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北大如何培養中國的脊樑

[複製鏈接]

1

主題

1

帖子

23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eikeyp 發表於 2023-11-2 23: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北京大學當代最傑出的校友之一離我們而去了。北大老師、學生和校友沉浸在深深悲痛之中。與北大歷史上的多位風雲人物一樣,這位校友一生努力為國為民帶來改變和希望,是中國的脊樑。

北大何以能培養出中國的脊樑?這裡僅以筆者在元培學院的一些經歷,來部分的回答這個問題。

元培學院以北大老校長蔡元培先生命名,是北大本科教改的試驗基地。有的學校培養「又紅又專」的「傳承者」;而北大培養「常為新」的「變革者」。2014年,元培的鄂維南院長在元培文化節開幕式上,針對「北大不能成為第二個哈佛」這一指示曾說過,「我想加一句,北大也不能成為第二個清華。[1]」

鄂維南院長在開幕式上還提到,「學生普遍對政治課產生了一種抵觸情緒。這樣做的效果就是學生變得很cynical(cynic,犬儒的形容詞)。如果北大的學生,全中國最傑出的精英,如果我們的學生都變得這樣cynical,我們這個國家的前途在什麼地方?[1]」——這是犬儒這個詞第一次進入到我的字典,也紮根在了每一位學院領導和同學心中。還有一句讓我印象很深的話是,鄂維南院長說,「希特勒也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他的那些才能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得到了充分的發揮,給整個世界帶來了極大的災難。這不是我們要做的事情。」

鄂維南院長履職不久,就把他的想法付諸了行動。一位校友在知乎上回憶:北大所有的學生都是要修政治課的,但是我們鄂院長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變,把馬原毛概這些政治課改成了自己院開設的通識課程和討論班,講真的,你可以隨意找一個北大清華的學長學姐問一問這意味著什麼。[2],不僅如此,鄂維南院長是無黨派人士,但他主動提出自己給學生上第一堂政治課。[3]常務副院長李沉簡教授也教導我們,要「接觸到原本文獻,敢於進行獨立的、艱深的思考」。[4]

我們元培的鄂維南院長、李沉簡、張旭東副院長都有長期在美國學習工作的經歷。在擔任我們院長的同時,鄂院長和張副院長還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和紐約大學的全職教授。他們有著全球的視野,知道中國應向何處去。張旭東副院長就曾說過,「『中國夢』和『美國夢』具體內容上的重合度非常之高,所以如果把二者簡單地對立起來就會非常不好談。[5]」在談到大學教育時,他說,「目前國內大學師生似乎都在圍著一個看不見的指揮棒轉。」然而「真正有效的思想交流,比起八十年代來不是多了,而是少了。」[6]而元培的院領導,給了學院每一位老師和同學敢於批判和質疑的交流環境。把一批批懵懂的高中畢業生,培養成了一批批未來的「變革者」。

在2018年的一個特殊時刻,李沉簡副院長寫的一篇不做Cynic的文章傳到了學校外面,引來了嚴重後果。當時我感到,這三位院長恐怕沒法再繼續他們大刀闊斧的變革了。果然,當年院長副院長全部換人……

從元培的例子,就能看到北大的教育家們是以怎樣的勇氣與擔當去努力帶來改變的。也正是一批一批這樣的教育家,前仆後繼,才讓北大可以培養出中國的脊樑。我們如何把這種勇氣和擔當傳承下去?最好的辦法就是幫助把文章轉發到更多的平台,讓教育家們的精神去觸動更多的人。每一次轉發都能讓教育家們的努力被更多人看到,從而激發更多人去努力。去培養出更多的中國脊樑。

[1]https://yuanpei.pku.edu.cn//xwgg/xw/488676.htm
[2]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313742
[3]https://yuanpei.pku.edu.cn//xwgg/xw/488575.htm
[4]https://www.sohu.com/a/193345750_177046
[5]https://www.guancha.cn/ZhangXuDong/2016_05_29_362060_s.shtml
[6]https://www.guancha.cn/ZhangXuDong/2016_09_10_374008_s.shtml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1 05: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