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撒下17: 1-29>

[複製鏈接]

3278

主題

3298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15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5-7-29 05: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撒下17:1-29】【亞希多弗又對押沙龍說:『求你准我挑選一萬二千人,今夜我就起身追趕大衛……。】在撒母耳記下第十七章中記載了,神答應大衛的禱告,借著戶篩破壞了亞希多弗的計謀。又保守大衛,讓他得到押沙龍方面的情報;戶篩就通知大衛立即過約但河;亞希多弗卻因計敗自縊;雙方陳兵在約但河東。本章首先說到:【亞希多弗又對押沙龍說:『求你准我挑選一萬二千人,今夜我就起身追趕大衛,趁他疲乏手軟,我忽然追上他,使他驚惶;跟隨他的民必都逃跑,我就單殺王一人,使眾民都歸順你。你所尋找的人既然死了,眾民就如已經歸順你;這樣,也都平安無事了。』押沙龍和以色列的長老都以這話為美。】「亞希多弗又對押沙龍說:『求你准我挑選一萬二千人,今夜我就起身追趕大衛」,「挑選一萬二千人」,就是從十二支派各挑選的精兵;「今夜」就是押沙龍抵達耶路撒冷那天的晚上。「趁他疲乏手軟,我忽然追上他,使他驚惶」。「疲乏手軟」一面指大衛的身體疲倦,另一面指跟隨他的人尚未整頓,顯得鬆散無力。「跟隨他的民,必都逃跑,我就單殺王一人」。「單殺王一人」就是只要殺了大衛一人,百姓就必然潰散。「使眾民都歸順你。你所尋找的人既然死了,眾民就如已經歸順你」。你所尋找的人既然死了,眾民就如已經歸順你」,是指只要大衛一死,眾人自然就都歸順押沙龍。「這樣,也都平安無事了」,因此「押沙龍和以色列的長老都以這話為美」。「以這話為美」就是亞希多弗的計謀受到眾人讚賞,因為它合乎邏輯。此時跟隨大衛的人還沒有組織起來準備反擊,亞希多弗的策略是立刻追擊大衛,不給他喘息的機會。只要殺了大衛一人,百姓群龍無首,以色列人必然全部歸順押沙龍。【押沙龍說:『要召亞基人戶篩來,我們也要聽他怎樣說。』戶篩到了押沙龍面前,押沙龍向他說:『亞希多弗是如此如此說的,我們照著他的話行可以不可以?若不可,你就說吧!』戶篩對押沙龍說:『亞希多弗這次所定的謀不善。『】「押沙龍說:『要召亞基人戶篩來,我們也要聽他怎樣說』」。為著慎重起見,押沙龍認為應該再問問謀士戶篩的看法。「戶篩到了押沙龍面前,押沙龍向他說:『亞希多弗是如此如此說的」,押沙龍將亞希多弗的主意述說給戶篩聽。「我們照著他的話行可以不可以?若不可,你就說吧』」。意思是這個主意若是不好,請說明不好的理由。「戶篩對押沙龍說:『亞希多弗這次所定的謀不善』」。戶篩先下結論:「這次所定的謀不善」,意思是在這種情況下,亞希多弗的計謀是不好的。雖然押沙龍贊同亞希多弗的計謀,這時他卻突然想起來要徵求一下戶篩的意見。結果神就借著戶篩的建議,阻擋了亞希多弗的計謀。

【戶篩又說:『你知道,你父親和跟隨他的人都是勇士,現在他們心裡惱怒,如同田野丟崽子的母熊一般,而且你父親是個戰士,必不和民一同住宿。他現今或藏在坑中或在別處,若有人首先被殺,凡聽見的必說:』跟隨押沙龍的民被殺了。『雖有人膽大如獅子,他的心也必消化;因為以色列人都知道你父親是英雄,跟隨他的人也都是勇士。依我之計,不如將以色列眾人從但直到別是巴,如同海邊的沙那樣多聚集到你這裡來,你也親自率領他們出戰。這樣,我們在何處遇見他,就下到他那裡,如同露水下在地上一般,連他帶跟隨他的人,一個也不留下。他若進了哪一座城,以色列眾人必帶繩子去,將那城拉到河裡,甚至連一塊小石頭都不剩下。』押沙龍和以色列眾人說:『亞基人戶篩的計謀比亞希多弗的計謀更好!』這是因耶和華定意破壞亞希多弗的良謀,為要降禍與押沙龍。】「戶篩又說:『你知道你父親和跟隨他的人都是勇士」,戶篩告訴押沙龍:大衛和他的六百近衛軍(15:18)都是身經百戰的勇士。「現在他們心裡惱怒,如同田野丟崽子的母熊一般」,就是他們此刻的心境將生死置之度外,猶如母熊護犢般的狂烈。「而且你父親是個戰士,必不和民一同住宿」。就是大衛會時刻注意自身安全,並且作為「戰士」會預料敵人的下一步行動而對付它。「他現今或藏在坑中,或在別處」。就是難於確定大衛藏身之處。「若有人首先被殺,凡聽見的必說,跟隨押沙龍的民被殺了」。就是押沙龍若魯莽行事,恐怕反而對己方不利。「雖有人膽大如獅子,他的心也必消化」。就是一旦傳出不利己方的風聲,恐會導致兵敗如山倒。「因為以色列人都知道你父親是英雄,跟隨他的人,也都是勇士」。就是讓押沙龍不敢立即追擊大衛,必須等大軍聚集后再出擊。「依我之計,不如將以色列眾人,從但直到別是巴」。就是不要倉促出兵,要到各地動員全民。「如同海邊的薩那樣多,聚集到你這裡來」,戶篩提出所招聚的兵員越多越好。「你也親自率領他們出戰」,就是請押沙龍親自率兵出征。「這樣,我們在何處遇見他,就下到他那裡」。就是步步為營,穩紮穩打。「如同露水下在地上一般,連他帶跟隨他的人,一個也不留下」。就是以眾取勝,將敵軍包圍得水泄不通。「他若進了哪一座城,以色列眾人,必帶繩子去,將那城拉到河裡,甚至連一塊小石頭都不剩下」。這是誇大人多勢眾的好處,令人聽起來安心壯膽,其實毫無效用。「押沙龍和以色列眾人說:『亞基人戶篩的計謀,比亞希多弗的計謀更好」。押沙龍沒有足夠的智慧去判斷哪一個是「良謀」,結果否決了亞希多弗的計謀。「這是因耶和華定意破壞亞希多弗的良謀,為要降禍與押沙龍」。「耶和華定意破壞」表示是神使他們作出錯誤的判斷;「亞希多弗的良謀」這裡承認亞希多弗的計謀是「良謀」。「降禍與押沙龍」,就是神定意挫敗押沙龍的叛亂。這是神應許了大衛的禱告,【使亞希多弗的計謀變為愚拙】(15:31),定意破壞亞希多弗的良謀,為要降禍與押沙龍。

【戶篩對祭司撒督和亞比亞他說:『亞希多弗為押沙龍和以色列的長老所定的計謀是如此如此,我所定的計謀是如此如此。現在你們要急速打發人去,告訴大衛說:『今夜不可住在曠野的渡口,務要過河,免得王和跟隨他的人都被吞滅。『】「戶篩對祭司撒督和亞比亞他說:『亞希多弗為押沙龍和以色列的長老所定的計謀是如此如此;我所定的計謀是如此如此』」。因戶篩沒有把握押沙龍究竟會採取哪個計謀,也不能確定押沙龍是否會改變主意,所以將兩個計謀都告訴了大衛。「現在你們要急速打發人去,告訴大衛說」,「急速打發人」就是打發他們的兒子約拿單和亞希瑪斯。「今夜不可住在曠野的渡口,務要過河。免得王和跟隨他的人都被吞滅」。「務要過河」避免萬一押沙龍等人改變心意,還能來得及逃走。【那時,約拿單和亞希瑪斯在隱·羅結那裡等候,不敢進城,恐怕被人看見。有一個使女出來,將這話告訴他們,他們就去報信給大衛王。然而有一個童子看見他們,就去告訴押沙龍。他們急忙跑到巴戶琳某人的家裡;那人院中有一口井,他們就下到井裡。那家的婦人用蓋蓋上井口,又在上頭鋪上碎麥,事就沒有泄漏。押沙龍的僕人來到那家,問婦人說:『亞希瑪斯和約拿單在哪裡?』婦人說:『他們過了河了。』僕人找他們,找不著,就回耶路撒冷去了。】「那時,約拿單和亞希瑪斯在隱羅結那裡等候,不敢進城,恐怕被人看見」。「隱羅結」位於汲淪溪谷和欣嫩子谷會合之處,是基訓泉南面的一個水泉。約拿單和亞希瑪斯在此等候。「有一個使女出來,將這話告訴他們,他們就去報信給大衛王」。「使女」必是祭司所信賴的人。「然而有一個童子看見他們,就去告訴押沙龍」。「童子」可能是押沙龍派來監視這兩位祭司的人。「他們急忙跑到巴戶琳某人的家裡。那人院中有一口井,他們就下到井裡」。「巴戶琳」是咒罵大衛的示每居住的便雅憫人村莊(16:5),應該是最敵對大衛的;「某人的家裡」,是神在這裡安排了一位願意幫助大衛的婦人,為拯救大衛起到了關鍵作用;「一口井」是儲存雨水的水槽。「那家的婦人用蓋蓋上井口,又在上頭鋪上碎麥,事就沒有泄漏」。「用蓋蓋上井口」就是鋪上覆蓋物;「碎麥」是指碎秸、穀粒或乾果;「事就沒有泄漏」,就是事情沒有被識破。「押沙龍的僕人來到那家,問婦人說:『亞希瑪斯和約拿單在哪裡?』」「亞希瑪斯和約拿單」對住在耶路撒冷附近的人來說,祭司家族大概不是陌生人。「婦人說:『他們過了河了。』僕人找他們,找不著,就回耶路撒冷去了」。「過了河」是指渡過附近的一條小溪,不是指渡過約旦河。

【他們走後,二人從井裡上來,去告訴大衛王說:『亞希多弗如此如此定計害你,你們務要起來,快快過河。』於是大衛和跟隨他的人都起來,過約旦河。到了天亮,無一人不過約旦河的。亞希多弗見不依從他的計謀,就備上驢,歸回本城;到了家,留下遺言,便弔死了,葬在他父親的墳墓里。】「他們走後,二人從井裡上來,去告訴大衛王說:『亞希多弗如此如此定計害你,你們務要起來,快快過河』」。「定計害你」原定的計謀是即刻派兵追殺。「務要起來,快快過河」因為擔心押沙龍改變心意。「於是大衛和跟隨他的人都起來過約但河」。就是連夜渡河。「到了天亮,無一人不過約但河的」。就是全部人員都過到約但河東。「亞希多弗見不依從他的計謀,就備上驢歸回本城」。「不依從他的計謀」,亞希多弗由此認定押沙龍必然會失敗,因此心灰意冷。「歸回本城」表示他不想繼續輔佐押沙龍。「到了家,留下遺言,便弔死了,葬在他父親的墳墓里」。亞希多弗能看破事態的發展,知道押沙龍遲早會失敗以終,自己也難逃厄運,便先自縊而死。【大衛到了瑪哈念,押沙龍和跟隨他的以色列人也都過了約旦河。押沙龍立亞瑪撒作元帥,代替約押。亞瑪撒是以實瑪利人(又作以色列人)以特拉的兒子。以特拉曾與拿轄的女兒亞比該親近;這亞比該與約押的母親洗魯雅是姐妹。押沙龍和以色列人都安營在基列地。】「大衛到了瑪哈念,押沙龍和跟隨他的以色列人也都過了約但河」。「瑪哈念」位於約旦河東的基列地。「押沙龍立亞瑪撒作元帥代替約押。亞瑪撒是以實瑪利人(又作「以色列人」)以特拉的兒子」。押沙龍的元帥「亞瑪撒」,是大衛的元帥約押的表兄弟。「以實瑪利人」又作「以色列人」,也就是說,以特拉生為以實瑪利人,改奉猶太教而歸化做以色列人。「以特拉曾與拿轄的女兒亞比該親近」,是指亞瑪撒是以特拉和亞比該兩人所生的兒子;「拿轄的女兒亞比該」,指亞比該的母親曾嫁給拿轄,後來改嫁給大衛的父親耶西。「這亞比該與約押的母親洗魯雅是姐妹」。「姐妹」是指亞比該與洗魯雅兩人是同母異父姐妹。這樣押沙龍、亞瑪撒、約押三人彼此都是表兄弟,而大衛則是亞瑪撒和約押兩人的舅父。「押沙龍和以色列人都安營在基列地」。押沙龍並沒有耽延很久,他很快追「過了約旦河」、「安營在基列地」。大戰一觸即發。

【大衛到了瑪哈念,亞捫族的拉巴人拿轄的兒子朔比,羅底巴人亞米利的兒子瑪吉,基列的羅基琳人巴西萊,帶著被、褥、盆、碗、瓦器、小麥、大麥、麥面、炒谷、豆子、紅豆、炒豆、蜂蜜、奶油、綿羊、奶餅,供給大衛和跟隨他的人吃;他們說:『民在曠野,必饑渴睏乏了。『】「大衛到了瑪哈念,亞捫族的拉巴人拿轄的兒子朔比」。在大衛時代,亞捫已成為以色列的屬國,拉巴原為亞捫人的京城(12:26),拿轄原為亞捫人的王(撒上11:1)。「羅底巴人亞米利的兒子瑪吉」,他曾照顧過掃羅的孫米非波設(9:4)。「基列的羅基琳人巴西萊」,「巴西萊」一個特別富有的人。「帶著被、褥、盆、碗、瓦器、小麥、大麥、麥面、炒谷、豆子、紅豆、炒豆」,這些都食宿用品,其中「被、褥」指床鋪和被單;「盆、碗、瓦器」指餐具;「麥面」指磨好的麵粉;「炒谷」指烤乾的穀物;「炒豆」指烤乾的豆類。「蜂蜜、奶油、綿羊、奶餅供給大衛和跟隨他的人吃」,「奶餅」指乳酪。「他們說:『民在曠野,必饑渴睏乏了』」。「巴西萊」是當地的一位大富戶,已經八十歲了(19:32)。他在危難中前來幫助大衛,不是為了榮華富貴,而是為了幫助神的受膏者。這時神借著三個人給大衛帶來許多用品和食物。由此讓我們看到,雖然神管教的手很重地臨到大衛,但神的愛從來沒離開他。同樣今天當我們落在神的管教中,神的愛也不會離開我們!為此,願我們今天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要看到神在我們身上,都有祂完全的愛和祂的美意!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22: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