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1、「為何去上海?」李克強突然離世 幾點不尋常 2、李克強驀然離世 矛頭對向習近平 3、加媒揭滿地可華總會與中共統戰部的關聯

[複製鏈接]

1907

主題

2012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8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IreneLambert878 發表於 2023-10-28 07: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IreneLambert878 於 2023-10-28 08:04 編輯



「為何去上海?身邊沒醫師?」李克強突離世 這幾點不尋常(圖)

【 2023-10-28 訊】


中國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過世。(新華社)

央視報導稱中國國務院前總理李克強今天在上海因突發心臟病,經全力搶救無效逝世,享壽68歲。消息傳出后,引發中國民眾及全網震驚,中國微博上「李克強同志逝世」話題閱讀量在二小時內迅速衝上近11億次,網民留言全是「不敢相信」,「真的太突然了」。不少網民在哀悼之餘,也提出大致有四個疑點,質疑李克強的逝世「不單純」,「疑點重重」。

央視新聞今天上午8點播出李克強10月26日因突發心臟病,經全力搶救無效,於10月27日0時10分在上海逝世的消息,迅速成為微博全熱話題,網民們一片哀悼:「一直敬愛的好總理,一直愛戴您,一路走好」、「真的太突然了」、「難以置信,太難受了,沉痛悼念克強總理」、「一路走好,您辛苦了」、「克強總理一路走好,人民永遠記得您」、「總理年紀不大,好突然,一路走好」。

有網民發文稱,央視早上發布李克強逝世的消息后,「看見路邊上班的年輕人都低頭看手機,個個臉色沉重」、「離別沒有長亭外古道邊,更多的離別就是在這樣一個普通的早晨」、「好希望是假消息」、「不能接受從小到大常在電視里看到的總理走的這麼突然」。不少媒體官微疑因留言太多或是過於敏感,開始過濾部分評論,有網民留言稱「這麼好的總理逝世都要過濾人民的悼念,還有良心嗎?」

不少網民質疑李克強的死因「不單純」。綜合網上提出的疑點大約有四個。

一是央視稱李克強是「在上海休息期間」突發心臟病去世。如果李克強是為了氣候溫暖因素,為何不去廣州等南方,而去了上海?若是為醫療資源考量,在北京醫治不是更佳?不解李克強為何此時去了上海,而且又「剛巧」在上海過世。

二是李克強為中共第17屆、18屆、19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又是前總理,應會有隨身醫師或是保安人員,如果心臟病突發,身邊應會有人立即搶救或是送醫,怎麼會就這樣猝死?難道他的隨身人員當時都不在身邊,還是另有內情?

三是以往中共高官過世消息,大都是過世後幾天甚至半個月之後才由官媒發出消息,但李克強的逝世消息不到一天就由央視在一早發出,此舉在中共的體制之下,極不尋常。似有「迅速昭告天下」的意味。授意高官是否另有考量,耐人尋味。

四是上海是「上海幫」的地盤,外媒多次報導稱國家主席習近平亟欲清盤「上海幫」,為何還會讓李克強去上海?時值習近平拔擢的前外交部長秦剛和前國防部長李尚福雙雙被免,中共人事動蕩之際,李克強的逝世會如何影響中國政局,習近平會如何為李克強辦告別儀式,都待觀察。


李克強驀然離世 矛頭對向習近平


2023年10月27日      作者:今濤拍暗

中共新華社27日十分倉促而慌張的公布了中共前總理李克強死於心臟病的消息。從時間看,李克強過世在子夜,八個小時后,黨中央就驚醒了全國人,毫無準備的公告好像只想說明一個問題,李克強自然死亡,而簡短意外的公告還括弧了訃告后發。這簡直是神來之筆。

李克強驀然離去,黨媒突然公布,都並非按照慣例。如江澤民之死,是4個多小時之後公布的,而江澤民是早就是魂飛魄散的殭屍,隨時都有沒有生命體征的可能,惡黨為江澤民的後事很早就已經開始擺弄,所有材料也都準備妥當,習近平必須安撫江派,所以,公布出來有條不紊。

不過,李鵬之死的公布時間就滯后,李鵬死在2019年7月22日23時11分,公布其死亡消息在2019年7月23日晚上將近19點的時間點。這叫不慌不忙,符合中共認為的人死如燈滅的理。

有點不同的是,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之死。從胡耀邦在政治局會議上突發心臟病,到其死亡,歷經近一周時間,這是正常的心臟病死亡時間。其死亡引發了天安門廣場的百萬人大遊行,以及後來的六四屠城。

李克強1955年7月出生,活了68歲。從上述簡短公告看,李克強26號突發心臟病在「經全力搶救無效」的過程后,27號0時10分在上海逝世。至於李克強為何跑到上海,還說他休息,就有點讓人不好捉摸。按照民間的說法,李克強「既不是早飯前也不是晚飯後」死去,民間認為,子時身亡,是吉時。再說遠點,是投胎轉生為人還是……我們就不去猜測了,但生命就是輪迴的。

李克強逝世消息發布不到一小時之後,多篇懷念文章就見諸大陸網路報端。這些第一時間的文章不像是套入模板的寫作,但AI的創意也好像不排除。其中有文章稱,李克強「享年僅68歲」,說得有點寒酸。

按照過時的人生70古來稀的說法,只能毫不避諱的說,李克強死在短命中。不管怎麼說,他都是為中共政權而亡。至於李克強之死是「中國政治歷史上的一大損失,更是億萬人民心靈的巨大創傷」之類的說法,恐怕也不是很切合實際。還有,「一位真正為人民造福的偉大先知」的說法,就不著邊際了。還有文章說,李克強走了,「彷彿世界失去了一盞明燈,一位偉大的領袖。」這些話習近平聽了絕對不好受,就算如此評語可以為李克強悼詞遞送創新短語,但習李矛盾以及人們對習近平的指桑罵還,誰都會感知到。其中一篇文章甚至這樣吹捧李克強:他以敏銳的洞察力和果斷的行動,推動了中國的現代化進程,讓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那麼如何評價習近平呢?這個提法還想在告訴人們李克強之死有疑竇,而證據正在搜集中。

大家很踴躍本來無奇,是民間自發還是官媒運作,就值得探索,但結合官媒速度來看,就像是要擺脫嫌疑一般,切割「李克強被害」的猜忌,說實話,幾乎沒有人會懷疑習近平下不了狠手。

所以說,大陸輿論陸陸續續出現李克強悼念的文章,看架勢十分迅猛,壓抑的輿論似乎正在找到一個爆發點,並緩慢的接近當年悼念胡耀邦的最初歲月與氛圍。譬如,一篇題為「悲秋時節悼總理——李克強總理與世長辭」的文章,別有用心寫道:「周總理到趙紫陽,再到朱鎔基、溫家寶、李克強」,文章提到了趙紫陽,卻刻意拉掉了李鵬。而這些文章字裡行間不但可以讀到對習近平的不滿,還能感受到對新總理李強嬴弱的諷喻。

李克強與習近平
李克強走得突然,對習近平而言並非好事,所以可說是神來之筆(圖片來源:今濤拍暗合成)

矛頭必將對向習近平
神來之筆在常人中,常形容突兀其來,出乎意料,或者鬼斧神工般讓人大吃一驚。但我所指的神來之筆卻非同凡響。意味著天意。

如果我們將量子糾纏發揮到極致就會發現,任何事情都有關聯,任何事情也都絕非偶然。

而李克強之死,就具有此等效果。

68歲還年輕,平時身體也健康,雖然中共從來不公布領導人的健康,但李克強畢竟從日理萬機的崗位下來了,應當活著,像該死的劉雲山、張高麗、張德江一樣。

反習派要不要借題發揮?就像歌里唱的:希望都早已經破滅,我和你要離別,離別……

按照中共特權,領導人享受的醫療都是天花板的待遇,吃的是特供,有營養師專門監測營養攝入,做到不多不少,恰到好處,更重要的是高級專業的個人醫生,那也是頂尖級別,絕對拿捏準確無誤,怎麼可能會在發病24小時內就匆匆離去?

只有一種可能,「神來之筆」。

胡錦濤
胡錦濤在20大上被習近平訕笑一回,今年就傳出死訊(圖片來源:網路)

胡錦濤「死了」與李上習下
胡錦濤還活著,李克強已經死去的意義變得很重大了。

2023年8月,不知從何處傳出消息稱,據傳胡錦濤去世,習近平秘不發喪,害怕引爆舉國示威。「微博一度變灰白抖音現蠟燭」的說法也相當驚悚。

這一消息也讓中共警覺,因此,這一次李克強突然病亡,黨媒一刻也不消停,及早公布公布出來,以絕後患。

李克強最後一搏其實是「境外勢力」的訴求轉嫁而已。

2022年10月前後,中共高層反習勢力向境外喂料,掀起倒習風暴,但這一「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運作,多少還是加深了習李之間的裂隙。李克強被冤大頭一回,被外界認定的「習李體制」更是頓感不妙。多個事件都讓人感覺到習近平意圖蓋住李克強的風頭,並將豐功偉績堆砌在自己頭上。

但李克強與習近平的矛盾加深,在外界看來就是習近平好大喜功,只允許總理生活在其陰影之下,而習近平無能才會要李克強擺正自己的位置。

或許正是這場看不見硝煙的習李鬧劇,才使得習近平痛下下狠手,將李克強與汪洋、胡春華同時驅逐出中南海,同時啟用超齡的江派幹將韓正,慰安江系人馬。

今年3月5日,一段影片瘋傳。影片中,李克強向國務院幹部合影告別,冥冥之中,感受命途多舛,竟然直言不諱提到中國古訓:「人在做,天在看」,被網友普遍解讀為暗指習近平。

這一震撼的決絕之詞,引發了李克強會遭到習近平報復的多種猜測。

而實際上,說李克強之死純屬「神來之筆」,是要讓人們在李克強最後的尷尬與呼嘯中感受習近平的無奈,並因此加深對現政權的失望,將鄙視與決裂對準當局的同時,認清中共,一定會加速中共的解體。

說白了,一眾中共正國籍官員,甚至還有106歲的元老宋平還活著,95歲的朱鎔基,還有該死的曾慶紅。

李克強走了,成為最短命的總理,就是江派幹將曾擔任過副總理的黃菊,也比李克強多活了一歲。

所以,李克強之死,是神來之筆……


加媒揭滿地可華總會與中共統戰部的關聯

2023年10月26日    作者:譚雅

在加拿大國會的委員會和人權機構雙雙敦促儘快出台外國代理人制度之際,加拿大蒙特利爾法文媒體《蒙特利爾日報》發表調查報導,揭滿地可華人聯合總會與中共統戰部的關聯。


本周三(10月25日),《蒙特利爾日報》(Le Journal de Montréal)披露,經過調查發現,「滿地可華人聯合總會」(下稱「華總會」)至少有4名負責人是中共統戰部所屬組織的成員,華總會積極從事代表中國(中共)利益的宣傳活動。

在此前一天(10月24日周二),加拿大國會的一個調查外國干涉的委員會敦促聯邦政府,儘快設立外國代理人登記制度。人權機構「香港觀察」也在兩周前,向加拿大政府提出了同樣的呼籲。在這種登記制度下,代表外國政府推進其目標的人,必須披露這些關係。

在華總會官網上,該組織明確讚揚中國共產黨,2022年10月還高調祝賀中共二十大召開;在香港、台灣、維吾爾人等問題上,與中共論調高度一致;該組織舉辦過旨在反對加拿大設立《外國代理人登記法》的活動。

《蒙特利爾日報》的報導稱,前國家全領域高級官員阿圖爾‧維爾琴斯基(Artur Wilczynski)表示,作為加拿大人,完全有權支持中國及其立場,問題在於,一些組織使用向公民施加不當壓力的手段。「共產黨政府非常老練,知道如何在保持法律正確的同時發揮影響力。」他說。

報導稱,華總會在2017年被列入中共統戰組織國僑辦的中國海外交流協會的會員名單。

統戰系統是中共滲透海外、監控海外華人的主要工具。加拿大公共安全部援引學者的研究稱,「北京利用統戰部來壓制批評、滲透外國政黨、僑民社區、大學和跨國公司」。加拿大聯邦法院2022年認定,國僑辦對加拿大華人社區進行滲透和間諜活動,「違背加拿大利益」。

《蒙特利爾日報》報導稱,該報記者向華總會主席曹壽康指出,他本人和幾位主要負責人與中共統戰部有聯繫時,曹表示,該組織忠於中國,但不會參與任何形式(對加拿大的)干涉。


2023年6月24日,一個「紀念排華法案100周年」的委員會在加拿大渥太華國會山組織抗議活動,知情人士披露該活動實質是遊說華人社區,征簽反對《外國代理人登記法》,阻止加拿大國會通過該法案。(大紀元)
《蒙特利爾日報》的這篇報導列舉了華總會幹預加拿大政治生活的兩個例子,一個是2019年對支持香港「反送中」團體的打壓;另一個是今年6月24日的國會山抗議,在那次活動中,組織者利用紀念「排華法案」百年之機,反對在加拿大建立外國代理人登記法。華總會是組織者之一。

報導說,加拿大安全情報局前官員丹尼爾‧斯坦頓(Daniel Stanton)分析:「從表面上看,我們似乎是在與一個平常的文化組織打交道,但實際上,他們是在推動中國(中共)政府的利益。」

他表示,動員如此多的人來反對一件中共不希望看到實施的事情,比如外國代理人登記法,「這令人擔憂」。

近來國際上要求阻止中共干涉的呼聲越來越多。上周日(10月22日),加拿大與五眼聯盟其它四國的情報安全機構負責人在美國表示,應對中共間諜活動是主要議題之一。

本周二提出的議會委員會報告還建議,將外國代理人對加拿大人的恐嚇和騷擾定為刑事犯罪。


希望:   http://tuidang.hopto.org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09: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