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淚灑紐約移民路

[複製鏈接]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5-8-11 15: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很多新移民來到美國,第一句話就說「這裡不是遍地黃金」。當許多人圓了自己的美國夢,為自己的努力開心時,還有一些人雖然把自己最美的青春獻給了這塊土地,而到頭來,卻一無所有。

    初來到一個陌生的國度,寂寞、傷心、憂鬱和思念都是難免的。如何幫助自己和家人走出憂鬱的影子,以一個健康的心態面對即將來臨的生活,才是新移民最需要做的。走在唐人街和法拉盛街頭,到處晃動著華人的身影。他們或許從事著與自己專業完全不同的職業、或許還在餐館打工,或許已經苦盡甘來,得到了一切,但多少人的心中總有那麼一些痛楚是抹不去的。

    近幾個月來媒體連續報道了好幾宗華人自殺的新聞,讓本來已經不平靜的社區又添波瀾。上個月24日一位姓林的中年婦女因為遷居,導致情緒不穩定,之後產生輕生的念頭,在布魯克林的家中上吊身亡。家人知道后傷心不已,為她的離去感到無奈。而6月下旬白石鎮的一名華裔男子也在家中燒炭自殺,家人表示他患有憂鬱症,自殺前幾天心情不好。

    如果說林姓婦女為了遷居、房子租不出去而自殺,那麼這位姓邱的先生住在高尚住宅區,為什麼要自殺呢?這兩位自殺者都沒有留下任何的遺書或遺言,他們的一時想不開讓愛他們的家人陷入深深的痛苦當中。

    7月5日發生在皇後區可羅娜7號地鐵站的自殺案影響了當天的交通。當地鐵恢復正常,人們踏上歸家的路,他們可否想到當天卧軌自殺的華裔男性吳先生?據了解,吳先生今年54歲,患有多種心血管疾病。而自殺之前他一直都處於失業狀態。在多次求職不順的情況下,他信心盡失,選擇跳下鐵軌結束生命。今年4月27日發生在法拉盛的台灣老婦人自殺案也是因為自殺者想用跳樓這個方法解脫病魔纏身的晚年。

    據調查,在過去一年中,在大紐約地區自殺的華人數目達到20多人。這個數字讓人觸目驚心。人們不免要問,他們為何苦盡甘來后,又選擇了這條不歸路?在試圖聯繫多個自殺者家屬后,記者得到一個答案,那就是幾乎沒有一個自殺者家屬想要提起這些傷心的往事。希望能夠儘快走出悲痛,忘記過去,是家屬唯一能做的。選擇自殺的人或許是一時衝動,也可能是思考已久,他們身後留下的丈夫、妻子、兒女和親朋友好友心中的痛卻久久不能平息。而他們留給社區、留給千千萬萬個新老移民的是一道警示。

    永遠無法團圓的移民路


    一、痛失愛妻


    鄭師慶的妻子於1996年投河自盡,事隔將近10年,鄭先生提到妻子還是滿眼淚花。他說:「我有整整一年走不出妻子自殺的陰影,直到現在我還是不能忘記。」

    鄭師慶出生成長在福建長樂,24歲時的他選擇來到美國。那時候的他雄心壯志,想要在美國闖蕩出一番事業,光宗耀祖。而事情卻不是他想象中那麼順利和簡單。15年的美國路,灑下了他15年的血和淚。

    1991年,在老家福建長樂市做電焊工的鄭師慶已經有一個幸福家庭: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女兒,一個在省電力安裝公司工作的漂亮妻子,還有一個還未出生的兒子。作為丈夫和父親,鄭師慶決定偷渡來美國,多賺一些錢,讓家人後半輩子的生活過得更好一點。就這樣,他借了高利貸3萬美金,輾轉中東,24歲的他隻身來到美國。

初來美時,英文不好,鄭師慶只能在餐館里做雜工,而一個月才六七百元的工資根本不夠還債。之後他又來到唐人街,在衣廠燙衣服,收入雖然好一些,生活也慢慢穩定了,可衣廠的生意卻漸漸蕭條,最後他不得不轉行做裝修。

    一個人拚命工作,一個人節衣縮食地生活,1995年鄭師慶終於盼到妻子的到來。夫妻倆以為只要在一起,就可以幸福生活,偷渡借的錢就可以由兩人一起負擔。妻子在衣廠做車衣工,收入雖然並不太高,但兩個人也可以攢下一些錢,一部分寄給家人,一部分用來還債。

    鄭師慶說:「我以為老婆來了,一切都會好起來。可我從來沒有想到過她會想不開。」鄭師慶來美國的時候妻子懷有身孕,1995年妻子來的時候家中的小兒子才3歲。作為一個母親,長時間遠離自己的孩子們,那種痛苦撕心裂肺。鄭太太經常坐在家裡,喃喃自語,思念家鄉的孩子和親人們。而來自債主的經濟壓力也讓她漸漸感覺到自己的美國路走錯了。在衣廠做工的鄭太太總是學不會車衣的小細節,衣服做得少,自然收入也少,加上終日想念孩子們,來美國短短几個月的她患上了憂鬱症。作為丈夫,鄭師慶除了每天開導妻子之外,同時也勸她去醫院看病,可固執的妻子說什麼都不去,嫌看病太貴。

    一個人心中藏納了太多憂鬱就會爆發,終於有一天妻子的精神崩潰了。鄭師慶說:「她白天很好,上班、吃飯,可是到晚上她就像中邪似的什麼都不知道了,精神恍惚,讓人非常擔心。」這時候的鄭師慶也辭去了工作,打算在家好好陪妻子,讓她早日把病治好。

    1996年大年初四的早上6點鐘,鄭師慶剛剛睜開雙眼,習慣性的伸手摸了摸身邊的妻子,發現人已經不在了。穿上衣服后,鄭師慶招呼了所有的親戚朋友,有的開車,有的騎自行車,在大街小巷尋找失蹤的妻子。三天三夜沒有妻子消息的鄭師慶希望妻子只是想一個人靜一靜,沒想到警察拿著妻子遺體的照片來到家中,鄭師慶才知道32歲的妻子已經在東河邊上投河自盡。

    二、雪上加霜


    沒有還完的債、自殺的妻子和家中3個年幼的兒女,鄭師慶一下失去了生活的動力,整整一年他都活在自責和傷心之中。據了解,鄭師慶的妻子有憂鬱症的遺傳,她的父親早年也因為憂鬱症自殺,而妻子的姐姐目前還需要藥物控制才能正常生活。鄭師慶表示,當年知道妻子有病,就應該馬上帶她去看醫生,心理疾病看不好比身體上的傷痛還要難治。

    妻子的離去讓鄭師慶的心情跌到谷底,可是現實的生活不允許他繼續消極下去。打起精神,鄭師慶做起了裝修工。本來身體就不太好的他剛來美國工作太辛苦,經常生病。沒有身份、沒有保險的他每次只能去沒有執照的醫生那裡看病,花上十幾塊錢,吃一點止疼片,就算是看病。可他卻沒想到,自己身體卻慢慢受到病魔的襲擊。

改行後作裝修的鄭師慶越發勤奮,常常通宵加班,就是想多賺一點錢,早日日還清債務,自己好給孩子多存些錢。2002年初他總是感覺到無比的疲憊,特別喜歡睡覺。每次感冒后,吃藥、打針都不容易好。不捨得花錢去看醫生的他以為只是小毛病,休息一下就好。同年9月,醫生告訴鄭師慶他患上了鼻咽癌。這個噩耗猶如晴天霹靂。鄭師慶知道自己不能倒下,為了孩子,為了家,為了自己還沒完成的美國夢。那時候鄭師慶剛剛開了一家裝修公司,把欠的債也都還清了,可為了治病,他不得不把已經剛剛步入軌道的生意停下來。雖然有了醫療保險,去醫院做檢查和化療都不用自己付錢,可醫生開的葯還需要自己買。一支普通的止痛藥膏就高達幾十塊,鄭師慶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錢全都花在醫藥費上。

    記者問起,當時知道自己得癌症後有沒有想回老家的準備,他說:「回中國我也沒有保險,也沒有錢,怎麼治病?我還是希望在美國把病治好了以後再回國。」蒼天有眼,鄭師慶經過一段時間的化療,病情得到控制,在癌細胞已經不擴散的情況下,鄭師慶為生活所迫,繼續回到工作崗位。他說:「治病花了那麼多錢,家裡有老有小都需要我養,我以為病好了就可以繼續工作。」第一個療程花去他所有的積蓄,家徒四壁的鄭師慶準備努力工作,賺錢養家。

    看著自己漸漸紅潤的臉和健康的身體,鄭師慶以為癌症從此遠離他。沒想到一年後,他的病情複發,癌細胞擴散到腋下、盆骨和淋巴。通過醫生和自己的配合,癌細胞得到控制,但3個月後已經進入到第四節脊椎、肺部和肝部。

    8月2日記者來到鄭師慶在唐人街的家,他剛從醫院化療回來,身體非常虛弱。這一次本來是他最後一次化療,可是由於身體太過虛弱,醫生不得不中止最後一次化療。

    自2003年以來鄭師慶為了治病花去了所有的錢,目前的生活費、醫療費都靠親戚朋友資助。每個月最少要花600美金租房子和吃飯,鄭師慶面對沒有收入來源的日子,留下了眼淚。雖然已經是癌症末期,但他仍然很堅強,他說:「我相信我的病會治好,如果不能,我會把最後的日子留給我的家人。」

    在他那間只能放下一張單人床的房間里,記者看到小小的桌子上擺滿了各種藥瓶,而平時只能吃流質食物的他在得病後體重從原來的170磅掉到現在的120磅。鄭師慶用他瘦弱的手打開一個小盒子,裡邊都是他珍藏的照片。剛來美國的他看上去是一個健康活潑的小夥子:四年前的他穿著呢子大衣在海邊的留影,頭髮又密又濃。當他的手指摩擦在一張相片上許久后,他說:「這是我太太,也是我唯一留下的她的照片。」照片上妻子梳著時髦的髮型,抱著一個胖乎乎的可愛男孩,旁邊是一對活潑的女兒。鄭師慶看著照片說:「我一輩子從來沒有過一張全家福。」的確,來美國15年,他便和家中的兒女再也沒有見過面。雖然現在經常給孩子打電話,可孩子們對他並沒有多少感情,他只是兒女心中的那個想象中的爸爸。
三、各方伸出援手


    自從鄭師慶得病以來,他得到了身邊親戚朋友和社區善心人士的幫忙。由於不會說英文,鄭師慶每次去醫院都會有義工幫忙翻譯。前不久由社區閩籍僑團發起的捐款活動也為他籌集了不少看病的費用。雖然15年前鄭師慶滿懷信心地踏上這塊土地,15年後他帶著病痛的身體,但仍然想回家。目前身體狀況不穩定的鄭師慶在醫生的建議下爭取得到更多休息,等身體好一些他就會回到長樂,讓他剩下的日子在家人的愛護和陪伴中渡過。

    鄭師慶說:「雖然我在美國15年,到目前為止沒有輝煌的事業,沒有達到我已定下的目標,所有的希望都破滅了,但是我不能怪誰,因為我曾經努力過。」他說,每一個來美國的鄉親們都想家人和下一代過上好日子,雖然有很多移民苦盡甘來,事業成功的例子,但大部分的人還是年復一年地靠打工過日子。如果讓鄭師慶重新選擇,他不會選擇來美國這條路,他認為自己付出的和得到的不能彌補在這片土地上失去的。

    鄭師慶身邊的朋友有的在偷渡路上失蹤,也有的在美國得病沒錢治病死去的,也有的因為沒有身份護照被人打死卻無處伸冤。他說:「我們來美國就是想要好的生活,希望每一個移民都可以認真地照顧自己和身邊的家人朋友。」「身體最重要」是鄭師慶祥要勸告每一個新移民的,他說,如果當初他早日就醫就不會耽誤治病。他希望和他一樣的打工族能夠騰出時間,花上一些錢,定期去醫院裡檢查,給自己一個健康的保證。他也聽說最近多起華人自殺的新聞,他搖搖頭說:「這些人都是一時想不開,如果能得到家人朋友的開導,我想他們也不願意走這條路。」的確,作為自殺者家屬,鄭師慶的心情既複雜又難過,他願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給千千萬萬個新移民敲響警鐘。

    多少忙忙碌碌的新移民多年沒有見到自己的子女,沒有享受一個周末的悠閑,沒有找老朋友聊聊心事?不管每個人的美國夢多麼不同,想必他們想要自己和家人幸福健康的夢應該都是一樣的。
2009,我等你……

299

主題

1613

帖子

84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40
沙發
武漢人在倫敦 發表於 2005-8-15 00:38 | 只看該作者
可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9 12: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