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雅5: 1-20>

[複製鏈接]

3293

主題

3313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17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4-2-12 06: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雅5: 1-20】【嗐!你們這些富足人哪,應當哭泣、號啕,因為將有苦難臨到你們身上……。】在雅各書第五章,也是最後一章中,雅各首先警告為富不仁者,他說:【嗐!你們這些富足人哪,應當哭泣、號啕,因為將有苦難臨到你們身上。】這裡的「富足人」,是指那些為富不仁的人,他們用不義的方法賺取錢財,並且把錢財浪費在他們的宴樂之中。「應當哭泣、號啕」,就是要「這些富足人」,應當在神面前痛悔,甚至大聲哀哭。「因為將有苦難臨到你們身上」,是指他們所要面臨的審判,其結果必招致刑罰而帶來難以忍受的痛苦。聖經沒有說富有是罪,但卻告訴我們,用罪惡的方法使自己成為富有就是罪。聖經沒有說使用錢財是罪,但把錢財用於奢華的生活就是罪。【你們的財物壞了,衣服也被蟲子咬了。你們的金銀都長了銹;那銹要證明你們的不是,又要吃你們的肉,如同火燒。你們在這末世只知積攢錢財。】「你們的財物壞了」,「財物」,是指以五穀為主的財產,「壞了」,指因為囤積日久,以致腐爛、毀損。「衣服也被蟲子咬了」,過多的衣物久置箱內,就被蟲蛀壞了。「你們的金銀都長了銹」,金銀本不易鏽蝕,此處是指金銀收存太久,金銀本身漸失光彩,外觀有所改變。「那銹要證明你們的不是」, 是指金銀外觀上的改變,就是一個證據,證明其持有者未盡神所託付的責任,因此被定為有罪。「又要吃你們的肉,如同火燒」,形容被定罪之後,隨之而來的刑罰將如火燒肉身一般的痛苦。「你們在這末世只知積攢錢財」,「末世」指從基督第一次降世到祂再來之前的世代。「只知積攢錢財」,就是只知為累積自己的財富而儲蓄,不知神賜財富乃附帶有應盡的責任,因此神必審問。神賞賜財富給我們,不是為了讓錢財朽壞,而是讓我們善用財富,成為輸送神祝福的管道。我們若「只知積攢錢財」,卻不肯與人分享,就是為自己積攢末日審判的刑火(路16:24),錢財積攢得越多,審判的刑火也越厲害。

【工人給你們收割莊稼,你們虧欠他們的工錢,這工錢有聲音呼叫,並且那收割之人的冤聲已經入了萬軍之主的耳了。】「工人給你們收割莊稼」,「工人」指僱工。「你們虧欠他們的工錢」,包括壓低工資、拖延發放工資時間、借故扣除部分工資等剝削行為。「這工錢有聲音呼叫」,這是擬人化寫法,表明任何剋扣工錢的行為,終會招來報應。「那收割之人的冤聲已經入了萬軍之主的耳了」,「那收割之人」,指遭受剝削的人。「冤聲」指喊冤怨嘆的聲音,包括含冤嘆息或向神禱告等。「萬軍之主」,指全能可畏的神,祂是審判萬人的主,神已接受被冤屈者的申訴(申24:15)。虧欠工錢是律法所禁止的(申24:14-15),所以任何虧欠工錢的事,就是直接違反神的心意,神必過問。【你們在世上享美福,好宴樂,當宰殺的日子竟嬌養你們的心。】「你們在世上享美福,好宴樂」,指在地上生活只顧追求肉體的享受,貪圖逸樂。「當宰殺的日子」,就是當審判的日子,神的審判要將這些惡人像動物一樣宰殺(耶12:3)。「竟嬌養你們的心」,就是隨心所欲,為叫肉體和情慾得著滿足。今日「嬌養」己心的人,在神面前正像養得肥胖等待屠宰的動物一樣,是神在末日所要屠殺的對象。【你們定了義人的罪,把他殺害,他也不抵擋你們。】從這裡可以看到,雅各所責備的富人是當時有權勢、有定人生死之權的人。雖然這樣,雅各也不畏懼,還是順從神的感動,大膽指責他們。「你們定了義人的罪,把他殺害」,「義人」,是指在基督里持守真道的信徒,他卻被富人無辜殺害。 「他也不抵擋你們」,信徒不與惡人作對(太5:39),不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羅12:19)。

【弟兄們哪,你們要忍耐,直到主來。看哪,農夫忍耐等候地里寶貴的出產,直到得了秋雨春雨。你們也當忍耐,堅固你們的心,因為主來的日子近了。】「弟兄們哪,你們要忍耐」,是指雖然眼前受欺壓和受損失,但信徒要憑信心「忍耐,直到主來」。因為主快要來,並且必然會來,所以我們要暫時忍耐今世至暫至輕的苦楚(林后4:16)。「看哪,農夫忍耐等候地里寶貴的出產」,農夫之所以能「忍耐等候」,是因為他們知道只要撒了種子,又有雨水滋養,就必有收成,「寶貴的出產」會帶來溫飽快樂。「直到得了秋雨春雨」,「秋雨」是早雨,是播種后發芽長苗所需水分的來源。「春雨」是晚雨,是農作物成熟結實所需水分的來源,這表示撒種是農夫的本分,降雨是神的作為。「你們也當忍耐」,表示信徒也當學習農夫的忍耐。「堅固你們的心」,即建立並加強忍耐的心志,因為我們的忍耐全在於「心」,心灰意冷便難於忍耐,因此首須振作起來,堅定心意,毫不動搖。「因為主來的日子近了」,「因為」表示,「主來的日子近了」,是我們應當忍耐且堅固的原因。「日子近了」,指主再來的時間近了,僅需再堅持,忍耐一段不多的日子。【弟兄們,你們不要彼此埋怨,免得受審判。看哪,審判的主站在門前了。】「弟兄們,你們不要彼此埋怨」,「埋怨」人的,就是要求別人對自己有愛心,卻忘記了自己應該對別人有愛心,所以我們也要有愛心的忍耐,才能使我們與弟兄有和睦的生活。「免得受審判」,可見「彼此埋怨」,是要受神審判的罪。「看哪,審判的主站在門前了」,「審判的主」指基督,當祂再來時信徒要在基督台前接受祂的審判(林后5:10)。主既然是審判的主,祂既已站在門前,我們就不可彼此埋怨,而應存忍耐敬畏的心,度餘下的光陰,在那日向主交帳。

【弟兄們,你們要把那先前奉主名說話的眾先知當作能受苦能忍耐的榜樣。】「眾先知」,指舊約里奉神差遣為祂說話的眾先知。 「當作能受苦能忍耐的榜樣」,「受苦」指被人迫害的苦,「忍耐」重在指忍受迫害之苦,「榜樣」指值得學習與效法的對象。既然先前的眾先知為主的名受苦,我們這末世的基督徒也不能例外。我們若與眾先知為同樣的原因而受苦,就顯明我們與他們在受苦方面是同列的,也就更應當忍耐了。【那先前忍耐的人,我們稱他們是有福的。你們聽見過約伯的忍耐,也知道主給他的結局,明顯主是滿心憐憫,大有慈悲。】「那先前忍耐的人」,指所有經歷過苦難而忍耐到底的聖徒們,在這裡以約伯為代表。「我們稱他們是有福的」,是指所有神的兒女都公認他們是蒙神恩典與祝福的。「你們聽見過約伯的忍耐」,「約伯的忍耐」,指約伯身心一再受苦,仍不離棄神。「主給他的結局」,是指因約伯忍耐到底,神賞賜他加倍的恩典與祝福(伯42:12)。約伯所遭受的苦難,從他自己方面看來,這是毫無理由的,而且來得十分突然又嚴重。但他的忍耐,卻在魔鬼面前為神作了美好的見證,證明地上確有人並不是因著神的賜福才愛祂,神也不是憑著給人物質的好處,才能得人的敬愛,而是因為祂本身就是「滿有憐憫,大有慈悲」,因此約伯得著加倍的福分。神既然對約伯顯明,祂是「滿心憐憫、大有慈悲」的主,自然也必向我們顯明祂的慈悲與憐憫。因此我們今天在艱難中都要有忍耐的心志,並要堅定地仰望主。

【我的弟兄們,最要緊的是不可起誓;不可指著天起誓,也不可指著地起誓,無論何誓都不可起。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免得你們落在審判之下。】「最要緊的」,是提醒人特別注意。「不可起誓」,因為起誓是因自己的話語不受別人信任,企圖以自己對天地和神的態度,表明自己的誠實,但起誓的人自己卻沒有力量叫所起的誓發生效力。所以雅各說:「不可指著天起誓,也不可指著地起誓,無論何誓都不可起」。主耶穌吩咐門徒說:【你們又聽見有吩咐古人的話,說,『不可背誓,所起的誓,總要向主謹守。』只是我告訴你們,什麼誓都不可起,不可指著天起誓,因為天是神的座位。不可指著地起誓,因為地是祂的腳凳。也不可指著耶路撒冷起誓,因為耶路撒冷是大君的京城。又不可指著你的頭起誓,因為你不能使一根頭髮變黑變白了。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太5:33-37)雅各對主耶穌的話十分了解,他在這裡重述了主的教訓。「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這裡指出信徒的話語應該簡明、坦率、誠懇,如果我們的話語比事實多一點或少一點,就表示我們或多或少具有謊言的成份。「免得你們落在審判之下」,在將來審判的日子,我們的言語將作為定罪或稱義的重要依據(太12:36-37),因此我們說話須慎重其事,平時說話要誠實可靠,是就說是,不必加進什麼東西。

【你們中間有受苦的呢,他就該禱告;有喜樂的呢,他就該歌頌。你們中間有病了的呢,他就該請教會的長老來;他們可以奉主的名用油抹他,為他禱告。出於信心的祈禱要救那病人,主必叫他起來;他若犯了罪,也必蒙赦免。】「你們中間有受苦的呢,他就該禱告」,因為禱告能使我們從神得著力量,能以忍受苦難。「有喜樂的呢,他就該歌頌」,「歌頌」就是承認神是喜樂的源頭。因此我們無論在「受苦」還是「喜樂」中都應該禱告。然而有許多基督徒會在受苦時禱告神,但很少有人會在喜樂時歌頌神。但我們要知道,神是【用以色列的讚美為寶座的】(詩22:3),所以最能摸著神心的,就是我們的讚美與歌頌。「你們中間有病了的呢」,是指因身體軟弱而致病(林前11:30)。「他就該請教會的長老來」,「教會的長老」,是牧養群羊的人(徒20:28),「他們可以奉主的名用油抹他,為他禱告」,「奉主的名」,就是與主合一。「抹油」是在奉主名的情況下施行的,表示醫治的最終權柄是在於主。「出於信心的祈禱要救那病人」,在這裡並不是指病人的信心,而是指代禱者的信心,並且清楚地知道神的旨意是要「救那病人」。「主必叫他起來」,這表明病人得醫治是因為「出於信心的祈禱」。「他若犯了罪,也必蒙赦免」,這「若犯了罪」,表明這疾病並不一定是罪所造成的。但若是犯罪的結果,代禱的功效不但能使病得醫治,也能使罪蒙赦免。【所以你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你們可以得醫治。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所以你們要彼此認罪」,這裡「彼此認罪」,是指一個肢體有病,出了問題,就是整個身體出了問題,所以彼此都得認罪。「互相代求」,指不僅長老為病人代求,病人也為長老代禱。「使你們可以得醫治」,認罪和代求的結果,把生病的原因除去,病就得著醫治。「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義人」指所有因信稱義的信徒。因此若要禱告有功效,必須先彼此認罪,更要向神認罪。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向神認罪較易,向人認罪較難,所以雅各在此只提「彼此認罪」。

【以利亞與我們是一樣性情的人,他懇切禱告,求不要下雨,雨就三年零六個月不下在地上。他又禱告,天就降下雨來,地也生出土產。】「以利亞與我們是一樣性情的人」,是指以利亞和我們是同一類的人,他的禱告怎樣有功效,我們的禱告也可以有同樣的功效。「他懇切禱告,求不要下雨」,以利亞是在合神的心意里禱告,因此蒙神垂聽。「雨就三年零六個月不下在地上」,此事記載在列王紀上17:1和18:1。「他又禱告,天就降下雨來」,此事記載在列王紀上18:42-45。「地也生出土產」,是指雨水帶出結果來。神並不偏待人(西3:25),祂既聽以利亞的禱告,也要聽我們的禱告,問題是我們有沒有像以利亞那樣與神同心、按著神的旨意禱告。【我的弟兄們,你們中間若有失迷真道的,有人使他迴轉,這人就該知道:叫一個罪人從迷路上轉回便是救一個靈魂不死,並且遮蓋許多的罪。】「你們中間若有失迷真道的」,雅各假設「有人失迷真道」,因為他知道,當時教會中偏離真理的現象已經發生,因此他擔心在他的受信人中間,也會有人因失迷真道,而走上錯謬的、會導致滅亡的信仰道路。在教會中,有人偏離了真道,但更要「有人使他迴轉」,就是為著那迷失的人懇切代求,叫神的憐憫顯明在這人身上,使他願意聽從聖靈的提醒,意識到失迷真道的危險,以至於「轉回」到正確的信仰道路上來。「這人就該知道」,是指那個挽回弟兄的人應當知道,「叫一個罪人從迷路上轉回便是救一個靈魂不死」,這裡的「罪人」,不是指不信的罪人,而是指失迷真道的信徒。「從迷路上轉回」,就是從離開真道的錯謬道路上轉回。若「叫一個罪人從迷路上轉回」,不但救一個靈魂不死,「並且遮蓋許多的罪」,這裡的「遮蓋」,如詩篇32:1所說:【得赦免其過,遮蓋其罪的,這人是有福的。】雅各用最後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勸勉,來結束他的書信,所以《雅各書》的結束語,不同於一般書信的問安。《雅各書》是以安慰信徒忍受試煉為開端,以教訓信徒要有實際的信心與行為作內容,而以勸勉信徒引領迷路的人迴轉作結束。可見《雅各書》是一本強調信心與行為并行的書,也有許多實用的真理。為此,願我們今天在讀了《雅各書》之後,都要將這些真理,應用到我們的生活中,並要活出真正敬虔的生命!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7: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