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廉價政府」到幹部高薪制 原蘇聯高官收入變遷史

[複製鏈接]

910

主題

1579

帖子

882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8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ede10 發表於 2007-12-1 12: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南方周末》   11月22日     鄭異凡

       在1917年十月革命前夕,列寧多次談到巴黎公社原則,主張革命一旦勝利,立即實施這些原則。其中的一項就是「取消支付給官吏的一切辦公費和一切金錢上的特權,把國家所有公職人員的薪金減到『工人工資』的水平」,通過這一措施,建設「廉價政府」。

  1917年12月1日,人民委員會曾作出規定,人民委員(相當於政府部長)每月最高薪金為500盧布,有未成年子女者每個子女加100盧布,對高級職員徵收特別稅,削減一切過高的薪金及退休費。1918年1月2日,人民委員會再次發布關於薪金的決定,「確認人民委員會成員月薪為500盧布的法令是指最高薪金的大致標準,至於付給專家更高的報酬不在此限」,同時要求財政部提出報告,說明是否已採取堅決措施徵收所得稅和杜絕逃避繳納所得稅的現象。

  不過,在是否給專家以高薪問題上,1918年春在黨的領導層有過一場爭論,那時,為了吸引專家參加蘇維埃國家的建設,決定給予專家月薪2000- 4000盧布。當時的左派共產主義者布哈林說:「有些人收入4000盧布,應當把他們拉到牆角下槍斃。」列寧反駁說:「這是不對的,我們正需要這樣的人,而我們這裡能夠領取4000盧布的人並不多。」不過列寧承認,這是違背巴黎公社原則的。按照巴黎公社原則,公職人員應當領取相當於熟練工人的平均工資。 1918年7月,工人的平均工資是420盧布左右。

  1918年列寧的年工資為9683.33盧布,月平均工資為807盧布,為專家的工資 4000盧布的五分之一。807盧布的月工資是一個平均數,當時國庫的收入是靠印鈔機日夜加印紙盧布解決的,因此盧布不斷貶值,年初的500盧布,購買力同年底的是大不一樣的。1918年列寧的月薪金超出500盧布,大概就是這個原因。

  列寧的稿費收入比工資高,1918年收入為15000盧布。這完全是他勞動應得的報酬。列寧的所有著作都是他本人親手所寫,而不是由秘書或者寫作班子代筆的。

  關於住房,當時有一個規定,人民委員家庭成員的住房每人不得超過一間。列寧在克里姆林宮有一套房子,共4間,3人共住:人民委員會主席列寧、教育人民委員部部務委員克魯普斯卡婭,第三人是誰不清楚,可能是列寧的妹妹,後來與列寧同住的是他的兩個兄弟。當時還不興給領導人配備別墅,列寧因病需要休養的時候,住到莫斯科郊外哥爾克一個舊庄園。列寧病逝的時候,布哈林恰巧因感冒也住在那裡,他是在現場給列寧送終的唯一領導人。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哥爾克當時並不是列寧專用的別墅。不像後來,領導人的別墅遍布全國各地,尤其是在南方避暑勝地。

  變化發生在1922年4月斯大林擔任總書記以後。

  這年8月,黨的第12次代表會議決定採取措施改善黨員幹部的物質狀況。

  對領導人來說,工資和收入不是一個概念,除工資外,領導幹部及其家庭成員還獲取黨提供的糧食配給、無償的住房、醫療服務,有時還有專門的交通工具。例如,蘇維埃中央機關黨員領導幹部在1922年夏每月獲得12公斤肉、1.2公斤糖、4.8公斤大米等等。省一級的幹部定額略少一些:4.6公斤肉或魚、1 公斤油脂、400克糖、162支香煙、3盒火柴等等。這對一個剛剛走出飢荒的國家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數量。

  還要補充一點,最高領導幹部每年還可以到國外休養度假(1至3個月)。這種國外療養,經常帶著家庭成員和治病醫生,均由國庫開支。

  1923年下半年,中央組織局開始編製高級職務名冊,一共制定了3個「職務名冊」,規定這些職務的任免權歸中央組織局及其分配登記部,這樣就把當時叫做 「負責工作人員」的高級幹部明確化了,其人數起初大體在10000名左右。這些人不僅擁有相應的權力,而且還享有明文規定或沒有規定的各種特權,例如在莫斯科就有相當著名的特供商店——「小白樺」商店,裡面各種優質的國產和進口商品應有盡有,且價格低廉,就是專門為他們服務的。

  1932年,斯大林廢除了黨員幹部工資最高限額的規定,大幅度地提高了高級幹部的實際工資。高工資和特權實際上是一種收買。有一個文件說,斯大林經常給省委書記發去大致如下內容的便條:「卡巴科夫,懇請在代表大會上支持一下。斯大林不會忘記你的。」

  2003年1月俄《總結》周刊發表一篇文章《從工資到工資》,據這份資料,斯大林的月工資如下:1921年到1935年為225盧布。1935年500盧布。

  1936年翻一番,1200盧布,是當時工人平均工資的5倍。衛國戰爭末期為2000盧布。1947年底,大概由於政治局委員等高幹家屬的吃穿不再由政府包干,斯大林把自己的工資加到10000盧布,其他領導人的工資則為8000盧布。當時工人的月平均工資為480盧布,最低工資為220盧布。

  斯大林時期還有一個發「紅包」制度。由於公開提高工資不太方便,於是採取另一種途徑,每月發給高級幹部一個專門的「紅包」,內放工資外的「獎金」,是按照級別和「貢獻」發放的,通常為月工資的1-2倍。這一制度,直到1956年才被赫魯曉夫取消。

  對斯大林來說,從上個世紀30年代初開始,工資多少對他已經沒有實際意義了,他本人連同家屬的一切開銷均由政府包干,他再也沒有需要花錢的地方。他的女兒斯維特拉娜回憶說,1947年貨幣改革后,政治局委員的親屬的吃穿,不再由國家開支,斯大林開始給她錢,但他並不知道新幣值多少,或者物價是多少。他只知道革命前的舊價值,那時候給100盧布已經算得上慷慨解囊了。所以,當他遞給女兒2000或3000盧布的時候,並不知道這筆錢能用多久,還以為給的錢值100萬呢。他讓他的工資袋在書桌上堆得高高的,都沒有打開過。他從來不花錢——沒處花,沒有需要購買的東西,他所需要的一切全由政府開銷,包括他的吃穿、別墅和服務人員,等等。克格勃專門成立一個部門管這件事,設有專門的會計室。斯大林的工資都到哪裡去了,他本人並不知道。對斯大林來說,早已生活在 「共產主義社會」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14: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