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撒下20: 1-26>

[複製鏈接]

3287

主題

3307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164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5-7-31 05: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撒下20: 1-26】【在那裡恰巧有一個匪徒,名叫示巴,是便雅憫人比基利的兒子。他吹角,說:『我們與大衛無分,與耶西的兒子無涉。以色列人哪,你們各回各家去吧!』……。】在撒母耳記下第二十章中記載了,示巴的叛亂和死亡。因示巴蠱惑以色列人叛亂,大衛就命亞瑪撒招聚猶大人平亂;約押在追擊示巴途中殺害亞瑪撒;約押在城內聰明婦人幫助下獲示巴首級;最後講到大衛國度新的行政組織。本章首先說到:【在那裡恰巧有一個匪徒,名叫示巴,是便雅憫人比基利的兒子。他吹角,說:『我們與大衛無分,與耶西的兒子無涉。以色列人哪,你們各回各家去吧!』於是以色列人都離開大衛,跟隨比基利的兒子示巴。但猶大人從約旦河直到耶路撒冷,都緊緊跟隨他們的王。】「在那裡恰巧有一個匪徒,名叫示巴,是便雅憫人比基利的兒子」。「匪徒」是指煽動者。「示巴」是便雅憫人,便雅憫人乃屬於以色列人,示巴趁著以色列人與猶大人爭吵之際(19:41-43),蠱惑以色列人叛亂。「他吹角說:『我們與大衛無份,與耶西的兒子無涉」,「我們」指以色列人,「無份…無涉」是指沒有親屬血緣的關係,這是針對大衛和猶大人的關係而言,其實所有以色列人和猶大人都是雅各的後裔。「以色列人哪,你們各回各家去吧』」。「各回各家去」,就是叫以色列人回家去,在那裡與王對抗。「於是以色列人都離開大衛,跟隨比基利的兒子示巴」。以色列人背棄大衛,轉而跟從示巴。「但猶大人,從約但河直到耶路撒冷,都緊緊跟隨他們的王」。「緊緊跟隨」就是不稍分離地跟隨。【大衛王來到耶路撒冷,進了宮殿,就把從前留下看守宮殿的十個妃嬪禁閉在冷宮,養活她們,不與她們親近。她們如同寡婦被禁,直到死的日子。】「大衛王來到耶路撒冷,進了宮殿」,就是大衛返抵京城且進了王宮。「就把從前留下看守宮殿的十個妃嬪禁閉在冷宮,養活她們,不與她們親近」。這是因為她們受到押沙龍公開的玷辱(16:21-22),所以大衛已經不能重新接納她們,但負責為她們養老;「冷宮」指有警衛的房子。「她們如同寡婦被禁,直到死的日子」。就是如同寡居一樣的活著,直到死亡的日子。

【王對亞瑪撒說:『你要在三日之內將猶大人招聚了來,你也回到這裡來。』亞瑪撒就去招聚猶大人,卻耽延過了王所限的日期。大衛對亞比篩說:『現在恐怕比基利的兒子示巴加害於我們比押沙龍更甚。你要帶領你主的僕人追趕他,免得他得了堅固城,躲避我們。』約押的人和基利提人、比利提人,並所有的勇士,都跟著亞比篩,從耶路撒冷出去追趕比基利的兒子示巴。】「王對亞瑪撒說:『你要在三日之內將猶大人招聚了來,你也回到這裡來『」。「亞瑪撒」是押沙龍叛軍的元帥。大衛返京后立即遵守了他的諾言,任命「亞瑪撒」為元帥取代約押(19:13),但亞瑪撒必須有跟隨他的人,故大衛命他在三日之內招募猶大兵卒,回來複命。「亞瑪撒就去招聚猶大人,卻耽延過了王所限的日期」。「耽延」顯示亞瑪撒不是一位稱職的元帥,所以沒有及時回報大衛,以致大衛必須果斷實行預備方案。「大衛對亞比篩說:』現在恐怕比基利的兒子示巴加害於我們,比押沙龍更甚」。「亞比篩」是約押的親弟弟,也是約押的屬下,但現在大衛直接派亞比篩率兵追擊示巴。雖然新的元帥不稱職,但大衛還是不肯重新啟用約押。「你要帶領你主的僕人追趕他,免得他得了堅固城,躲避我們』」。「你主的僕人」是指大衛的常備軍和雇傭兵。「堅固城」指設有堡壘城防的大城,難於攻打。「約押的人,和基利提人、比利提人並所有的勇士,都跟著亞比篩」。「約押的人」是指直接隸屬約押指揮的部下;「基利提人、比利提人」是大衛的近身侍衛隊(8:18);「所有的勇士」是指自從大衛早期就跟隨他的特別勇士(23:8-39)。而約押也跟著去。「從耶路撒冷出去,追趕比基利的兒子示巴」。「從耶路撒冷出去」,表示耶路撒冷成了沒有設防的空城,情況相當危急。

【他們到了基遍的大磐石那裡,亞瑪撒來迎接他們。那時約押穿著戰衣,腰束佩刀的帶子,刀在鞘內;約押前行,刀從鞘內掉出來。約押左手拾起刀來,對亞瑪撒說:『我兄弟,你好啊!』就用右手抓住亞瑪撒的鬍子,要與他親嘴。亞瑪撒沒有防備約押手裡所拿的刀;約押用刀刺入他的肚腹,他的腸子流在地上,沒有再刺他,就死了。約押和他兄弟亞比篩往前追趕比基利的兒子示巴。】「他們到了基遍的大盤石那裡,亞瑪撒來迎接他們」。「基遍」在耶路撒冷北面便雅憫支派境內,離耶路撒冷只有三個小時的路程。「迎接他們」,表示亞瑪撒所招募的人馬已經先到一步,只是沒有及時報告大衛。「那時約押穿著戰衣,腰束佩刀的帶子,刀在鞘內」。表示約押戎裝整齊。「約押前行,刀從鞘內掉出來」。約押故意讓他的刀從刀鞘內掉出來。「約押左手拾起刀來,對亞瑪撒說:『我兄弟,你好啊』」。「左手拾起刀」不是用右手,避免引起對方的注意。「就用右手抓住亞瑪撒的鬍子,要與他親嘴」。這是中東的見面禮,抓住鬍子是為了親嘴時把鬍子挪開。「亞瑪撒沒有防備約押手裡所拿的刀,約押用刀刺入他的肚腹」。「沒有防備」表示事出突然,沒有意料到約押會用左手刺入。約押因嫉妒而殺了亞瑪撒。「他的腸子流在地上,沒有再刺他就死了」。表示約押一擊致命。「約押和他兄弟亞比篩往前追趕比基利的兒子示巴」。約押在刺死亞瑪撒后立即離開現場向前趕路。

【有約押的一個少年人站在亞瑪撒屍身旁邊,對眾人說:『誰喜悅約押,誰歸順大衛,就當跟隨約押去。』亞瑪撒在道路上滾在自己的血里。那人見眾民經過都站住,就把亞瑪撒的屍身從路上挪到田間,用衣服遮蓋。屍身從路上挪移之後,眾民就都跟隨約押去追趕比基利的兒子示巴。】「有約押的一個少年人站在亞瑪撒屍身旁邊,對眾人說」,「約押的一個少年人」,是指約押的親信。亞瑪撒一死,他招募的兵士便無人率領,因此約押派少年人駐守在亞瑪撒的屍旁,呼籲亞瑪撒的部下轉而跟從約押。「誰喜悅約押,誰歸順大衛,就當跟隨約押去」,這位少年人機智地把「喜悅約押」和「歸順大衛」放在一起,一面讓歸順大衛的猶大人追隨約押,一面把約押推到了統帥的地位。「亞瑪撒在道路上滾在自己的血里。那人見眾民經過都站住」。「那人」指約押的親信。「眾民經過都站住」,指眾人在經過時看見亞瑪撒的屍身就都站住。「就把亞瑪撒的屍身從路上挪到田間,用衣服遮蓋」。為了使後面繼續上來的人看不見亞瑪撒的屍身。「屍身從路上挪移之後,眾民就都跟隨約押,去追趕比基利的兒子示巴」。猶大人誤以為亞瑪撒被殺,乃是大衛授意約押所為,並取代了亞瑪撒作元帥,所以都「跟隨約押」。這樣統領軍隊的權柄再次落到了約押手中,追趕示巴的軍事行動就由約押來帶兵,大家都來跟隨約押。【他走遍以色列各支派,直到伯瑪迦的亞比拉,並比利人的全地;那些地方的人也都聚集跟隨他。約押和跟隨的人到了伯瑪迦的亞比拉,圍困示巴,就對著城築壘;跟隨約押的眾民用錘撞城,要使城塌陷。】「他走遍以色列各支派,直到伯瑪迦的亞比拉,並比利人的全地,那些地方的人也都聚集跟隨他」。「他」是指示巴;「伯瑪迦的亞比拉」,位於以色列的最北方的但城附近,是一個大城。「約押和跟隨的人到了伯瑪迦的亞比拉,圍困示巴,就對著城築壘」。「築壘」就是在城牆最薄弱部位的對面,築造攻城的土壘。「跟隨約押的眾民用錘撞城,要使城塌陷」。「用錘撞城」試圖攻陷城。

【有一個聰明婦人從城上呼叫說:『聽啊,聽啊,請約押近前來,我好與他說話。『約押就近前來。婦人問他說:』你是約押不是?『他說:』我是。『婦人說:』求你聽婢女的話。『約押說:』我聽。『婦人說:』古時有話說,當先在亞比拉求問,然後事就定妥。我們這城的人在以色列人中是和平、忠厚的。你為何要毀壞以色列中的大城,吞滅耶和華的產業呢?『約押回答說:』我決不吞滅毀壞,乃因以法蓮山地的一個人比基利的兒子示巴舉手攻擊大衛王,你們若將他一人交出來,我便離城而去。『婦人對約押說:』那人的首級必從城牆上丟給你。『婦人就憑她的智慧去勸眾人。他們便割下比基利的兒子示巴的首級,丟給約押。約押吹角,眾人就離城而散,各歸各家去了。約押回耶路撒冷,到王那裡。】「有一個聰明婦人從城上呼叫說」,「聰明婦人」是指懂得講理說服對方的婦人。「聽啊,聽啊!請約押近前來,我好與他說話」,「請約押近前來」,聰明婦人知道商量的對象必須是擁有決定權的人。「約押就近前來。婦人問他說:』你是約押不是?『他說:』我是『」。先確認對方的身份。「婦人說:』求你聽婢女的話。『約押說:』我聽『」。這是以謙卑的口吻贏取對方的尊敬。「婦人說:』古時有話說,當先在亞比拉求問,然後事就定妥。我們這城的人在以色列人中是和平、忠厚的。你為何要毀壞以色列中的大城,吞滅耶和華的產業呢?『」「耶和華的產業」,指以色列百姓。這婦人的意思是,約押只要把事情說清楚,城裡的人自然知道該怎樣行,不必毀壞傷害神的百姓。「約押回答說:『我決不吞滅、毀壞』」。約押堅決表示不毀壞亞比拉城中的民。「乃因以法蓮山地的一個人,比基利的兒子示巴,舉手攻擊大衛王」。約押說明他率軍前來攻城的原因,是因城中藏匿著叛徒示巴。「你們若將他一人交出來,我便離城而去」。就是只要他們將示巴交出來,便不至於毀城。「婦人對約押說:『那人的首級必從城牆上丟給你」。聰明婦人憑著她的智慧判斷,說服眾人「犧牲一人,以保全眾人」應該不成問題,故此代表全城的人回復約押。「婦人就憑她的智慧去勸眾人」,婦人智慧的分析使眾人信服。「他們便割下比基利的兒子示巴的首級,丟給約押」。眾人照婦人所答覆約押的話而行,結果因著這位聰明的婦人,結束了示巴叛亂。「約押吹角,眾人就離城而散,各歸各家去了。約押回耶路撒冷到王那裡」。於是約押帶著叛徒示巴的首級,收兵「回耶路撒冷,到王那裡」。

【約押作以色列全軍的元帥;耶何耶大的兒子比拿雅統轄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亞多蘭掌管服苦的人;亞希律的兒子約沙法作史官;示法作書記;撒督和亞比亞他作祭司長;睚珥人以拉作大衛的宰相。】「約押作以色列全軍的元帥」。「元帥」是軍隊的統帥。約押在平定了示巴的叛亂以後,恢復了元帥的職位(8:16)。「耶何耶大的兒子比拿雅統轄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比拿雅」仍然擔任護衛長。「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是來自地中海克里特島的雇傭兵,作大衛的近身侍衛。「亞多蘭掌管服苦的人」,「亞多蘭」就是王上4:6的亞多尼蘭,「掌管服苦的人」,就是負責為王勞力作工的以色列人(王上5:13)。「亞希律的兒子約沙法作史官」,「史官」負責記錄國家大事、管理政府的檔案和文件,兼作傳令官,約沙法仍然擔任史官(8:16)。「示法作書記」,「書記」負責管理外交公文,相當於外交部長,由西萊雅換成了示法(8:17)。「撒督和亞比亞他」,仍然擔任祭司長(8:17)。「睚珥人以拉作大衛的宰相」,「宰相」可能指「王室顧問」。這個職位原來由「大衛的眾子」擔任(8:18),現在變成了以拉。這可能是押沙龍叛亂之後帶來的調整。這裡是押沙龍叛亂之後大衛國度的行政組織,大體上與8:15-18所記相同,表明大衛的國度恢復了秩序。而在撒母耳記下第十一章到第二十章中,記錄了國度的君王和神的百姓所經歷的一段灰暗的歷史。聖經詳實地記錄了神所允許發生的這段歷史,是要我們「作為鑒戒」(林前10:11)。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從大衛身上看到自己屬靈的「危機」,我們要時時警惕肉體,一生順服神!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8: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