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主席與江青

[複製鏈接]

537

主題

1580

帖子

883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8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y6e 發表於 2005-7-25 09: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原主題[主席與江青]圖片連接失效,現改為


毛主席在武漢的住和吃(轉貼)   

五十年代初,毛主席來武漢時,住在漢口惠濟路十六號。那時的十六號只有一道竹籬笆牆,牆外就是稻田,稻田裡的青蛙從早叫到晚。雖然在籬笆牆外增派了哨兵,但哨兵也改變不了青蛙大聲鳴叫的愛好,特別是夜晚,青蛙「咕哇咕哇」地叫得更歡。姨父生怕毛主席休息不好,就找到中南警衛團團長劉敬修,請他務必解決「青蛙亂叫喚」的問題。劉敬 修雖是打錦州火車站的主攻營營長,卻從來不曾把青蛙作為作戰對象。他風風火火地帶著戰士在田埂上走了一趟,一走,青蛙不叫了,可他們一停下來,青蛙又變本加厲地叫起來。為了制止青蛙的叫聲,戰士要不停地在田埂上「齊步走」,走過來,走過去。這就成了別人看不明白的一道風景。後來,劉敬修發明了「打草驚蛙」的戰法,給戰士們一人發一根棍子,讓他們分片包干,蹲在田埂上敲幾下,休息一會兒,再敲幾下,終於制服了青蛙的叫聲。劉敬修說,老朱,你真行,我從小當兵,打了一輩子仗,沒想到你會叫我跟「他媽的青蛙」打仗。


  姨父的談話是跳躍式的,剛談了青蛙,又突然問我,你知道毛主席住室里的溫度是多少嗎?又替我回答,這是有規定的:走廊為二十攝氏度、室內為二十二攝氏度、衛生間為二十四攝氏度。


  武漢是著名的「火爐」。毛主席後來在武漢的住地――東湖南山甲所也沒有空調設備,只有吊扇,吹起來的是熱風,室內溫度降不下來。姨父只好採取最原始的辦法,在屋子裡置放冰塊。冰塊是裝在腳盆、水缸里的。所以,一到夏天,毛主席一來武漢,他居住的房子里就到處放的是水缸、腳盆。另一個降溫措施卻表現了姨父和他的同事們的奇思妙想,就是在屋頂架起一排自來水管,水管上鑽了好多窟窿眼兒,像洗淋浴的花灑噴頭,不停地向屋頂洒水,用流動不息的水簾形成隔熱層。1959年,「梅嶺一號」建成以後,毛主席來武漢才用上了空調。


  毛主席怎麼吃的問題似乎比住的問題省心。姨父說,毛主席從來不吃山珍海味、生猛海鮮,因此,我們更應該把毛主席愛吃的家鄉菜、家常菜做好。好多人只知道毛主席喜歡吃辣椒,但是,他老人家喜歡吃什麼樣的辣椒、怎樣吃辣椒呢?我可以告訴你,毛主席要吃湖南、廣東的辣椒,炒辣子雞用的是干辣椒,如果是炒小雞,一定要用新鮮辣椒。好多人都知道毛主席喜歡吃紅燒肉,不知道毛主席也喜歡吃臘肉,但必須是湖南臘肉。湖南臘肉跟四川、貴州的臘肉不一樣,是用稻殼、花生殼子熏出來的,是紅黃色的,要先腌后熏,要在冬至以後加工,春節時候正好吃,過了端午節以後就不好吃了。葉子龍是從江西中央蘇區跟著毛主席走過來的紅小鬼,據說,他在中央蘇區時,不管跟著毛主席走到哪裡,都要掂著一盞小馬燈,因為毛主席一住下來,就要讀書、看文件。同時,他還學會一手爆炒辣子雞的絕活。進城以後,他當了毛主席的機要秘書、中央機要室主任,還時常下廚給毛主席炒一盤辣子雞。


一提起灶上的「掌勺師傅」,姨父就油然而生敬仰之情。他說,同樣一個東西,不同的「掌勺師傅」做出來,味道就是不一樣。1958年,大躍進的問題還沒有暴露,一片繁榮景象。在武漢召開黨的八屆六中全會期間,.西南局第一書記李井泉還特地從成都帶來了兩個廚師和一個老邁年高、眼睛失明的烹飪顧問,來會上幫廚。他們做回鍋肉,要求採購只有八十斤重――最多不要超過一百斤重的豬,只要豬後腿拐腳骨那一部分的肉,半邊豬只可以切下來一公斤。兩個廚師煮肉的時候,老顧問眼睛看不見,就把他領到鍋跟前,拿一根筷子給他,他在煮的肉上邊插一插,憑他手上的感覺說可以了,那才算可以了,不能隨隨便便拿出來。還要講究刀工,回鍋肉炒出來以後必須像瓢一樣捲起來,所以叫「瓢肉」。還要用甜麵醬、豆瓣醬做配料。他們用的豆瓣醬也跟別人用的不一樣,是一塊一塊的,要在砧子上用刀切碎了才下鍋。與會的中央委員們都吃到了他們精心炮製、令人回味無窮的回鍋肉。而且,叫你吃到什麼程度也是很有講究的,不能叫你吃一回就三年不想吃了,那不行!吃了以後,還得叫你老想著它。這就是做什麼事情都不能做「圓」,要的是一個「欠」。



談談林彪的生活(轉貼)

林彪的生活可稱為共產黨員的楷模,因為簡直就是苦行僧的生活,不精飲食,不沾煙酒,不善熱鬧、不近惡習.在東北戰場上就傳說林總愛吃炒黃豆,伙食吃的還不如一個師長好,劉亞樓有一次拉了林彪吃了一頓涮羊肉,林彪竟連連咂嘴說好吃好吃。但也就那一次以後也沒再提起過。生活方面有一位在林彪家服務了幾十年的王老太的回憶文章和一位林彪的老司機在林彪病重其間改做服務工作的回憶文章都在網上登載過,文章情真意切、樸實率真地反映了林彪的真實的一面,如果看了文章再說林彪生活腐朽,裝病吸毒那麼這個世界就沒有什麼可信的了。林一生沒什麼愛好,連朱老總還喜歡養花種草吶。陳老總到是很講究吃喝,算是黨內的美食家,也很會玩兒。「就會下幾步臭棋!」張春橋如是說。其實今天看來高級幹部吃點兒喝點兒玩點兒算什麼,級別到了嘛 。

林彪的艱苦樸素也並不奇怪,在當時的中央領導及高級幹部中大部如此,比如毛澤東的襯衣,周恩來的住房,劉少奇抽大前門等等,那是一個創業的年代,是一個崇尚簡樸樂於奉獻的年代,是一個財富平均的年代.


  林彪與其他領導不同之處一是不喜熱鬧,在東北戰場時為了不受城市生活的影響,林彪專門把指揮部設到哈爾濱郊縣小村莊的農戶家中,只有土牆和地圖,土坑與戰報那時候他就知道物能移性。四野幹部在哈爾濱跳舞成風,許多司令師長都有成了舞林高手,林彪仍避而遠之。有一次劉亞樓以活動身體為由硬拉林彪參加了蘇聯領事館的舞會,當林彪靦腆地邀請一位蘇聯女護士跳舞時,這位蘇聯美人看到林彪身體瘦弱著裝普通毫不起眼,竟然婉言謝絕了,蘇聯領事一旁看見趕緊過來道歉,把那位蘇聯美人叫到走廊咆哮著臭罵一頓,還把這個倒霉蛋趕出了舞會,到此人們才知道這個不起眼的人才是東北的中心,林彪在此以後參加舞會就更少了。放后直到文革前林彪在軍隊和政府的排位都很高,可是對盛大的場合一般都是能推就推,與其他元帥、副總理相比,林彪的出鏡率是最低的。林彪的這種沉默寡言低姿態可能也是毛澤東選中他為副手的原因之一,一般來說單位里沉默的人往往容易得到提拔也是這個道理。二是不排聲張揚不撓民,建國后林彪外出曾堅持不坐專列而只要求掛一個包車在普通列車後面,雖然受到保衛部門的強烈反對,但林彪仍然試圖堅持。在當上副主席后林彪外出轉車還不要警衛車隨後,他通常在後排座位上在轉彎時通過邊窗向後看看有無警衛車在後面,保衛幹部為此專門與司機定下協同方案在車轉彎時慢一點,警衛車有時間滑到外側去讓林彪看不到,這些小事才真正反映出一個人的心態姿態境界和品味。


其實林彪還真是病得不輕,鳳凰衛視有一部紀念毛澤東的紀錄片,講文革前毛讓一位新來的醫生去探望林彪。醫生看見林的屋子裡貼滿了紙條,林彪盯著紙條看,不理醫生。醫生開始以為林神經有毛病,一問才得知林彪怕風,風一動紙條也動,是用來測風的。林彪病得如此厲害,有時難免犯糊塗,毛晚年不也一時明白,一時糊塗嗎。

  有材料說葉群生活奢侈、選妃子、工作態度專橫等等,這也不值得大驚小怪,在一個有極大特權的元帥、政治局常委的家裡翻出那麼一點花絮實在是不算多,誰家沒有一點家醜、破布爛棉花呢。而且多是文革時期的,文革以前的儘管已掘地三尺也沒有幾條,可見林彪家教有方。君不知,我黨我軍另有一個內部傳統:首長都好說話,老婆都很難纏。這是得到機關後勤部門、秘書部門一致認可準確率可達90%的結論。三年自然災害時期某學院領導各分半隻豬,院長、政委夫人一個嫌肉瘦,一個嫌肉肥,管理部門只好送肉上門帶批而歸。某大軍區政委在檢閱部隊時老婆也站在吉普車上高舉手臂微笑致意。某省級書記夫人家中客人走後,都要服務員用紫外線燈對客人觸摸的地方照射一遍,如果對高級幹部們有所接觸,有所了解也就見怪不怪了。


  如果留意一下歷史照片就會發現毛澤東的服裝顏色隨著他年齡的增長而由深變淺,其他國家領導人也隨著改變,總是與毛澤東保持相一致,衣服都如此,其它更不用說了。所以當毛澤東擺出了江青、肖力出來時,病人林彪犯糊塗了,也一貫緊跟地推出了葉群、林立果,各路諸候也紛紛效仿一時間許多夫人都成為了握有實權的主任、部長。地位高了,權勢大了,脾氣也會見長自然就更難纏了。當毛澤東的行宮遍布許多大中城市時林彪也在杭州緊跟的建了一座,結果魚沒吃到落了一身腥。根據毛澤東對江青、肖力、毛遠新、王海容的態度來推測,如果毛岸青沒死,毛澤東也會像金日成、蔣介石、李光耀一樣傳位於子.這是他們歷史烙印、文化教育、階級背景、安全意識所決定的,如果真是如此,各系統各省也會出許多小毛岸青,那樣中國政治舞台的劇目就更豐富了。

對中國共產黨人來說,林總應是功大於過,文革十年,林只在其中折騰了五年,林1923年 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不可能是第一天革命第二天入團吧,所以林至少參加革命48年,單單從時間上算,近於一九開了。文革之禍,毛應負主要責任,林只是保駕護航,負次要責任。江青、周也都有責任,林後來醒悟,能奮起抗爭,很不容易。當然這種外家功夫顯然技不如人,還是周鄧的太極拳功夫厲害,最後使毛文革理論破產。林和周開始擁毛一致,為文革推波助瀾,後來目的都一樣,想結束文革,只是方法各異,沒想到擅長迂迴戰術的林這時卻犯了大忌。


本伯曾經諮詢過身邊人對林彪的看法,發現六十年代后出生的人對林的看法比六十年代前的人要負面許多,可能從他們懂事起,林彪已是反面形象,而六十年代前出生的人先接受的是林的正面光輝形象,會有自己的思考的緣故吧。當事者迷,作為局外人,如果朱可夫緊跟斯大林,捧斯大林為天才,幫斯大林整幾個人,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我們對他的評價呢?
林間松韻,石上泉聲,靜里聽來,識天地自然鳴佩; 草際煙光,水心雲影,閑中現來,見乾坤最妙文章。

0

主題

4

帖子

2

積分

註冊會員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1

積分
2
沙發
dym551226 發表於 2005-7-25 11:50 | 只看該作者
生活上的一對夫妻.政治層面上,一個是巨人,一個是幼稚的孩子.可這個孩子偏偏不知道她是個孩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newathens 發表於 2005-7-25 22:28 | 只看該作者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352

帖子

9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2

積分
97
4
thesea454 發表於 2005-9-24 21:59 | 只看該作者
哪個年代的事情
很值得回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2

主題

208

帖子

6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2

積分
61
5
frh先生 發表於 2005-9-28 13:30 | 只看該作者
好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9: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