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500平米的北歐藝術之家

[複製鏈接]

2845

主題

1萬

帖子

6163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61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魔女 發表於 2005-8-2 22: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B][CENTER]  

  室內一隅

  

  樓梯

  

  玄關

  

  陽光棚

  

  書房

  

  健身房

  

  餐廳

  

  室外[/CENTER][/B]

  那天一早,我很開心地前往「北歐藝術空間」採訪,那是Josef先生和唱燕女士的家,我喜歡有名字的家,就像人,有了名字才有了靈性,有靈性的家對於我的吸引力要遠遠大於只有門牌號的家,我帶著他們親手繪製的地圖傳真件,上路,像是去赴朋友的約會。

  Josef Fung(約瑟夫-馮),男主人,冰島籍華裔吉他演奏家、作曲家。

  唱燕,女主人,奧地利華人節目主持人、自由撰稿人。

  北歐藝術空間,夫妻二人在北京通州購置的三畝地上蓋起的家,我把它稱為他們的寶貝,因為只有對寶貝,人才會傾注愛、智慧、勞動和心血。

  搬運700車垃圾,改造鍋爐房

  「北歐」是一座有獨立院落的二層大屋,其主體房屋的外表以暖黃、淡藍和純白色為主,配上通透的玻璃窗,呈現出簡約高雅的北歐風情,在四周傳統的中式洋房中顯得頗有品位。

  主人是華裔,1997年回中國西藏開音樂會,途經北京,偶爾看到報紙上有賣樓的廣告,就去看了一下,那是他們在中國買的第一個家,就在「北歐」的斜對面。

  1999年Josef把國際電腦音樂節引入北京舉辦,之後他們搬來北京居住。住了之後,才發現購買的房子結構不合理,「每一個房間就像一個小火柴盒,Josef很高,覺得很憋屈」,這時候,夫妻二人開始為新的家做籌劃。

  他們沒有參加房展會,而是看上了離他們不遠處的一個鍋爐房,「當時那個鍋爐是給這一片小區的住宅供暖用,黑煙滾滾,我們的朋友都開玩笑說那個鍋爐是這個小區最『精彩』的地方。我們覺得如果有朝一日這個鍋爐停止冒煙了,那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實際情況遠遠超過夫妻二人的想象,鍋爐房附近是個垃圾場,當真開始挖了,才發現遠遠不是挖地三尺,深的地方挖地一米多還能挖出垃圾。「很多天我們就像拾荒者一樣,在大垃圾堆上刨啊!但我們很自豪!你知道嗎?悉尼的奧林匹克體育館就是在廢墟上建立起來的,當年國際奧委會把主辦權給悉尼,就是在褒獎這種行為。」

  垃圾和煤灰運走了,算下來總共動用了700車次,這塊土地變成了貨真價實的好地。

  蓋房子是一次表達自己的機會

  Josef蓋「北歐」實現了他們對生存環境抱有的『友善主義』,「我們蓋『北歐』就實現了很多我們對環境保護理念的追求。蓋房子的過程真的很辛苦,那又怎麼樣呢?當垃圾運走,工程完成,看到那麼多朋友由衷地欣賞,看到Sachy(主人的「兒子」,一隻11歲的愛爾蘭熊狗)快樂地跑來跑去,還有那麼多鬱鬱蔥蔥的原生樹,我們獲得了很多歡愉。這種快樂不是富有的人一擲千金買高檔樓所能體會到的。」

  「北歐」從地板到天花板全部採用純木結構,粗大的椽子搭建的房梁讓人回到了白雪公主的童話世界,所有的木材都是女主人親自在雪地里挑選的松木,唱燕說「其實房子和裝修不需要攀比豪華和奢侈,不需要攀比對金錢的消耗,更不要盲目崇洋媚外,人應該有很多愛、智商和能力的體現,很多樓盤的裝修標準宣揚用進口的材料,其實中國也有很好的裝修材料,這次裝修我就發現中國的紅松和樟松都特別好。」

  Josef夫妻喜歡大自然,喜歡綠樹、藍天和清水,儘管Josef很憂慮地告訴我「朝陽區已經沒有郊外了,你看商品樓已經蓋到這邊來了」,但他們真的已經把握了一次表達自己的機會,他們的「北歐」里有參天大樹、小草青青、小橋流水以及比城裡藍得多的天空。

  細節是家裡最讓人快樂的元素

  通過細緻清秀的花園門廳,進入到主人家的第一感覺就是「大」,兩間客廳和一間餐廳的面積加起來差不多有500平方米。主人說這樣的設計真的有利於減肥!

  如同一般樓房的躍層複式,「北歐」距地面最近的那一層天花板很高,高得大氣敞亮,心情再壓抑,來到裡面也會豁然開朗,想必還會產生跳腳伸摸的慾望。一層是被分隔開來的全客廳式結構,無所謂是客廳還是餐廳,都是客人隨意欣賞的地方。

  最能體現用途和主人心思的三個房間由磨砂玻璃門感性地串聯起來,在功能上柔和過渡。一般材質的玻璃太過通透,若搭配整個房屋的基調,還是使用磨砂玻璃更合適。

  眼睛從外院向屋裡探,於是發現最大的一間客廳。覆蓋整面牆的鏡子與院子里的自然光呼應,加上一圈把桿,不難看出這個房間是作為舞蹈形體訓練的。這種設計是基於唱燕女士的舞蹈家背景。當然這也可以讓女主人在家裡盡情地、自由地舞蹈。它的天花板不平整,最接近外院的那面牆好似摺扇一般,為什麼?意欲不規則之美?音樂家當然在意聲音的發散傳播,這樣的設計於聲音的傳播非常有利。

  藝術家需要藝術的滋養,他的家在滋養中顯露出個性,對於來客,他們要的則是「生活在別處」的意境。現實點,空想的意念並不美,實現了的才有滋有味。

  設計多元化的空間里,生活自然不單調,空間趨於交匯多元、互相影響重疊的狀態。中國古典傢具遇上中國現代藝術理念,彼此交匯生輝。主人喜歡那精緻的木床;喜歡撥弄那機關重重的木頭酒櫃,還未飲就教人幻想到醇香甘美,可謂酒不醉人人自醉;還有馬槽,那木頭已被馬匹的頸須磨蹭光亮了,和木門窗欞改造的桌―那都是「淘」出來的依然帶有生命的器物。中國木色傢具製品天生具有一種沉穩儒雅的品質,線條流動簡約、精巧圓熟的手工一直為後人稱道。當它與中國現代藝術重疊,其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文化形成的有趣的覆蓋效果,真要教人好好花一番工夫品味。

  什麼是北歐風格,主人的理解就是開闊和簡單。什麼是家的設計核心,主人的理解是細節和自由。

  眼前的落地大窗與二層的落地大窗連成一片,用差不多高5米的玻璃來充當一面外牆,著實少見,我與攝影師不約而同地想到要去內院欣賞,果不其然,風景這邊獨好,遠看真像是商場的櫥窗,可在這裡展出的是一個家的和諧與安寧。

  通往二層的樓梯也是用木頭製作的,彎彎繞繞地上升到了二樓,樓梯的圍護在這裡被簡約成了一段線條,主人說這樣設計樓梯一是美觀,二是為了私密性,可是後來發現還有另外一個用途,主人總是把紅酒放在那裡,信手拿來小飲一口。

  樓梯上布滿了各種線路,還沒等我發問主人先向我們介紹起來。約瑟夫是從事音樂工作的,準確說是電腦音樂,這樓梯上的線路是燈光的線路,燈光會隨著音樂而自由變化,每一種音樂會有不同的光效,晚上這間房子會有別樣的風韻,所以家一定要親自動手設計。

  二樓的空間同樣是開闊的,視野直對的是主人的工作室,主人對工作室的要求就更加簡單,有書、有器材就行。一整面牆都被書充實著,多留意一些就會發現,不同隔斷的書籍被主人細心地分開擺放,最下面一層都是照片,以及一些關於冰島的書籍。書架旁的沙發靜靜地躺在角落處,午後的陽光悄悄地爬上沙發,歡歌雀躍地舞動著,主人說就是這樣細小的觀察能讓我們快樂一整天。

  剛離開北歐藝術空間后,我們又開始期待下一次的相見了。
信心清凈,則生實相。

5682

主題

3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2808
沙發
baby 發表於 2005-8-2 22:44 | 只看該作者
要打掃不簡單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04: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