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小心!你的鼓勵,可能正在傷害孩子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3-4-3 13:34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01. 鼓勵要基於共情和接納 <br />
著名心理學家李松蔚講過一個故事。 他女兒剛學游泳時很怕水,總是游不好。教練在旁邊不停地鼓勵她:「不要害怕」,她反而越來越緊張。 後面李松蔚悄悄對孩子說:「每人學游泳都要害怕100次,你已經害怕十幾次了,再害怕80多次就能學會了。」女兒被逗樂了,也放鬆下來,克服了對水的恐懼,很快就學會了游泳。 兩個都是鼓勵,差別在哪?教練的話實則是對孩子情緒的否認;而父親接納了孩子害怕的情緒,並讓她明白害怕是正常的,反而更願意試一試。 只有當父母願意站在孩子角度去體會他們面臨的困難,共情他們當下的感受,接納他們此刻的情緒,孩子才會在父母鼓勵中感受到父母的關心和理解,並獲得嘗試、拼搏的勇氣。 反之,家長若只是復讀機似的不停給孩子灌輸:「你一定行」「我相信你」,這類的大道理,孩子會苦惱父母完全不懂自己,甚至因此激發出對抗情緒。 <br />
02. 鼓勵需要真誠和真實 <br />
孩子畫了一幅畫,興奮地拿給家長看。 A媽媽立刻開啟瘋狂點贊模式:「你畫得太棒了,簡直是未來的畢加索。 B媽媽則認真審視畫:「我看到你這次使用了五種顏色,色彩斑斕,搭配得很漂亮。你這根柳條的曲線很柔和,水波也畫出了層次感。你剛剛一定很用心在畫吧,媽媽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20: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