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視頻講座】新解孟子第七篇下盡心章句下36 章37章(一)【一】

[複製鏈接]

931

主題

1428

帖子

6908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90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老寒腿7979 發表於 2024-10-5 19: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課件主頁:https://www.youtube.com/watch?v= ... DaR_lIV&index=8



相關文案:主話題:《孟子》第七篇(下)盡心章句下
第三十六章之、——
解析:曾皙(xī:膚色白;白色)嗜(喜好;貪)羊(通「詳」:細密,完備)棗(五果:栗桃李杏棗),而(通「能」)曾子不忍食羊棗。公孫丑問曰:「膾(細切之魚肉;細切魚或肉)炙(zhì:烤;烤肉;燒灼;熏陶)與羊棗孰美?」
孟子曰:「膾炙哉!」
公孫丑曰:「然則曾子何為(偽)食膾炙而不食羊棗?」
曰:「膾炙所同也,羊棗所獨也。諱(huì:隱瞞,避忌;迴避,顧忌;指需要避忌隱諱之事物;死之委婉說法;對君主、尊長之名字避開不直稱;指所避諱之尊長名字)名不諱姓(性),姓所同也,名所獨也。」

即高舉虛幻空白之神鬼迷信者乃殉教徒像猴子一樣喜好細品輕咂那栗桃李杏棗其五果之素淡,人類社會具有主觀能動性乃高舉實事求是之人文覺悟者而不被動忍受咂果吃素之自虐戒欲。羞於不配公位者問:「刀工烹飪且細嚼慢咽那禽蛋魚豬羊其五肉之葷腥相比與採摘生吃且細品輕咂那栗桃李杏棗其五果之素淡乃哪個完美?」
孟先生講:「當然是人類發明創造之刀工烹飪完美!」
羞於不配公位者再問:「低級自然生態之動物依照直接取食原則然而高舉實事求是之人文覺悟者卻為什麼虛偽致刀工烹飪食材而不採摘生吃於咂果吃素呢?」
孟先生講:「以刀工烹飪所代表之人類主觀能動性乃大同大統於順應客觀法理以改變周遭環境即天人合一,以咂果生吃所代表之動物客觀被動性乃鰥寡孤獨於依附周遭環境而被客觀法理所改變即宿命賭運。冠禮忌諱宿命賭運之名目而不同於履禮忌諱天人合一之性質,天人合一之性質乃大同大統於人文繁衍與傳承模式之種子生長形式,宿命賭運之名目乃鰥寡孤獨於動物進化和演變模式之吃食滅絕形式。」

如果迷信神鬼者其所謂修行之法能夠做到不使用火及其他一切人類所創造之工具且不穿衣服而與野猴為伍也可以得道成仙,那麼為什麼還要拉世人入伙呢?
——(完)

主話題:《孟子》第七篇(下)盡心章句下
第三十七章之(一)、——【一】
解析:萬章問曰:「孔子在陳曰:『盍(通「蓋」:表示擬測,大概,大約,大致)歸(歸向,趨向)乎來?吾黨之【士】小子狂簡,進取,不忘(亡)其初。』孔子在陳,何思魯(通「旅」:陳述)之狂士?」
孟子曰:「孔子:『不得(德;感恩)中道而與之,必也狂狷(juàn:心胸狹小,氣量狹窄;耿直,固執;急躁;狷忿——急躁易怒;狷介——孤高,潔身自愛)乎!狂者進取,狷者有(通「友」;通「佑」)所不為也』。孔子豈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原因;緣故)思其次也。」
——(待續)
有一種人雖沒有權力卻想要解決社會問題乃以和平使者之身份傳遞文明開明之覺悟於各種爭端,此斡旋者之所作所為即聖人之事業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08: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