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要敢於借錢買好區, 怎樣在澳洲買房(zt+改寫)

[複製鏈接]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空手 發表於 2005-7-21 08: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悉尼著名的邦迪海灘,海景房價格不菲



墨爾本市區。此地房價比周邊地區要高出許多


現在不求善求美,用有限的錢和能力,盡量買在較好的地區,雖是破房,花園小些亂些,正是為了將來多值幾個錢,表面上不扎眼,但實際上升值潛力大,將來可能多買幾幢房回來。

剛從亞洲大城市移民海外的華人,在買房時常常想買大房,前後花園要整齊,四五間卧房之外,還一定要有家庭房、書房、娛樂房,總之一切齊全了才簽字。

從文化上分析,新移民們的「求大[房」心理,是因為過去在母國居住的地方過於逼仄。台灣、香港地貴如金,價值百萬的房子裡面也要小心彎腰轉身,才不會打翻東西。上海來的新移民更有和鄰居合用廚房的痛苦記憶,曾有一位前列腺炎患者向醫生哭訴,他憋尿太多是因為和鄰居合用廁所。一到澳洲后,新移民欣喜若狂,每個家庭成員至少一間卧室。前後大花園,桂花、玉蘭、玫瑰花連成片。花團錦簇中再放一個鞦韆架和一個游泳池,誘惑無法抵擋。不少台灣來的新移民,論財產基本上還不屬於中產階級,甚至還領救濟金生活,可買房時卻論公頃面積,好像只有大洋房才能一吐心頭積怨。

房地產是有規律的,以墨爾本東南為例,離城中心每近十公里(也就是大多數在STONNINGTON,BOROONDARA的範圍內),布里斯班市也相仿。其實對擁有資金不多的新移民來講,買大房是有代價的,如果投資的錢相同,又想要多一間房,多幾個平方米,那就只好將選房半徑朝外再擴展一些。也就是等於說上下班的距離遠些,汽油錢多花一些,不算塞車,每天路上耽擱的時間多一些,鄰居層次差一些,子女的學校選擇少一些……

買房子常常會出現這樣那樣的一些矛盾,但作為財產本身還包含著一個價值的問題,就是這個房子是增值還是貶值。因為房產金額的基數都是比較大的,所以上下一個百分點對房產投資者來說就是很大的數目。專家的說法是:房屋上漲的潮水大致上是從市中心往外一波一波翻湧的,越到周邊,幅員範圍越大,可選機會越多,房價升幅就越小。這和在中國浙江海寧觀錢塘江大潮是一個道理,瓶頸口一放大,潮水馬上下去了。我們平時看拍賣,越是地區遠,參加的人越少,就是證明。在移民數額減少的情況下(近年來,移民中投資移民、商業移民比例激升,他們屬「成功」人士,有能力直接購買豪宅,這一類情況另說),房屋需求減少,遠郊的房子升幅就更小。過去40年的房產記錄證明了這一點。遠離城市特別是15公里之外的房子升值也很慢,較理想是半徑是7到10公里之內。近城區房屋每年上升7%以上,那些遠的地方也許只有5%甚至只有3%。

今天,世界正在一個危機四伏的處境中,中東形勢更是令人擔憂,石油價格勢必上升。當汽油價格突然上升時,遠郊的房子就可能不升值甚至反而下降。

仔細一算,就不算汽油費開支、子女求學不易、購物不方便等等因素,且就以房論房,自己住的房子升值,就是不賣,也是賺。要用錢時,就可押給銀行。房子是磚頭、木頭、玻璃、水泥和地皮混合的不動產,這些東西實際上和錢是一樣。人是肉做的,比磚頭早消失,消失前留給後代,能多給兩塊磚頭,或者讓後代有錢進更好的學校,華人家長都是樂意的。何況現在的人平均壽命長,退休后仍有許多年要生存。如果沒有一兩幢投資房墊底,華人新移民的老年生活有可能不安穩,如果有一些有價值的房屋,晚年的生活將會有很大的不同。

有錢買房,首先遇上的就是選擇什麼樣的房產的問題。國內的人講起來,就是地段、房型、交通、商區,周圍環境,等等。在國外,人們一般是怎樣考慮這個問題的?

新來的移民總是要問,在悉尼哪個區買房好?在墨爾本哪個地區買房好?凡是移民海外時間久的人,都會被新來的人提問。

在海外買房是人生中的一樁重大事情,我建議要多看看.如果看了多次還是拿不定主意,也有偷懶的辦法,買當地人喜歡的的地區。

在中國大陸或台灣,買房的範圍小,選一個朝向好一點就算儘力了。但海外,不同的地點、房型、範圍等可供選擇的機會大得多。在這種時候,我認為重要的是選擇鄰居。鄰居是張三李四,還是彼得、喬治或黛安娜,買主事先是不知道的,文化背景更不容易知道,省力而且保險的方法就是買傳統上的好的居住的地區。我特別主張錢不充裕的人,買差點的房,甚至少一間爛房,但堅決「擠入好區」。

向西人學習,西方人買房先看地區。左鄰右舍,宗教信仰、業餘愛好、生活方式、汽車情況、職業種類等等。從區域範圍講要選擇準確,適合你自己的定位,太富貴的地區,房屋裝修、花園更新甚至車型等等會讓你跟不上四周形勢,會觸使你努力向上;太貧窮的地方則反過來.

進一步觀察,同時會發現這些傳統的好的地區有許多共同的特徵:一,這些地區案發率低,道路規範清爽,商店整潔條理,市容美觀,車輛乾淨,車牌也不雜亂。二,這些地區中小學規模小型但十分密集,私校多於公校,著名的中學隔三五個街區就有一個。這裡家境稍好些的人普遍認為中學6年是一個人一生中最重要階段,只要經濟上略有可能,他們均將孩子送入私校,並堅信自己孩子結交同學也會好些。澳洲大城市的私立中學比例佔全部中學比例的20%,但好的居住區,私校要大大多於公校。墨爾本是澳大利亞教育之都,一些著名的中產階級地區,私校的數量遠遠超過公校,如TOORAK,KEW,...。

一個地區居民在相當長年代(至少幾代人)中形成了穩固的文化定位,千萬不要小看這一點。在這樣的區域,四鄰很容易成為朋友,接近的文化認同有利於穩固和睦的關係。不僅要考慮同一輩,也要給自己的子女選擇一批朋友。選擇阿拉伯文化區,你並不僅僅只是為買中國日用品而要開車去很遠的地方,你的孩子的中國朋友可能會少一些,他所在的小學也有可能第二外語課不開中文課。選擇越南人區、朝鮮人區亦一樣。

這些地區綠化優良,公園較多,裡面樹木高大,草地蔥鬱而遊客稀少。家家重視庭院種植,前後庭院花團錦簇。遷入傳統好的地區居住是一種榮耀,這種榮耀十分頑固,不到破產和進養老院一般是不見他們搬出的。

就是發了大財的人,搬入墨爾本的Toorak區,或悉尼的北區,也一般將他們在中產階級地區的老房出租而不出售。因為傳統的好地區房產升值穩定。資料表明過去40年來,好區房地產平均每年升幅11%左右,而貧困地區只有4%到6%。而過去10年,銀行的貸款利率平均也在7%左右。

建議「好區」,是希望他們的血汗錢放在穩固的投資上,同時下一代亦有相對好一些的學習生活環境。現在做到這一切的代價並不很大,僅僅是差一些的房子,多向銀行借些貸款而已,然後有時間慢慢的搞好些。

海外華人新移民在投資房屋時,心態比較實在,也就是比較老實,對銀行的利用常常不如洋人。「不欠債心裡輕鬆」,華人都這樣說。華人新移民購房時最擔心是何時能還掉款。而且都是將第一幢房屋債務還清再去考慮買第二幢。這樣就花去好多年時間。這對工薪階層而言,積累十分緩慢。如此這般,年齡不饒人,但歲月不升值。

而西人的思考和行動,與華人就不一樣。一家銀行的華人經理舉例。在新小區落成時,她有中西兩位客人同時來貸款。兩位都是當教師的,那位華人只買一套,現金10萬付首期,貸款15萬。洋人首期僅付5萬,買了兩套,貸款是華人的1倍。小區項目規劃好,近城區,是個老牌中產階級區。澳洲利率低,出租回報高,又正逢澳洲房產穩定上升期,兩年中小區房產勁升25%以上。兩位教師收入不變,但洋教師投資回報差不多是華人教師的一倍!聖誕節一過,洋人教師又來找這位銀行經理,打聽能不能讓銀行再估價一次,使他的兩幢房子在賬目上多套現一些,以便他再買第三幢。

這位銀行經理也曾經核算過那位中國教師的未來收入,認為有擴大投資的能力,並且主動打了電話去,但對方說正努力還清貸款,沒有再購房的打算。

那位中國的教師和洋人教師相比,吃虧在文化差異方面。也許中國固有的「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無債一身輕」的想法阻礙了他的投資。有人統計,中國新移民如果移民海外時口袋不很富有的話,一般是經歷3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打工賺錢,不論是工廠打工、學校教書還是公司當職員、經理,中國人俗稱「原始積累」階段,也有人稱這是用「力氣」賺錢,甚至稱之為「血汗錢」。第二階段,有些錢了,買個小生意,方便店,Takeaway,租個小作坊,或買輛計程車,開個計算機零售店等等,既當夥計,又當老闆,這可稱為「用力氣+存款」掙錢,仍然是辛苦錢。第三階段,因人各異,歸納總結一下,不外乎是買股票、債券和買房屋,可以稱之為用本錢加「腦力」賺錢。

那些主要是用銀行貸款的房屋投資者,則可以說是應該另外歸結為第四階段,這部分人既不用自己的力氣,甚至也不用自己的錢,而是借用別人(銀行、稅務局、租客等)的錢。我想,第四階段的這種人,才是聰明的人。

澳洲的房地產相對穩定,利率又低,長線看來,回報穩定,悉尼和墨爾本的許多地方二戰後40年來平均每年有10%的升值。華人新移民要動腦筋的是研究海外當地文化,了解投資地點升值歷史,買准一個好物業,做長線投資,年老時生活有保障。

說來說去,只是二點,(1)要敢於借,(2)LACATION. 儘管人人都知道LOCATION, LOCATION AND LOCATION, 對於海外的華人而言,這個敢借不敢,也許是最重要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2 10: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