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1、大陸網警嚴查聊天記錄 網民用隱語遭約談 2、北京現「基孔肯亞熱」病例 患者驟增 53家醫院收治 3、公務員欠薪 黨媒炒作「紀委人員送外賣」

[複製鏈接]

1846

主題

1947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60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本帖最後由 IreneLambert878 於 2025-7-24 10:06 編輯



大陸網警嚴查聊天記錄 網民用隱語遭約談

2025年07月23日     作者:邢度

中共國家網信辦近期下令各大互聯網平台進一步加強對聊天軟體內容的監控,要求全面接入關鍵詞搜索與二次數據分析系統。多位受訪網民與業內人士透露,當局正將人工智慧技術廣泛部署於微信、QQ、抖音等主流社交平台後台伺服器,對用戶的聊天記錄、語音、圖片等信息進行持續掃描與深度識別。有網民僅因發出「一尊」二字,即遭警方約談數小時。


中國互聯網平台言論被再度收緊。北京網民陳先生7月23日告訴大紀元記者,不久前,他因在微信群中發送「一尊」兩個字,接連被海淀公安分局傳喚兩次。他回憶稱:「派出所網警直接問我,你說誰不行?幹嘛說他(習)啊?我根本沒提到老習,還是被叫去問了五個小時。對方還說『你只要一提到他,我們就得處理』,我感覺他們也很無奈。」


陳先生還透露,警察在過程中無意中表示,北京已有數萬名網警專職網路審查與數據分析,工作強度「甚至超過刑警和片警」。「這些人從早到晚看屏幕,分析成千上萬條聊天記錄和賬號行為。既然北京如此,其它城市與北京應該差不多。」

網路安全領域人士周飛(化名)表示,微信等平台已接入網信辦統一部署的「智能輿情監測系統」,不僅對公開動態實時監控,也會重新掃描後台儲存的語音、文字、圖片等內容。他說:「以前聊天記錄只是備份,現在是反覆分析,哪怕是幾年前的記錄,只要觸發敏感詞就會被標記。」


身在海外的周飛進一步介紹,網信辦今年起推廣多套新型AI審查系統,可識別諧音、拼音、表情符號及圖像中的文字,後台系統全天候運行。每條可疑信息都會生成報告,並交由專人審查。他說:「現在連點贊、轉發、瀏覽頻次等行為也被記錄與量化。後台會追蹤你在群里說了什麼、誰給你點贊、你轉發了哪些內容,全都存在資料庫里。」

河南網民呂先生表示,他在多個平台已被封號十餘次:「有時我還沒發言,賬號就被封。有朋友留言,自己能看到,別人卻看不到。這說明平台設了『隱形屏蔽』,你的發言根本傳不出去。」

這種「看得見自己,別人看不見」的機制已成為微博、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台的普遍現象。表面看賬號正常,實則已遭「限流」或「沉底」,幾乎無法再傳播信息。

IT業內人士高強(化名)指出,此輪審查力度遠超以往,涉及騰訊、位元組跳動、快手、阿里等多家大型平台。他說:「只要發生風吹草動,網信辦會立即發函,要求刪帖、封號、交出用戶信息,有的平台甚至設立專人團隊全天候配合政府。」

高強警告說:「現在不是你說了什麼才會被查,而是你以前說過什麼,平台也會主動回溯分析。哪怕只是轉發、點贊,也會被演算法標記,形成行為檔案。」

記者觀察發現,過去三個月,中國社交平台上的政治性發言顯著減少。曾廣泛流行的諧音字、拼音首字母縮寫、表情符號替代等「避審」方式也被識別封殺。如今,用戶更多通過轉發海外截圖、自媒體頁面,或乾脆保持沉默來規避風險。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社交平台前員工告訴記者:「我們每天收到來自網信辦的封鎖清單,指明哪些關鍵詞、話題需要處理。平台不看你說得合不合理,只要沾到敏感詞,就自動封號或限流。」

根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55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4年12月,中國網民總數達11.08億,互聯網普及率為78.6%,其中手機網民佔98.6%。這意味著,幾乎每一位網民的社交活動都處在全天候的技術審查之下。

高強最後提醒公眾:「現在不是封你一個賬號那麼簡單了。如果言論被歸類為『有組織』或『傳播廣泛』,不僅封號,還可能被傳喚、行政拘留,甚至刑事起訴。」

責任編輯:李沐恩#

北京現「基孔肯亞熱」病例 佛山患者驟增53家醫院收治(圖)


2025年7月23日   作者:李木子

近期廣東佛山爆發「基孔肯亞熱」疫情,確診病例連日飆升,目前已指定53家醫院為定點收治機構,35家醫院開展核酸檢測。日前,北京疾控宣稱北京市偶有基孔肯亞熱境外輸入病例,引發關注。

北京疾控:目前偶有基孔肯亞熱境外輸入病例
《新京報》消息,7月22日,北京疾控發布預防基孔肯亞熱健康提示:基孔肯亞熱是由基孔肯亞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傳染病,主要流行於東南亞、南亞和非洲地區,通過伊蚊(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叮咬傳播,無人傳人的證據。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獲得持久的免疫力。目前,北京市偶有境外輸入病例,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病例輸入的風險持續存在。

北京市能夠傳播基孔肯亞熱的蚊種為白紋伊蚊,未發現另一種傳播媒介--埃及伊蚊。白紋伊蚊體黑而有白紋,俗稱「花蚊子」或「黑蚊子」,能傳播登革熱、基孔肯亞熱和寨卡病毒病等蚊傳疾病。其白天吸血,吸血高峰為早上6-8點和下午17-19點。

不少網友震驚北京也有「基孔肯亞熱」病例,還有北京網友說:「昨天我一個朋友就得了這個病高燒40(度),而且感覺上不來氣。」「我感覺我得過了。」「翻倍的增長…」「電蚊拍漲價了!」

疑似中共正在全面防控,河北民眾出門需要報備?有河北網友說:「老師在群里發,出市域以外出遊要報備,是個咋回事兒呢?有同志知情沒?」還有人說:「像新冠似的」、「一會兒蚊子全熱死了,一會又是防病毒」。

佛山確診病例連日飆升 官方指定53家醫院定點收治
廣東佛山市順德區7月8日監測發現1例所謂境外輸入性「基孔肯亞熱」病例,15日順德區確診478例;18日南海區、禪城區也出現確診病例;至19日佛山全市共確診1873例;截至7月20日,佛山全市累計確診2285例,其中順德區累計2158例。全市病例均為輕症。

紅星新聞報導,廣東佛山市22日最新通報,截至7月21日,佛山市累計報告基孔肯亞熱確診病例2659例,主要集中在順德區。為應對疫情,佛山市多個區縣發布《告全體市民書》,號召公眾積極行動及時清除蚊蟲,殺滅成蚊。佛山市已啟動了應急響應。

目前佛山市指定53家醫院為定點收治機構,先準備了3600多張防蚊隔離床位,後期也做好了擴容準備,目前在院治療的都是輕症患者。佛山市順德區樂從醫院現在是定點收治機構里病人最多的一家醫院,有400多名基孔肯亞熱患者在院治療。

佛山市同時新增了35家醫院開展基孔肯亞病毒核酸檢測,儲備了較為充足的檢測試劑,對醫務人員進行培訓。到醫院就診的疑似基孔肯亞熱病例核酸檢測陽性后,都會留院治療,主要是為了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

逾千人全身紅疹關節痛 怒斥官方又瞞報
台灣《自由時報》21日報導,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昆蟲發育與進化生物學重點實驗室主任王四寶表示,今年在中國國內傳播的屈公病(基孔肯亞熱)「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比較高的」,目前沒有特效抗病毒藥物,也無疫苗可預防。

報導稱,有民眾表示,「從監測發現(8日)到通報(15日)跨越7天,明顯超出《傳染病防治法》要求的24小時。」還有人說「我想說有哪次沒隱瞞的」、「去年我兩公婆登革熱,確實滿樓層都是,但他們根本不敢公布實際數字」。

報導指,還有民眾自述6日出現癥狀,連續兩天高燒伴隨皮疹大爆發,全身都是密密麻麻的紅疹,關節痛得不得了,淋巴結也腫大疼痛,還有結膜炎,「疼到下不床、下不了樓」,但疾控發布的報告稱8日監測發現移入性疫情,明顯與實際不符。

7月22日,大陸社交媒體平台上不少網友質疑、擔心:「昨天新聞說不會人傳人,到底傳不傳?」「僅僅依靠蚊子傳播應該沒有這麼快吧,8號才出現的,這才不到半個月啊?」「既然不會人傳人,為什麼要隔離呢?」也有網友質疑是新冠(COVID-19)病毒:「是不是新冠的另一個名字!」


公務員欠薪越演越烈 黨媒炒作「紀委人員送外賣」


2025年07月24日

中共財政陷入危機,越來越多的體制人員被欠薪。日前四川紀檢人員下班送外賣登上微博熱搜。官媒將其當作「正能量」宣傳,被指別有目的。

7月22日,話題「#公職人員下班送外賣#」的話題登上熱搜榜。多家官媒也參與炒作。

報導稱,四川遂寧市的孫先生此前在當地消防隊工作,轉業后被分配到船山區某單位「從事紀檢工作」。今年7月10日,單位下發「公職人員可以做副業」的通知,他馬上向單位提出申請,獲批后就開始下班跑外賣。

他還說,看到通知后,身邊不少同事都開始行動,有嘗試跑代駕的,也有跑網約車的。

媒體報導刊登的孫先生照片很年輕。但根據官方規定,消防員一般要干滿12年才能獲得當局從新安置工作的機會。據此可大致估算孫先生的年齡。

多家地方官媒跟進報導,並向遂寧市紀委質詢此事。對方默認確有此事,並告訴記者「後續情況建議以官方通報為準」。

此事引發熱議。許多網民紛紛聯想到大陸公務員欠薪事件,認為官方有意將此事打造成「正能量」,旨在樹立榜樣,藉此緩解當局的財政壓力。


近年來,大陸公務員降薪一輪接一輪,多地公務員被欠薪。越來越多的公職人員在網上抱怨,自己被欠薪幾個月,有的超過一年。家中有老人孩子需要養活,還要還房貸或車貸,生活陷入困境。

目前爆料者已經不限於東北及四川省、河南省等經濟落後地區,連曾是中國經濟龍頭的廣東省也不例外。被欠薪的公務員也不再限於鄉鎮基層和「清水衙門」,就連大城市的「維穩部門」,包括部分城市的公安都被拖欠工資。

日前山東菏澤市一名「網格員」在網上發帖稱,自己已被拖欠一年工資,想要離職。去年9月,中共黨媒被迫承認福建莆田涵江區數百名「網格員」被拖欠半年工資。之後多地曝出「網格員」被欠薪的消息。

(責任編輯:尚傳)

https://tinyurl.com/22dj5bzo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8: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