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政府匯率失控悲劇 中國替美元挖掘一個墳墓

[複製鏈接]

3340

主題

4210

帖子

5895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8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山東大漢 發表於 2005-8-5 12: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儘可能用各種辦法,徵募一批又一批的工人,寬猛相濟,恩威並舉,給以報酬、引誘甚而強逼!我每天都要得到消息:開掘的壕溝延長到哪裡。」一個壓低的聲音:「據我接到的消息,沒有挖壕溝而是在掘墳墓。」




   



  這是歌德《浮士德》第五幕中的一段話。已經100多歲高齡的浮士德,憂愁襲來,雙目失明,但仍想繼續填海造田,並為此用盡各種方法。他聽到鐵鍬和鐵鏟的聲音,以為人們在為他開挖壕溝,但實際上人人都知道,這是在為他掘墓。

  過去幾年來,美國政府一直督促中國改變匯率制度,理由是這將改善美國的國際收支,減少其貿易赤字。但實際上,這不過是一種自欺欺人的說法。過去3年來,美元實際匯率下落了30%。與此同時,美國的國際收支情況仍在繼續惡化,去年的貿易赤字高達6177億美元。國際清算銀行最近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美國日益擴大的經常賬戶赤字,最終可能導致美元的失控,隨之而來的是國際金融市場的混亂、動蕩,甚至全球性經濟的衰退和保護主義的盛行。

  中國改行浮動匯率、由盯住美元改為盯住「一籃子貨幣」,從最簡單的貨幣理論上看,也是明顯地削弱了美元,同時也削弱了美元體制。美國如同浮士德一樣,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中國支持美元的時候,卻閉著眼睛讓中國替美元挖掘一個墳墓。但問題在於,中國仍然需要美元體制的穩定。在這方面,中美有著共同的利益。

  貨幣是商品交換的手段、衡量價值尺度和價值貯藏手段。對於一個國家而言,貨幣發行權是國家主權的基本體現。很多國家法定貨幣以歷史偉人肖像作為圖案,正反映了這一點。但在國際貨幣領域,問題要複雜得多。

  一方面,現行貨幣體制具有國際制度安排的特質,是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各主要國家的政府有責任通過合作,建立健全國際貨幣運行的制度。但另一方面,貨幣作為一種由國家壟斷性供給的公共商品,不啻於一種國際交往的語言。義大利語是中世紀晚期和文藝復興時期地中海地區的商業語言,威尼斯的杜卡特和佛羅倫薩的佛洛林是當時的主要國際貨幣。

  現行的貨幣體制,即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美元是這一體制的核心貨幣,通常被稱為美元體制。美元被用作國際貨幣,它的三種基本功能,即交換手段、價值尺度和貯藏手段都得到擴展,美國可以從中獲得很多益處。貨幣間的這種競爭性,表現出的是國家主義和民族主義的色彩。與此同時,在國際貨幣的使用方面,則更多地體現著個人主義的商業性和普遍的世界主義性質。

  這幾種矛盾糾纏在一起,決定了國際貨幣體制的不穩定性。整個20世紀,國家間的貨幣競爭是國際貨幣體制矛盾的焦點,但從目前的情況看,西方主要國家的政府對國際貨幣事務的控制能力在下降,國際銀行家們的力量則在增強,正在試圖重新取得在這一領域的主導權。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報告,世界需要一個新的「國際宏觀穩定框架」。目前,國際銀行家們正試圖建立一種正式的合作機制,即危機管理機制。這將是一個由國際銀行家們設定和控制的一個框架。對未來的世界經濟而言,它無疑是一個不祥的徵兆。

  銀行家控制國際貨幣事務的歷史非常悠久。早在16、17世紀,在義大利的幾個城市共和國里,銀行家們便形成若干個俱樂部,每年定期聚會幾次,在短暫的交易會期間,以非常巧妙的機制沖賬、抵賬,結清巨額的賬目。他們不僅僅掌握著歐洲黃金和匯票的流通,還操控著歐洲各國政治事務,通過提供貸款和資金的封鎖,決定國家間戰爭的成敗。

  相比之下,以中央銀行代表的政府控制國際貨幣事務的歷史很短暫。1927年7月,英、德、美、法中央銀行行長在美國財政部長奧格登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21: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