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太行山上》的預告片,場面很大,特效也好!

[複製鏈接]

681

主題

4563

帖子

159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9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delyn 發表於 2005-8-8 17: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看完了發表一下意見 記得選寬頻 清晰一些

  



  革命歷史題材大片《太行山上》將於8月15日上映。影片由梁家輝、劉德凱主演,耗資4000萬元。該片是今年國家廣電總局重點規劃的3部抗戰題材影視作品中惟一一部電影




梁家輝扮獨臂將軍賀炳炎
據說,梁家輝是一分錢不收片酬出演此片的!




劉德凱飾 國民黨高級將領郝夢齡

  


阿部規秀

  


影片通過了解放軍總政治部首長的審查,首長們一致稱讚這部影片將成為中國戰爭電影上的一個經典。尤其是劉德凱扮演的角色,得到了總政治部主任的高度讚揚。

  


動用炸藥:60餘噸 動用部隊官兵:10餘萬人次
槍械:4000餘支 戰車:400餘輛 人造血漿:60餘公斤
服裝:6000餘套 大小道具;100000餘件 製作周期:14個月
  



朱德 與 史沫特萊




海報




左權




苫米地
長期研究中國戰爭文化,熟知孫子兵法。一心尋機與朱德在戰爭文化和戰爭智慧上進行較量。外形乾瘦、狡詐。

  

681

主題

4563

帖子

159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90
沙發
 樓主| Adelyn 發表於 2005-8-8 17:52 | 只看該作者
《附錄》

向抗日戰爭中犧牲的國軍將領致敬!向所有在抗戰中為國捐軀的戰士致敬!

  張自忠 上將 李家鈺 上將 郝夢齡 上將 唐淮源 上將  陳安寶 上將 王甲本 中將
  武士敏 上將 馮安邦 上將 佟麟閣 上將 吳克仁 上將  黃梅興 中將 蔡炳興 中將
  張本禹 少將 梁鑒堂 少將 姜玉貞 中將 楊 傑 少將 劉家麒 中將 鄭廷珍 中將
龐漢木貞 中將 秦 霖 中將 官惠民 少將 劉眉生 少將 吳繼光 少將 夏國璋 中將
  饒國華 上將 蕭山令 中將 朱 赤 少將 高致嵩 中將 姚中英 少將 李蘭池 少將
  易安華 少將 司徒非 少將 劉震東 中將 王銘章 上將 范廷蘭 少將  楊 懷 少將
  劉桂五 中將 陳鍾書 中將  扈先梅 少將 周 元 少將  李必蕃 中將 楊家騮 少將
  范築先 少將 徐積璋 少將 李國良 中將  張胥行 中將 王禹九 少將 唐聚五 少將
  馬玉仁 中將 鍾 毅 中將 燕鼎九 少將 張雅韻 少將  蔣志英 少將 謝晉元 少將
  王竣 中將  梁希賢 少將 陳文木已 少將 寸性奇 中將  陳忠柱 少將 金崇印 少將
  石作衡 中將 賴傳湘 中將 李翰卿 中將 朱世勤 中將 戴安瀾 中將 王風山 少將
  胡義賓 少將 周 復 中將 彭士量 中將 許國璋 中將 孫明瑾 中將  盧廣偉 少將
  王劍岳 少將 陳濟恆 中將 史蔚香復 少將 齊學啟 少將 高志航 少將  張數楨 少將
  尉遲鳳崗 少將 吳國璋少將 龐泰峰 少將 趙錫章 中將  方叔洪 中將 薩師俊 上校
  毛岱鈞 少將 胡文臣 少將  趙渭冰 少將 鄒慕陶 少將 黃啟東,少將 林英燦 少將
  鄭做民 中將  張 敬 少將 劉世焱 少將  朱實夫 少將 呂旋蒙 少將

  除一九三二年一二八淞滬抗戰和一九三三年長城抗戰 ―― 即榆關、熱河、長城三大戰役外,自一九三七年七月至一九四五年八月之八年間,中華民國政府軍發動大型會戰22次,重要戰鬥1117次,小型戰鬥28931次。陸軍陣亡、負傷、失蹤3211419人。空軍陣亡4321人,毀機2468駕。海軍艦艇損失殆盡。


  二戰中被中國軍隊擊斃的日軍數目

  日本軍人出國作戰死亡的總數, 減去在太平洋戰爭中死亡的人數,得到的就是被中國軍隊消滅的人數,即:一百九十八萬四千日軍死在中國戰場。
  
  
    根據中華民國國防部保存的史料,共有二百零六位國軍將領在抗戰中捐軀。從如此多的高級將領犧牲在與日本軍隊的正面戰鬥中,可以推測阻擊日本軍隊的艱難激烈程度。
  
    根據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的《血祭太陽旗》一書(該書的許多資料都是從日本方面的文獻直接翻譯的),在華斃命的日軍將領共有一百二十九名,其中大部分是被擊斃的。被八路軍擊斃的有三個,包括阿部規秀中將。
  
    要知道,日本當時是世界一流軍事強國,裝備的精良,訓練的有素,遠遠非中國軍隊能夠相比。但是,竟然有那麼多的高級將領戰死在國民政府軍隊手中,可見中國國民政府軍隊以血肉之軀抵抗之英勇,戰鬥之慘烈。
  
    在抗戰條件最為艱苦的1944年,仍有如下的日軍將領被中國國民政府軍隊擊斃:4月19日,陸軍中將下川義忠在湖北被擊斃;6月1日,陸軍中將橫山武彥被擊斃;6月10日,日軍的木村千代太中將在河南被地雷炸死;在7月21日,和爾隆基少將在長沙會戰中,被飛來的炮彈炸死;7月23日,大橋彥四郎少將在湖南作戰時被擊斃;8月6日,志摩源吉中將戰死在衡陽城下;8月20日,大西洋少將在空戰中被中美聯合空軍擊斃。
  
    國軍高級將領在抵抗日本的「一號作戰」中,竟然有九位將軍壯烈犧牲,他們是李家鈺將軍、陳紹棠將軍、周鼎銘將軍、王劍岳將軍、王甲本將軍、闞為雍將軍、陳濟恆將軍、史蔚馥將軍和呂邡蒙將軍。同期在其他地方犧牲的還有呂廣偉將軍和張景南將軍。有的將軍雖然沒有戰死,但是仍然可歌可泣,例如衡陽保衛戰就非常壯烈。在所有援軍被日軍擊退的情形下,方先覺率領的第十軍堅守了四十多天,全軍絕大部分傷亡,無一退卻。在日軍突入衡陽城以後,國軍逐街逐戶進行防守時,方先覺給蔣委員長拍發了如下電報:「敵人今晨由城北突入以後,即在城內展開巷戰,我軍傷亡殆盡,刻再無兵可資堵擊。職等誓以死報黨國,勉盡軍人天職,絕不負鈞座平生作育之意。此電恐為最後一電,來生再見。」此戰役令日本軍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傷亡一萬九千多人,幾個將軍戰死,連參加此戰役的日本軍人都佩服方先覺等中國將士的獻身精神。

  
    關於日軍在中國的傷亡人數,各種記載不一致。
  
    何應欽在他的《八年抗戰》中,記載日軍在華的死傷人數是二百四十一萬八千零二十八人,其中死亡四十八萬三千二百零八人,受傷的是一百九十三萬四千八百二十人。何應欽的數字很謹慎。
  
    黎東方教授是現在海峽兩岸都接受的著名史學家,他所用的日軍在華傷亡的數字,沒有用國民黨的統計,也不用中共的統計,而用日本陸軍部的部分統計,這就避免了政治宣傳的誇大縮小的可能。關於日軍死傷總數,黎東方說:「伊藤正德在他的《軍閥興亡史》中,列了七十八萬九千三百七十人,作為在華日軍的死傷總數。他不曾把桂黔會戰和湘鄂贛會戰的日軍死傷人數包括進去。倘若包括進去,則在華日軍死傷人數總數可能超過八十萬人。」他根據日本統計的日軍傷亡數字,但是只有幾次具體戰役,材料不夠。
  
    北京中央編譯局根據日本的數字,在《血祭太陽旗》的最後有「侵華日軍傷亡統計表」,從1931年開始,每一年的傷亡數字如下:
  
      時間(年)  傷(人)   亡(人)
        
      1931    4,800    3,000
      1932    1,800    1,500
      1933    2,400    2,100
      1934    1,000      800
      1935    2,700    1,900
      1936    2,500    2,700
      1937  170,000  160,000
      1938  240,000  250,000
      1939   88,000   57,000
      1940  103,000   83,000
      1941  113,000   68,000
      1942   76,000   27,000
      1943  123,000   77,000
      1944  158,000  147,000
      1945   86,000   74,000
      總計  1,172,200  1,055,000
  
    將以上傷和亡的數字加起來,就是二百二十二萬七千二百人。
  
    顯然,何應欽和黎東方的數字比這都太小!
  
    中國抗日戰爭史叢書編輯委員會主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劉大年教授,他引用的數字是:一百九十八萬四千日軍死在中國戰場。他是利用日本軍人出國作戰死亡的總數,減去在太平洋戰爭中死亡的人數,得到的就是被中國軍隊消滅的人數。這個數字與上面提到的日本人的數字相差不大,也就是被中國軍隊擊斃的日軍人數實際上是兩百萬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8

主題

2261

帖子

1222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高級會員(十六級)

Rank: 4

積分
1222
3
海魚兒 發表於 2005-8-8 18:33 | 只看該作者
不知道梁家輝演得怎麼樣,一定看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2 13: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