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美消費觀念再比較

[複製鏈接]

14

主題

16

帖子

22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2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xiaoyu13 發表於 2005-8-4 01: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人早已經習慣了貸款消費,而中國人大多習慣於存款消費。有這樣一個故事講到中美兩國人在消費觀念上的不同,說是一個中國老太太和一個美國老太太在天堂相遇,談起了在人間的一生。美國老太太說:「我辛苦了三十年,終於把住房貸款都還清了。」中國老太太說:「我辛苦了三十年,終於攢夠了買房的錢。」美國老太太在自己買的房子里住了三十年,後半生都在還款;而中國老太太後半生一直在存款攢錢,剛攢夠了買房的錢,卻去了天堂,無福享受自己買的新房。

    這個故事經常被人講述,用來說明美國人的消費觀優於中國人;美國人超前消費,享受人生;而中國人辛苦一輩子,卻不懂得享受或者來不及享受。故事有時也被一些學者提起,作為中西文化比較的範例。不過這個故事的續集和前傳卻沒有人提及。

    續集應該是這樣的;美國老太太去了天堂以後,她的子女說:「剛給母親辦完了喪事,我們又要去貸款買房了。」中國老太太去了天堂以後,她的子女說:「母親真好,辛苦一輩子,給我們留下了一套新房,我們也要努力攢錢,給孩子買房。」美國的子女住上了貸款買的新房,中國的子女住上了母親剛買下但沒有來得及享用的新房。

    前傳應該是這樣的;美國老太太年輕的時候,母親去世了。她的母親去世前,也剛剛還完了貸款,而且房子已經住了三十年,太舊了。她辦完了喪事又接著去了銀行貸款買房,她說:「我先貸款住上新房再說,至於我的孩子們,成年以後他們自己管自己吧,就像母親對我一樣。」中國老太太年輕的時候,母親去世了,母親也是辛苦了一輩子,臨死前買下了房子,留給了她。她在給母親送終以後說:「母親辛苦一輩子就是為了讓我們能夠住上新房,母愛真是偉大,我怎樣才能報答我的母親呢t我惟一能做的就是將來也要給我的孩子們留下一筆買新房的錢。」

    聽完這個完整的故事,我們才能夠正確看待中美文化觀念中消費觀念的差異,以及與此相關的家庭倫理和社會價值觀念的差異。美國老太太貸款住上了自己的房子,享受了人生;中國老太太也有新房子住,也能享受人生,只是她住的是母親留下的新房子(見前傳部分)。從祖孫三代的連續性來看,美國人的三代是「自己管自己」,「兒孫自有兒孫福」;中國人的三代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於是,美國人在用餐前要禱告:「感謝主,賜我衣,賜我食。」中國人在用餐前,在祖先靈位前點上一炷香,燒幾張紙錢,供上熱騰騰的飯食,然後自己用餐。美國人感恩(上帝之恩),因為自古及今,上帝是惟一的,他給每個人賜福,所以美國人崇尚公平;中國人尊祖,因為祖先給自己的子孫賜福,「祖先」是一個不斷增加的序列,包括活著的人,將來也會成為這個序列中的一分子,所以中國人崇尚倫理親情。中西消費觀念的差別取決於傳統文化和倫理價值的差別,隨著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國人在為子孫積聚財富的同時,也會接受貸款消費,美國人也將會更注重親情倫理的價值。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沙發
水影兒 發表於 2005-8-4 12:00 | 只看該作者
美國人的三代是「自己管自己」,「兒孫自有兒孫福」;中國人的三代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晴耕雨讀,隨遇而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4: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