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撒下6: 1-23>

[複製鏈接]

3245

主題

3265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1138
霞步思 發表於 2025-7-17 22: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撒下6: 1-23】【大衛又聚集以色列中所有挑選的人三萬……。】在撒母耳記下第六章中記載了,大衛率領眾民迎接神的約櫃;烏撒因伸手扶住約櫃被神擊殺;大衛將約櫃改運到俄別以東家;大衛再度迎接約櫃。本章首先說到:【大衛又聚集以色列中所有挑選的人三萬。大衛起身,率領跟隨他的眾人前往,要從巴拉·猶大將神的約櫃運來;這約櫃就是坐在二基路伯上萬軍之耶和華留名的約櫃。】「大衛又聚集以色列中所有挑選的人三萬」。「又聚集」因在此之前,以色列民已經多次聚集在大衛跟前,包括膏立他作以色列王,並兩次對抗非利士人;「挑選」就是精選。「大衛起身率領跟隨他的眾人前往,要從巴拉猶大將神的約櫃運來」。「約櫃」是神與人立約的見證(出25:11-22),是神同在的記號。「巴拉猶大」是基列耶琳的別名(代上13:6),「神的約櫃」一直存放在基列耶琳(撒上7:1-2)。「這約櫃就是坐在二基路伯上萬軍之耶和華留名的約櫃」。「二基路伯」是安在約櫃施恩座上兩邊的兩個天使。「耶和華留名的約櫃」,是指約柜上二基路伯中央為神的寶座,名稱為萬軍之耶和華。因大衛愛慕神的同在,所以在國家穩定后,他就召集了他所挑選的三萬人,將約櫃運到大衛城。【他們將神的約櫃從岡上亞比拿達的家裡抬出來,放在新車上;亞比拿達的兩個兒子烏撒和亞希約趕這新車。他們將神的約櫃從岡上亞比拿達家裡抬出來的時候,亞希約在櫃前行走。大衛和以色列的全家在耶和華面前,用松木製造的各樣樂器和琴、瑟、鼓、鈸、鑼,作樂跳舞。】「他們將神的約櫃從岡上亞比拿達的家裡抬出來,放在新車上」。「岡上亞比拿達的家」,因約櫃是放在山上亞比拿達的家中(撒上7:1);「新車」是指從未作過其他用途。但按照律法規定,約櫃必須由哥轄的子孫扛抬(出25:14-15),不是用車。大衛也許不知道,但作為利未人的「烏撒和亞希約」應該知道,但他們居然也忽略了神的律法,沒有提出正確的建議,成了失職的利未人。「亞比拿達的兩個兒子烏撒和亞希約趕這新車」。亞比拿達有三個兒子,除烏撒和亞希約之外,還有以利亞撒被派看守約櫃(撒上7:1)。「他們將神的約櫃從岡上亞比拿達家裡抬出來的時候,亞希約在櫃前行走」。「亞希約在櫃前行走」,烏撒就在約櫃後面。「大衛和以色列的全家在耶和華面前,用松木製造的各樣樂器」,「松木」指以樅樹類木材為基本材質,其上裝弦和蒙皮作成琴、瑟、鼓等樂器。「和琴、瑟、鼓、鈸、鑼,作樂跳舞」。琴」弦數較少;「瑟」弦數多達十弦;「鼓」是指圓框蒙皮的手鼓;「鈸」是指搖鈴之類的樂器;「鑼」是用青銅製造的敲擊樂器;「作樂跳舞」就是又奏樂又有伴唱,眾人隨樂聲起舞。

【到了拿艮的禾場,因為牛失前蹄(或譯:驚跳),烏撒就伸手扶住神的約櫃。神耶和華向烏撒發怒,因這錯誤擊殺他,他就死在神的約櫃旁。大衛因耶和華擊殺(原文是闖殺)烏撒,心裡愁煩,就稱那地方為毗列斯烏撒,直到今日。】「到了拿艮的禾場,因為牛失前蹄,烏撒就伸手扶住神的約櫃」。「拿艮」是在基列耶琳到耶路撒冷的途中;「禾場」指打穀場;「牛失前蹄」是指牛腳被絆了一下,以致牛車晃動;烏撒「伸手扶住神的約櫃」,完全是好心幫助神,但做的卻是神所禁止的事。因為律法明明地規定:只有亞倫的後代祭司才可以觸摸約櫃,其他的人【不可摸聖物,免得他們死亡】(民4:15)。因此「神耶和華向烏撒發怒,因這錯誤擊殺他,他就死在神的約櫃旁」。「神耶和華向烏撒發怒」,是因為他裡面沒有敬畏神的心。「大衛因耶和華擊殺烏撒,心裡愁煩,就稱那地方為毗列斯烏撒,直到今日」。「擊殺」可能指頭部破裂而死;「心裡愁煩」是指心裡自責。「毘列斯烏撒」意思是烏撒的干犯。【那日,大衛懼怕耶和華,說:『耶和華的約櫃怎可運到我這裡來?』於是大衛不肯將耶和華的約櫃運進大衛的城,卻運到迦特人俄別·以東的家中。耶和華的約櫃在迦特人俄別以東家中三個月;耶和華賜福給俄別以東和他的全家。】「那日,大衛懼怕耶和華,說:『耶和華的約櫃怎可運到我這裡來?』」「大衛懼怕」是因他不了解神的作為,大感困惑,充滿懼怕,不敢將約櫃運進京城。「於是大衛不肯將耶和華的約櫃運進大衛的城,卻運到迦特人俄別以東的家中」。「迦特」是但支派境內的利未城市「迦特臨門」(書21:24-26 )。「迦特人俄別以東」是利未人、哥轄族可拉的後裔(代上15:18、24)。「俄別以東」明明知道烏撒因扶約櫃而被擊殺,也看到大衛的「懼怕」,但他還是歡迎約櫃到他家。因著他對神同在的愛慕,「耶和華的約櫃在迦特人俄別以東家中三個月;耶和華賜福給俄別以東和他的全家」。神先是用擊殺烏撒來教導大衛要敬畏神,然後用賜福俄別以東全家讓大衛看到神的恩典,讓大衛明白不但要有愛神的忠心、事奉的熱心,也要根據真理,這樣他的事奉才能蒙神悅納。

【有人告訴大衛王說:』耶和華因為約櫃賜福給俄別以東的家和一切屬他的。『大衛就去,歡歡喜喜地將神的約櫃從俄別以東家中抬到大衛的城裡。抬耶和華約櫃的人走了六步,大衛就獻牛與肥羊為祭。大衛穿著細麻布的以弗得,在耶和華面前極力跳舞。這樣,大衛和以色列的全家歡呼吹角,將耶和華的約櫃抬上來。】「有人告訴大衛王說:『耶和華因為約櫃賜福給俄別以東的家和一切屬他的』」。「有人告訴」是指有人為神賜福俄別以東全家之事作見證;「和一切屬他的」表示一人蒙福,連所有屬他的人也都蒙福。「大衛就去,歡歡喜喜地將神的約櫃從俄別以東家中抬到大衛的城裡」。約櫃在俄別以東家的三個月,也是大衛認真查考律法和反省的三個月,因此當他第二次搬運約櫃時,就嚴格照著神的吩咐去行,不再用車,而是用利未人來抬。「歡歡喜喜地」表示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樂意。「大衛的城」指大衛王宮所在地。抬約櫃的走了六步,平安無事,所以大衛立刻獻祭感恩。「走了六步」就停下來,可能是因為第七日是安息的日子(創2:2)。「大衛穿著細麻布的以弗得,在耶和華面前極力跳舞」。大衛把他的王袍放在一邊,只穿了一件祭司的「細麻布的以弗得」,表明他作為祭司國度的君王,願意自卑成為一個事奉神的人。「極力跳舞」就是非常投入地賣力跳舞。「這樣,大衛和以色列的全家歡呼吹角,將耶和華的約櫃抬上來」。「以色列的全家」指十二支派都有代表;「歡呼吹角」就是一面揚聲歡呼,一面有吹角聲,表示值得歡慶。

【耶和華的約櫃進了大衛城的時候,掃羅的女兒米甲從窗戶里觀看,見大衛王在耶和華面前踴躍跳舞,心裡就輕視他。眾人將耶和華的約櫃請進去,安放在所預備的地方,就是在大衛所搭的帳幕里。大衛在耶和華面前獻燔祭和平安祭。大衛獻完了燔祭和平安祭,就奉萬軍之耶和華的名給民祝福,並且分給以色列眾人,無論男女,每人一個餅,一塊肉,一個葡萄餅;眾人就各回各家去了。】「耶和華的約櫃進了大衛城的時候,掃羅的女兒米甲從窗戶里觀看」。這裡沒有稱米甲是「大衛的妻子」,而是說「掃羅的女兒米甲」,可能因為米甲已經再嫁,大衛把她要回來(3:14-16),這不蒙神喜悅。「見大衛王在耶和華面前踴躍跳舞,心裡就輕視他」。「踴躍跳舞」是指大衛不顧體統地跳舞;「心裡就輕視」可能她認為大衛失去王者的尊嚴,因而輕看他。「眾人將耶和華的約櫃請進去,安放在所預備的地方,就是在大衛所搭的帳幕里」。「所預備的地方」,就是大衛臨時所搭的帳幕,等待將來正式建聖殿。「大衛在耶和華面前獻燔祭和平安祭」,「燔祭」指整個祭物須在祭壇上經過火燒,使馨香之氣上升,全部獻給神;「平安祭」表明獻祭者對神的感恩與奉獻,並藉此顯明神與人及人與鄰舍的和諧關係。「大衛獻完了燔祭和平安祭,就奉萬軍之耶和華的名給民祝福」。身為神所膏立的王,也是眾民的領袖,所以就可以奉神的名給眾民祝福。「並且分給以色列眾人,無論男女,每人一個餅,一塊肉,一個葡萄餅。眾人就各回各家去了」。「餅」指細麵粉烤的餅;「肉」通常指可烤的牛肉;「葡萄餅」就是葡萄乾壓成的餅。

【大衛回家要給眷屬祝福;掃羅的女兒米甲出來迎接他,說:『以色列王今日在臣僕的婢女眼前露體,如同一個輕賤人無恥露體一樣,有好大的榮耀啊!』大衛對米甲說:『這是在耶和華面前;耶和華已揀選我,廢了你父和你父的全家,立我作耶和華民以色列的君,所以我必在耶和華面前跳舞。我也必更加卑微,自己看為輕賤。你所說的那些婢女,她們倒要尊敬我。』掃羅的女兒米甲,直到死日,沒有生養兒女。】「大衛回家要給眷屬祝福;掃羅的女兒米甲出來迎接他,說」,「眷屬」指家小,就是妻子兒女。「以色列王今日在臣僕的婢女眼前露體」。「臣僕的婢女」是指在身份最卑下的人。「露體」是指大衛脫去王袍,僅穿「細麻布的以弗得」形同露體。「如同一個輕賤人無恥露體一樣,有好大的榮耀啊!『」「輕賤人」指無用的人、沒有價值的人;「好大的榮耀」是一種反面的譏諷話,表示君王的顏面盡失。「大衛對米甲說:『這是在耶和華面前」,大衛認為自己所作的,是作在神的面前,所以無所謂尊榮。「耶和華已揀選我,廢了你父和你父的全家,立我作耶和華民以色列的君,所以我必在耶和華面前跳舞」。大衛表示他為著感謝神的抬舉,情願放棄自己的尊嚴,要在神面前跳舞,抒發他對神的感恩和讚美。「我也必更加卑微,自己看為輕賤」。就是在神面前更當自我謙遜地降卑,使自己顯得卑微。「你所說的那些婢女,她們倒要尊敬我』」。至於在那些人所輕看的仆婢,他們反倒會尊敬他。「掃羅的女兒米甲,直到死日,沒有生養兒女」。米甲由於輕視大衛,神給她的懲罰是不能生育,當時女人以不能生育為恥辱,可見米甲是個不蒙神賜福的人!而大衛雖然作全以色列的王,但他在神面前更加卑微,輕看自己,卻蒙神賜福。但願我們今天都要像大衛那樣,在神面前自居卑微,而蒙神賜福!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7 22: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