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拿3: 1-10>

[複製鏈接]

3377

主題

3397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268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4-2-13 21: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拿3: 1-10】【耶和華的話二次臨到約拿說……。】在約拿書第三章中,因著約拿在神面前切實地悔改,神就赦免他悖逆的罪,再次使用他,所以【耶和華的話二次臨到約拿說:『你起來!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宣告我所吩咐你的話。』】「耶和華的話二次臨到約拿說」,這表示神接受約拿在魚腹中悔改的禱告(2:1-9),赦免他悖逆神的罪,再次使用他。一個曾經逃避神、失敗過的先知,神仍然重用他,再一次向他說話,這給我們看見,任何人跌倒了,只要悔改還有機會被神使用。「你起來!往尼尼微大城去」,這表示神使用約拿的旨意並沒有改變,仍然差遣他去尼尼微(1:2)。「向其中的居民宣告我所吩咐你的話」,就是要約拿照神所吩咐他的話向尼尼微的居民呼喊宣告。而神吩咐約拿仍是三項命令:起來、去、宣告,這是先知必須順服的,方向沒有改變,地方沒有更改。【約拿便照耶和華的話起來,往尼尼微去。這尼尼微是極大的城,有三日的路程。約拿進城走了一日,宣告說:『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傾覆了!』尼尼微人信服神,便宣告禁食,從最大的到至小的都穿麻衣(或譯:披上麻布)。】「約拿便照耶和華的話起來,往尼尼微去」,這次約拿並沒有逃避(1:3),「照耶和華的話」,表示他順服神的吩咐。「這尼尼微是個極大的城」,是指尼尼微的人口眾多,面積廣闊。「有三日的路程」,這是按一般人的步行速率,全程共需三日。「約拿進城走了一日,宣告說」,約拿走了三分之一的路程,在城裡大聲宣告,「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傾覆了!」「再等四十日」,表示神對人的寬容忍耐有一定的限度。「尼尼微必傾覆了」,是指尼尼微城就要被毀滅。約拿傳道的內容簡單至極,根本不加解釋,卻產生巨大的反應,因為出於神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尼尼微人信服神,便宣告禁食,從最大的到至小的,都穿麻衣」。「尼尼微人信服神」,就是信服神借約拿的口所說的預言。「便宣告禁食」,就是全城的居民回應約拿警告性的預言,以禁食表達認罪悔改。「從最大的到至小的」,是指全城居民,無一例外。「都穿麻衣」,表示悲傷、痛悔。

【這信息傳到尼尼微王的耳中,他就下了寶座,脫下朝服,披上麻布,坐在灰中。他又使人遍告尼尼微通城,說:『王和大臣有令,人不可嘗什麼,牲畜、牛羊不可吃草,也不可喝水。人與牲畜都當披上麻布;人要切切求告神。各人回頭離開所行的惡道,丟棄手中的強暴。或者神轉意後悔,不發烈怒,使我們不致滅亡,也未可知。』】「這信息傳到尼尼微王的耳中,他就下了寶座」,尼尼微王一聽到約拿所傳的信息,就相信這是出於神的警告,於是謙卑自己。「脫下朝服,披上麻布」,「朝服」代表尊榮(斯6:11),「麻布」表示哀慟(王下19:1)。「坐在灰中」,表示悲傷(耶6:26)。「他又使人遍告尼尼微通城,說」,就是通令全民,同心一致行動。「王和大臣有令,人不可嘗什麼」,這是強迫禁戒食物。「牲畜、牛羊不可吃草,也不可喝水」,就是不可牧放或特意提供飼料和飲用水給家畜。「人與牲畜都當披上麻布」,尼尼微城眾民的悔改是十分徹底的,連一個也沒有失落,甚至包括家畜。「人要切切求告神」,就是懇求神回心轉意,不將所預言的災禍降給他們。「各人回頭離開所行的惡道」,就是人人都要停止邪惡的行徑。「丟棄手中的強暴」,就是立即放下正在進行的欺壓、暴力迫害等行為。「或者神轉意後悔,不發烈怒」,是指尼尼微人期望借著悔改求告神,或者能夠平息神的忿怒,使神改變初衷,不將他們傾覆。「使我們不致滅亡,也未可知」,尼尼微人不確定神是否會赦免,他們都在仰望神的憐憫。

但尼尼微人必須先悔改,他們不悔改,神就不能不發烈怒,祂的怒氣不會轉消。【於是神察看他們的行為,見他們離開惡道,祂就後悔,不把所說的災禍降與他們了。】「於是神察看他們的行為,見他們離開惡道」,是指神認可他們悔改丟棄邪惡行徑的舉動。「祂就後悔,不把所說的災禍降與他們了。」神因尼尼微人切實的悔改,就不把祂所說的災禍降下。聖經里記載了無數次神轉意後悔,不施刑罰的事,這給我們看見,祂是有豐富的憐憫與恩典的神,神懲罰人的目的,是要使人悔改而蒙恩。然而根據歷史,亞述人此次雖然免去災禍,但後來仍因他們敬拜偶像假神、作惡多端,邪惡殘忍,又迫害神的子民,神就興起了另一位先知那鴻,預言尼尼微的毀滅。主前612年,尼尼微城被巴比倫攻陷、從此成為廢墟,不可一世的亞述帝國在歷史上消失了。可見,一次的悔改仍不足以使人永蒙神恩。為此,願我們都要時常不斷的認罪悔改,對付罪惡直到一生的終了,這樣我們就能永蒙神恩!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5 01: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