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23-11-20 06:23 編輯

新生代 Cenozoic
哺乳動物時代
2023 莉齊·約翰遜 Lizzie Johnson 未分類
在過去的幾篇文章中, 我們涵蓋了從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Cambrian Explosion 中的生命多樣化, 到地球歷史上最嚴重的大規模滅絕、大滅絕和恐龍時代的一切內容. 不過, 今天我將討論整個地質年代中討論最少的時代之一: 新生代. 雖然你可能不認識這個名字, 但這實際上就是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 新生代通常被稱為哺乳動物時代, 包括K-T滅絕事件之後的一切, 該事件殺死了所有非鳥類恐龍. 從 6500 萬年前開始, 新生代的 7 個或 8 個紀元中的第一個紀元是古新世(66-56 Ma).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稱, 這1000萬年的時代是小型哺乳動物多樣化的時期. 由於大多數恐龍已經滅絕, 新的生態位為第一批嚙齒動物、原始靈長類動物和哺乳動物食肉動物打開了. 古新世時期的氣候已經比今天溫暖, 但在56Ma左右, 突然的全球變暖事件標誌著一個新紀元—始新世(56-34Ma)的開始.
-
有一種說法, 人類起源於大鼠大小的一種生物, 由於大型動物大多數被地球大滅絕所累, 極少數苟延殘喘者亦難於找到足夠食物. 故一種怪物一枝獨秀, 以森林白蟻為食/豐富蛋白質, 繁衍壯大, 上樹下樹登堂入室.
https://sites.psu.edu/lizziepass ... the-age-of-mammals/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K-T-extinction
K-T滅絕是一場全球大規模滅絕事件, 導致約6600萬年前白堊紀和古近紀 Cretaceous and Paleogene periods 邊界處或非常接近邊界處的所有動物物種中約80%消失. K-T滅絕的特點是消滅了許多中生代 Mesozoic Era (2.519億至6600萬年前)重要組成部分的動物, 包括幾乎所有的恐龍和許多海洋無脊椎動物. 該事件的名稱來源於德語單詞「Kreide」, 意思是「白堊」(指白堊紀時期的白堊沉積物)和「第三紀」一詞 (Cretaceous–Tertiary), 傳統上用於描述跨越古近紀和新近紀的時期. K-T滅絕的嚴重程度在地質時期的五次主要滅絕事件中排名第三.


撞擊角礫岩(噴射物) impact BRECCIA (ejecta)
樣品來自貝里斯中部, 2001
距撞擊中心 300 英里
希克蘇魯伯衝擊噴射物位於貝里斯中部的新位置
阿德里亞娜·C·奧坎波, NASA 總部
多琳·艾姆斯 (Doreen E. Ames), 加拿大自然資源部
K. Pope,Jan Smit,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
希克蘇魯伯噴射物由蝕變玻璃 altered glass 、增生火山岩 accretionary lapilli 和卵石到鵝卵石大小的碳酸鹽碎屑組成, 發現於貝里斯中部卡約區, 位於希克蘇魯伯撞擊坑中心東南約 500 公里處. 貝里斯中部亞美尼亞鎮附近發現的噴射物層厚約 4 米, 不整合地位於巴頓溪組白雲岩的深度風化白堊紀陸地表面上. 這些噴射物與在貝里斯北部和墨西哥金塔納羅奧州南部(距希克蘇魯伯 340-360 公里)發現的連續噴射物覆蓋層沉積物(阿爾比恩地層)的基床(球狀床)有相似之處. 儘管如此, 亞美尼亞地點的球狀床表現出比貝里斯北部發現的特殊的衝擊玻璃保存狀態. 覆蓋在玻璃和琉璃岩床上的是一層 5 米厚的石灰石卵石和鵝卵石層, 其基質中含有蝕變玻璃和衝擊石英. 圓形的石灰石卵石和鵝卵石呈現出條紋和杏仁狀紋理. 我們將貝里斯中央球狀床沉積物與增生的火山岩解釋為快速膨脹的蒸氣羽流沉積的噴射物, 並且可能含有碳酸鹽凝結物. 蝕變玻璃組分由以伊利石為主的層間伊利石-蒙脫石混合層粘土組成. 上覆的卵石和卵石床可能是後來含有重新加工的噴射物的沉積物, 或者是貝里斯北部發現的粗噴射物床的橫向延伸. 這種新的撞擊噴射物沉積物發現於貝里斯中部距希克蘇魯伯約 500 公里的地方, 強調了富含揮發物的目標岩石和膨脹的蒸氣羽流導致噴射物擴散的重要性.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 ... cation_of_Chicxulub

白雲母、鈉長石和煙石英
巴西
本人收藏過不少礦物標本, 主要來自包鋼等. 幾位前輩每年都要來京述職, 順手帶來些樣本, 種類繁多. 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老伯, 困難時期帶了一隻內蒙黃羊和一袋土豆兒(當年吃過榆錢和馬齒筧), 到了京城分送兩位同窗摯友. 還收藏過成套新郵票和用過的的紀念郵票, 煙盒等.


鴨嘴龍椎骨
白堊紀
蒙大拿
資料來源: 懷俄明州實地考察, 1996
一般北美博物館收藏和布展大多講究獨出心裁標新立異, 但是也有例外; 如城市世紀火災, 哪位有興緻可以在網上比對一下, 大多如出一轍-模仿芝加哥歷史博物館. 斯堪的納維亞3國國家博物館, 雖然文化淵源大同小異但收藏和布展南轅北轍, 互補性很強, 一點似曾相識的感覺都沒有.
https://www.chicago1871.org/


白堊紀 Audoliceras 頭足類動物
Audouliceras 是頭足類動物 Ancyloceratidae 中的一個屬, 已滅絕. 他們是肉食動物, 快速移動.
http://www.fossilmuseum.net/ammo ... iceras-ammonite.htm
https://eol.org/pages/52574174


黎巴諾粗紋藻
具有保存完好的觸手和墨囊的水龍
白堊紀
黎巴嫩


天青石
俄亥俄州
天青石的科學與起源
天青石 Celestite/Celestine 是一種常見硫酸鍶 strontium sulfate 礦物, 形成於某些晶洞內. 結晶為通常透明的小稜柱碎片. 這些碎片非常脆弱, 手指輕輕一用力就會折斷. 天青石的顏色有白、灰、綠、橙、黃、棕和藍色. 這種礦物由 A.G. Werner 1799 首次發現, 並以拉丁語「coelestis」命名, 意思是「天堂或天上的」. 目前市場上的大多數天青石來自馬達加斯加. 這些標本的顏色非常淺並且通常比藍色更灰.
稀有品種
有趣的是, 一種更稀有、更藍白色的天青石品種已經產自美國伊利湖地區. 從這些礦井中提取的一些天青石晶體甚至是天然雙端(兩個天然刻面端)! 世界上已知最大的晶洞實際上是一個巨大的天青石晶洞, 最寬處直徑為 35 英尺. 它是 1890 年代美國俄亥俄州釀酒廠工人試圖打井時發現的. 據估計, 這個晶洞是在 12,000 - 15,000 年前最後冰河時期形成. 有些晶體長度超過 2 英尺, 重量超過 300 磅. 天青石的一個獨特性是, 當它磨成粉末時高度易燃. 通常用於煙花, 因為它在燃燒時自然呈現出大膽而明亮的紅色.
https://thecrystalcouncil.com/crystals/celestite


三葉蟲外骨骼底面
奧陶紀
俄羅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