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民國為何沒有建立有效的選官制度?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3-5-4 19:18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自清朝末年廢除科舉制度之後,舊的官僚選拔機制便不復存在。民國建立之後,一直沒有建立一套完備的選官制度。國民黨取得政權之後,在選官上,確立了「用人先用黨員、裁人先裁非黨員」的原則。但是,民國政府一直沒有建立一套很好的選官制度,導致這一原則不能落到實處。另外,如何把黨員有效轉化為官員,也是一個大問題。國民黨在這方面做得很差。<br />
在用人上,主要領導的意志佔了很大的主導作用。各機關長官用人時,不問黨不黨,才不才,只問親不親,派不派。對於謀職謀官的人而言,關鍵在於有無背景,至於是否是黨員,是否有真才實學,則無關緊要。國民政府中,常常出現「更換一次首長,薦信三尺,帶員數十,趕走一半」的現象。長此以往,國民政府的官員出現了逆淘汰,有理想、有抱負但缺乏背景的人,即使是國民黨黨員,也不能謀得職務,發揮才幹。漸漸地,國民政府各級官僚系統中,國民黨員佔比竟越來越小,有才能的黨員更是少之又少。<br />
有學者作過統計,國民黨黨員在中央公務員中所佔比例,1929年為36.3%,1933年下降到22%。抗日戰爭期間,1939年為45%,到1941年上升到64.4%。這個佔比,在地方公務員系統中更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7 10: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