑,放縱一下自我。
此時此地的我,卻不想做浪子。我有我的小海,我願意充耳不聞天下事,什麼事都不做,只是陪著她。
我們在熙熙攘攘的西街倘佯,在琳琅滿目的小攤上淘換著各自喜歡的東西,直到逛得筋疲力盡。於是討論:接下來是泡吧還是。。。泡腳。
在西街,泡吧是最in的休閑方式,據說艷遇的機會也很多。而我覺得,泡腳也是不錯的選擇,特別是當你在西街逛得腰酸腿軟之後。在泡吧與泡腳之間,我們最終選擇了後者。

2005年8月4日:水陸兩棲看陽朔
遇龍河漂流:「手拿竹竿唱山歌,撐入山水畫中行。」

早晨起來時已8點了。因為晚上要回桂林,所以把行李也收拾了。小海還是磨磨蹭蹭的,洗漱起來沒完沒了,「事事四五通」,非把自己打扮得「精妙世無雙」才肯罷休,急得我什麼似的。
我們退了房,把行李寄存在前台。出門的時候已經9點多了。
在陽朔玩,要是象在京城似的玩自駕就土了。在這裡,最酷的水陸交通工具分別是竹筏和單車。而今天,我和小海便要在陽朔做一把「兩棲動物」。
我和小海租了兩輛山地車,10元/天/輛,又雇了個導遊,10元/天。在街邊吃了碗桂林米粉便匆匆上路。
今天陰天,煩暑稍消。騎著單車,微風習習,十分舒服。平日在北京鬱悶夠了駕車時的交通堵塞,忽然騎上久違的單車,自由自在,無拘無束,頓感神清氣爽。一路說說笑笑,騎到渡口碼頭,準備在這裡體驗神往已久的遇龍河漂流。
在碼頭又難免一番殺價大戰。筏工頭兒獅子大張口,要價150元。其實從渡口碼頭漂到工農橋,只是半程水路,網上說全程價也不過80元。後來他降到100元,說什麼也不肯再降。我有些惱怒,氣哼哼地說了句:「我TMD不漂了,走,上車!」扭頭就走,筏工頭兒一看,一把攔住我們,降到80元,成交!我想起劉三姐罵莫老爺的兩句山歌「窮人血汗他喝盡,他是人間強盜頭兒。」覺得用他身上也挺合適。
歌劇《劉三姐》可謂膾炙人口,我從小就愛看,少說也看過五六遍。更是喜愛片中的山歌,很多歌詞我都能倒背如流。有道是:有山無水不精神,有水無歌俗了人。這次來到劉三姐的故鄉,來到山水甲桂林的陽朔,山歌是鐵定了要聽的。於是,我們特意讓導遊幫著找了一名極會唱山歌的筏工。筏工都是男性,沒有「劉三姐」,只有「阿牛哥」。
「水是眼橫波,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竹筏順流而下,兩岸山峰清秀迤邐,形態萬千,江岸綠草如茵,翠竹蔥鬱。遇龍河號稱「小灕江」,卻比灕江更綠,更清,更幽,更美。
我們的「阿牛哥」叫陳文志,褲腿卷到膝蓋,赤著腳,一支青竹,將竹筏撐入畫中,撐入仙境。
「遇龍河水清又清,有緣千里來相逢。手拿竹竿唱山歌,撐入山水畫中行。」
陳師傅唱起了山歌,歌聲在青山綠水間輕輕回蕩。
我給「阿牛哥」買了瓶漓泉碑酒,自己也來了一瓶。脫了鞋,坐在船頭,把腳放進水流之中,「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河水清清涼涼,舒服之極。在竹筏上暢飲,別有一般滋味。兩岸青山碧水,耳畔山歌縈繞。真是「耳得之為聲,目遇之成色」,逍遙似仙。於是飲酒樂甚,借著三分醉意,和陳師傅對起歌來。

「哎。。。
什麼水面打跟頭?
什麼水面起高樓?
什麼水面打陽傘?
什麼水面共白頭?」

「哎。。。
鴨子水面打跟頭,
大船水面起高樓。
荷葉水面打陽傘,
鴛鴦水面共白頭。」

我和陳師傅一問一答,怡然自樂。我唱的是《劉三姐》中的原詞,對陳師傅來說簡直小菜一碟。他能即興作詞,看山唱山,看水唱水,信手拈來,全然不費功夫。到後來,平時就喜歡唱歌的小海也饒有興緻地和陳師傅對起山歌來,兩個人你來我往,自編自唱,樂在其中。這遇龍河上會唱山歌的筏工原本寥寥無幾,能對山歌的遊客就更是鳳毛麟角。象陳師傅這樣的寂寞高手,也算得是獨孤求敗吧,忽然天上掉下個能對山歌的北京妹妹,不由得喜不自勝。唱著山歌把小海誇得一塌糊塗,一會兒說她閉月羞花,是「仙女下了凡」,一會兒說她歌聲動聽,「唱得河裡魚蝦跳」,一會兒又誇我們倆「郎有才來女有貌,幸福美滿共百年」什麼的,把我們倆美得七葷八素的,了不知南北。握著手,只是一個勁兒地傻笑。
那天巧得很,我們與另一個會唱山歌的「阿牛哥」狹路相逢,我便和對方筏上的遊客慫恿二人對歌。那筏工對了兩首,聲音很小,幾乎聽不清歌詞,信心明顯不足,有點「羞答答的玫瑰靜悄悄地開」的意思。嗓音遠不如陳師傅嘹亮和有韻味。兩首歌對下來,對方便掩旗息鼓,蒼惶逃竄。我和小海大喜,本著「一將勝勇追窮寇」的精神,強烈要求陳師傅唱那首《諒你山歌有幾多》。磨得陳師傅沒辦法,唱將起來:「小小黃雀才出窩,諒你山歌有幾多。。。。。」我和小海笑得簡直要翻到河裡去。
水路上有很多壩子,落差一般在一到兩米之間。竹筏沖壩而下,浪花飛濺,似蛟龍入水,我和小海屁股都濕透了,有點玩激流勇進的感覺,非常刺激。有時候,竹筏會在壩子上擱淺,象個蹺蹺板,筏工便需下來推移筏子。由於本人膀大腰圓,為了減輕竹筏的載重量,我便會被「請」下竹筏,站在壩子上,待竹筏就位。壩子上常常可以看到魚兒戲水,一群群的小魚在水流中快速遊動,忽兒奮力躍起,激起朵朵水花。壩子很滑,長滿了青苔,我總是不聽陳師傅的囑咐擅自走動,有幾次險些跌進水裡。

遇龍河漂流:山色空濛雨亦奇
不一會兒,天上飄起了雨絲。河面上冷風淅淅,疏雨瀟瀟。陳師傅戴上斗笠,山歌依然不停。頗有幾分「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的詩意。雨越下越大,空中雷聲大作,象動畫片《龍子太郎》中的紅鬼拚命擂著大鼓。風愈來愈急,卷著層層雨簾,灑落在河面之上,一時間水光山色盡在煙雨蒼茫之中。兩岸青翠的鳳尾竹,在嫉風勁雨中搖曳,宛若仙子,輕舒綠袖,在忽爾小弦切切忽而大弦嘈嘈的雨聲中翩翩起舞。讓我記起《Green Sleeve》這首老歌:
Greensleeves was  all my joy,
Greensleeves was my delight,
Greensleeves was my heart of gold,
And who but my Lady Greensleeves。
陳師傅將船泊在岸邊,在一處蒼翠欲滴的鳳尾竹下避雨。我和小海相依相偎,為煙雨中的奇景所陶醉。但見河面上雨如瓢潑,山色飄遙,如詩如畫。「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雨中的陽朔山水,如夢似幻,不知醉過多少「性本愛丘山」的文人騷客,醉過多少「願作鴛鴦不羨仙」的才子佳人。白雨跳珠,清風入骨,我們抱得更緊,耳鬢廝磨,輕輕地吻著,感受著彼此的心跳、呼吸和溫暖的身體,靜靜地聆聽雨滴打在遮陽傘上的聲音。在這美麗的仙境之中,人的心靈也似被雨洗去了塵埃,變得寧靜而清澈,任似水柔情在兩顆相愛的心間輕輕流動。岸邊的老水牛默默地注視著我們這對神仙眷侶,好象也在為我們祝福。
風漸漸輕了,驟雨初歇,竹筏再次撐入畫卷。洗過的青山愈發碧綠秀媚,山間雲霧飄緲,別有一種朦朦朧朧的韻味。我想嘗試自己撐筏,陳師傅同意了。我站在竹筏的尾部,手中拿著竹竿,撐著筏子。我划的不錯,在陳師傅的指點下,很快學會了如何調整方向。在碧水悠悠的遇龍河上,自己撐著竹筏在山水間神遊,便是神仙,也要嫉妒了。不由暗暗得意,想起李後主的那句:「一壺酒,一竿身,世上如儂有幾人?」

遇龍河水青又青
唱起山歌送客行
一路平安多保重
好山好水好心情

不知不覺間,竹筏已然接近漂流的終點--農工橋,陳師傅接過竹竿,又唱起了山歌。夢一般的遇龍河漂流,在悠揚的山歌中啟程,又在山歌中結束。留下的是流水般不能斷絕的懷戀。。。。。。
走遍萬水千山......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沙發
水影兒 發表於 2005-8-25 08:51 | 只看該作者
歡迎小海新朋友。

期待你更多的遊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9

帖子

10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10
3
 樓主| 小海 發表於 2005-8-25 14:22 | 只看該作者

走遍萬水千山-我所思兮在桂林(2)

大榕樹:哪個九十七歲死,奈何橋上等三年

導遊早在碼頭迎候,三個人再次騎單車上路,直奔大榕樹公園。
大榕樹長在高田鄉穿岩村的金保河南岸,已有1400多年歷史。獨木成林,鬱鬱蔥蔥,是劉三姐和阿牛歌哥定情之地。導遊說,許多新人結婚都來這裡轉樹,以求恩恩愛愛,白頭偕老。樹高17米,覆蓋面積約100多平方米。盤根錯節,枝繁葉茂,遠遠望去,宛如巨大的綠傘。

坐竹筏漂流時,曾讓陳師傅把劉三姐和阿牛哥在大榕樹下唱的那幾首歌唱了個遍:

山中只見藤纏樹,
世上哪見樹纏藤。
青藤若是不纏樹,
枉過一春又一春。

竹子當收你不收,
筍子當留你不留,
繡球當撿你不撿,
空留兩手撿憂愁。

連就連,
我倆結交訂百年,
哪個九十七歲死,
奈何橋上等三年。
哪個九十七歲死,
奈何橋上等三年。

每次看《劉三姐》,我都被兩人訂情的這首歌唱得熱血沸騰。「哪個九十七歲死,奈何橋上等三年」,真的是蕩氣迴腸,毫不矯飾。與「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那首古詩有同樣的意境。很喜歡壯族男女談情說愛的直率和大膽,不象漢人慾說還休的這般矜持和含蓄。我和小海,從相識到表白,用了整整四年的時間才把一層窗戶紙捅破,慚愧啊!

大榕樹旁有很多當地的「攝影師」,青一色數碼相機,象歌里唱的「藤纏樹」一般,你走到哪兒,他們就跟到哪兒,給你拍照。然後讓你看照片,如果你覺得好,就現場列印出來給你,掙點小錢。我和小海一人一架數碼相機,當然不用他們服務。一位大姐跟著我們白白忙活了半天,最後也只是「空留兩手撿憂愁」。

我和小海沒有轉樹,只是在大榕樹下合了張影,信誓旦旦地把歌詞誦讀了幾遍。小海笑道:「將來肯定是你在奈何橋上等我,因為我活得肯定比你長。」我心道:那可不一定。。。

月亮山:舉杯邀「明月」

在陽朔,有一處白日賞「月」的勝地不可不去,這就是陽朔高田鄉鳳樓村邊的月亮山。

月亮山是陽朔境內的奇景。因其山頂有一個貫穿的大洞,好像一輪皓月,所以人們叫它明月峰,俗稱月亮山。

據說山南有一條「賞月路」,從不同的角度觀賞月洞,可以看到圓月、半月和眉月的不同景象。清代徐廷諍稱此景是「月掛高峰」,他作詩道:「峰巒頂上鏡光浮,旦夕空明未見收。自昔懸崖崩一角,至今遺魄照千秋。山穿月曜無圓缺。月出山輝任去留。萬古不磨惟此鏡,與君長作廣寒游。」

到了月亮山下,已經下午1點,飢腸響如鼓。於是在山腳下的村子里吃土家農家飯。

村子里的飯館都是兩層的木結構小樓。土家的黃燜土雞是招牌菜,絕對美味,強烈推薦。吃著黃燜土雞,喝著土家自釀的米酒,舉杯邀「明月」,別有一番情趣。

可惜我們時間不夠,否則一定要上月亮山,體會一下「奔月」。

菩薩水岩:千年溶洞做泥鰍

此行的最後一站是菩薩水岩。門票巨貴,全程128元/人,感覺價格定在50元比較合適。也分半程和全程兩種,如果走半程的話,其實什麼也看不到。

菩薩水岩是當地非常有名的溶洞,全長3公里,穿越3座山,洞中鐘乳石千百怪,而且有千年的天然泥漿,可以洗泥巴浴,很多老外都不遠萬里來陽朔「抹稀泥」。溶洞尚未完全開發,安全設施不盡完善,有一定的危險性,很有幾分探險的感覺。

帶我們探洞的導遊是個十三四歲的小姑娘,姓李,壯族人,乖巧可愛,普通話講得不錯,聲音也很好聽,象卡通片里的配音。

我是要洗泥巴浴的,所以脫得赤條條的,只穿了件泳褲。小海沒帶泳衣,怕溶洞中水多泥多,會弄髒衣服,披了件雨衣在身上。我們戴上安全帽,拿了手電筒,好象礦工採礦似的。一行三人象乘小船入洞,開始了探險旅程。劃過一段水路之後,我們棄舟步行。洞內燈光昏暗,道路崎嶇蜿蜒,坑坑窪窪,溶洞時高時低,時窄時寬。有時候需要小心翼翼地側身而過,有時則需要施展「矮子功」,蹲下身來一點一點地挪動。稍不小心,頭盔就會撞到洞頂。讓人不禁想大呼太白的「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我和小海都是喜歡體育,經常鍛煉的人,我還練過跆拳道,一直自負身行步法頗為矯健,誰知在岩洞里就象個大笨熊,後背還不小心被岩石蹭下一塊皮去。

水滴不時滴滴噠噠地從鐘乳石上滴落,發出叮叮咚咚的回聲,使溶洞顯得愈發寂靜幽深,神秘莫測。行進間忽然聽到洞頂傳來「嘶嘶」的古怪聲音,甚是陰森恐怖。舉著手電筒尋聲照去,但見洞頂之上有很多黑點,仔細觀察,競是蜷伏著許多蝙蝠。陣陣陰風吹過,不由得令人毛骨悚然。於是乎好象走進了小說故事中的探寶情節,機關重重的藏寶洞,吸血蝙蝠,守寶的怪獸。。。。。。

溶洞的安全設施有待進一步提高,否則早晚會出事。洞中有很多登高爬低的危險之處,而且地面、梯子極為濕滑,即使是攀援時賴以保持平衡的繩子也鬆鬆垮垮。如果是老人或孩子進洞遊覽的話,安全很難保證。

溶洞中的鐘乳石姿態萬千,很有觀賞性。不過我還是更喜歡泥巴浴。泥巴浴在一個大溶洞之中,據說是千年的天然泥漿,有美容之功效。洞中的泥漿深可沒膝,冰冷刺骨。裡邊還用沙袋壘起斜坡,搭了個滑梯。我躺了上去,直衝到泥漿里,瞬間便成了一隻滑溜溜的大泥鰍。把泥漿抹在臉上,人便成了菩薩水岩的泥菩薩。泥漿有浮力,可以把人浮起來。飄浮在泥漿上,有點「泥菩薩過江」的意思。

溶洞的後半程有溫暖的地下水,離著老遠,就能聽到淙淙的水流之聲。我們涉水而行,逆流而上。路上有一個小水潭,我便躺了進去,也享受了一下「溫泉水滑洗凝脂」的感覺。只是我洗的不是「凝脂」,而是泥漿,清澈的潭水頓時泥沙滾滾,成了泥潭。

好容易出了溶洞,眼前豁然開朗,競有幾分絕處逢生的感覺。沿山間小路回到檢票處,見泥漿尚未洗凈,我便跑到水瀑沖泥。沖了半天也沒沖乾淨,路上競從耳朵里掏出一大塊干泥巴來。
當晚,我們乘最晚的一班陽朔至桂林的直達車(19:30發車;13元/人)趕回桂林。回到我們的大房子,不禁大呼「嗚啦」。

8月5日 晴 桂林機場:大難不死有後福,桂林蚊子甲天下

早晨一直睡到日上三竿,然後和小海出去買了些當地土特產。收拾行李,準備回京。

13:30,與大隊人馬再次會師,乘車離開酒店前往桂林機場。

返程航班是海航7216,起飛時間原本是下午13:00,延遲到14:30。後來再次延遲到15:00。

15:00,飛機起飛。

飛機剛剛起飛便抖動得厲害,說是遇到氣流,我們都覺得有些奇怪。又繼續飛行了約十分鐘,我們被告知機械故障,要返回桂林機場。

機艙內的空氣頓時緊張起來,大家議論紛紛,忐忑不安。我握著小海的手,心如止水。飛機著陸時劇烈顛簸了一下,象被重重撞了一般,艙內乘客一片驚叫。蔣大哥笑著說:「桂林留人啊!」

著陸后,看到救火車,救護車紛紛趕到,直懷疑自己是坐在影院里看美國大片。聽說飛機在飛行時引擎起火,大家都暗自慶幸大難不死。我們走下飛機,乘大巴返回候機樓。機上共141名乘客,全部滯留在機場。

海航的服務很差,事情發生后,競無人出面解釋和道歉,141名乘客在焦急中等待。直到兩個小時之後,海航的代表才姍姍來遲,且連一句道歉的話都沒有。一開始說安排乘客去市裡賓館休息,後來卻把大家拉到機場餐廳等待。一會兒說已經另調飛機,21:40我們就可以乘機回京,一會兒又說由於天氣原因,那邊的飛機尚未起飛,何時到達桂林不得而知。最可恨的是調來的飛機到達桂林后,大家登機時卻艙門緊閉,一問原因,乘務組還沒有趕到。乘客又被迫返回候機室。真是豈有此理!大家群情激憤,忍無可忍,把海航的負責人圍了個水泄不通,局面幾乎失控。

直到23:00,飛機才最終起飛,海航給每位乘客賠償300元,並答應在北京安排大巴把大家送到市區。如果按航班的原定起飛時間(13:00起飛)計算,141名乘客在機場整整滯留了10個小時。這期間的辛苦與波折可想而知。最痛苦的是還要忍受蚊子肆無忌憚的叮咬。桂林的蚊子也象桂林的山水一樣「甲天下」,連候機樓里都是,到處亂飛。每個人離開機場時,除了攜帶的大包小包,還有被蚊子叮的大皰小皰,身心倍受摧殘。

我和小海和蔣大哥一家因對賠償不滿,又多捱了一天,8月6日晨才乘飛機從桂林回京,每人給賠償了400元。

到北京時已近中午,我們與蔣大哥一家握手道別。桂林之行及機場的並肩戰鬥,我們已然成為曾經同生共死的弟兄姐妹。

桂林之行,將是我極其難忘的一次旅行經歷。其實人生就是一次旅行,或許短暫,或許漫長。你永遠不知道在旅途中會遇見誰,也不知道將發生些什麼。你只是背著行囊,尋找你心中的風景,無怨無悔。。。。。。(完)
走遍萬水千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2

主題

679

帖子

389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雙料碩士(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89
4
adam1100 發表於 2005-8-25 23:16 | 只看該作者
而今, 整個中國到哪裡找象劉三姐那樣純潔善良有文化的少玉?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9

帖子

10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10
5
 樓主| 小海 發表於 2005-8-26 03:00 | 只看該作者
有的,ADAM。相信我吧,我故事裡的主人公和我的幾個朋友都是這樣的人。他們善良
卻不軟弱,純潔但不幼稚。他們是更適合這個現實社會的美麗歌者。你也會遇到的。
走遍萬水千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6
水影兒 發表於 2005-8-26 03:15 | 只看該作者
小海,我把1,2合併在一起,這樣會方便網友看到全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9

帖子

10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10
7
 樓主| 小海 發表於 2005-8-26 04:06 | 只看該作者
好的, 水影兒, 謝謝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2: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