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農民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他們破解世界難題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5-8-4 10: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股票顧問網 2005-8-3 10:33:58 [/COLOR]
  
  一晃兒,咱加入世貿組織4年了。回想起當年我們毅然做出這一決定時的爭論和擔心,那些話題如今已顯得有些古舊,有些多慮,甚至有些可笑。

  事非經過不知難。經此一役,我們更深刻地體味了,我們民族有多麼勤勞勇敢聰明智慧。


  然而,當年我們的確輕鬆不起來。我們的企業會不會破產?經濟會不會被衝垮?諸多疑問中,一個典型的擔憂就是,競爭深處是成本核算,我們的經濟規模比人家小得多,成本就會高得多,我們拿什麼去競爭?


  就在專家們在各類論壇上引經據典地爭論時,東南沿海農民們甚至都沒來得及抬一下頭,只是悄悄地忙著一件事──拆分。他們把眼鏡細拆到一個個螺絲,把鞋子細拆成一個個鞋釘。然後,一條街,一個村一個鎮、甚至一個縣,就專心做這些螺絲、這些鞋釘。不久,義大利的皮鞋、法國的時裝,要想有競爭力,都要來這裡採購原材料。


  沿著江浙的高速路奔行,眼前掠過一個個城鎮的路標。但在江浙人的心中,還有另一幅經濟地圖。那一個個路標是,中國最大的皮貨之城、世界最大的打火機之城,如此等等。說者司空見慣,聽者敬佩油然而生。


  於是,經濟學家又說,該給中國的農民頒發諾貝爾經濟獎。他們用精細拆分市場的辦法,巧妙化解了經濟總量不足的劣勢,在每一局部市場上都做到了規模最大、成本最低。這堪稱破解世界經濟難題的經典戰例。還有國外競爭對手酸溜溜地說,市場機會千萬不能讓中國人看見。


  就在此時,中國的農民們依然沒功夫抬頭,他們正忙著自己認為正確的事呢。(新華每日電訊副總編輯:陳凱星)

  編輯:金子

    作者:新華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02: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