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際金融報:請珍惜吳敬璉的市場價值

[複製鏈接]

3340

主題

4210

帖子

5895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8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山東大漢 發表於 2005-8-17 12: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吳敬璉先生最近提出「流通股東強勢論」,好像非流通股東14年來「利用制度盤剝流通股東」、流通股東4年來「因制度和政策等原因利益受損」是理所應當一樣。

  吳先生話語一出,反駁聲頓起。雖然遠不及當年吳老拋出「泡沫論」時引發轟轟烈烈的《九問吳敬璉》,但資深報人水皮先生《吳敬璉到底代表了誰的利益》一文,倒也算把「討吳」浪潮推向了一定高度。人無完人,吳老也絕非完美之人,且樹大招風,遭到攻擊也是難免的。

  那麼,吳先生對股市投資者真的沒什麼正麵價值了么?筆者近期在病榻上反覆思索后,得出一個結論:吳先生的觀點雖有值得商榷之處,但其觀點的價值卻是絕對非常人可比的―――吳敬璉是中國股市中一隻難得的「牛虻」,他的使命不是取悅於人,而是揭示問題和真相。所以在筆者看來,他的話便不單單是極少數「挺吳者」眼裡的「諍言」。對政府而言,他的話乃難得的金玉良言;對投資者而言,他的話則是你可望躲開系統風險吞噬的智慧大參考!

  筆者曾在《讓吳敬璉和許小年的失敗昭示未來》一文中說過,「吳老身上折射了一位老知識分子的獨立、睿智和良知,卻也同樣折射了他作為一名『士大夫』的不獨立、不全面以及不現實!」這就是說,即便在筆者看來,吳老的作為也有「成敗」之分,也需斟酌看待。更何況,此前早有人看著沒能像迪卡爾、牛頓一樣「創造知識」的吳老不大順眼了。

  然而,水皮先生提出「吳敬璉代表誰的利益」實際上卻是個大大的偽命題。因為身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先生的話至少是面對「流通股東一邊倒的強勢」,提醒政府在處理對價問題上不要陷入討價還價。因為在吳先生看來,「從2001年到現在這個股權已經變化了這麼多,誰受損失了,你補償給誰?按照什麼標準補償啊?」

  吳敬璉提出「流通股東強勢論」,是「傷害」場內投資者感情的,因為在場內虧損累累且心懷怨氣的眾多投資人和個別投機客,當然是盼著通過「對價」來減少一些損失甚至「撈一票」的,吳先生道其「強勢」甚至「一邊倒」顯然難得「民心」。

  但是,問題要從兩面看,如果從國家治理和推進股改的大局出發的話,吳先生的話對過分要價者、對政府和有關決策者,卻是一種冷峻的提醒。正因為如此,吳敬璉的話在二級市場上才具備了其獨特的價值。

  針對吳先生髮表的「流通股東強勢論」,如果投資者留神分析,難道從中聽不出股市到底的話外音么:「對價博弈」中流通股東的吶喊都能讓吳先生感覺到政府控制局勢的不力,股市又能掉到哪裡去呢?

  筆者認為,吳敬璉先生是不會與股民為敵的。當然,作為一個市場經濟的信徒,一個學者,一個理想主義者,吳敬璉先生的著眼點往往不是眼前的得失。吳先生說「制度」如果跟不上,托市也不行,這話本質上是沒錯的,言外之意便是要治本;但是,我們看到的股改,不正是開始要從制度上夯實股市基石么?中央「標本兼治,治本為主」的方針與吳老的「治本」有所區別,不也正好體現了中央決策層兼顧理想和現實的睿智么?

  總之,中央的選擇和吳老的話告訴我們,股市的大底已經形成了,決然不會再有什麼行情被「倒算」的可能。但今後,隨著股改的大面積展開,隨著火爆行情可能掩蓋的問題的積累,中國股市所要經受的考驗還很多。這是需要我們清醒面對的「未竟之業」。

  但是,不管怎樣,筆者以為投資者今後還是該少一些意氣用事,多珍惜一下吳先生的市場價值,多琢磨一下這位老人此後對股市發表的「不中聽」的建言為好。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9 14: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